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ICF老年人体育活动与功能康复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黄珂 王国祥 +2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马洪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8-1254,共7页
目的基于ICF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功能发展模式,研究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健康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ICF理论模式和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结果构建基于ICF架构的老年人... 目的基于ICF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功能发展模式,研究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健康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ICF理论模式和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结果构建基于ICF架构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与整体功能发展模式;体育活动对老年人整体功能和日常活动与参与能力有积极影响;不同运动方式改善老年人体适能、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结论基于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模式构建了老年人体育活动与老年功能健康的理论架构。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的功能健康,表现为整体功能、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并能改善其体适能和认知功能。不同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中等至中高强度的有氧(耐力)体育活动使发病和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30%以上,体育活动可以延缓或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长期同时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健康老年人能降低痴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体育活动 老年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康复循证实践指南 被引量:95
2
作者 魏莉莉 +2 位作者 刘海 石秀娥 杨克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1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与气流受限等症状除在有害颗粒或气体中明显暴露引发的肺泡异常外,还多与由此产生的气道问题存在关联,该类疾病具有可预防性、多见性[1]。慢阻肺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1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与气流受限等症状除在有害颗粒或气体中明显暴露引发的肺泡异常外,还多与由此产生的气道问题存在关联,该类疾病具有可预防性、多见性[1]。慢阻肺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可预防性 全球公共卫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康复 慢阻肺 气流受限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架构的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9
3
作者 曾斌 +2 位作者 张鸣生 邱卓英 陈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1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截止2020年4月24日上午10点,全球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591015例,死亡178686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 1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截止2020年4月24日上午10点,全球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591015例,死亡178686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肺内渗出和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病变及肺外多个脏器细胞坏死变性、组织水肿等病理改变,老年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能并发多种基础疾病或直接侵袭多个脏器、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气道廓清能力下降、疲乏无力、肌力和耐力下降,出现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水肿 低氧血症 气道阻塞 急性期患者 危重型 康复方案 诊疗方案 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重症病区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及其效果 被引量:2
4
作者 谭金泽 张鸣生 +2 位作者 曾凡令 曾斌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辅助治疗并进行防疫工作。选择重症病区住院的COVID-19重症肺炎患者11例,采用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开展康复治疗。计数治疗安全性行为,观察防疫效果;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org指数、咳嗽评分、Miller痰液分级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实施康复治疗期间,共避免7次感染风险,纠正6项康复治疗风险,治疗师未发生COVID-19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Borg指数(P <0.01)、咳嗽评分(P <0.05)和WHODAS 2.0评分(P <0.01)均改善。结论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标准体系,建立适用于重症病区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为传染性疾病重症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可操作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团队工作 配对康复治疗模式 传染病 重症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5
作者 王梅 李玉霞 +6 位作者 张田丽 曾斯琴 杜亮 柴丽 董燕飞 邱卓英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运动种类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它们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脑的葡萄糖代谢、脑乳酸代谢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HIIT省时、高效、依从性好,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一样,可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社区体育活动服务架构与指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杨桃 王国祥 +2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马洪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1-1247,共7页
目的研究如何运用ICF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架构和理论,构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健康。方法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作为社区体育活动与融合发展的架构,... 目的研究如何运用ICF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架构和理论,构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健康。方法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作为社区体育活动与融合发展的架构,探讨社区体育活动。结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不同参与人群的身体功能、运动能力,还可以促进构建健康行为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幸福感。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康复、教育、生涯发展以及赋权。社区体育活动与社区健康、康复等活动的融合发展,共同构建现代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是以"社区-家庭-个人"形式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指导是社区体育活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居家和社区体育活动指导是以个别化服务的形式,向残疾人提供有关体育活动的咨询、技能训练、运动环境的改造以及心理咨询与指导等,以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结论运用ICF构建基于功能导向和整体健康的社区体育活动架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和方法促进体育活动与健康、康复、教育、职业发展和赋权等活动的融合,实现社区包容性发展和社区整体健康。从社区体育活动视角思考残疾人的居家康复体育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为残疾人提供个别化的居家康复体育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社区体育 体育活动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身心锻炼干预抑郁症有效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剑 梁艳 +2 位作者 邱卓英 吴铭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60-1271,共12页
目的检验瑜伽、太极拳和气功三项身心锻炼作为补充性和替代性疗法干预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aycINFO、SPORTDiscu、中国生物医学(CBM)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关于瑜伽、太极... 目的检验瑜伽、太极拳和气功三项身心锻炼作为补充性和替代性疗法干预抑郁症的有效性。方法检索Web of Science、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PaycINFO、SPORTDiscu、中国生物医学(CBM)和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有关于瑜伽、太极和气功干预抑郁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9项RCTs,共1379例受试者。单独身心锻炼干预抑郁症有效(SMD=-0.73, 95%CI-1.00^-0.47,P <0.01),但存在异质性和发表偏倚。身心锻炼联合药物干预抑郁症有效(SMD=-0.54, 95%CI-0.71^-0.36, P <0.01),不存在异质性和发表偏倚。结论身心锻炼可作为药物治疗抑郁症的补充性疗法,优化药物治疗的效果;单独身心锻炼对于抑郁症的干预效应不稳定,未来还需更多长周期、高质量的研究以检验其干预抑郁症的实际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瑜伽 太极拳 气功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