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交沟通康复系统在行为发育障碍儿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雁 吴卫红 +2 位作者 王献娜 骆维维 闫爱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946-948,共3页
儿童的行为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及社会适应行为的发育障碍,这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主要症状。社交沟通的训练是改善此类障碍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系列包括认知、语言、社会互动等多种内容的训练。现在社交沟通训练虽... 儿童的行为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及社会适应行为的发育障碍,这也是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的主要症状。社交沟通的训练是改善此类障碍的重要手段,这是一系列包括认知、语言、社会互动等多种内容的训练。现在社交沟通训练虽体现在各种训练方式中,但缺乏系统化、结构化,本研究以社交沟通康复系统的方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儿童进行康复训练,并观察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障碍儿童 谱系障碍 孤独症儿童 精神发育迟滞 行为发育 发育障碍 适应行为 训练方式 康复训练 自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儿童康复训练结合口服溶栓胶囊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南玲 徐俊峰 +3 位作者 张雁 刘建军 曾凡勇 吴卫红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76-177,共2页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认知、语言交流、行为等问题。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提高... 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合并认知、语言交流、行为等问题。我国脑瘫发病率约为1.8‰—4‰,随着新生儿急救医学的发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的提高,多年来世界范围内脑瘫发病率和患病率没有明显下降的趋势[1]。目前脑瘫缺乏有效的药物治疗,常常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栓胶囊 康复训练 新生儿急救 非进行性 临床综合征 姿势异常 临床观察 脑血管意外 药物治疗 纤溶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一)设计 被引量:136
3
作者 胡莹媛 吴卫红 +3 位作者 李燕春 刘建军 张雁 王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为制定一个客观、全面的反映残疾儿童障碍的评定标准 ,我们参照国外资料 ,并以在临床中应用 11年的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为基础 ,设计了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 ,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自理动作和... 为制定一个客观、全面的反映残疾儿童障碍的评定标准 ,我们参照国外资料 ,并以在临床中应用 11年的脑瘫儿童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价表为基础 ,设计了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 ,内容主要包括认知功能、粗大运动功能、语言功能、自理动作和社会适应 5个方面 ,共 5 0项内容。采用百分制评分标准 ,制定了障碍程度及疗效评定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 评定 量表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治疗痉挛型脑瘫长期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建军 纪树荣 +3 位作者 吴卫红 张雁 曾凡勇 李南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1年第7期654-656,共3页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痉挛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评分确定BTX-A剂量。A组每天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上,B组进行康复训练... 目的探讨康复训练对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痉挛长期疗效的影响。方法 23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接受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患儿体重和修改的Ashworth量表(MAS)评分确定BTX-A剂量。A组每天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上,B组进行康复训练2 h以下或无训练。1年后评定其粗大运动功能(GMFM)。结果 A、B两组患儿的年龄、体重、术前的MAS、GM-FM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儿肉毒毒素作用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1年两组GMFM均较术前提高(P<0.05)。A组GMFM分数提高明显多于B组(P<0.01)。结论 BTX-A阻滞术后有肯定的长期疗效。阻滞术后开展康复训练有助于患儿粗大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A型肉毒毒素 长期疗效 神经阻滞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三)可靠性 被引量:9
5
作者 吴卫红 刘建军 +2 位作者 胡莹媛 李燕春 张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2年第9期531-531,541,共2页
目的评价《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者内信度。方法由专科医生对住院的 84名患儿进行间隔 7— 14天的两次评测。专人对每份表格进行核查验收。结果两次评定结果相关系数r =0 997,P <0 0 1,量表内各项之间两次检测所有相关... 目的评价《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量表》评定者内信度。方法由专科医生对住院的 84名患儿进行间隔 7— 14天的两次评测。专人对每份表格进行核查验收。结果两次评定结果相关系数r =0 997,P <0 0 1,量表内各项之间两次检测所有相关系数均P <0 0 1,相关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该量表具有高度的评定者内的一致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 综合功能 评定法 研究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促通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作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董婕 吴卫红 +3 位作者 高明明 刘建军 刘亚丽 刘文慧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239-1242,共4页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 目的:研制简易手功能训练装置,并探讨此装置对痉挛型偏瘫患儿手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4—16岁痉挛型偏瘫患儿17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实验组(9例)和对照组(8例)。试验组进行简易促通装置和常规康复训练,各1次/天;对照组进行常规康复训练2次/天。治疗前和治疗8周后,采用简易上肢功能评价(STEF)、改良Ashworth分级(MAS)、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ADL)及表面肌电图(s EMG)分别对两组患儿患手的运动功能、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大鱼际肌群的耐力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TEF评分、ADL评分、MAS分级和患手大鱼际肌群表面肌电的均方根值(RMS)、平均频率(MEF)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间治疗后MEF比较,及治疗前、后MEF差值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简易促通装置可降低痉挛型偏瘫患儿患手大鱼际肌群的肌张力,提高肌肉的耐力,提高运动功能和ADL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偏瘫 促通 手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的研究:(二)正常值 被引量:5
7
作者 李燕春 胡莹媛 +4 位作者 吴卫红 刘建军 张雁 王彤 董云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1年第3期113-113,115,共2页
目的确定综合功能评定法的正常值。方法由专科医生采用该量表 ,对 6 0例 2— 7岁健康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4—7岁儿童综合功能评定分值≥ 90分 ,3岁≥ 80分 ,2岁≥ 6 0分。结论综合功能评定法能全面、具体、客观地反映健康儿童综合功能... 目的确定综合功能评定法的正常值。方法由专科医生采用该量表 ,对 6 0例 2— 7岁健康儿童进行测试。结果 4—7岁儿童综合功能评定分值≥ 90分 ,3岁≥ 80分 ,2岁≥ 6 0分。结论综合功能评定法能全面、具体、客观地反映健康儿童综合功能发育的情况 ,可以此正常值做对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 评定法 正常值 量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基础课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8
作者 张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9期899-900,共2页
康复治疗专业基础课程对于合格康复治疗师的培养非常重要,实践教学法是基础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教师要通过提高自身素质、深刻理解教材和灵活运用教材、丰富教学方法等实践教学法,在基础课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其创造性。
关键词 实践教学 医学教育 康复治疗专业 基础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患儿家属对康复效果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9
作者 王春蕾 谢家兴 +4 位作者 李文娟 顾秀娟 李志军 屈伟利 郑奕晗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3-1085,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家属因素。方法对153例脑瘫患儿的153名家属,采用家庭基本情况、对患儿疾病了解程度、依从性3项自制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婚姻质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幸福感指数5项标准调查问卷... 目的研究影响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家属因素。方法对153例脑瘫患儿的153名家属,采用家庭基本情况、对患儿疾病了解程度、依从性3项自制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婚姻质量问卷、社会支持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幸福感指数5项标准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康复前后采用残疾儿童综合功能评定法对患儿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有效、无效的患儿间,家属的依从性、对患儿疾病了解程度、家中有无健康子女、艾森克人格内外向和掩饰性、症状自评6项因素有显著性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家中有无健康子女、内外向人格、症状自评是影响患儿康复效果的独立因素。结论脑瘫患儿的家庭状况、家长的人格特征和心理健康影响患儿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康复效果 家属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疗对痉挛型双瘫儿童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郝文哲 吴卫红 +3 位作者 丛芳 赵红梅 金龙 张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22-625,共4页
目的观察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肺功能特点及水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痉挛型双瘫患儿30例,按照自主意愿分为水疗组和对照组。水疗组患儿进行水疗加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 目的观察痉挛型双瘫的脑瘫患儿肺功能特点及水疗对其肺功能的影响作用。方法痉挛型双瘫患儿30例,按照自主意愿分为水疗组和对照组。水疗组患儿进行水疗加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患儿只进行常规康复训练。所有患儿治疗前及治疗2个月后进行肺功能测试。水疗组患儿还记录其在水中最长憋气时间。结果所有患儿测量肺活量(VC)、补呼气量(ERV)、深吸气量(IC)、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峰流速(PEF)测定值均显著低于预计值(P=0.000),1秒率(FEV1/FVC)测定值与预计值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141)。治疗后,所有患儿VC、FVC、FEV1、FEV1/FVC、MVV、PEF测定值及上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最长发声时间较治疗前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ERV、IC测定值及测定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较治疗前略有提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疗组此两值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比较,两次测定VC、ERV、IC、FVC、FEV1、FEV1/FVC、MVV、PEF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之差、最长发声时间的差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水疗组的患儿治疗后,水中最长憋气时间显著延长(P=0.000)。结论痉挛型双瘫患儿的肺功能降低。康复训练能改善患儿肺功能,结合水疗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型双瘫 肺功能 康复 水疗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训练研究 被引量:23
11
作者 张雁 吴卫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2期164-166,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的特点,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的综合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39例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及其他肢体障碍的脑损伤患儿的感觉统合发展核对表分数进行对比,其中127例患儿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35例,... 目的了解不同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的特点,观察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的综合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对139例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及其他肢体障碍的脑损伤患儿的感觉统合发展核对表分数进行对比,其中127例患儿分为试验组92例和对照组35例,均进行综合康复训练,试验组增加感觉统合训练,比较两组患儿的综合能力评分变化。结果脑损伤患儿的感觉统合发展核对表平均分数为(36.01±8.11)。脑瘫和智力低下患儿感觉统合功能差异主要表现在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P<0.01)、触觉防御和脾气敏感、空间形态视感觉异常(P<0.05)、心绪自我形象不良(P<0.05)等方面。肢体障碍程度不同的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情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育期运用障碍(P<0.01)、空间形态视觉异常(P<0.05)和重力不安全症(P<0.01)方面。肢体障碍类型不同的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情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重力不安全症(P<0.05)方面。试验组患儿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后综合能力评分提高较对照组明显(P<0.01)。结论脑损伤患儿感觉统合功能中度异常;脑瘫患儿的感觉统合能力较智力低下患儿高;肢体障碍程度较重患儿感觉统合能力较差,特别是在空间认知和本体感觉方面;双瘫患儿的本体感觉和前庭觉统合能力较四肢瘫患儿差;感觉统合训练对脑损伤患儿综合能力的提高有明显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感觉统合 智力低下 综合康复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儿童常用评估量表及其应用 被引量:30
12
作者 吴卫红 郝文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01-604,共4页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减少残疾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脑损伤高危儿童发育与运动评估量表,脑瘫儿童痉挛、运动功能及综合能力评估量表进行综述。推荐不同情况下选择使用一种或多种评价工具来满足评... 脑瘫高危儿的早期筛查、诊断和早期干预对减少残疾的发生十分重要。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应用的脑损伤高危儿童发育与运动评估量表,脑瘫儿童痉挛、运动功能及综合能力评估量表进行综述。推荐不同情况下选择使用一种或多种评价工具来满足评价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儿童 评估量表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效果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李华钰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61-264,共4页
目的讨论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的干预过程。方法对1例孤独症患儿运用接受式和再创造式的音乐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中、后期测量语言及相关能力。结果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及情绪、感知觉、沟通、行为、认知能力得到提高... 目的讨论音乐治疗对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的干预过程。方法对1例孤独症患儿运用接受式和再创造式的音乐治疗方法进行干预,分别于干预前、中、后期测量语言及相关能力。结果孤独症患儿的语言及情绪、感知觉、沟通、行为、认知能力得到提高。结论音乐治疗对于孤独症患儿语言发展干预有效;患儿的情绪、感知觉、沟通、行为、认知能力得到相应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治疗 孤独症 语言交流 个案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性瘫痪儿童辅助步行的能量消耗
14
作者 李南玲 张雁 +3 位作者 吴卫红 刘建军 曾凡勇 席冰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93-695,共3页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辅助步行前后的能量消耗。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小学1~5年级学生(对照组,n=21)及在本院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观察组,n=22)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50 m的步道上连续步行6 min,测定静息心率、步行后心率和步行距... 目的观察脑瘫儿童辅助步行前后的能量消耗。方法 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小学1~5年级学生(对照组,n=21)及在本院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观察组,n=22)为研究对象,受试者在50 m的步道上连续步行6 min,测定静息心率、步行后心率和步行距离,计算步速、物理消耗指数(PCI)。观察组分别测试用前臂拐和不用前臂拐时各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步行距离、步速显著减小(t〉10.653,P〈0.001),PCI显著增加(t〉4.207,P〈0.001)。观察组用前臂拐和不用前臂拐比较,运动后心率、心率差值均显著降低(t=8.389,P〈0.001),步行距离、步速和PCI均降低(t〉2.382,P〈0.05)。结论前臂拐辅助步行可降低脑瘫儿童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能量 消耗 前臂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瘫儿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表现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小波 吴卫红 +1 位作者 张笋 吴志文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29-332,共4页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150例脑瘫患儿,检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状况,结合胎儿期、围产期、出生后病史,研究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结果:脑瘫儿童中,乳牙釉质发... 目的:探讨脑瘫儿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150例脑瘫患儿,检查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状况,结合胎儿期、围产期、出生后病史,研究釉质发育缺陷的临床表现及可能的发生机制。结果:脑瘫儿童中,乳牙釉质发育缺陷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男女性别间差异无显著性。缺陷多发生在切牙及第一磨牙,且基本对称发生。釉质发育不全发生最多。结论:脑瘫儿童乳牙的釉质发育缺陷的敏感时期为妊娠的后6个月到出生后1年,其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釉质发育缺陷 乳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觉运动性鞋垫对脑性瘫痪儿童步态及能量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庞冬清 刘介生 +1 位作者 刘劲松 吴卫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1-975,共5页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性鞋垫(SMI)对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时空参数及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选取3~15岁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的患儿42例,分别在穿鞋与穿鞋+鞋垫两种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及能量消耗测试。结果穿SMI后步... 目的探讨感觉运动性鞋垫(SMI)对痉挛型脑瘫儿童步态时空参数及能量消耗的影响。方法2014年12月至2016年3月,选取3~15岁符合痉挛型脑瘫诊断的患儿42例,分别在穿鞋与穿鞋+鞋垫两种情况下对患者进行步态分析及能量消耗测试。结果穿SMI后步行6min的距离、步速、左步长和右步长均显著大于穿SMI前(t=-6.022^-4.331,Z=-4.814^-4.183,P<0.001),双侧平均单支撑期明显短于穿SMI前(t=2.954,P<0.05);能量消耗较穿SMI前高(t=-2.358,P<0.05)。结论SMI作为一种矫形鞋垫,穿后即刻便可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步态时空参数,轻微增加患儿的能量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儿童 感觉运动性鞋垫 步态分析 能量消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脑性瘫痪患儿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谭祥芹 吴卫红 +2 位作者 曾凡勇 李雪梅 席冰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5-678,共4页
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15),另19名正常儿童为正常组。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儿进行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后应... 目的观察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对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脑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6例脑瘫痉挛型双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1)和观察组(n=15),另19名正常儿童为正常组。在基础康复治疗的同时,观察组患儿进行超低频经颅磁刺激治疗,于治疗前后应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对所有患儿以及正常儿童的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检测。结果治疗前,观察组数条动脉的流速低于正常组,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高于正常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较对照组的数条动脉流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脑瘫痉挛型双瘫儿童的脑内血流呈低流速高阻力的状况,而超低频经颅磁刺激可以改善其血流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超低频经颅磁刺激 脑血流 经颅彩色多普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南玲 张雁 +2 位作者 吴卫红 刘建军 曾凡勇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79-680,共2页
目的观察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显著提高(P<0.0... 目的观察在进行康复训练同时配合针刺治疗对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6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n=33)和观察组(n=33),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GMFM评分显著提高(P<0.001);观察组提高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可更有效提高患儿的粗大运动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痉挛型脑性瘫痪 针刺 康复训练 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型肉毒毒素治疗脑性瘫痪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军 吴卫红 +2 位作者 张雁 曾凡勇 李南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901-904,共4页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47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2)。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上肢BTX-A阻滞术治疗... 目的分析A型肉毒毒素(BTX-A)阻滞术缓解脑瘫患儿上肢痉挛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47例痉挛型偏瘫的脑瘫患儿分为对照组(n=25)和试验组(n=22)。对照组接受常规作业康复训练,试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上肢BTX-A阻滞术治疗。根据试验组患儿体重和改良Ashworth评分(MAS)来确定BTX-A剂量,每次用量在30-110 IU之间,平均(50.7±12.7)IU。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MAS、简易上肢功能检查法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M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且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的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提高(P<0.05),试验组提高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BTX-A可有效降低脑瘫儿童的上肢肌张力,有助于上肢运动功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痉挛 偏瘫 A型肉毒毒素 上肢 运动功能 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早期两种神经系统评估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5
20
作者 席冰玉 吴卫红 +1 位作者 邹丽萍 易京梅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7期605-607,共3页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和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在评估早产儿发育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情况方面的一致性。方法早产儿和早产并发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共16例在出生后3个月内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使用GMs进行评... 目的研究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和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在评估早产儿发育早期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情况方面的一致性。方法早产儿和早产并发脑损伤高危因素的婴儿共16例在出生后3个月内分别应用两种方法进行评估。结果使用GMs进行评估,11例正常,4例为单调性全身运动,1例为痉挛-同步性全身运动。应用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进行评估,12例正常,4例为中度缺陷。两种方法的Kappa值=0.709。结论 GMs和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法在评估高危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异常情况方面有着良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运动质量评估 0~1岁52项神经运动检查方法 早产儿 评定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