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阳江核电厂附近海域生物辐射影响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晓峰 上官志洪 赵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5-40,共6页
随着辐射防护理念的发展,环境中生物所受到的辐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ERICA项目中推荐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对阳江核电厂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剂量率估算结果显示,阳江核电厂的液态放射性流出... 随着辐射防护理念的发展,环境中生物所受到的辐射影响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使用ERICA项目中推荐的辐射影响评价方法,对阳江核电厂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海洋生物的辐射影响进行预测和评价。剂量率估算结果显示,阳江核电厂的液态放射性流出物对附近海域海洋生物造成的辐射剂量率不会超过7.47×10-3μGy.h-1,远低于国际上推荐的保护生物的辐射剂量率控制值,也低于本底辐射剂量率。因此,阳江核电厂正常运行后对附近海域中的海洋生物不会造成不利的辐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江核电厂 海洋生物 辐射影响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内陆核电厂正常工况下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徐月平 张兵 +3 位作者 陈洋 朱霖清 陶云良 上官志洪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23-228,共6页
介绍了国家重新修订并即将颁布的GB 6249和GB 14587新标准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新要求,通过一个内陆滨河电厂初可研阶段AP1000机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了内陆核电厂选址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相关... 介绍了国家重新修订并即将颁布的GB 6249和GB 14587新标准对核电厂液态流出物排放的新要求,通过一个内陆滨河电厂初可研阶段AP1000机组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评价实例,分析了内陆核电厂选址过程中放射性液态流出物排放对相关法规的适应性,并提出在AP1000机组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陆核电厂 AP1000 放射性液态流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陆核电厂冷却塔的环境影响预测计算 被引量:14
3
作者 上官志洪 张启明 陶云良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11-218,共8页
内陆核电厂通常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作为散热系统,电厂余热主要通过冷却水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包括雾羽、荫屏、盐沉积、噪声等。本文基于美国核管会(NRC)推荐的SACTI计算程序,给出了评价冷却塔造成上述环境影响的计算... 内陆核电厂通常采用自然通风冷却塔作为散热系统,电厂余热主要通过冷却水释放到大气环境中,由此带来的环境影响包括雾羽、荫屏、盐沉积、噪声等。本文基于美国核管会(NRC)推荐的SACTI计算程序,给出了评价冷却塔造成上述环境影响的计算模式和方法;采用此程序,对我国湖南、湖北和安徽三个拟选内陆核电厂厂址的冷却塔环境影响进行了预测计算,并与美国GGNS电厂的相关计算结果进行了类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却塔 内陆核电厂 热污染 环境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电厂应急监测策略 被引量:8
4
作者 黄彦君 孙雪峰 +2 位作者 陶云良 赵锋 上官志洪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1期13-19,共7页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核电厂应急监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急监测的概念和范围、基本原则和要求、监测内容、组织管理策略、核事故时序和各阶段的应急监测策略、基础设施和设备需求... 综述了目前国内外核电厂环境辐射监测策略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了核电厂应急监测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包括应急监测的概念和范围、基本原则和要求、监测内容、组织管理策略、核事故时序和各阶段的应急监测策略、基础设施和设备需求、采样策略、需要关注的核素及其分析方法、质量管理策略等,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应急监测策略的分析方法。提出今后应在应急监测数据管理、应急监测技术经济代价分析、应急取样与监测方法的研发和优化、应急监测数据同化技术及应急监测质量保证等方面开展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厂 应急监测策略 辐射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CDMA网络基站安全防护距离理论计算与实测对比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郝睿 徐续 +1 位作者 江君 张晓峰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97-200,共4页
根据HJ/T 10.2—1996中的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对所选取典型WCDMA基站的安全防护距离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测得到的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达标距离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安全防护距离在水平方向上较实测达标距离更为保守,在垂... 根据HJ/T 10.2—1996中的微波远场轴向功率密度计算公式,对所选取典型WCDMA基站的安全防护距离进行了理论预测,并与实测得到的基站电磁辐射强度达标距离对比。结果表明,理论计算的安全防护距离在水平方向上较实测达标距离更为保守,在垂直方向上则较为接近。从发射功率、话务量、监测条件、建筑物干扰和WCD-MA基站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实测结果与理论计算差异的产生原因,并基于基站副瓣和后瓣实测电磁辐射强度远低于理论预测值的实践,认为WCDMA网络基站运行时的电磁辐射强度超标范围应远小于理论计算结果,其所造成的电磁辐射对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WCDMA基站 安全防护距离 电磁辐射 环境影响 辐射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盐水中A106碳钢缓蚀剂的电化学试验比选
6
作者 鲁俊东 林根仙 刘斌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381-384,397,共5页
采用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法,试验对比了除盐水中几种缓蚀剂对A106碳钢的缓蚀作用,结果显示除盐水中在30-85℃间缓蚀剂A的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在95%以上;在试验温度范围内,缓蚀剂A能够稳定地发挥缓蚀作用。
关键词 缓蚀作用 缓蚀剂 极化曲线 碳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