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发展康复事业促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被引量:50
1
作者 吴弦光 陈迪 +3 位作者 荀芳 付雨萌 张萌 汤修齐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4,共9页
目的回顾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历程,总结发展经验,研究康复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以及服务发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方法,回顾中国康复事业,总结发展经验,并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结果2021年... 目的回顾中国康复事业发展的历程,总结发展经验,研究康复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以及服务发展。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和政策研究方法,回顾中国康复事业,总结发展经验,并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结果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本文回顾中国康复事业的历史发展和宝贵经验,分析中国康复事业相关法律法规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社会意义,着重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关于加快推进康复医疗工作发展的意见》相关康复政策进行研讨。结论中国康复事业是健康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健康服务的视角,中国康复事业的发展,提升了康复相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建立了康复事业发展的筹资机制,培养了大批康复专业技术人员,建立了覆盖三级医疗服务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并且将辅助技术纳入到现代康复服务体系中,建立了相应的卫生健康信息系统。康复事业在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相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疾人 康复 政策 法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胜任力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邹敏 孙宏伟 +1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27-334,共8页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架构,开发康复心理学方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法运用RCF及其情景化指南,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残疾理论,对接康复的学科发... 目的应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胜任力架构,开发康复心理学方向研究生的课程体系。方法运用RCF及其情景化指南,结合《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生物-心理-社会功能和残疾理论,对接康复的学科发展和康复职业能力要求,研究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的胜任力及其培养模式。结果构建了基于RCF的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胜任力架构;采用基于胜任力的教育(CBE)模式对接康复职业能力与岗位职责标准,明确培养目标;基于RCF与CBE模式设计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有助于培养适应团队工作模式的应用型人才。结论基于RCF的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胜任力研究整合了教育系统的学科发展与职业能力的社会需求,为推动康复心理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胜任力架构 康复心理学 核心胜任力 基于胜任力的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康复胜任力架构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设置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郝传萍 邱卓英 +3 位作者 李安巧 韩霄 王少璞 肖晓飞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06-317,共12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以胜任力为本位并且满足残疾学生教育康复需求特点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适应基于胜任力教育发展的要求。方法运用RCF的理论与方法,参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构建以胜任力为本位并且满足残疾学生教育康复需求特点的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提升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水平,适应基于胜任力教育发展的要求。方法运用RCF的理论与方法,参照《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分析学校教育情境中特殊教育教师的胜任力要求。结果构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教师胜任力架构,提出了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设置原则和基于RCF的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的原则,根据学校教育环境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胜任力模式。结论RCF作为一个服务全民健康的全球康复胜任力架构,其理论与方法对于构建特殊教育专业基于胜任力的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RCF构建了本科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原则、方法、教育目标以及方法体系,促进实施国家《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特殊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和《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胜任力架构 特殊教育 本科教育 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康复政策架构与核心内容研究: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政策文件的内容分析 被引量:32
4
作者 汤修齐 邱服冰 +7 位作者 邱卓英 吕军 周晓英 邱芬 刘静 李安巧 陈迪 张爱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996-1005,共10页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构成要素的理论,从健康服务体系视域,对WHO有关康复服务的政策架构与行动战略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探讨WHO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康复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方法WHO发布的康复相... 目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构成要素的理论,从健康服务体系视域,对WHO有关康复服务的政策架构与行动战略进行系统的内容分析,探讨WHO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康复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方法WHO发布的康复相关政策文件包括《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行动指南》《康复指标清单:康复监测和评估架构配套的工具》和《康复现状系统评估配套工具(STARS):康复信息收集模板(TRIC)》,形成国际康复政策体系。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方法,根据WHO健康服务构成的六大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详细分析国际康复政策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政策架构以及行动战略的核心内容与康复服务优先发展领域。结果现代康复服务政策核心依据WHO有关构建以人为本的健康服务、关注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的理论,依据《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的功能、残疾和健康理论,明确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确保健康的生活方式,促进各年龄段人群的福祉,即“全民健康覆盖”的重要路径。系统分析了领导力和治理能力、筹资、健康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系统六大领域,WHO的国际政策架构、行动战略以及发展内容与优先领域。WHO倡导制定国家康复规划,建立与完善康复治理结构并发展康复治理能力,采取多种途径为发展康复服务筹资。将康复融入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在健康服务连续体中提供不同层次的康复服务,在健康服务体系中构建康复服务体系,培训专业人员,建立服务信息网络,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覆盖率,关注重点领域和优先项目,以满足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将辅助技术作为医药技术领域纳入康复服务体系。在健康信息系统中,收集有关功能和康复需求的信息以及康复服务结果和影响的数据,并开展基于循证的康复政策系统研究。结论基于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系统研究了国际康复政策架构。现代康复发展的理念是要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发展康复必须建立以人为中心的现代健康服务体系,并且关注社会决定因素。发展康复是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重要举措。国际康复的政策体系围绕康复领导力和治理、康复筹资、康复人力资源、康复服务提供、康复相关医药技术以及康复与健康信息六大领域,从理论与政策、政策行动、实施工具和路径(评价指标体系和实施效果评估)三个层级,构建了康复发展的政策和行动战略以及具体的实施方法与工具的体系。实施WHO康复政策,需要采取如下行动:加强康复服务领导力、治理、规划和协调能力;构建合理的康复筹资机制,为康复筹措必要资金;健全康复人力资源培养与保障机制;提升康复人员专业能力,提升康复服务提供能力并改善服务质量;提高辅助产品和辅助技术服务的质量与可及性;建立涵盖功能、残疾和康复的健康信息系统并开展康复科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 康复 康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构建硕士研究生层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恺 卢雁 +3 位作者 邱卓英 江小情 郝传萍 刘哲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18-326,共9页
目的探讨硕士研究生层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体系。方法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胜任力,并应用于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探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结果基于RCF,... 目的探讨硕士研究生层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教育体系。方法运用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形成特殊体育教育专业胜任力,并应用于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探讨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理论架构与方法体系。结果基于RCF,构建了特殊体育教育教师的胜任力架构,涉及特殊体育教师的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和研究5个领域,胜任力和活动的熟练程度须达到相应水平。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应在培养目标、教学方式、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评估4个方面突出RCF特色和围绕胜任力的培养进行建设。结论运用RCF构建了基于胜任力的特殊体育教育硕士研究生层次的专业教育方案。该方案使用RCF说明特殊教师职业能力标准,并可以将此转化为基于胜任力的硕士研究生层次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的内容。运用RCF构建基于胜任力的特殊体育教育体系,该体系可以用于确定硕士研究生层次的特殊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中的培养目标、教学形式、专业核心课程和教学评估内容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胜任力架构 特殊体育教育 硕士 专业建设 基于胜任力特殊体育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老年人体育活动与功能康复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黄珂 王国祥 +2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马洪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8-1254,共7页
目的基于ICF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功能发展模式,研究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健康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ICF理论模式和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结果构建基于ICF架构的老年人... 目的基于ICF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老年人身体活动与功能发展模式,研究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功能以及相关的环境因素和个人健康行为方式的影响。方法采用ICF理论模式和方法以及文献研究方法。结果构建基于ICF架构的老年人体育活动与整体功能发展模式;体育活动对老年人整体功能和日常活动与参与能力有积极影响;不同运动方式改善老年人体适能、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结论基于ICF生物-心理-社会的功能模式构建了老年人体育活动与老年功能健康的理论架构。老年人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的功能健康,表现为整体功能、功能独立性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并能改善其体适能和认知功能。不同体育活动对老年人身体功能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中等至中高强度的有氧(耐力)体育活动使发病和死亡的相对风险降低30%以上,体育活动可以延缓或预防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长期同时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的健康老年人能降低痴呆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体育活动 老年 日常生活活动 运动处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段明雪 井淇 +6 位作者 邱卓英 孙宏伟 李安巧 吴芳 蔡伟芹 高倩倩 郑文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5-294,共10页
目的探索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方法采用RCF理论架构和方法,从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研究5个维度,融合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胜任力和行为、活动和任务、知识和技能,... 目的探索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RCF)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理论与方法。方法采用RCF理论架构和方法,从实践、专业精神、学习与发展、管理与领导力、研究5个维度,融合核心价值观和信念、胜任力和行为、活动和任务、知识和技能,对康复工作者岗位胜任力进行分析,构建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方法和路径。结果基于RCF确认了康复工作者岗位胜任要求,形成多维度、多层次、规范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指标框架。以物理治疗师为例,将RCF与物理治疗师岗位标准相结合,建立了物理治疗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涵盖5个一级指标,26个二级指标。结论基于RCF的康复工作者绩效评价能够科学、规范、全面地评价康复工作者绩效表现。以胜任力为中心,多维度、多层次评价康复工作者绩效表现,使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同时使康复工作者了解在不同熟练程度应完成的工作,明确不同熟练程度间胜任力水平的差距,促进康复工作者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提升康复服务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康复胜任力 绩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萧敦武 陈楠 +3 位作者 王詠 邱卓英 伊丽奇 朱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41-348,共8页
目的探索构建中国的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在文献搜集和专家访谈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建立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据此编制问卷,调查康复从业人员641例,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胜任特征模型,并行验证性... 目的探索构建中国的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模型。方法在文献搜集和专家访谈基础上,采用质性分析方法,建立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据此编制问卷,调查康复从业人员641例,回收有效问卷521份。探索性因子分析建构胜任特征模型,并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物理治疗师胜任特征要素集包括4个方面,74个要素。胜任特征模型由44个要素构成,包括职业精神与道德品质、评估干预的知识技能、教研宣讲能力、合作与管理能力、学科基础知识5个维度,解释总变异的74.41%,问卷和各维度Cronbachα系数>0.8。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χ^(2)/df=2.340,近似误差均方根=0.060,拟合优度指数=0.746,规范拟合指数=0.811,增量拟合指数=0.850,比较拟合指数=0.850。结论建构的胜任特征模型可为中国物理治疗师成为单独的职业,以及教育、选拔和评估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治疗师 胜任特征模型 探索性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构建学习障碍儿童功能分析与运动康复方案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宝仪 姜静远 +13 位作者 戴栖 王国祥 邱卓英 蔡赓 孙慧珍 杨剑 王少璞 朱婷 李安巧 郝传萍 张萌 周晟 汤修齐 刘静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4-1392,共9页
目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整体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基于ICF的理论架构和ICD-11的疾病诊断,从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理解、注意和思维等功能进行分... 目的应用《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对学习障碍儿童的整体功能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方法基于ICF的理论架构和ICD-11的疾病诊断,从儿童发展和成长的角度,对学习障碍儿童的认知、理解、注意和思维等功能进行分析,并根据"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及身体活动的身心交互理论,构建针对学习障碍儿童以功能为导向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结果学习障碍儿童的身体功能障碍集中表现在精神功能方面,在活动和参与方面体现为学习和应用知识、完成一般任务、与人交流等的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且学校环境中的教育用品和技术及其服务、政策和体制等因素也都会影响学习障碍儿童。运动康复有利于学习障碍儿童改善精神和运动功能,并有效提升智力、认知、注意力、沟通、活动等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根据《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以及相关国家身体活动指南中针对儿童的部分,选取适合学习障碍儿童的运动方案,进行中等强度到高强度的身体活动至少每天60 min,以及每周不少于3次的高强度训练,配合适宜的体育游戏和休闲体育活动可有效改善学习效果,降低学习障碍影响。结论运用ICD-11和ICF对学习障碍儿童的疾病、功能障碍和运动特点进行系统分析,基于身心交互作用理论和ICF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建立了整体康复和功能导向的运动康复方案,这些方案推荐每天进行至少60 min的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体育游戏等,以及每周至少3次且时长不低于30 min的高强度身体活动,包括肌力训练和体育竞赛等。结合儿童的学习障碍和运动功能特点,制定基于功能的个别化运动康复方案,可有效改善学习障碍儿童认知、注意和思维等功能,改善学习障碍,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学习障碍 运动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康复指南《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背景、理论架构与方法、主要内容和实施 被引量:103
10
作者 邱卓英 郭键勋 +10 位作者 李伦 梁佩茹 吴弦光 陈迪 孙宏伟 王国祥 郑洁皎 石秀娥 吕军 张爱民 马洪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于ICF和世卫组织指南制定方法,研究世卫组织康复指南《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产生的背景、理论架构与方法,分析指南的主要内容和实施策略。讨论实施指南七项政策建议和一项关于辅助产品的良好实践的活动和意义。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中的康复 世界卫生组织 康复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康复循证实践指南 被引量:95
11
作者 魏莉莉 +2 位作者 刘海 石秀娥 杨克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26,共12页
1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与气流受限等症状除在有害颗粒或气体中明显暴露引发的肺泡异常外,还多与由此产生的气道问题存在关联,该类疾病具有可预防性、多见性[1]。慢阻肺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 1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呼吸系统与气流受限等症状除在有害颗粒或气体中明显暴露引发的肺泡异常外,还多与由此产生的气道问题存在关联,该类疾病具有可预防性、多见性[1]。慢阻肺由于其高患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而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实践 可预防性 全球公共卫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临床康复 慢阻肺 气流受限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康复胜任力架构的康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吴芳 井淇 +6 位作者 邱卓英 孙宏伟 李安巧 段明雪 高倩倩 蔡伟芹 郑文贵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5-284,共10页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在康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路径及方法,为康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方法以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为基础,系统分析RCF应用范围;结合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 目的探讨世界卫生组织(WHO)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在康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路径及方法,为康复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方法以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为基础,系统分析RCF应用范围;结合基于胜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框架构建基于RCF的康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架构。以康复护理岗位为例,从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4个环节提出相应管理方法和路径。结果基于RCF构建了康复护理岗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架构,从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与薪酬管理4个环节明确了基于RCF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内容与流程。运用RCF分析国际标准职业分类相关康复专业人员的职业胜任力特点。结论WHO构建的康复胜任力架构可用于分析国际劳工组织颁布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中康复相关专业人员职责。RCF作为一种工具,以协助实践管理者及康复专业人员确认选拔标准、学习目标、职称评定标准等。RCF还可用于康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职业生涯管理、招聘与选拔、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及薪酬管理等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卫生组织 康复胜任力架构 康复人力资源 理论与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HO-FICs的重症患者活动康复:Scoping综述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晓龙 邱卓英 +3 位作者 邱服冰 曹磊 张甜甜 宋为群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73-384,共12页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架构,分析重症患者活动功能康复。方法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对重症患者活动康复进行分析,检索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重症领域中早期活动或... 目的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WHO-FICs)架构,分析重症患者活动功能康复。方法采用Scoping综述方法对重症患者活动康复进行分析,检索建库至2021年2月28日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重症领域中早期活动或康复的相关文献,对重症病区患者的疾病类型、活动功能障碍、康复干预、评价和环境等问题进行综述。结果基于WHO-FICs框架,本文从5个方面对纳入文献进行分析,涉及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统疾病(MD10-MD6Y)、神经系统疾病(MB40-MB9Y)、心血管系统疾病(MC80-MC9Y)、外科术后(MD80-ME4Y、ME60-ME6Y、ME80-MF1Y)和其他(NA00-NF2Z、MA00-MA3Y、1G40-1G41);重症活动功能包含运动有关结构(s720-s760)、神经肌肉骨骼和运动有关功能(b710-b740)、活动(d4)、自理(d5)及就业(d850);康复干预方法则基于ICHIβ-3被分为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三类;评价工具及指标涵盖关节活动度、肌力、肌张力、 de Morton活动指数(DEMMI)、重症监护(ICU)活动功能测试(FSS-ICU)、 6分钟步行试验(6MWT)、ICU住院时长等,运用ICF环境因素分类讨论了重症康复环境问题。结论本文基于WHO-FICs提出了重症患者活动功能康复的理论架构,重症患者的活动康复是针对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外科术后等急重症疾病,以活动功能障碍为导向,应用治疗类、预防类和健康促进类的干预方法,使患者的活动功能最大化,预防并发症和继发性功能障碍发生,提高重症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活动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 康复 Scoping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建设物理治疗本科教育 被引量:19
14
作者 肖晓飞 邱卓英 +1 位作者 孙宏伟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5-305,共11页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康复物理治疗本科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物理治疗师。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物理治疗师胜任力、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学科体系,构建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本科教育。结... 目的探讨构建基于胜任力的康复物理治疗本科专业教育,培养合格物理治疗师。方法基于《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ICF)和《康复胜任力架构》(RCF),分析物理治疗师胜任力、康复物理治疗专业学科体系,构建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本科教育。结果物理治疗师胜任力包括康复和残疾与物理治疗,法律、法规、道德和伦理,以及残疾与健康相关的物理治疗3个方面;基于RCF可分析物理治疗师的胜任内容、核心价值观和信念;采用结果导向策略,应用RCF建设基于胜任力的康复物理治疗本科专业。结论ICF理论和RCF理论和方法对建设胜任力的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教育有重要意义。基于RCF构建物理治疗胜任力领域,康复物理治疗专业本科教育原则、策略和教育架构,有助于建立基于胜任力的康复物理治疗本科教育标准和物理治疗师职业能力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胜任力 物理治疗师 专业教育 国际功能、残疾与健康分类 康复胜任力架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健康分类家族架构的2019冠状病毒病康复方案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5
作者 曾斌 +2 位作者 张鸣生 邱卓英 陈迪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7-1126,共10页
1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截止2020年4月24日上午10点,全球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591015例,死亡178686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 1背景据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统计,截止2020年4月24日上午10点,全球确诊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2591015例,死亡178686例。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1],急性期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气道阻塞、肺内渗出和肺不张等呼吸系统病变及肺外多个脏器细胞坏死变性、组织水肿等病理改变,老年患者和重型、危重型患者可能并发多种基础疾病或直接侵袭多个脏器、系统,出现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表现为低氧血症、气道廓清能力下降、疲乏无力、肌力和耐力下降,出现活动受限和参与局限,导致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水肿 低氧血症 气道阻塞 急性期患者 危重型 康复方案 诊疗方案 冠状病毒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重症病区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及其效果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金泽 张鸣生 +2 位作者 曾凡令 曾斌 邱卓英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85-393,共9页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 目的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探讨构建新型冠状病毒病(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并观察其对重症病区COVID-19危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架构建立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两名康复治疗师在危重病房实施康复,一名实施治疗,另一名辅助治疗并进行防疫工作。选择重症病区住院的COVID-19重症肺炎患者11例,采用配对康复治疗模式开展康复治疗。计数治疗安全性行为,观察防疫效果;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org指数、咳嗽评分、Miller痰液分级和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WHODAS) 2.0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在实施康复治疗期间,共避免7次感染风险,纠正6项康复治疗风险,治疗师未发生COVID-19感染。治疗1周后,患者Borg指数(P <0.01)、咳嗽评分(P <0.05)和WHODAS 2.0评分(P <0.01)均改善。结论基于国际健康分类标准体系,建立适用于重症病区COVID-19配对康复治疗模式,为传染性疾病重症患者康复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可操作的工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病 团队工作 配对康复治疗模式 传染病 重症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7
作者 王梅 李玉霞 +6 位作者 张田丽 曾斯琴 杜亮 柴丽 董燕飞 邱卓英 李安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2-1278,共7页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 目的探讨运动对糖尿病前期患者和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2014年至2019年9月运动干预糖尿病前期和糖尿病的相关文献。追溯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结果和结论运动以及运动结合饮食等,对糖尿病前期患者有明确疗效。运动种类包括有氧运动、抗阻运动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它们对血糖、胰岛素抵抗、血脂、血管内皮功能、脑的葡萄糖代谢、脑乳酸代谢都有正面影响。对于糖尿病患者,HIIT省时、高效、依从性好,与持续中等强度训练一样,可降低空腹血糖,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受损 运动 高强度间歇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的社区体育活动服务架构与指导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杨桃 王国祥 +2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马洪卓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1-1247,共7页
目的研究如何运用ICF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架构和理论,构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健康。方法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作为社区体育活动与融合发展的架构,... 目的研究如何运用ICF和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的架构和理论,构建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体系以促进社区健康。方法运用ICF有关功能、残疾和健康的理论与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作为社区体育活动与融合发展的架构,探讨社区体育活动。结果开展社区体育活动服务不仅可以提升不同参与人群的身体功能、运动能力,还可以促进构建健康行为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和提高幸福感。社区体育活动可以促进社区人群健康、康复、教育、生涯发展以及赋权。社区体育活动与社区健康、康复等活动的融合发展,共同构建现代社区健康服务体系。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是以"社区-家庭-个人"形式开展的社区体育活动,残疾人居家康复体育活动指导是社区体育活动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居家和社区体育活动指导是以个别化服务的形式,向残疾人提供有关体育活动的咨询、技能训练、运动环境的改造以及心理咨询与指导等,以促进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结论运用ICF构建基于功能导向和整体健康的社区体育活动架构。运用世界卫生组织《社区康复指南》矩阵和方法促进体育活动与健康、康复、教育、职业发展和赋权等活动的融合,实现社区包容性发展和社区整体健康。从社区体育活动视角思考残疾人的居家康复体育作为社区体育活动的组成部分,为残疾人提供个别化的居家康复体育指导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社区体育 体育活动 服务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CF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体质健康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郝传萍 郑尉 +7 位作者 邱卓英 李安巧 王少璞 朱婷 王梅 毛荣建 李悦 韩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93-1401,共9页
目的探讨接受特殊教育的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体质健康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建立结构化的体质分析与运动干预方案。方法基于ICF架构和方法,分析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功能状态和体质特点以及影响因... 目的探讨接受特殊教育的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体质健康功能状况及影响因素,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建立结构化的体质分析与运动干预方案。方法基于ICF架构和方法,分析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学生功能状态和体质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身体活动指南要求,构建基于功能的智力与发展性残疾儿童体质干预方案。结果基于ICF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整体功能状态,特别是与智力残疾相关智力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并且结合相关的运动功能和体质健康进行讨论。基于ICF,参照《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儿童青少年)制定身体活动方案,研究相关的适应性支持策略。结论基于ICF可以对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进行整体功能状态分析,涉及身体功能(包括智力功能和运动功能)、活动和参与以及环境因素。基于《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和ICF架构,构建了适用于智力与发展性障碍儿童的针对体质健康的身体活动方案,以及实施方案的适应性和支持性教学与训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 体质健康 智力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身体活动政策和指南的架构与核心内容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刘静 邱芬 +13 位作者 邱卓英 邱服冰 王国祥 蔡赓 杨剑 郝传萍 李安巧 朱婷 王少璞 汤修齐 周晟 张萌 杨宝仪 韩霄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02-1411,共10页
目的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方法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 目的研究分析身体活动政策和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政策架构以及核心内容。方法运用政策研究和内容分析的方法以及世界卫生组织(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的理论,具体分析WHO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和WHO身体活动指南的理论、架构和核心内容。结果《2018-2030年促进身体活动全球行动计划:加强身体活动,造就健康世界》(简称《行动计划》)是WHO颁布的有关身体活动的国际政策文件,该政策文件遵循以人权、全生命周期、循证实践、比例普遍性、政策协调性和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参与和赋权、建立多部门伙伴关系的7个原则,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和社会发展的范畴。《行动计划》由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构成,涉及WHO健康服务体系六个领域,身体活动政策融入健康服务,对于促进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健康全覆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2020年《WHO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的指南》(简称《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采用PI/ECO方法架构,分析了各类人群的身体活动需求,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特殊人群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患者和残疾人士等,提出了增加身体活动和减少久坐行为的活动指南,内容涉及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指南》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相关指导原则,旨在从微观层面提升整体人群参与身体活动程度,改善提高整体人群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结论作为一项健康战略和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倡导将身体活动纳入健康服务体系,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三全民健康覆盖。根据WHO健康服务体系六大构成要素,即领导力和治理、筹资、人力资源、服务提供、医药技术、健康信息,可以将《行动计划》 4项战略目标和20项政策行动纳入上述六个领域。《指南》作为贯彻落实《行动计划》的技术文件,基于PI/ECO方法架构,针对儿童与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孕妇和产后妇女、慢病人群、残疾人等人群提供增加身体活动与减少久坐行为的指南建议。核心内容涉及针对的人群、身体活动的持续时间、频率、强度、身体活动类型、身体活动的关键和重要的健康结果,以及预防健康风险和相关的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服务体系 身体活动 身体活动政策 身体活动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