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瓦斯防治体系建设 被引量:18
1
作者 张建国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18,共6页
为了科学有效地治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深部矿井瓦斯,确保矿井可持续发展,在回顾、总结、分析瓦斯防治工作历程的基础上,开展了瓦斯防治体系建设的探索,不断提升瓦斯防治理念,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和瓦斯分级治理的原则... 为了科学有效地治理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深部矿井瓦斯,确保矿井可持续发展,在回顾、总结、分析瓦斯防治工作历程的基础上,开展了瓦斯防治体系建设的探索,不断提升瓦斯防治理念,按照"一矿一策、一面一策"和瓦斯分级治理的原则规划了瓦斯防治技术路线,制定了人-财-物保障措施,细化了现场超前管理方法,攻克了大采长工作面"一面多巷"、极薄煤层(近全岩)保护层开采、高压水力冲孔等瓦斯防治关键技术,初步形成了具有集团特色的瓦斯防治体系,为集团矿井的安全高效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该体系的建设,集团煤矿瓦斯事故起数大幅下降,由"十一五"时期的15起,降至"十二五"时期的2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开采 瓦斯防治 煤与瓦斯突出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瓦斯综合治理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建国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2-86,共5页
为了适应煤矿进入千米以下深部开采的安全需要,基于加快构建平顶山矿区煤矿深部开采瓦斯综合防治新模式、新架构,推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矿瓦斯防治"十二五冶规划》的实施和矿区瓦斯防治技术的持续进步,通过对平顶山矿区近30年... 为了适应煤矿进入千米以下深部开采的安全需要,基于加快构建平顶山矿区煤矿深部开采瓦斯综合防治新模式、新架构,推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煤矿瓦斯防治"十二五冶规划》的实施和矿区瓦斯防治技术的持续进步,通过对平顶山矿区近30年煤矿瓦斯综合治理发展历程的回顾,结合矿区煤矿开采与瓦斯治理的不同模式和技术背景,指出了矿区瓦斯治理发展过程4个历史阶段及其技术特征。简要分析和研究了平顶山矿区在不同历史阶段,开采深度逐年增加、冲击地压显现、地质条件日益复杂的局面下,煤矿瓦斯防治技术发展、提高的过程和技术特点。结合集团公司规划,提出了"十二五冶期间矿区新的瓦斯综合防治理念和技术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瓦斯治理 历程回顾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平能化集团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利梅 于励民 +1 位作者 陶建平 钱建生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0,48,共5页
为实现煤矿生产的自动化、集约化和现代化,针对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矿井生产自动化现状,探索研究了集团级矿井综合自动化研究与建设的有效模式,提出煤矿生产运输主煤流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生产支持系统及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为一体... 为实现煤矿生产的自动化、集约化和现代化,针对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矿井生产自动化现状,探索研究了集团级矿井综合自动化研究与建设的有效模式,提出煤矿生产运输主煤流系统、安全保障系统和生产支持系统及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为一体的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建设方案;分析了矿井信息感知、矿井信息传输、矿井信息处理3项关键技术,介绍了涵盖语音、数据、图像、图文、调度等综合信息交换、传输与处理业务的综合数字网络平台、矿井各生产自动化系统的建设。通过构建完善的集团级矿井综合自动化体系,实现了管控一体化,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运行效率及管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信息感知 信息传输 信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宝公司瓦斯地质特征及瓦斯防治措施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友谊 梁跃强 +1 位作者 李永占 刘庆军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3,共4页
针对平宝公司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的问题,分析了平宝公司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并从构造物理环境角度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原因。结果表明: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煤与瓦斯突... 针对平宝公司煤层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的问题,分析了平宝公司煤层瓦斯赋存规律,并从构造物理环境角度探讨了煤与瓦斯突出原因。结果表明: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是影响煤层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煤与瓦斯突出构造物理环境多因素的综合作用控制煤与瓦斯突出。提出了针对平宝公司的瓦斯综合防治措施:加强瓦斯地质研究,保护层开采,煤层瓦斯高效抽采及建立可靠的煤与瓦斯突出预警系统,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物理环境 瓦斯地质 煤与瓦斯突出 瓦斯抽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场耦合下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以平煤十矿为例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景飞 郭倩 +1 位作者 朱同功 王飞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13-720,共8页
为深入探讨多场耦合下的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文中以平煤十矿己15-16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围压、气体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型煤渗透率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决定煤岩内部的有效应力,围压增加促使煤体被压缩,渗流和扩散通道变窄,... 为深入探讨多场耦合下的煤岩渗透率演化规律,文中以平煤十矿己15-16煤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不同围压、气体压力和温度条件下的型煤渗透率测定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围压决定煤岩内部的有效应力,围压增加促使煤体被压缩,渗流和扩散通道变窄,导致煤岩渗透率降低;气体压力升高促使煤体对气体的吸附量增加,导致吸附于孔裂隙壁的气体分子增加,进而降低了孔裂隙截面积,同时煤基质吸附大量气体产生膨胀变形,从而导致煤岩渗透率的降低;温度的升高引起气体分子渗透和扩散能力的改变,同时也导致煤基质的膨胀变形,两者耦合作用促使煤岩渗透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加后降低,即在20~40℃时,温度升高促使煤岩渗透率增加,而40~100℃时,温度升高促使煤岩渗透率整体上逐渐降低,但在围压较低时煤岩渗透率具有一定的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科学与工程 围压 气压 温度 渗透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煤二矿沿空留巷综合控制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张友谊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46-48,共3页
在庚20-F23070机巷开展沿空留巷之前,结合试验巷道的顶底板岩性,对巷旁支护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巷内支护参数;介绍了巷旁充填工艺,确定充填水灰比为1.5∶1的高水速凝材料。工业性试验表明:巷旁支护体整体浇筑效果好,接顶效果好... 在庚20-F23070机巷开展沿空留巷之前,结合试验巷道的顶底板岩性,对巷旁支护进行了设计计算,确定了合理的巷内支护参数;介绍了巷旁充填工艺,确定充填水灰比为1.5∶1的高水速凝材料。工业性试验表明:巷旁支护体整体浇筑效果好,接顶效果好;在高强度锚杆、锚索支护下,巷内顶板的维护情况也较好;留巷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为回采工作面快速推进和高产高效低成本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空留巷 巷旁充填 巷内支护 水灰比 充填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7
7
作者 郭德勇 揣筱升 +1 位作者 张铁岗 郭明生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360-2375,共16页
为探讨平顶山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矿井实测地应力数据,运用构造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测点地应力类型、大小和方向分布规律,反演了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埋深、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应力的影响... 为探讨平顶山首山一矿深部地应力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矿井实测地应力数据,运用构造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测点地应力类型、大小和方向分布规律,反演了地应力场分布特征,分析了埋深、岩性和地质构造对地应力的影响,确定了影响地应力分布的主控因素。研究表明:多元回归反演分析法获得的地应力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相对误差小于20%,结果可靠。矿井煤岩体处于三维压应力状态,煤层主应力关系为S_(H)>S_(V)>S_(h),地应力由矿井北部向南部呈现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变化趋势,地应力为28~44 MPa,属于高应力水平,地应力方向为NEE向。埋深影响地应力大小和类型,随埋深增加主应力增大,应力场类型向准静水压力场过渡;岩性与地应力密切相关,从泥岩到砂岩或灰岩,地应力增大,弹性模量越大地应力越大,地层岩性的差异造成地应力大小离散分布、应力方向偏转角不超过10°;矿井地应力与埋深、弹性模量的关系可表示为σ_(H)=0.0350H+0.4681E−8.5513。地质构造是影响首山一矿地应力分布的主控因素,褶皱形态控制地应力的水平应力分布,向斜内弧应力值大于背斜内弧,且褶皱弯曲程度越大,其内弧地应力越大,应力梯度越大;断层带内应力降低、断层尖灭端应力集中,地应力方向沿着断层走向偏转,与断层走向夹角越大,应力方向偏转角越大;断层切割复式褶皱时,断层与向斜构造组合区应力值大于断层与背斜构造组合区,且断褶构造组合造成地应力方向分布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应力测量 应力解除法 构造物理 首山一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动影响煤与瓦斯突出中的孔隙压力与温度变化
8
作者 张建国 王满 +2 位作者 张东明 余北辰 王玉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486-4494,共9页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动应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煤层发生破裂并伴随瓦斯迅速释放的复杂现象。深入剖析突出过程中应力、孔隙压力及温度的动态变化,对于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本质机理、制定有效的煤矿突出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采动应... 煤与瓦斯突出是采动应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煤层发生破裂并伴随瓦斯迅速释放的复杂现象。深入剖析突出过程中应力、孔隙压力及温度的动态变化,对于揭示煤与瓦斯突出的本质机理、制定有效的煤矿突出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采动应力变化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的诱导机制,结合平煤十二矿戊组煤与己组煤部分区域上下叠加关系造成的煤体支承压力异常现象,利用多场耦合煤岩体动力灾害防控技术模拟系统开展了煤与瓦斯突出模拟试验,试验过程中详细记录了气压与温度的动态变化,并深入探讨了动荷载持续作用对煤与瓦斯突出过程气体压力与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动应力持续加载造成应力集中现象加剧,引起煤体孔隙裂缝面积减小,内部孔隙压力升高,促进了煤与瓦斯的流动和传输,可能提前诱导煤与瓦斯突出。高频动荷载会使孔隙压力上升更快,当达到爆破临界压力导致突出事件发生,大量气体迅速释放,气体压力急剧下降。在温度演化方面,初始注气阶段由于气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增强、气体压缩过程中做功转化为热能以及气体的逐渐释放,煤体内部温度呈现上升趋势。随着进入吸附平衡阶段,内部气体压力趋于稳定,煤体内部的热量逐渐向外环境散失,温度略有下降。在注气诱导突出阶段,动荷载和气体注入的共同作用使腔体内部煤体温度再次升高。而在诱发突出阶段,由于气体的快速释放,温度大幅度下降。在煤矿生产中,制定控制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采动应力对突出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采动应力 温度 孔隙压力 煤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井不同层位底板岩巷与煤巷相互影响研究
9
作者 张建国 翟成 唐伟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6,共6页
深井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高,布置底板岩巷条带预抽煤层瓦斯是降低煤层瓦斯压力、掩护煤巷安全掘进的有效方法。底板岩巷的层位布置及其与上部煤巷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以首山一矿为工程背景,基于采... 深井煤巷掘进突出危险性高,布置底板岩巷条带预抽煤层瓦斯是降低煤层瓦斯压力、掩护煤巷安全掘进的有效方法。底板岩巷的层位布置及其与上部煤巷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本研究通过数值分析方法,以首山一矿为工程背景,基于采面地质条件建立了离散元数值模型;根据巷道掘进先后关系,从岩层应力变化、围岩变形、损伤分布分析了不同垂距下底板岩巷与上部煤巷之间的相互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底板岩巷对上部煤层有一定的卸压作用,随着两巷垂距的增加,煤体应力降低幅度减小;煤巷掘进对底板岩巷围岩变形有较大影响,增加垂距会降低影响程度;底板岩巷的围岩损伤受底板岩巷层位选择的影响较大,损伤区域主要发生在软岩层、薄岩层附近。首山一矿工作面最终确定底板岩巷与煤巷的垂距为12 m,现场考察结果表明此垂距下底板岩巷和煤巷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板岩巷 垂距 层位布置 数值分析 围岩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底板含水层突水危险性评价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8
10
作者 陈寒秋 翟宇 +2 位作者 回胜利 刘小满 王心义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12-115,共4页
根据平煤八矿己组煤底部的L2灰岩含水层、L7灰岩含水层和寒武灰岩含水层的地质和水文钻孔资料,通过分析己组煤底板含水层的水位标高及己组煤与含水层的距离,利用突水系数法对L2和L7薄层灰岩含水层以及寒武厚层灰岩含水层的突水危险性进... 根据平煤八矿己组煤底部的L2灰岩含水层、L7灰岩含水层和寒武灰岩含水层的地质和水文钻孔资料,通过分析己组煤底板含水层的水位标高及己组煤与含水层的距离,利用突水系数法对L2和L7薄层灰岩含水层以及寒武厚层灰岩含水层的突水危险性进行评价和突水危险性分区,结合断层的发育情况设计底板灰岩水的防治水方案,制定了己组煤底板含水层的疏水降压、岩层井下注浆加固和井下强排水的防治水方案,为矿井己组煤安全生产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底板含水层 突水系数法 突水危险性 断层发育 防治水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条件影响下的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及防治对策 被引量:13
11
作者 张友谊 黄战峰 +1 位作者 余贵军 张海庆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39-42,45,共5页
针对平煤八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原因,结果表明工程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主要起诱导作用,地质构造、煤层瓦斯赋存和构造煤等地质条件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其中地质构造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有明显控制作用;结合矿... 针对平煤八矿的煤与瓦斯突出特征,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原因,结果表明工程因素对煤与瓦斯突出主要起诱导作用,地质构造、煤层瓦斯赋存和构造煤等地质条件是煤与瓦斯突出的必要条件,其中地质构造对矿井煤与瓦斯突出有明显控制作用;结合矿井瓦斯压力大、瓦斯含量高和地质构造复杂的特点,提出了加强瓦斯地质规律研究、建立预警系统等煤与瓦斯突出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斯地质 煤与瓦斯突出 构造物理 瓦斯赋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放工作面瓦斯抽采最优钻孔参数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齐庆杰 祁云 +1 位作者 张建国 周新华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6-83,共8页
针对平煤某矿己15-24070(下)综放工作面瓦斯含量高、易超限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抽采模型,结合固体力学、达西定律,研究了钻孔间距、钻孔直径对卸压范围和瓦斯压力衰减规律的影响,确定出合理抽采参数。在... 针对平煤某矿己15-24070(下)综放工作面瓦斯含量高、易超限影响安全生产的难题,采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三维抽采模型,结合固体力学、达西定律,研究了钻孔间距、钻孔直径对卸压范围和瓦斯压力衰减规律的影响,确定出合理抽采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己15-24070(下)综放工作面采用平行钻孔布置方式。现场实践表明:恰当布置钻孔间距、钻孔直径能够显著提高瓦斯抽采率,从卸压瓦斯抽采量角度考虑己15-24070(下)综放工作面钻孔间距3~5 m,直径0.1~0.133 m时,工作面顺层钻孔瓦斯抽采效率达到29%,抽采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放工作面 瓦斯抽采 钻孔间距 钻孔直径 抽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煤岩组合体单轴加载破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延河 翟成 +1 位作者 陈爱坤 张弘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8-112,共5页
强弱耦合防突技术是一种以水力冲孔弱化吸能与注浆加固强化抵抗协同控制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组合强弱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对9种强度组合的煤岩组合体试样进行了MTS单轴力学加载实验,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 强弱耦合防突技术是一种以水力冲孔弱化吸能与注浆加固强化抵抗协同控制防止煤与瓦斯突出的有效方法,为了研究不同强度组合强弱耦合结构的力学特性,对9种强度组合的煤岩组合体试样进行了MTS单轴力学加载实验,利用声发射监测系统进行了加载过程监测。结果表明:岩体强度的增加能够有效提升煤岩组合体整体承载能力,提升强化区抵抗残余能量的能力;煤体强度增加能有效降低试样整体形变量,缩短压密阶段持续时间,降低煤体部分破碎程度。研究结果对强弱耦合防突技术优化设计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组合体 强弱耦合 煤与瓦斯突出 单轴压缩 声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29
14
作者 郭德勇 揣筱升 +1 位作者 张建国 张国川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76-3090,共15页
为探讨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运用瓦斯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和岩石力学方法分析了构造应力场对煤体结构、地应力和煤层瓦斯的作用,结合煤与瓦斯突出实例研究了构造应力场对突出分布、类型和强度的作用,揭示了构造应力场控... 为探讨构造应力场对煤与瓦斯突出的控制作用,运用瓦斯地质学、构造物理学和岩石力学方法分析了构造应力场对煤体结构、地应力和煤层瓦斯的作用,结合煤与瓦斯突出实例研究了构造应力场对突出分布、类型和强度的作用,揭示了构造应力场控制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作用形式。研究表明:构造应力场控制煤体结构分布、类型及煤体强度特征,挤压构造应力场是形成构造煤的主要应力作用形式,并于褶皱层间滑动带和压扭性断裂带形成构造煤发育区;构造应力场强度越大,煤体破坏程度越高、煤体强度越低。构造应力场控制地应力类型、大小和方向,强构造应力场作用区域属于大地动力场型并处于高地应力环境,构造应力场方向即地应力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构造应力场影响煤层瓦斯富集程度,强构造应力场作用区域煤层渗透率低、瓦斯含量高、瓦斯压力大,并于压扭性构造带形成瓦斯富集区。多期构造应力场演化作用造成构造煤、地应力和煤层瓦斯呈区域性分布,进而控制突出的分区分带特征;构造应力场产生的水平挤压作用控制突出类型以压出为主;构造应力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与巷道轴向夹角越大,应力集中系数越大,突出强度越大;最大水平主应力越大,煤岩体弹性变形能和瓦斯膨胀内能越大,突出强度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应力场 煤与瓦斯突出 构造物理 突出规律 突出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PCA—距离判别法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庆军 陈坤 刘晓光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97-101,共5页
将主成分分析与距离判别法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PCA-距离判别法模型。通过PCA法提取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选取贡献率大于85%的3个主成分指标来代替原有的8个指标,同时确定这3个主成分为距离判别... 将主成分分析与距离判别法应用于煤与瓦斯突出预测中,建立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PCA-距离判别法模型。通过PCA法提取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的主成分,选取贡献率大于85%的3个主成分指标来代替原有的8个指标,同时确定这3个主成分为距离判别分析法的输入参数。以平宝公司试验工作面的17组原始数据为学习样本,5组原始数据为预测样本,对该方法进行了检验,预测结果与实际符合,可以作为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与瓦斯突出 预测 主成分分析 距离判别法 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重上保护层叠加开采应力分布规律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冰 叶栋林 +3 位作者 石占山 孙维吉 李刚 张晋京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3-56,共14页
为获取双重上保护层重叠采动作用下的煤层卸压规律及保护层间的相互影响,以平煤八矿一采区为原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丁、戊组煤层多工作面重叠开采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仅丁组煤层开采时,采区边界煤柱对应范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 为获取双重上保护层重叠采动作用下的煤层卸压规律及保护层间的相互影响,以平煤八矿一采区为原型,采用FLAC3D软件模拟了丁、戊组煤层多工作面重叠开采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仅丁组煤层开采时,采区边界煤柱对应范围出现应力集中现象,最大应力值达到19 MPa,影响范围达到下方80 m,不利于被保护层卸压。工作面间区段煤柱最大应力值达39 MPa,但向底板传递范围较小。丁组单独开展卸压区域能够影响至己组,己组煤层应力卸压值约为1 MPa;丁组、戊组煤层重叠开采,当戊组工作面位于丁组煤层区段煤柱下方,同时丁组工作面位于戊组工作面区段煤柱上方,使丁组煤层工作面间区段煤柱应力集中减弱利于卸压,丁组煤层区段煤柱应力值由39 MPa卸载至7.5~10 MPa之间;同时当己组煤层位于戊组单独保护范围时,垂直应力卸压值为2~3 MPa,当己组煤层位于丁戊共同保护范围时,垂直应力卸压值为4~6.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保护层 采动应力 叠加开采 数值模拟 煤柱集中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距离煤层群开采下山巷道震动显现成因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铁 王维 +4 位作者 何宗礼 寇建新 陈高君 夏明献 潘峰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A01期1-7,共7页
为探索远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下山巷道异常震动显现的成因,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和现场调查,应用岩体破裂规律分析预测工具MapRAS分析矿震原因,用离散元数值试验工具UDEC分析巷道围岩动力响应规律,得到: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及己二下山非采动... 为探索远距离煤层群开采过程下山巷道异常震动显现的成因,基于高精度微震监测和现场调查,应用岩体破裂规律分析预测工具MapRAS分析矿震原因,用离散元数值试验工具UDEC分析巷道围岩动力响应规律,得到:工业广场保护煤柱及己二下山非采动区域频发矿震是工作面采动顶板关键层运移对煤柱边缘强剪应力带作用的结果,其作用的效应与开采深度呈正比,与采动影响距离呈反比。震动显现多发生在非采动直接影响的己二下山巷道围岩,这种异常现象与己组煤岩物理力学性质、3组工作面复合压力拱脚动态加卸载作用和矿震动力源影响距离有关。根据矿震震级、震动显现程度和数值试验岩体质点振动速率,提出了与现场实际基本相符的巷道围岩震动显现危险等级判据指标。使用微震频次,用傅里叶周期法反演的图像,可较敏感反映顶板关键层周期破断规律和相邻区段岩体动力响应的相关性。用UDEC数值试验,较好地揭示了工作面采动对己二下山围岩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群 下山巷道 震动显现 矿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水射流割缝揭穿煤层关键参数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建国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7-121,共5页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石门揭煤过程中瓦斯抽采难的现状,提出了高压水射流割缝提高煤层透气性方法。在理论分析射流轴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得出射流冲击力与煤体力学性质耦合作用关系;通过分析煤体颗粒运动、受力状态,得出钻孔倾角... 针对高瓦斯低透气性煤层石门揭煤过程中瓦斯抽采难的现状,提出了高压水射流割缝提高煤层透气性方法。在理论分析射流轴向速度的分布规律基础上,得出射流冲击力与煤体力学性质耦合作用关系;通过分析煤体颗粒运动、受力状态,得出钻孔倾角、水量与煤体颗粒流速之间的关系;基于连续损伤力学分析出煤体产生损伤破坏的临界值,确定了高压水射流割缝煤体有效半径;并将该技术在平顶山某矿-380mS4石门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钻进工程量减少了38.2%,瓦斯预抽率提高了2.86倍,预抽时间缩短了57.1%,预抽面积增加了2.0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水射流 石门揭煤 钻孔 抽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下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5
19
作者 刘小满 赵万里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7,共3页
针对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无法实现地面远程监控的不足,介绍了一种矿井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从总体上对装置结构和设计原理进行了阐述,采用高性能单片DSP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合相应的软件设计使装置具有保护功能、运... 针对煤矿井下局部通风机无法实现地面远程监控的不足,介绍了一种矿井局部通风机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从总体上对装置结构和设计原理进行了阐述,采用高性能单片DSP为核心的计算机控制系统,配合相应的软件设计使装置具有保护功能、运行功能、通信功能等,实现了矿井风机的远程数字监控,达到了"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通风机 智能控制装置 计算机控制系统 远程监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区寒武系灰岩地下水集中径流带展布及机理分析
20
作者 王心义 曹冰琪 +4 位作者 王麒 赵彦琦 陈国胜 张平卿 刘小满 《煤炭科学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5-38,115,共5页
为查明平顶山煤田二矿和吴寨矿寒武系灰岩地下水集中径流带赋存情况,在探明矿区地质断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井下连通试验研究了地下水集中径流带的展布及成因和控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矿和吴寨矿寒武系灰岩地下水流速达3 320.05 m... 为查明平顶山煤田二矿和吴寨矿寒武系灰岩地下水集中径流带赋存情况,在探明矿区地质断层发育特征的基础上,采用井下连通试验研究了地下水集中径流带的展布及成因和控水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二矿和吴寨矿寒武系灰岩地下水流速达3 320.05 m/d,含水层渗透系数达36 911.11 m/d,证明了地下水集中径流带的存在;二矿逆断层及两侧断层破碎裂隙带的存在,是影响寒武系灰岩含水层集中径流带空间展布的关键因素;集中径流带总体上控制着寒武系灰岩地下水由西南向东北流动、自浅向深的运移。寒武系灰岩地下水集中径流带展布特征的确定,为类似条件煤层底板水害的防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武系灰岩地下水 集中径流带 连通试验 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