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与眼部疾病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姜秀颖 段虎成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94-98,共5页
痛风为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其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痛风的发病机制包括尿酸盐结晶沉积继发炎症及氧化应激。而炎症及氧化应激正是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提示痛风和高... 痛风为一种系统性炎性疾病,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关节炎之一,其中高尿酸血症是痛风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痛风的发病机制包括尿酸盐结晶沉积继发炎症及氧化应激。而炎症及氧化应激正是多种眼病的发病机制。目前已有较多研究提示痛风和高尿酸血症与眼部疾病的相关性,包括尿酸盐结晶直接沉积在眼部结构、干眼、角膜内皮损伤、巩膜炎、葡萄膜炎、青光眼、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某些代谢性疾病如甲状腺相关眼病等。另外由于尿酸自身的抗氧化活性,尿酸水平还被认为与多种视神经病变如多发性硬化相关视神经炎、视神经脊髓炎等有关。尽管尿酸水平和眼部疾病的相关性已被报道,但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和眼部疾病的关系,文章将从发病机制、发病特点等逐一展开,以期提高对痛风和高尿酸血症的认识,并为将来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高尿酸血症 尿酸 眼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程度近视患者行SMILE术后的有效光学区及角膜高阶像差比较
2
作者 潘雪珂 陆强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1157-1161,共5页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 目的:比较低、中、高度近视患者行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后的有效光学区和角膜高阶像差。方法:收集2019-02/2021-02在我院行SMILE手术的患者134例,均取右眼入组,按等效球镜度(SE)分为低度近视组SE>-3.00 D,中度近视组-6.00 D<SE≤-3.00 D,高度近视组SE≤-6.00 D三组,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 mo行Pentacam检查,分析各组内手术前后角膜总高阶像差(tHOA)、球差、彗差有无差异,及术后三组间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及有效光学区大小(EOZ)有无差异。结果:SMILE术后1 mo,三组术后有效光学区均小于预设光学区,随着屈光度数增加,有效光学区越小(P<0.05);术后1 mo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彗差均高于术前,除低近视度组球差术前与术后1 mo无差异(P>0.05),其余组别均有差异(P<0.05);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和彗差随着屈光度数增加而增加,三组角膜总高阶像差和球差有差异(均P<0.05),高度近视组与中度近视组、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均有差异(P<0.05),中度近视组与低度近视组彗差结果无差异(P>0.05)。结论:随着手术矫正的屈光度数增加,术后有效光学区减少越多,角膜高阶像差增加越明显;SMILE术后1 mo角膜高阶像差较术前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 有效光学区 角膜总高阶像差 球差 彗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4 位作者 晏世刚 孔祥斌 刘小英 梁康福 梁结玲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1046-1049,共4页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 目的:探讨第五代泪道内窥镜微创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方法,疗效以及安全性,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3-04/2014-07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120眼慢性泪囊炎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第五代泪道内窥镜下微钻联合全泪道置管术)62例62眼,对照组(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58例58眼,观察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并发症。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1.9%,9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5.5%,7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眼睑水肿发生率分别为19.4%,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第五代泪道内窥镜操作上较传统一体式泪道内窥镜更为灵活,直视病变情况下进行泪道微钻疏通鼻泪管,再联合全泪道置管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不仅临床疗效好,而且较传统泪囊鼻腔吻合术更为安全,高效,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可视化微创手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微钻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辅助25G玻切术治疗PDR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4
作者 周怀胜 马海智 +1 位作者 梁婉玲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3-366,共4页
目的:分析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06... 目的:分析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药物康柏西普对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06/2017-05收治并确诊为PDR的患者57例65眼,依据术前是否行玻璃体腔内注药将患者分为注药组和对照组。注药组27例31眼,对照组30例34眼。注药组于术前3d行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后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对照组仅行25G微创玻璃体切割术。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电凝止血、医源性视网膜裂孔、硅油填充、术后再出血及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注药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组医源性视网膜裂孔比例、术中出血比例、电凝止血比例、硅油填充比例、术后再出血比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药组术后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5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PDR术前应用康柏西普可有效减少玻璃体切割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再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康柏西普 玻璃体切割术 25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慧君 晏世刚 陈建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681-682,共2页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另一组是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mo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 目的:观察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对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影响。方法:将60例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是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另一组是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观察两组治疗后1~3mo的视力、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及多焦视网膜电图(mfERG)反应密度的变化,根据治疗前后两者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对提高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有效率为73%,而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为57%;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比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能更明显使糖尿病患者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低,能更明显使多焦视网膜电图反应密度升高。结论:两组治疗均能不同程度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羟苯磺酸钙联合视网膜激光治疗组明显优于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苯磺酸钙 激光 糖尿病 黄斑水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泪道内窥镜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吕红玲 唐永哲 +2 位作者 汤秀容 梁结玲 薛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1711-1714,共4页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 目的: 探讨泪道内窥镜下泪道微钻疏通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60例64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泪道内窥镜检查及治疗,并联合全泪道置管,拔管后随诊3~6mo,观察疗效。结果: 64眼中45眼治愈,无溢泪,泪道冲洗通畅;13眼好转,轻微溢泪,泪道冲洗通而不畅;6眼无效,仍流泪,泪道冲洗不通。总的有效率90.6%。结论: 应用泪道内窥镜系统能在直视下对鼻泪管阻塞的情况进行诊断,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内窥镜 慢性泪囊炎 全泪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马海智 唐永哲 +1 位作者 周怀胜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59-561,共3页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 目的:回顾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2013/2015年行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在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2015-12期间在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手术方式为"玻璃体腔内注药术"为检索词查阅病历管理系统,排除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及抗生素药物的患者,就其相关疾病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查询相关疾病同年收住院患者资料并进行对比。结果:3a间共行239眼注射,男女比例接近,青年、中年及老年组间无统计学差异,3a间注射人数逐年增加。行抗VEGF(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注射的相关疾病主要为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及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同一年度四类疾病及同种疾病不同年度行抗VEGF注射比率(注射/总数)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其中脉络膜新生血管性疾病患者3a中接受注射程度最高,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则增长最快。结论:抗VEGF玻璃体腔注射作为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新的治疗方式,正日益为患者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腔注射抗VEGF治疗 回顾性分析 眼底新生血管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术对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罗芳娴 杨翠 +1 位作者 陆强 潘璟诗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4-417,共4页
目的:比较SMILE和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结果:术后1、3m... 目的:比较SMILE和LASIK术后早期视觉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7-02/2018-02在本院进行SMILE近视患者78例156眼,选取同期在本院行LASIK近视患者80例160眼,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手术疗效、高阶像差和对比敏感度(CS)情况。结果:术后1、3mo,SMILE组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变化率分别为(-14.48±2.67)%、(-13.54±2.90)%,低于LASIK的(-17.92±2.85)%、(-15.63±2.71)%,眼压变化率分别为(-27.08±3.64)%、(-24.41±3.28)%,均低于LASIK组的(-29.26±3.81)%、(-27.01±3.62)%(P<0.05),SMILE组患者总高阶像差、彗差均低于LASIK组(P<0.05);术后1mo明视下眩光CS空间频率为1.5、12.0及18.0时SMILE组(1.86±0.21、1.52±0.23、0.91±0.14)高于LASIK组(1.71±0.20、1.41±0.25、0.81±0.12)(P<0.05)。结论:SMILE对患者高阶像差影响低于LASIK术,且患者术后早期视觉质量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飞秒激光小切口基质透镜取出手术 视觉质量 高阶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梁咬切器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治疗泪小点膜闭 被引量:2
9
作者 唐永哲 吕红玲 +2 位作者 马海智 刘肖霞 梁康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65-1367,共3页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 目的:探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10/2015-10在我院接受诊治的39例39眼泪小点膜闭患者,应用小梁咬切器行泪小点咬切成形联合新型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术后3mo后取出RS泪道再通管,拔管后随诊6mo。比较术前与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拔管后6mo评定该术式的疗效。结果: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拔管后1、3、6mo的荧光素染色消失试验评级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截至末次随访,治愈35眼(90%),好转4眼(10%),未见复发病例,有效率100%。无术中及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小梁咬切器咬切泪小点成形联合RS泪道再通管置入术是一种治疗泪小点膜闭的安全、有效的新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咬切器 硅胶管 泪小点膜闭 泪小点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段虎成 晏世刚 陈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4期783-785,共3页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07/2012-12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8例,采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角膜表面溶解坏死组织,上穹隆环钻刻切全厚游离结膜瓣,覆盖角膜病变... 目的:评价应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07/2012-12经药物治疗无效的感染性角膜溃疡患者8例,采用游离结膜瓣移植手术治疗,术中清除角膜表面溶解坏死组织,上穹隆环钻刻切全厚游离结膜瓣,覆盖角膜病变区域,10-0尼龙线间断缝合8~12针,线结埋于角膜基质,配戴角膜接触镜,术后继续药物治疗原发病。结果:全部患者术后感染控制无复发,游离结膜瓣贴敷良好,缝线拆除后结膜瓣无松脱,眼表规则,泪膜涂布良好,术后视力均不同程度提高。结论: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治疗难治性角膜溃疡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溃疡 结膜瓣移植 难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视觉质量及拟调节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谢军谊 晏世刚 +1 位作者 卢浩泉 罗书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例72眼,其中23... 目的:研究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视力、调节幅度、对比敏感度及主观视觉功能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2010-03/2012-12在我院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IOL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48例72眼,其中23例3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IOL(Tetraflex组),25例37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IOL(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1,3,6mo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拟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主观移近法测量调节力。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etraflex组拟调节力均高于SA60AT组(P<0.05),于术后6mo Tetraflex组拟调节力有所下降,与1,3mo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对比敏感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脱镜率及和主观视功能满意度,Tetraflex可调节IOL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调节IOL可提供较好的远近视力,增加拟调节力,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对老视镜的依赖,改善主观视功能。但其拟调节力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可调节人工晶状体 单焦点人 工晶状体 调节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晶状体核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临床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晏世刚 黄慧君 +1 位作者 何建华 张秀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46-1147,共2页
目的:研究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对眼前段结构的影响,超声乳化时间及术后效果对比分析。方法:2002-10/2004-10我中心住院白内障部分患者232例256眼,男112眼,女144眼,随机分成两组,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组(实验组)134眼,刻核法超声乳化组(对照... 目的:研究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对眼前段结构的影响,超声乳化时间及术后效果对比分析。方法:2002-10/2004-10我中心住院白内障部分患者232例256眼,男112眼,女144眼,随机分成两组,赤道劈裂法超声乳化组(实验组)134眼,刻核法超声乳化组(对照组)122眼,观察超声乳化有效时间,后囊破裂情况,角膜内皮、眼压、视力等指标。结果:超声乳化有效时间:实验组平均105s,平均能量10.53%。对照组平均223s,平均能量18.5%。二者有明显差异(P<0.01)。后囊破裂:实验组4例,占3.0%,对照组7例,占5.7%。内皮细胞计数平均丢失率实验组6%,对照组4%。眼内压:实验组术前平均眼压16.23mmHg,术后平均下降2.6mmHg。对照组术前平均眼压16.83mmHg,术后平均下降2.0mmHg.视力:劈裂法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117眼,占87.3%;刻核法术后矫正视力0.5以上95眼,占77.9%结论:劈裂法超声乳化具有明显缩短白内障超声乳化时间,降低乳化能量,减少后囊破裂、虹膜及角膜内皮损伤、保护视功能等作用,是中等以上硬度晶状体核超声乳化理想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术 晶状体核赤道劈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traflex可调节IOL植入术后远期视觉质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玉娟 罗书科 +2 位作者 凌萍 陆强 陈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1484-1486,共3页
目的:探讨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力、表观调节力及视觉症状等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3例49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其中21例2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Tetraflex组)... 目的:探讨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远期视力、表观调节力及视觉症状等情况。方法:病例对照研究。选择43例49眼拟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白内障患者,其中21例25眼植入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Tetraflex组),22例24眼植入Acrysof SA60AT单焦点人工晶状体(SA60AT组),对比研究两组患者术后3,6,24mo裸眼远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裸眼近视力、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等效球镜度、表观调节力、脱镜率以及患者满意度情况。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术后随访期间,两组患者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traflex组患者的裸眼近视力和最佳矫正远视力下近视力与单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应用负镜片法测得的表观调节力:术后3mo,Tetraflex组为3.56±1.20D,SA60AT组为-0.25±0.20D;术后6mo,Tetraflex组为3.08±1.30D,SA60AT组为-0.20±0.18D;术后24mo,Tetraflex组为2.85±1.22D,SA60AT组为-0.15±0.16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距离阅读时戴老视镜情况和对疗效的满意度情况,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组均明显优于单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单焦点人工晶状体相比,Tetraflex可调节人工晶状体满足了患者视远、视近的要求,并可提供较好的表观调节力,虽远期有下降趋势,但逐渐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可调节 调节力 视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尹小芳 叶祖科 +1 位作者 罗书科 卢彦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7-270,共4页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眼底病变。由于它一般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多数眼科医生对它的认识很少,可能容易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着重介绍CHRPE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转归等...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CHRPE)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少见的眼底病变。由于它一般不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多数眼科医生对它的认识很少,可能容易导致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本文着重介绍CHRPE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转归等,以便临床上正确地鉴别诊断和指导治疗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肥大 鉴别诊断 预后转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血浆内皮素的影响
15
作者 晏世刚 黄慧君 +3 位作者 肖泽锋 张秀妮 苏鹏 江建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4期764-765,共2页
目的:探讨中药杏丁叶提取物银杏达莫注射液拮抗糖尿病患者内皮素的作用。方法:观察各期Ⅱ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15d为一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治疗前平均血浆内皮素78.3... 目的:探讨中药杏丁叶提取物银杏达莫注射液拮抗糖尿病患者内皮素的作用。方法:观察各期Ⅱ型糖尿病患者58例,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加入生理盐水250mL中,1次/d,15d为一疗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含量。结果:治疗前平均血浆内皮素78.32pg/mL,(参考值:37.91-68.37pg/mL),最高105.68pg/mL,治疗后平均血浆内皮素水平59.57pg/mL,平均下降18.75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血浆内皮素水平,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达莫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内皮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轮廓眼压计在正常眼压性青光眼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应用研究
16
作者 谢军谊 卢浩泉 +1 位作者 罗书科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403-2406,共4页
目的: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测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及眼脉动幅度值(ocular pu... 目的:应用动态轮廓眼压计(dynamic contour tonometer,DCT)测量正常眼压性青光眼(normal tension glaucoma,NTG)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患者的眼压(intraocular pressure,IOP)及眼脉动幅度值(ocular pulse amplitude,OPA),并探讨影响OPA测量值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NTG患者20例,POAG患者21例及正常对照组各20例,应用Goldmann压平眼压(Goldmann applanation tonometer,GAT)及DCT测量IOP,同时测量了中央角膜厚度(central corneal thickness,CCT)、眼轴(axial length,AL)、心率(heart rate,HR)、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等指标,并探讨GAT,DCT两种眼压计测量的相关性,进而分析OPA测量值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被检者的IOP,OPA,SBP及DBP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CT,AL及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OPA值NTG组为(1.7±0.9)mmHg,POAG组为(2.8±0.7)mmHg,正常对照组为(2.4±0.6)mmHg;NTG组与POAG组比较(P=0.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AG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0.50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PA值与IOP,HR及CCT无相关性(P>0.05),与AL,SBP及DBP具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结论:NTG患者与POAG患者及正常人的OPA值存在差异,同时OPA值受AL及SBP及DBP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轮廓眼压计 眼脉动幅度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 被引量:6
17
作者 吕依洋 吕红玲 +5 位作者 唐永哲 晏世刚 段虎成 孔祥斌 宁晓梅 罗嘉婧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20-1124,共5页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 目的:观察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泪道置管术治疗泪小管炎患者31例32眼,置入新型R-S管15例15眼为A组,置入环形泪道引流管16例17眼为B组,所有患者均术后2~3mo拔管并观察至术后1a,比较两组手术疗效、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鼻腔异物感和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有效率为93%,B组为94%,两组无差异(P>0.05)。A组置管时间为2.27±1.335min,B组为5.29±1.404min;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B组为47%;A组术后鼻腔异物感发生率为7%,B组为41%;A组术后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为0,B组为29%。手术置管时间、术后并发症、鼻腔异物感及鼻腔分泌物增多发生率均有差异(P<0.05)。结论:泪道内窥镜下泪小管切开联合新型R-S管置入治疗泪小管炎效果良好,且新型R-S管具有操作简便、术后并发症少和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小管炎 新型R-S管 泪道内窥镜 泪小管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a视网膜静脉阻塞临床特点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梁婉玲 马海智 +1 位作者 周怀胜 晏世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3-666,共4页
目的:回顾分析5a内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治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于我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检索词查阅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就其相关住院诊治情况... 目的:回顾分析5a内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中心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临床诊治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01-01/2017-12-31于我院眼科中心的住院患者,以诊断"视网膜静脉阻塞"为检索词查阅病历信息管理系统,就其相关住院诊治情况作统计分析。结果:5a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住院患者共351例,住院次数473人次,伴随全身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的老年人常见;住院天数各年度间有差异,2017年较前明显缩短。5a间RVO的发病人数逐年上升,BRVO较CRVO的发病趋势增加明显,2017年两种疾病的发病比率与各年度间均有差异(P<0.005)。RVO主要采用视网膜激光光凝、玻璃体腔内注药或两者相结合的治疗方案。5a内玻璃体腔内注药治疗的注射率有差异(P<0.05),主要表现为2013年的低注射率;"1+PRN"的注射方案多于"3+PRN"。结论:近5a BRVO较CRVO的增长趋势更明显,激光联合"1+PRN"的玻璃体腔内注药方案是我院RVO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复发 玻璃体腔内注射 治疗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抗青光眼药物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秀娟 陈菂 +2 位作者 吴海霞 梁远波 罗书科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893-1897,共5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地方三甲医院) 2009/2016年门诊处方中局部降眼压药物,分析过去8a该院青光眼药物使用频度和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6-12-31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所有青光眼患者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地方三甲医院) 2009/2016年门诊处方中局部降眼压药物,分析过去8a该院青光眼药物使用频度和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1-01/2016-12-31于我院门诊就诊的所有青光眼患者局部抗青光眼药物使用情况。分年度比较各类药物处方频次百分比,单药与联合用药的构成比及用药频度。结果: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的处方频次构成比由2009年的81. 51%下降为2016年的69. 37%;拟胆碱能类药物由2009年的12. 04%下降为2016年的3. 78%;前列腺素类衍生物由2009年的8. 40%上升为2016年的31. 40%;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由2009年的0上升为2016年的29. 44%;局部碳酸酐酶抑制剂变化不大。单用一种药物的比例由2009年的65. 83%,降为2016年的46. 22%,两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比例由2009年的32. 49%增加为2016年的38. 77%;三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比例在2009年时为1. 68%,到2016年时为12. 96%;四种药物联合使用的比例在2009年时为0,到2016年时增为1. 97%;而五种药物联合使用属个别情况。结论:局部青光眼药物使用频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和拟胆碱能类药物的使用频度逐年下降,前列腺素类衍生物和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使用频度逐年上升。单用一种药物的比例在逐年降低,联合用药的比例则在逐年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局部用药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