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1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生物滞留设施温室气体排放特征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王建龙 樊佳乐 +1 位作者 王雪婷 秦昊辰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97-1104,共8页
生物滞留设施是应用较广泛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的控制,而关于其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 生物滞留设施是应用较广泛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之一,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其对雨水径流水量、水质的控制,而关于其二氧化碳(CO_(2))、甲烷(CH_(4))、氧化亚氮(N_(2)O)等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尚缺乏系统研究。针对上述问题,采用实验室柱状模拟实验的方法,人工配置雨水模拟城市道路雨水径流水量水质,以普通绿地作为参照,研究了传统生物滞留、倒置生物滞留与无植物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和碳减排效果。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排放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倒置生物滞留设施的CO_(2)、N_(2)O平均排放通量均较低,分别为66.18 mg/(m^(2)·h)、2.98μg/(m^(2)·h),显著低于传统生物滞留和无植物生物滞留设施。倒置生物滞留设施的温室气体累积排放量总量最低,全球增温潜势为224.18 kg/hm^(2),较其他类型设施具有明显的碳减排优势,其在场次降雨事件中可减少CO_(2)排放量0.40 kg,表明其在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方面具有较大的潜力。实际工程应用中可优先选择倒置生物滞留设施,从而有效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通量。研究结果可为“双碳”背景下的生物滞留设施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滞留设施 全球增温潜势 温室气体 碳减排 雨水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CRITIC-灰色关联分析的城市洪水风险评估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苑希民 苏智 +2 位作者 王丽娜 田福昌 郭立兵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17,28,共8页
针对城市防洪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基于灾害学理论从承灾体、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3个因素选取评估指标,构建洪水风险一体化评估体系,耦合AHP-CRITIC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单元的洪水风险度,并通过自然断点法进行等... 针对城市防洪风险管理的迫切需求,基于灾害学理论从承灾体、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3个因素选取评估指标,构建洪水风险一体化评估体系,耦合AHP-CRITIC计算指标综合权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计算各单元的洪水风险度,并通过自然断点法进行等级划分,以三亚市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建立洪水风险评估模型,进行洪水风险等级区划。结果表明:三亚市主城区洪水风险由极高至低风险4个等级的区域面积占比分别为5.60%、13.84%、33.04%和47.52%,其中极高风险和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三亚河和三亚东河下游沿岸地区以及汤他水下游两岸地势低平的连片耕地区域;对比证明基于AHP-CRITIC-GRA的洪水风险评估模型优于单一模型方法,洪水风险分布评估结果更为合理。研究结果与洪水风险评估模型可为三亚市及其他类似城市的防洪减灾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评估 AHP-CRITIC 灰色关联分析 三亚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炭基菌剂促进Cr(Ⅵ)还原和Cr(Ⅲ)固定的协同效能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陈友媛 李浩 +2 位作者 刘乐成 寇晗 王磊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8-137,共10页
微生物还原法在Cr(Ⅵ)污染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修复效率低以及微生物流失的问题。本研究以水稻壳为原料制备了胺基改性生物炭(PBC),在其表面负载铬还原菌制成炭基菌剂(MPBC),并研究了PBC和铬还原菌对Cr(Ⅵ)还原和Cr(Ⅲ)... 微生物还原法在Cr(Ⅵ)污染的修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存在修复效率低以及微生物流失的问题。本研究以水稻壳为原料制备了胺基改性生物炭(PBC),在其表面负载铬还原菌制成炭基菌剂(MPBC),并研究了PBC和铬还原菌对Cr(Ⅵ)还原和Cr(Ⅲ)固定的协同效果及机制。结果显示,PBC表面吸附的微生物数量是原始生物炭的4.3倍,有效减少了微生物的流失。Cr(Ⅵ)去除实验结果表明,铬还原菌、PBC和MPBC在实验的前6 h对Cr(Ⅵ)去除速率分别为1.6、5.9和11.7 mg·L^(-1)·h^(-1),PBC和铬还原菌对铬的去除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效应,协同系数为49.6%。产物分析表明,75.9%的铬(Cr)被固定到MPBC表面,MPBC的XPS分析显示MPBC表面主要固定了Cr(Ⅲ)。炭基菌剂去除Cr的路径为MPBC的胺基官能团将Cr(Ⅵ)捕获,有利于菌剂还原Cr(Ⅵ),并促进胞外铬还原酶的释放和Cr(Ⅵ)的还原,然后通过胺基络合作用和胞外聚合物将Cr(Ⅲ)固定,从而增强了胺基改性生物炭和铬还原菌对铬污染的协同修复能力。本研究为在铬污染环境中同时实现Cr(Ⅵ)还原和Cr(Ⅲ)固定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胺基改性 铬还原菌 还原 协同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背景下北方城市LID设施的景观设计策略
4
作者 李英华 李德巍 《现代园艺》 2025年第23期134-136,共3页
为加快低影响开发(LID)的推广应用,阐述了北方部分城市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洪设施景观效果较差的现状,找到造成以上现状的不利因素,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LID设施的设计必须将功能性与景观美学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LID设... 为加快低影响开发(LID)的推广应用,阐述了北方部分城市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中雨洪设施景观效果较差的现状,找到造成以上现状的不利因素,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LID设施的设计必须将功能性与景观美学相结合,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宜的LID设施,将优化设计的重点放在巧妙处理地形、优化植物配置、兼顾旱季景观、注重后期维护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低影响开发(LID) 景观设计 雨洪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雨强度对紫色土坡耕地径流氮磷流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祥 陈炜 +3 位作者 童思陈 黄国鲜 徐向舟 聂玉玺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5-1054,共10页
坡面径流是氮磷养分流失的重要载体,其损失过程受到雨强的显著影响,但对紫色土坡耕地径流中氮磷流失形态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在12°坡面上,3种雨强(40、60、90 mm/h)对重庆丘陵山区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 坡面径流是氮磷养分流失的重要载体,其损失过程受到雨强的显著影响,但对紫色土坡耕地径流中氮磷流失形态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通过人工模拟降雨试验,探讨了在12°坡面上,3种雨强(40、60、90 mm/h)对重庆丘陵山区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中总氮(TN)、溶解态氮(DN)、颗粒态氮(PN)、总磷(TP)、溶解态磷(DP)、颗粒态磷(PP)的浓度及流失量的影响,以及DN∶TN和DP∶TP比值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雨强增加,累积径流深增加,产流稳定时间阈值缩短。雨强显著影响地表径流中氮磷浓度(P<0.05),其中TN和DN平均浓度在60 mm/h时最高,而PN和PP平均浓度在90 mm/h时达到峰值。DN∶TN和DP∶TP比值在60 mm/h时均大于其他雨强,且各雨强下DN∶TN比值均大于0.5,DP∶TP比值仅在60 mm/h时超过0.5。地表径流中氮素流失以DN为主,而磷素流失形态随雨强变化,40和90 mm/h以PP为主,60 mm/h以DP为主。研究揭示了雨强对紫色土坡耕地氮磷流失的影响机制,可为长江上游丘陵山区的水土保持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雨强 氮磷流失 地表径流 紫色土 坡耕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异构的建筑垃圾再生料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吉书 刘岚彬 +1 位作者 薛丹璇 陈永昊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91-1101,共11页
为将建筑垃圾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探究了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多源影响因素,选用多个建筑垃圾掺量(体积分数为20%、40%、60%、80%、100%)、三个砖砼比例(砖砼体积比为1∶1、1∶2、全砼)、两个水泥... 为将建筑垃圾应用于道路工程建设,探究了不同配合比的水泥稳定建筑垃圾再生料路用性能的变化规律及其多源影响因素,选用多个建筑垃圾掺量(体积分数为20%、40%、60%、80%、100%)、三个砖砼比例(砖砼体积比为1∶1、1∶2、全砼)、两个水泥掺量(外掺质量分数为4%、5%)进行配合比设计,通过进行击实、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试验及水稳定性、抗冻性能、干缩试验对路用性能及其变化规律进行了系统研究,并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算法分析集料中不同配合比变量对路用性能的影响程度大小。结果表明:随着建筑垃圾掺量的增加、砖砼比的增大、水泥掺量的减少,再生料的7、28 d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水稳定性、抗冻性能均有所降低;干缩系数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配合比变量对路用性能的关联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水泥掺量、建筑垃圾掺量、砖砼比。在水泥掺量为4%、建筑垃圾掺量为80%、砖砼比为1∶2时仍可满足二级及以下公路中、轻交通的基层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垃圾 水泥 道路工程 路用性能 砖砼比 灰色关联分析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淤浆法双峰聚乙烯用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樊成旺 王哲 +1 位作者 何士忠 王科 《合成树脂及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6-72,82,共8页
综述了针对采用淤浆法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双峰(简称双峰)的聚乙烯而开发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与非茂金属及各种混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Ziegler-Natta催化剂是非均相催化剂,在淤浆法体系中受界面传质阻力影响较大,活性远低... 综述了针对采用淤浆法生产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呈双峰(简称双峰)的聚乙烯而开发的Ziegler-Natta催化剂、茂金属与非茂金属及各种混合催化剂的研究进展。Ziegler-Natta催化剂是非均相催化剂,在淤浆法体系中受界面传质阻力影响较大,活性远低于茂金属与非茂金属有机均相催化剂。双茂金属催化剂可用于合成双峰聚乙烯,且活性远高于单活性中心催化剂。无机载体(如镁载体、改性SiO_(2)载体及复合载体)生产工艺成熟,除用于生产Ziegler-Natta催化剂外,还可以同时负载TiCl_(4)与茂金属催化剂、铬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剂等的有效成分,制备高活性的混合双金属催化剂,部分该类型催化剂已经能实现在单个淤浆法反应器中合成双峰聚乙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 相对分子质量分布 双峰 ZIEGLER-NATTA催化剂 茂金属催化剂 非茂金属催化剂 混合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设计中PP模块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研发运用
8
作者 杜翠亭 杜昊霖 《花卉》 2025年第7期94-96,共3页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研发了用于园林绿地及小区等源头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介绍了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中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构造及功能、技术特点及优势,再分别阐述了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小区雨水收... 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设计研发了用于园林绿地及小区等源头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介绍了在海绵城市建设设计中PP模块集水带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构造及功能、技术特点及优势,再分别阐述了屋顶花园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与小区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设计,以供相关海绵城市项目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雨水收集利用 PP模块集水带 PP模块蓄水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探讨
9
作者 刘昊博 吴熙 《花卉》 2025年第9期79-81,共3页
为解决城市滨水区生态退化与空间破碎化问题,以北方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连通性原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等,并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以... 为解决城市滨水区生态退化与空间破碎化问题,以北方城市滨水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原则,包括可持续性原则、生态连通性原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原则等,并提出基于生态修复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策略,以期为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及相关工程提供实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城市滨水 景观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层GMR材料的电流传感器设计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晓光 温静 +3 位作者 解存福 高正 李宇麒 席利根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16,共5页
将磁芯和两个磁屏蔽层引入GMR电流传感器,以提高其灵敏度和精度;并在磁芯中加入偏置绕组以提供偏置磁场。建立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闭环电流传感器的影响因素。基于分析和仿真结果,设计了样机。测试并对比分析了磁滞对传感器的... 将磁芯和两个磁屏蔽层引入GMR电流传感器,以提高其灵敏度和精度;并在磁芯中加入偏置绕组以提供偏置磁场。建立了传感器的数学模型,用于分析闭环电流传感器的影响因素。基于分析和仿真结果,设计了样机。测试并对比分析了磁滞对传感器的影响、测量范围、频率响应以及电流传感器的相对误差。所设计的电流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精度高,相对误差小(0.8%)的优点。在被测电流值为20 A情况下,被测电流的频率范围高达300 k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流传感器 闭环 磁屏蔽 偏置磁场 G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碳排放趋势研究与影响因素分析--以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荆克迪 楚春礼 王圆生 《江淮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6-19,122,共5页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因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国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及时把握该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在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有助于... 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高新技术产业因低能耗、高附加值的产业特征被国家作为重点扶持产业,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所占比例最高。及时把握该行业碳排放特征,分析其在促进能源节约以及碳排放方面的优势和缺陷,针对性的进行调整,有助于发挥该产业在低碳发展方面的放大作用,促进国家宏观低碳发展战略的实现。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8年,该产业能源消费量不断增加,能源消费强度降低了170.9%;能源消费以煤炭、石油、电力为主,三者占85%以上,1996到2003年煤炭所占比例从45.2%下降到11.1%,石油所占比例从16.1%上升到23.5%,2004年以后,各类能源结构相对较为稳定;该产业碳排放逐年增加,2003年以后增加速度加快,2003年以前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快于碳排放增长速度,2004年以后则基本变为碳排放增长速度快于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提高能源利用强度是实现产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相对脱钩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碳排放 能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第二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改造工程景观设计 被引量:1
12
作者 米伟 林伯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629-20630,20708,共3页
探讨了富有特色的生态污水处理厂景观设计过程。设计充分利用处理后的水,通过以水墨山水为主题的山水景墙、富于变化的水景造型、体现自然山水园林氛围的植物造景等多种景观元素营造出多姿多彩的景观体系,体现与自然共生的生态观念。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生态 景墙 水景 植物造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 被引量:3
13
作者 邢雅楠 《现代园艺》 2015年第20期94-94,共1页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城市中拥有一片绿色的净土,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城市街心道路景观设计和城市街心公园景观设计两方面出发,对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提出建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渴望在城市中拥有一片绿色的净土,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城市街心道路景观设计和城市街心公园景观设计两方面出发,对城市街心绿地景观工程设计提出建议,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街心绿地 景观工程 景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运基础设施绿色化:基于引江济淮工程的生态航道景观规划策略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哲 雷泽鑫 +3 位作者 杨燕华 杨澜宇 金轶轩 张秦英 《风景园林》 2023年第S02期39-45,共7页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 【目的】作为主要的水运基础设施,运河通过人工建设连接不同的水域或流域,从而满足航运、引水、灌溉等功能性要求。随着绿色化水运基础设施的发展,运河航道建设过程需要更多地考虑生态环境因素,以最小化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目标,促进生态保护与景观利用。【方法】以国家级大型运河航道实践——“引江济淮”工程为例,基于GIS空间数据处理与叠图分析,利用地形、气候、植被、人文景观资源等信息,对运河沿线的空间信息进行叠加分析和可视化展示。【结果】依托运河开挖后形成的线性空间,提出以恢复生态廊道连通性和廊道景观在地化为双重策略,形成七大主题展示的景观分区,选择其中的4个核心节点控制线性空间变化与景观叙事节奏,从而形成完整的运河生态-人文景观建设路径。【结论】通过全面分析运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素,充分融合运河的生态修复与文化属性,探索自然与人文融合的运河航道生态景观构建策略,为生态文明背景下建设绿色生态水运基础设施提供景观规划方法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道工程 生态廊道 绿色基础设施 GIS 引江济淮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花江河漫滩相软土的岩土工程性质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苏涛 董平洋 胡照广 《森林工程》 2014年第4期138-140,共3页
哈尔滨市松花江漫滩区软土由松花江曲流作用垂向沉积形成,属河漫滩相软土,其厚度分布不均匀,主要成分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和粉砂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以哈尔滨市松北区河漫滩相软土层为代表,研究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 哈尔滨市松花江漫滩区软土由松花江曲流作用垂向沉积形成,属河漫滩相软土,其厚度分布不均匀,主要成分为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和粉砂土,具有显著的区域特点。以哈尔滨市松北区河漫滩相软土层为代表,研究区位于哈尔滨市松北区文化中心环路K1+020--K1+220路段,属于松花江河漫滩区,通过现场地质勘查得出研究区软土层的位置和厚度等;对各个深度的土样进行最基本的室内物理性质试验,其中包括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重度、液塑限以及颗粒级配分析等;对各个深度土样分别进行室内直接剪切试验,得到各土层的粘聚力和内摩擦角,以了解试验路段地基土的抗剪强度指标,从而揭示该类型软土的岩土工程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漫滩相 软土地基 地质勘查 室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的对策分析与工程实践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建开 王文相 姚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5-139,143,共6页
在不能增加池容的条件下完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的选择成为改造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安阳市晁家村污水处理厂(10×10^(4)m^(3)/d)提标改造过程的总结和改造前后运行状况、进出水数据的分析比对,表明在池容受限(5.43×10^(4)m^(3)... 在不能增加池容的条件下完成污水厂提标改造,工艺的选择成为改造成功的关键。通过对安阳市晁家村污水处理厂(10×10^(4)m^(3)/d)提标改造过程的总结和改造前后运行状况、进出水数据的分析比对,表明在池容受限(5.43×10^(4)m^(3))条件下,投加比表面积620 m^(2)/m^(3)的HDPE悬浮填料(0.37×10^(4)m^(3)),城镇污水厂采用移动床生物膜混合系统(IFAS)工艺,出水可以稳定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2021年水量(出水)负荷率126%,出水COD、BOD5全年可稳定在27、2.5 mg/L以下;出水TN值连续9个月低于12 mg/L,全年平均11.6 mg/L;出水NH_(3)-N值7个月在1 mg/L以下,连续10个月(3~12月)在2 mg/L以下,全年平均1.47 mg/L。2019年~2021年的进出水水质数据,展现了IFAS工艺具有同步脱氮除磷、容积负荷高、抗冲击负荷、不易发生污泥膨胀等优点,同时也需解决好拦截筛网耐用、漂浮物高效拦截两个主要问题。IFAS工艺可以作为城镇污水处理厂可行的、运行稳定的提标改造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填料 混合系统 IFAS工艺 提标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竞 刘炎炎 +3 位作者 简向阳 刘龙志 米鑫豪 王凤娟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42,48,共5页
以聚丙烯复合材料经熔融拉伸制成的帘式超薄微孔中空纤维膜为载体,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研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压力、水流流速条件下,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污染物COD、NH_(4)^(+)-N、TN的去除率... 以聚丙烯复合材料经熔融拉伸制成的帘式超薄微孔中空纤维膜为载体,构建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装置处理合流制溢流污水,研究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曝气压力、水流流速条件下,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污染物COD、NH_(4)^(+)-N、TN的去除率。结果表明: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体中各项污染物均有较好去除效果。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COD、NH_(4)^(+)-N、TN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80.8%、82.4%、65.4%;水力停留时间为8 h时,TP去除效果达到34.2%,后期逐渐趋于平缓。溶解氧浓度随曝气压力增加而增加,曝气压力达到25 kPa之后COD、NH_(4)^(+)-N达到较佳的去除率,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2.2%、84.1%;而TN去除的最佳曝气压力为15 kPa,去除率为70.0%。水流流速为0.03 m/s和0.05 m/s时,反应器整体运行效果较好,对COD、NH_(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8%、83.5%、6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合流制溢流污水 曝气压力 氨氮 水力停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压力相关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预警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杰 刘文睿 +1 位作者 丁祥 吴芬芬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9-143,共5页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加之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为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及时发现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故十分必要。首先通过某市供水管网历史压力数据分析了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压力数据特征;然后探讨了当供水管网发生漏... 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加之我国大部分城市长期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因此为节约有限的淡水资源,及时发现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故十分必要。首先通过某市供水管网历史压力数据分析了正常运行工况下的压力数据特征;然后探讨了当供水管网发生漏失事故时影响漏失点压力变化的因素,并利用FLUENT流体模拟软件进行仿真模拟验证;最后在各种工况压力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建立了供水管网压力波动阈,当监测压力值超出压力波动阈,综合考虑压力监测点单一时刻的压力波动程度及一个时间周期内的压力变化趋势等多方面的因素,来预警供水管网是否发生漏失事故,并以某市供水管网为例,验证了所提漏失预警方法有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真模拟 供水管网 压力波动 漏失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孙广宇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期86-87,共2页
为研究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结合景观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原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学原理可较好服务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生态学原理的应用需关注城市湿地尺度特点,合理利用廊道、斑块特性,并满足植物群落生... 为研究生态学原理在城市湿地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路径,结合景观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原理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生态学原理可较好服务于城市湿地景观设计,生态学原理的应用需关注城市湿地尺度特点,合理利用廊道、斑块特性,并满足植物群落生态演替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学原理 景观生态学 群落生态学 城市湿地景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低碳氮比污水处理厂MBBR氧化沟+深度处理工程案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尚兴宝 颉调云 王小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5-148,共4页
西北黄土塬地区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10^(4) m^(3)/d,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提标改造工程建成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针对原水低碳氮比、高悬浮物水质特性,提标改... 西北黄土塬地区某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2×10^(4) m^(3)/d,采用改良型氧化沟工艺,提标改造工程建成后出水水质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B提高至一级A标准。针对原水低碳氮比、高悬浮物水质特性,提标改造工程采用强化生物脱氮除磷处理和增加深度处理流程的措施,即采用MBBR氧化沟+高效沉淀池+反硝化深床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实际运行中各项出水水质指标达到或优于一级A排放标准。污水处理单位运营成本及总成本分别为1.40、2.73元/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处理厂 低碳氮比 深度处理 氧化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