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含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周为民
-
机构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理论视野》
CSSCI
2018年第11期21-24,共4页
-
文摘
从邓小平理论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突破僵化的苏联模式,以富民为先、以民生为重,重新定位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充分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是与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相统一、相贯通的坚持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
-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苏联模式
改革开放
现代化目标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
-
题名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战略抉择
- 2
-
-
作者
郑荣德
史佩浩
刘婷婷
-
机构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上海永利制带有限公司
上海师范大学
-
出处
《中国储运》
2009年第4期69-71,共3页
-
文摘
目前,席卷美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已经波及全球,没有人能置身度外。要真正探究面对这一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的最大金融事件时,中国应采取何种措施,我们必须用更宽频、更严谨的视角来审视当前的局面。我国经济要继续保持20至30年的平均9%的GDP增长率,就必须在正确把握和抵御美国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对我国的渗透和扩散的同时。
-
关键词
经济衰退
金融危机
GDP增长率
风险防范机制
经济大萧条
金融事件
经济危机
美国
-
分类号
F124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
-
题名关于十六大以后的国有企业改革问题
- 3
-
-
作者
杨启先
-
机构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改革与开放》
2003年第5期4-5,共2页
-
文摘
江泽民同志在前不久举行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进一步探索公有制特别是国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大力推进企业的体制、技术和管理创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以外,积极推行股份制,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继续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这既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决策。
-
关键词
中国
国有企业
体制改革
上市公司
资产评估
法人治理结构
-
分类号
F276.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科学经验探略
被引量:4
- 4
-
-
作者
孔夏
王瑞璞
-
机构
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国西藏信息中心汉文编辑部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4期113-116,共4页
-
文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与时俱进,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局面,取得了更为丰富和新鲜的科学经验,主要表现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注重培育坚定的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道路前进,下大力气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的思想政治工作,科学把握新时代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导向,遵循"两创"方针,深化新时代的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新时代国家话语权。
-
关键词
文化建设
新时代
经验总结
科学领导
-
分类号
C933
[经济管理—管理学]
-
-
题名国有企业改革与公有制实现形式
- 5
-
-
作者
王珏
-
机构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5-6,共2页
-
文摘
一、当前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当前我国经济总的形势是比较好的.我国经济继过去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今年年初至今仍在有序的高速发展.今年提出的8%增长目标,虽比过去稍低些,但在东南亚出现金融危机的情况下,能保持这样的速度,应该说还是很高的.另一方面,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几近于零.
-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宏观经济形势
改革
公有制
实现形式
-
分类号
F276.1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
-
题名让"政绩"与民众利益统一起来
- 6
-
-
作者
蔡未名
-
机构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小康》
2004年第9期14-14,共1页
-
文摘
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达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一方面,要求更加明晰地界定产权,尤其是农民土地与企业资产的产权,另一方面,要求限制政府的权力,包括政府干预经济和进行商业投资的权力,同时,在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按照法治的要求划清彼此的财权和事权。
-
关键词
“政绩”
民众利益
中国
地方政府
宏观调控
-
分类号
D630.1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
-
题名三进三退改国企
被引量:1
- 7
-
-
作者
梁清强
-
机构
中国市场经济研究会
-
出处
《理论视野》
2000年第3期32-34,共3页
-
文摘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中最引人注目的关于战略方向性的新提法,就是“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大家对此颇感兴趣,都想听到更为具体翔实的解读。笔者参加了北京和外省的几次学习研讨会之后,觉得《决定》中所写的“进”与“退”和“为”与“不为”,实质上都是说同一个问题,而且其主要内容可以集中概括为三进三退。
-
关键词
北京
国企
有进有退
国有企业改革
战略方向
《决定》
发展
三进
兴趣
向性
-
分类号
A8
[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F121.21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