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7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全周期管控的绿化设计投资估算控制方法研究
1
作者 叶莹丽 彭思惠 《花卉》 2025年第9期85-87,共3页
在景观工程建设中,绿化种植投资占据项目总造价的核心比重,其前期估算精度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性与实施效率。针对传统设计流程中投资控制滞后、调整成本高等问题,构建以绿化布局风格、苗木规格参数、地被种植密度为核心变量的三维控制模型... 在景观工程建设中,绿化种植投资占据项目总造价的核心比重,其前期估算精度直接影响项目经济性与实施效率。针对传统设计流程中投资控制滞后、调整成本高等问题,构建以绿化布局风格、苗木规格参数、地被种植密度为核心变量的三维控制模型,通过区域数据聚类分析与量化关系建模,形成可落地的投资估算方法体系。揭示了三大核心因素对造价的不同影响机制,建立了适应工程总承包(EPC)模式的全周期管控流程,为绿化种植设计提供了从方案预判到施工图精准控制的系统化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化种植设计 投资估算 EPC模式 成本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掺量磷石膏道路基层材料配比设计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黄绪泉 吴钦楠 +2 位作者 赵小蓉 董江峰 李茜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6-302,共7页
按传统矿质混合料设计掺磷石膏道路基层材料难以大规模消纳磷石膏,为实现磷石膏在道路基层材料中大规模利用,通过骨料替代法进行高掺量磷石膏道路基层材料配比设计,确定适宜的碎石比(5~10 mm粒级与10~25 mm粒级质量比39∶61)后以不同掺... 按传统矿质混合料设计掺磷石膏道路基层材料难以大规模消纳磷石膏,为实现磷石膏在道路基层材料中大规模利用,通过骨料替代法进行高掺量磷石膏道路基层材料配比设计,确定适宜的碎石比(5~10 mm粒级与10~25 mm粒级质量比39∶61)后以不同掺量替代磷石膏基胶凝材料体系,再击实然后得出最佳含水率及最大干密度。通过对设计好的配比进行性能试验筛选,得出适宜配比为P85S60,养护28 d的试件抗压强度最大达5.39 MPa,体积变化率较低,且养护7 d后试件的体积增长稳定,体积变化率最终维持在0.5%左右,有利于现场道路施工应用。所有配比浸出氟、磷均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限值,相较于常规水泥稳定碎石材料,该道路基层材料浸出液的酸碱性不会额外增加不利影响。通过XRD和SEM分析可知,胶凝材料水化产生的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包裹在未反应的二水石膏周围,另外针棒状钙矾石和水化硅酸钙填充微小孔隙,使得试件整体结构密实、强度增加、体积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基层材料 配比设计 性能试验 磷石膏 抗压强度 体积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线型构件对TTU模型风荷载影响的大涡模拟研究
3
作者 杨易 王喆 张之远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8,共13页
低矮建筑屋盖角区出现的高极值负压,是其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重点。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依据屋面角区绕流形态,基于TTU(Texas Tech University)标准建筑模型设计了一种屋面角区新型流线型附加构件,并通过改变附加构件高度、长度等参数,... 低矮建筑屋盖角区出现的高极值负压,是其围护结构抗风设计的重点。基于空气动力学原理,依据屋面角区绕流形态,基于TTU(Texas Tech University)标准建筑模型设计了一种屋面角区新型流线型附加构件,并通过改变附加构件高度、长度等参数,进行了10种工况的刚性模型测压风洞试验和大涡模拟(LES)对比研究,以探讨这类新型附加构件对屋面角区风荷载的影响和屋面抗风气动优化以及LES精度等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屋面角区设置附加构件均可有效降低角区出现的极值负压,在所研究的10种工况中,屋面角区最不利平均负压最大可降低10%,最不利极值负压最大可降低25%;利用NSRFG(Narrowband Synthesis Random Flow Generation)方法生成入流湍流,采用LES得到的TTU模型各工况下的风荷载分布规律,虽然部分工况下屋面平均风压系数绝对值模拟结果偏大(平均误差为13.88%),而极值风压系数偏小(平均误差为9.72%),但整体上与风洞试验一致,表明利用NSRFG方法建立的低矮建筑绕流模型具有较好的精度;附加构件长度相对于高度而言对屋面角区风荷载的影响更大,等长附加构件高度增加1倍后,屋面角区极值风压系数降低6.15%,等高附件长度增加0.8倍后,屋面角区极值风压系数降低10.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矮建筑 风荷载 大涡模拟 风洞试验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研究
4
作者 翟庆波 宁方立 +2 位作者 黄丛慧 韦娟 苏兆婧 《振动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39-148,共10页
针对当前基于传声器阵列的燃气管道泄漏定位算法中有网格法存在的基不匹配问题、无网格法不能计算泄漏源声功率以及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算法。由于燃气管道出现微小泄漏时会产生泄漏超... 针对当前基于传声器阵列的燃气管道泄漏定位算法中有网格法存在的基不匹配问题、无网格法不能计算泄漏源声功率以及易受环境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状态转移算法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定位算法。由于燃气管道出现微小泄漏时会产生泄漏超声,通过声传播模型计算传声器阵列测量到的泄漏声信号并计算互谱矩阵的理论值,同时根据传声器阵列实际测量的泄漏声信号计算互谱矩阵的实际值,由互谱矩阵的理论值与实际值建立能量函数并通过状态转移算法对能量函数做全局寻优实现泄漏定位。搭建了燃气管道微小泄漏试验平台并设计了垫片泄漏和阀门泄漏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能准确定位包括垫片及阀门泄漏在内的燃气管道微小泄漏,与常规波束形成算法相比,所提算法空间分辨率更高,同时在不同定位频率下垫片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5 dB、阀门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0 dB,在不同定位距离下垫片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15 dB、阀门泄漏的声压级误差均至少降低了20 dB,表明所提算法对泄漏源的声压级预测更加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态转移算法 燃气管道 微小泄漏 超声定位 传声器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藻油脂合成及高脂藻株培育研究进展
5
作者 邹涛圳 李鹏飞 +2 位作者 李新冬 万欢 张燚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5-38,共14页
微藻油脂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资源,在解决能源危机及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藻种特性影响微藻培育、油脂提取和转化等多个环节,选择适宜的原始藻株进行定向育种,有望突破生产过程中总体油脂产率偏低的瓶颈。胁... 微藻油脂作为一种潜在的可再生能源和生物燃料资源,在解决能源危机及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藻种特性影响微藻培育、油脂提取和转化等多个环节,选择适宜的原始藻株进行定向育种,有望突破生产过程中总体油脂产率偏低的瓶颈。胁迫培养通过改变微藻的外部生长条件来引起其内部生理和代谢变化,从而促进油脂的积累,本质上是利用微藻自身的应激性反应,需要在油脂积累和生长平衡之间找到最佳点。诱变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手段引起微藻细胞损伤,本质上是一种外应力作用下的随机突变,需要从中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突变株。基因工程育种通过分子生物学手段,定向改造微藻的基因组,具备高精度、高成本和高复杂性。探索高脂藻株培养与资源化理念的结合,可以实现更经济环保的生物质能原料微藻生产模式,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论文概述了微藻油脂合成的机理及其调控策略,总结了促微藻产油的培育方法,包括胁迫、诱变、基因工程及高脂藻株与资源化生产的联动,强调培育高脂藻株对于实现可持续生物燃料生产的重要作用。通过列举各培育手段在当前微藻油脂高产研究的技术重点和作用机理,说明了当前微藻产油的研究方向和瓶颈,未来的研究可能致力于产油微藻油脂代谢调控网络的发掘完善、高通量育种方法的创新及资源化培养体系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藻油脂 藻株培育 生物质能源 胁迫培养 诱变技术 基因工程育种 资源化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B电镀废水综合深度处理工程实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洋 张东方 +2 位作者 刘继先 杜浩升 王晓杰 《工业水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12-218,共7页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电路板(PCB)制造量增长迅速,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镀废水,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以某工业园区的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为例,根据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将8股不同废水(含氰镍废水等)分...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印刷电路板(PCB)制造量增长迅速,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电镀废水,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含量高,处理难度大。以某工业园区的电镀废水处理工程为例,根据分类收集、分质处理的原则,将8股不同废水(含氰镍废水等)分类收集,经分质调节后进入化学预处理单元,出水达到《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 21900—2008)后,进入综合废水处理系统,采用“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池+脱氮A/O+二沉池+高效沉淀池+高级催化氧化池+曝气生物滤池(BAF)+次氯酸钠消毒”工艺处理。总结了PCB电镀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设计要点,并探讨了设计过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及成本效果分析。PCB生产废水经化学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后,出水优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标准中的A类标准,为类似污水处理设计与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氰镍废水 铜氨废水 化学预处理 深度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
7
作者 张少冬 夏宇 +2 位作者 张志兴 李泓锐 敬加强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研究微观动力学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水合物研究。综述了气体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重点包括模拟方法、评价参数和应用现状。选择适当的力场模型、系综和边界条件对于准确模拟水合物生成过程至关重要... 分子动力学模拟作为研究微观动力学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气体水合物研究。综述了气体水合物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进展,重点包括模拟方法、评价参数和应用现状。选择适当的力场模型、系综和边界条件对于准确模拟水合物生成过程至关重要。关键的评价参数包括角序参数、水合物笼子数、径向分布函数、均方位移和扩散系数等。分子动力学模拟在研究水合物成核机理和单一添加剂作用机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研究应进一步探究不同水合物添加剂的协同作用机理,充分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为新型水合物添加剂的研发提供支持和指导,以提升水合物相关技术的应用水平和环保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成核 添加剂 分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规划理念下的市政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婷洁 《花卉》 2018年第10期31-32,共2页
城市化的发展虽然给经济带来了稳定提升, 但随之而来产生的生态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现代化城市当中的市政城市园林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内容.但现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仍然严峻,如何将城市园林景观... 城市化的发展虽然给经济带来了稳定提升, 但随之而来产生的生态问题和矛盾也日益突出.人们对于生活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升, 现代化城市当中的市政城市园林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内容.但现代高层建筑的生态问题仍然严峻,如何将城市园林景观设计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 对于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调配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是城市建设中的关键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规划 市政园林景观 设计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跨连续梁桥整体顶升方案设计与施工
9
作者 梁庆学 熊诚 +1 位作者 危玉蓉 张亚州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19-125,共7页
针对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多跨连续小箱梁桥纵断面抬升及横坡调整需求,从施工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选确定采用截柱顶升接高的整体顶升方案。首先在原有盖梁下方选择合适位置截断原墩柱,然后整体顶升盖梁及上部结构后,连接墩柱钢... 针对某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多跨连续小箱梁桥纵断面抬升及横坡调整需求,从施工安全性、经济性等方面综合比选确定采用截柱顶升接高的整体顶升方案。首先在原有盖梁下方选择合适位置截断原墩柱,然后整体顶升盖梁及上部结构后,连接墩柱钢筋,浇筑增高段混凝土,最后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移除顶升设备。通过主梁不同步顶升结合支座垫石加高实现超高横坡调整。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分析不同步顶升下结构承受局部位移引起的附加应力,判断允许误差限值,设置控制阈值指导实际施工。在实际顶升作业中,对多跨小箱梁负弯矩区进行应力监测,同时对各跨小箱梁的位移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结构在整体顶升过程中位移最大不同步量为2 mm,在允许误差范围内,实测应力小于计算应力,结构附加应力未超过材料承载能力。顶升完成后,桥梁线形满足设计要求,未新增明显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梁桥 改扩建工程 纵断面 横坡 整体顶升 结构附加应力 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组合新中式水厂设计
10
作者 王雪 徐维发 +1 位作者 戴仲怡 刘可 《水处理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8-142,共5页
五指耙水厂改扩建工程扩建规模为16万m^(3)/d,深度处理规模为32万m^(3)/d,供水水质执行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4403/T 60—2020),处理工艺为格栅+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折板反应+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气水反冲滤池+臭氧接触池+... 五指耙水厂改扩建工程扩建规模为16万m^(3)/d,深度处理规模为32万m^(3)/d,供水水质执行深圳市《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DB4403/T 60—2020),处理工艺为格栅+预臭氧接触池+机械混合+折板反应+侧向流斜板沉淀池+气水反冲滤池+臭氧接触池+活性炭滤池+次氯酸钠消毒,厂区净水处理构筑物采用组合式设计。项目采用全过程BIM技术应用,全厂配置在线检测及全自动控制系统,打造绿色、低碳、节能、节约、高效的智慧型水厂。建筑风格充分结合周边环境,定义“以山赋形,以水灵动”的设计主题,运用中国传统建筑的设计手法,彰显中国传统建筑的内涵与魅力,景观设计融入古典园林及海绵设计理念,美观精致,简约大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组合式水厂 新中式 深度处理 智慧化 BIM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流量排水管道螺旋缠绕内衬修复工程实践
11
作者 韩莉 马清坡 +3 位作者 遆仲森 孙显程 陈凯 吴琼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141-143,共3页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但对于大管径排水管道,往往存在污水导排难度大等问题。以徐州市鼓楼区荆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修复工程为例,提出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在大管径、大流量截污干管非开挖修复工程中的...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是常用的排水管道非开挖修复技术,但对于大管径排水管道,往往存在污水导排难度大等问题。以徐州市鼓楼区荆马河沿河截污主干管修复工程为例,提出螺旋缠绕内衬修复技术在大管径、大流量截污干管非开挖修复工程中的材料选择及设计校核方法,不同缺陷的管道预处理及临排调水措施,缠绕设备准备及制管技术要点,以及灌浆过程中的搅拌、抗浮及分布灌浆的工艺措施。修复后的管道更加光滑,粗糙系数更小,在不影响原有管道过流能力的前提下提高了原有管道的结构强度,确保了管道安全运行,延长了管道使用寿命。管道修复后减小了污水外溢,下游污水处理厂进水COD浓度得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 螺旋缠绕内衬修复 材料选择 管道预处理 过流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氯乙烯超滤膜对臭氧的耐受性研究:与聚偏氟乙烯膜的对比
12
作者 黄镇 李凯 +3 位作者 万琪琪 潘名宾 胡灵琦 文刚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80-1289,共10页
为探明高分子超滤膜对于臭氧的耐受机制,以聚氯乙烯(PVC)膜与聚偏氟乙烯(PVDF)膜为代表,通过模拟0.5年的0.1mg/L臭氧暴露的浸泡实验,系统评估臭氧对膜透水能力、污染物截留能力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化学性质变化.结果显示,PVC膜在36... 为探明高分子超滤膜对于臭氧的耐受机制,以聚氯乙烯(PVC)膜与聚偏氟乙烯(PVDF)膜为代表,通过模拟0.5年的0.1mg/L臭氧暴露的浸泡实验,系统评估臭氧对膜透水能力、污染物截留能力及机械性能的影响,并分析化学性质变化.结果显示,PVC膜在36h臭氧作用下,透水率显著提升,最高达新膜的4倍以上,对腐殖酸(HA)的截留能力下降约27.6%,且透水与截留性能随暴露时间延长持续下降.PVDF膜初始阶段透水率提升更显著,老化36h后HA截留性能降低了40.2%左右,且性能在老化1h后就趋于稳定.臭氧老化导致两种膜的亲水性减弱,但PVC膜亲水性下降幅度较小,显示出其在保持亲水特性方面的相对优势.膜结构机理分析表明,臭氧主要通过氧化并导致亲水添加剂聚乙烯吡咯烷酮(PVP)的流失而损伤膜性能,膜基质本身保持完整,SEM观察亦证实了这一点.老化后两膜的机械性能均有所下降,但PVDF膜展现出相对较高的机械强度.综合比较PVC、PVDF膜的抗臭氧能力,从截留、抗污染、亲水及机械性能综合考量,PVC在抗臭氧老化方面具有相对优势,PVDF次之,这些发现为高分子超滤膜在含臭氧水处理环境中的应用与优化提供了实验依据与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膜 聚氯乙烯(PVC) 聚偏氟乙烯(PVDF) 臭氧耐受性 膜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夜景观照明的情感化设计探究
13
作者 柳国荣 《现代园艺》 2025年第10期92-94,共3页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乡村面临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显著变化,城乡关系转向互助共生,乡村价值逐渐从粮食生产扩展至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夜间旅游成为新兴的休闲方式,夜景照明在提升乡村美学和游客体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乡村夜景...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乡村面临外部环境与内部要素的显著变化,城乡关系转向互助共生,乡村价值逐渐从粮食生产扩展至生态保护和旅游发展。夜间旅游成为新兴的休闲方式,夜景照明在提升乡村美学和游客体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乡村夜景照明设计存在忽视地域文化特色和先进技术应用的问题,导致乡村夜景缺乏吸引力和功能性。基于此,以重庆市金玲乡场镇夜景照明设计为例,探讨了情感化设计在乡村夜景照明中的应用,旨在通过本能层、行为层和反思层3个维度的设计,提升乡村夜景的美感、文化内涵以及赋能乡村美育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 夜景观 照明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超滤-反渗透工艺应用于市政污水回用系统的选择与设计 被引量:5
14
作者 栗文明 罗宏伟 +1 位作者 诸宇刚 朱晓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37-139,共3页
江阴滨江污水厂处理规模10×104 m3/d,进水中工业废水占80%。一级A出水采用浸没式超滤-反渗透工艺处理,出水电导率平均值为65.4μS/cm,满足电子类和纺织类企业的用水要求。中水厂工程直接投资4 927万元,单位水处理成本为2.67元/m3。
关键词 浸没式超滤 反渗透 双膜法 中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P抗弯加固空心板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及参数研究
15
作者 陈志军 曹鸿猷 +1 位作者 聂立力 朱宏平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5,59,共6页
以FRP抗弯加固预应力空心板为研究对象,考虑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的非线性以及FRP与混凝土间的界面剥离,进行加固后结构承载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加固后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数值分析结果明显大于按... 以FRP抗弯加固预应力空心板为研究对象,考虑钢筋、混凝土材料本构的非线性以及FRP与混凝土间的界面剥离,进行加固后结构承载能力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分析表明加固后结构的承载力和延性都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数值分析结果明显大于按现有规范公式得到的计算值。此外,从混凝土强度、FRP的轴向刚度、FRP材料用量和二次受力4个方面对FRP加固空心板效果进行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混凝土强度、FRP的轴向刚度对加固效果影响较大;FRP材料用量存在最优用量,超过最优用量后,加固后结构的受力性能并无明显改观;当结构以钢筋屈服和混凝土压碎为破坏形式时,二次受力对钢筋和FRP的应变影响较大,但对整体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界面剥离 开裂 极限承载力 非线性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渭北晚更新世黄土-古土壤结合水膜厚度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井彦林 何椿霖 +3 位作者 赵宏宇 冯雅茜 明心凯 黄月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1-510,共10页
为深入剖析黄土与古土壤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以陕西渭北晚更新世黄土与古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比表面积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结合水膜厚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黄土与古土壤的结合水膜厚度存在明显差异,黄土的结合水膜厚度... 为深入剖析黄土与古土壤工程性质的影响因素,以陕西渭北晚更新世黄土与古土壤为研究对象,基于核磁共振、比表面积测试并结合理论分析对结合水膜厚度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黄土与古土壤的结合水膜厚度存在明显差异,黄土的结合水膜厚度明显大于古土壤,原因在于古土壤孔隙体积及孔径小于黄土,而古土壤中高价阳离子含量大于黄土,同时古土壤颗粒表面分布铁锰质薄膜,其亲水性较弱。分析结合水膜与黄土湿陷性、回弹变形等工程特性间的关系,发现黄土-古土壤的湿陷性随结合水膜厚度的增大而增强,随结合水膜厚度的减小而减弱,结合水膜厚度与卸荷变形系数呈正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说明,高价阳离子含量、颗粒表面特性,及孔隙性的不同造成了黄土与古土壤结合水膜厚度的差异,从而导致黄土与古土壤的湿陷性等工程性质有显著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古土壤 核磁共振 结合水膜厚度 离子交换 湿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级强化化学混凝沉淀法的低浓度含氟工业废水深度除氟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金印 杨曦 +3 位作者 黄维巍 罗本福 陈强 黄以强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4,共4页
针对低浓度含氟工业废水处理厂深度除氟至1.5 mg/L的需求,充分利用CaCl_(2)和废水处理厂内PAC、PAM等常规混凝剂及投加设施,考察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前端与尾端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除氟、一级/两级化学絮凝沉淀法除氟的效能。结果表明:... 针对低浓度含氟工业废水处理厂深度除氟至1.5 mg/L的需求,充分利用CaCl_(2)和废水处理厂内PAC、PAM等常规混凝剂及投加设施,考察在废水处理工艺流程的前端与尾端分别采用化学沉淀法除氟、一级/两级化学絮凝沉淀法除氟的效能。结果表明:化学沉淀法不适合处理低浓度含氟废水,投加200 mg/LCaCl_(2)仅能将[F-]由10 mg/L降至6.8 mg/L;一级化学混凝沉淀法采用120 mg/LCaCl_(2)+600 mg/L PAC+3 mg/L PAM组合投加,能将[F-]由10 mg/L降至3.8 mg/L;两级化学混凝沉淀工艺的除氟效率明显优于一级,将120 mg/L CaCl_(2)+600 mg/L PAC+3 mg/L PAM按1:1分两段投加时,能将[F-]由10 mg/L降至1.38 mg/L,可达到深度除氟的目标浓度1.5 mg/L。研究可为含氟工业废水处理项目提供深度除氟工艺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氟化物 深度除氟 化学混凝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渗漏规律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乐平 王劲松 +4 位作者 陈胜兵 张怀宇 欧阳高尚 叶楚雄 吴廉洁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23-232,共10页
针对已建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渗漏严重的现象,首先分别采用水泥砂浆刚性材料、橡胶圈柔性材料对接口进行填充,然后通过自制的试验装置在不同水压条件下测试了接口的渗漏量,分析其渗漏规律,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和孔隙率试验对... 针对已建市政混凝土排水管道接口渗漏严重的现象,首先分别采用水泥砂浆刚性材料、橡胶圈柔性材料对接口进行填充,然后通过自制的试验装置在不同水压条件下测试了接口的渗漏量,分析其渗漏规律,最后通过扫描电镜(SEM)分析和孔隙率试验对砂浆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无论入渗还是出渗,在不考虑水质影响因素下,时间长短对管道接口的渗漏速率基本无影响。接口渗漏速率和水位压力的关系符合托里切利模型。其中普通水泥砂浆刚性接口渗漏情况比较严重,降低水泥砂浆填料水灰比或适当添加外加剂,可以降低管道刚性接口的渗漏速率。采用橡胶圈等柔性接口需加以砂浆或密封胶封口时,相比水泥砂浆接口总体防渗效果更好,但应保证橡胶圈受压变形后仍能完全填充接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水管道接口 接口材料 渗漏速率 托里切利模型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式组合梁负弯矩区阶梯型UHPC接缝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屈志浩 邵旭东 +2 位作者 邱明红 熊伟 贾贤盛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3,共13页
为提高装配式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性能,简化施工工艺,提出了组合梁桥负弯矩区阶梯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方案。以湖北某装配式组合梁桥为背景,设计制作了1根1∶2缩尺模型试件进行负弯矩加载,对阶梯型UHPC接缝抗裂性能进行... 为提高装配式组合梁负弯矩区桥面板抗裂性能,简化施工工艺,提出了组合梁桥负弯矩区阶梯型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湿接缝方案。以湖北某装配式组合梁桥为背景,设计制作了1根1∶2缩尺模型试件进行负弯矩加载,对阶梯型UHPC接缝抗裂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利用截面非线性计算方法对接缝区域钢筋应变进行非线性分析,基于分析结果,讨论了UHPC基体裂缝宽度实测值与规范计算值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试件破坏模式为纯弯段内钢梁底板屈曲破坏;负弯矩作用下,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之间的最大滑移量为0.163 mm,接缝区域截面应变分布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接缝与预制部分共同受力良好;UHPC与普通混凝土(NC)具有不同的裂缝分布特征,UHPC裂缝分布较密,而NC裂缝分布较疏;接缝区域内,区域Ⅱ以及接缝截面裂缝发展较快,钢-UHPC截面抗裂能力强于钢-NC-UHPC截面;试件接缝区域桥面板顶面裂缝宽度达到0.1 mm时,接缝界面名义应力超过12.8 MPa,安全系数达到了1.69;非线性计算方法可以有效预测钢筋应变;接缝区域UHPC基体裂缝宽度宜采用UHPC行业标准或法国UHPC规范进行计算,计算时宜考虑混凝土的抗拉贡献;阶梯型UHPC接缝方案具有优异的安全与耐久性能,施工方便,能够满足实际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超高性能混凝土接缝 试验研究 组合梁负弯矩区 裂缝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泥-钢渣基免烧陶粒的制备及除磷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沧 程霄智 +3 位作者 矫辰 杜立伟 谢毅 刘长青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8-43,共6页
针对传统烧结陶粒制备过程中成本高、能耗大的缺点,以赤泥和钢渣为主要原料,通过免烧工艺制备出了具有磷吸附性能的陶粒。以解体率为其力学性能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陶粒的最佳质量配比(赤泥、钢渣质量比4:3、稻壳灰添加量10%、石膏... 针对传统烧结陶粒制备过程中成本高、能耗大的缺点,以赤泥和钢渣为主要原料,通过免烧工艺制备出了具有磷吸附性能的陶粒。以解体率为其力学性能指标,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陶粒的最佳质量配比(赤泥、钢渣质量比4:3、稻壳灰添加量10%、石膏添加量4%、水泥添加量10%),最佳制备工况下的陶粒解体率为3.90%;所制作陶粒无重金属浸出风险,属于环境友好型材料。陶粒对水中磷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陶粒在酸性溶液中具有最佳的除磷效果;对于初始磷浓度为20 mg/L的溶液,设置30 g/L的陶粒投加量,除磷率可达96.40%;陶粒吸附过程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最大理论吸附量为0.99 mg/g;磷与陶粒表面的CO_(3)^(2-)、Ca^(2+)、Fe^(3+)、Al^(3+)发生离子交换和磷酸盐共沉淀反应,是水中的磷去除的机理,沉淀物质主要由Ca_(3)(PO_(4))_(2)、FePO_(4)、AlPO_(4)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烧陶粒 赤泥 钢渣 吸附 除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