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法国实验客体的X射线准直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楠 高峰 +4 位作者 戴曼 戴文华 王敏鸿 王利鸣 周智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6-49,共4页
通过研究法国实验客体(FTO)的闪光照相过程,设计了静态照相过程中采用的准直措施,除传统的一二级准直体外,还通过添加三级准直体来进一步控制入射到客体边缘部分的X射线,从而降低散射的影响。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三级准直技... 通过研究法国实验客体(FTO)的闪光照相过程,设计了静态照相过程中采用的准直措施,除传统的一二级准直体外,还通过添加三级准直体来进一步控制入射到客体边缘部分的X射线,从而降低散射的影响。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结果表明,采用三级准直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散射的影响,图像接收平面各边界的直散比有了明显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闪光照相 法国实验客体 准直技术 蒙特卡罗模拟 三级准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龙一号装置上铜的准等熵压缩线测量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贵林 张朝辉 +5 位作者 郭帅 李军 池原 章征伟 贾月松 孙奇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5-160,共6页
以聚龙一号装置为驱动源,分别结合理论计算和电路模拟,开展了磁驱动平面加载实验设计和样品加载路径控制,实现了高电导率无氧铜(OFHC)材料的准等熵压缩。实验中采用现有的波剖面测量实验技术成功测量了两个不同厚度OFHC样品/LiF窗口材... 以聚龙一号装置为驱动源,分别结合理论计算和电路模拟,开展了磁驱动平面加载实验设计和样品加载路径控制,实现了高电导率无氧铜(OFHC)材料的准等熵压缩。实验中采用现有的波剖面测量实验技术成功测量了两个不同厚度OFHC样品/LiF窗口材料的界面速度历史,再结合Lagrange分析和反积分计算,成功获取了铜直到100GPa的准等熵压缩参考线,与国外公布的SESAME数据线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等熵压缩 OFHC 聚龙一号 电流波形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Z箍缩物理实验中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相对灵敏度标定方法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思群 黄显宾 +2 位作者 欧阳凯 周荣国 杨亮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3,共4页
软X光闪烁体功率计(闪烁体光电管系统)是阳加速器及PTS装置上进行Z箍缩实验获取软X光总辐射功率及能量等参数的主要设备,光谱响应灵敏度是这套设备最关键的物理参数。为获取闪烁体功率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进行... 软X光闪烁体功率计(闪烁体光电管系统)是阳加速器及PTS装置上进行Z箍缩实验获取软X光总辐射功率及能量等参数的主要设备,光谱响应灵敏度是这套设备最关键的物理参数。为获取闪烁体功率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在北京同步辐射实验室进行了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标定,而要将闪烁体与光电倍增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转换成Z箍缩实验需要的闪烁体与光电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还需要进行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相对灵敏度标定,为此研制了一套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光谱响应灵敏度相对标定系统。应用此系统进行标定实验,得到了光电管与光电倍增管的相对灵敏度,进而推出了功率计系统的光谱响应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标定 同步辐射 功率计 光电倍增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叠Blumlein纳秒脉冲形成线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7
4
作者 谌怡 刘毅 +5 位作者 王卫 夏连胜 张篁 朱隽 石金水 章林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08-113,共6页
研究了一种结构紧凑型的多级层叠Blumlein纳秒脉冲形成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放电时回路各分布参数对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输出电压的影响,并利用PSpice模拟验证了各分布参数对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输出结果的影响,发现开关的导通电阻... 研究了一种结构紧凑型的多级层叠Blumlein纳秒脉冲形成线,从理论上分析了放电时回路各分布参数对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输出电压的影响,并利用PSpice模拟验证了各分布参数对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输出结果的影响,发现开关的导通电阻是制约输出电压幅值的主要因素,开关的分布电感对输出波形的影响大于负载分布电感的影响,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原理,利用XFDTD软件模拟了两级层叠Blumlein线的电磁耦合效应。开展了多级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实验,结果表明,基于陶瓷固态传输线和GaAs光导开关的层叠Blumlein脉冲形成线能够实现输出电压叠加,可用于产生ns量级脉宽的脉冲高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技术 固态传输线 GAAS光导开关 纳秒脉冲形成线 层叠Blumlein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驱动X光二极管的级联Blumlein型脉冲网络过电压脉冲分析
5
作者 马勋 邓建军 +4 位作者 姜苹 刘宏伟 袁建强 王凌云 李洪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78-181,共4页
为了提高装置容许的运行电压以提高辐射剂量产额,开展了放电过程中影响脉冲形成网络过电压幅值因素的研究。在引入开关导通不同步性和导通电阻条件下,建立了适用于任意电阻性负载的级联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电压波过程理论模型,基于... 为了提高装置容许的运行电压以提高辐射剂量产额,开展了放电过程中影响脉冲形成网络过电压幅值因素的研究。在引入开关导通不同步性和导通电阻条件下,建立了适用于任意电阻性负载的级联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电压波过程理论模型,基于波过程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影响脉冲形成网络过电压幅值的因素。研究表明开关不同步是产生过电压的主要因素,过电压峰值出现在开关闭合后的3倍形成网络电长度时刻。随着网络级联级数的增加,二极管阻抗与源阻抗匹配情况下最大过电压可达到-2倍充电电压,而二极管阻抗下降使得过电压幅值得以加强,阻抗过早崩溃可使过电压幅值接近充电电压的-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X光机 光导开关 级联Blumlein型脉冲形成网络 过电压 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箍缩等离子体振荡引起的电磁脉冲辐射 被引量:3
6
作者 但加坤 任晓东 +3 位作者 张思群 黄显宾 周少彤 段书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3-246,共4页
从理论上研究了Z箍缩过程中单模的等离子体振荡引起的电磁脉冲辐射。当模式扰动的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电磁脉冲辐射具有类似于切伦科夫辐射的角分布特征,并且随着相速度的增大这种定向辐射特征越显著;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也具有不... 从理论上研究了Z箍缩过程中单模的等离子体振荡引起的电磁脉冲辐射。当模式扰动的相速度大于真空中的光速时,电磁脉冲辐射具有类似于切伦科夫辐射的角分布特征,并且随着相速度的增大这种定向辐射特征越显著;不同波长的电磁辐射也具有不同的角分布特征,短波长的电磁脉冲具有更好的定向性。电磁辐射功率强烈依赖于电子的等离子体振荡频率和等离子体柱的半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电磁脉冲 等离子体振荡 切伦科夫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微槽结构绝缘子真空沿面闪络特性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逢 王勐 +4 位作者 任靖 方东凡 康军军 徐乐 杨尊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99-303,共5页
针对单极性脉冲电压下不同微槽结构绝缘子真空沿面闪络特性开展实验研究。根据二次电子运动特性,设计了多种微槽宽度,对比了微槽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绝缘子耐压特性差异。槽宽为1mm的微槽样品耐压水平与平面结构样品耐压水平相当,槽宽小于... 针对单极性脉冲电压下不同微槽结构绝缘子真空沿面闪络特性开展实验研究。根据二次电子运动特性,设计了多种微槽宽度,对比了微槽结构和平面结构的绝缘子耐压特性差异。槽宽为1mm的微槽样品耐压水平与平面结构样品耐压水平相当,槽宽小于1mm的样品组耐压水平均高于平面结构样品,最高电压提高倍数约为1.4,说明一定尺寸范围内的微槽设计将提高绝缘子真空耐压水平。通过电场强度计算分析微槽结构对二次电子运动的影响过程可知,较大的微槽宽度可使电子限制在槽内运动,较小的微槽宽度将抑制初始电子的发展,最终二者都能达到抑制闪络的目的。通过显微镜观测各组样品表面特征,材料表面微观缺陷将可能降低材料耐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沿面闪络 表面微槽 单极性脉冲电压 二次电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轨道炮高速滑动接触电阻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勇 宋盛义 +4 位作者 关永超 程诚 高贵山 李业勋 仇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1-84,共4页
从描述电磁轨道炮炮口电压波形的场路模型出发,构建了电枢/轨道高速滑动接触电阻与轨道电流波形、炮口电压波形、电枢膛内速度曲线和轨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依据此关系可定量表征电磁轨道炮高速滑动接触电阻。实例计算表明,电枢/轨道... 从描述电磁轨道炮炮口电压波形的场路模型出发,构建了电枢/轨道高速滑动接触电阻与轨道电流波形、炮口电压波形、电枢膛内速度曲线和轨道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依据此关系可定量表征电磁轨道炮高速滑动接触电阻。实例计算表明,电枢/轨道高速滑动接触电阻的变化依赖于轨道电流变化,对应电流上升段、平顶段和电流下降段。在平顶段接触电阻最小约0.2mΩ,在电流上升段和电流下降段,接触电阻达3m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滑动接触电阻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普勒雷达测量电磁轨道炮内弹道速度 被引量:7
9
作者 程诚 宋盛义 +4 位作者 关永超 何勇 高贵山 李业勋 仇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7-80,共4页
介绍了W波段多普勒雷达测量电磁轨道炮内弹道度速度的基本方法,并对口径30mm×25mm的串联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内弹道速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初步研究表明:雷达接收的信号易受到脉冲放电过程的干扰;雷达信号的信噪比取决于电枢与轨道电接... 介绍了W波段多普勒雷达测量电磁轨道炮内弹道度速度的基本方法,并对口径30mm×25mm的串联增强型电磁轨道炮内弹道速度进行了实际测量。初步研究表明:雷达接收的信号易受到脉冲放电过程的干扰;雷达信号的信噪比取决于电枢与轨道电接触状态,在电源充电电压较低、接触面无电弧生成时测得了完整的内弹道速度,并与丝网靶和磁探针测量结果吻合;在较高充电电压条件下,由于电弧电接触产生的干扰,测速结果不够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轨道炮 多普勒雷达 内弹道速度 固体电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 kHz重复频率氢闸流管触发系统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丁明军 李玺钦 +3 位作者 欧阳艳晶 贾兴 黄雷 吴红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82-185,共4页
根据重复频率脉冲功率系统中大功率开关器件氢闸流管的触发原理,针对选用的VE4141氢闸流管的触发要求,设计了输出频率达到5 kHz的氢闸流管触发系统,可以接收光信号和电压信号触发.采用快前沿MOSFET开关产生两路触发脉冲,一路为预触发脉... 根据重复频率脉冲功率系统中大功率开关器件氢闸流管的触发原理,针对选用的VE4141氢闸流管的触发要求,设计了输出频率达到5 kHz的氢闸流管触发系统,可以接收光信号和电压信号触发.采用快前沿MOSFET开关产生两路触发脉冲,一路为预触发脉冲,一路为主触发脉冲.预触发脉冲的输出幅度为500~1000 V,主触发脉冲的幅度为1000~2000 V,两路脉冲之间延时500 ns可调.该触发器可通过部分改动应用于其他的大功率开关器件的触发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氢闸流管 重复频率 触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 kV小型低电感气体开关 被引量:4
11
作者 伍友成 杨宇 +6 位作者 耿力东 曹龙博 冯传均 王敏华 张南川 郝世荣 谢卫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24-228,共5页
为减小脉冲功率源装置的体积,对场畸变三电极轨道气体开关和两电极轨道气体开关结构进行了小型化低电感设计,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局部结构进行优化,对初步设计的触发开关和自击穿开关在不同气压(0~0.3 MPa)和不同气体介质(N2,SF6,... 为减小脉冲功率源装置的体积,对场畸变三电极轨道气体开关和两电极轨道气体开关结构进行了小型化低电感设计,采用电磁场仿真软件对局部结构进行优化,对初步设计的触发开关和自击穿开关在不同气压(0~0.3 MPa)和不同气体介质(N2,SF6,以及二者混合)条件下的击穿电压及导通电感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型触发开关和自击穿开关在0~0.3 MPa气压范围内自击穿电压随气压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同气压下SF6气体的自击穿电压约为N2气体的两倍;N2与SF6压力按3∶2混合的自击穿电压约为纯SF6气体的0.8~0.9倍;内部充入0.25 MPa气压的SF6气体时,触发开关和自击穿开关均可在190 kV左右正常工作.根据实验中出现的开关沿面击穿现象,对开关的沿面绝缘能力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得到了实验验证.另外通过短路放电测试,得到触发开关电感约22 nH,自击穿开关电感约20 nH,开关导通电流大于20 kA,多次放电后电极烧蚀痕迹分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源 MARX发生器 场畸变开关 击穿电压 开关电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箍缩丝阵动态烧蚀的二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段书超 章征伟 +6 位作者 李晶 但加坤 周少彤 张思群 蔡红春 任晓东 黄显宾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04-308,共5页
采用FOI-PERFECT程序对局域欧姆加热主导的动态烧蚀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诊断并比较了烧蚀率、先驱电流和烧蚀时间,考查烧蚀阶段之初的丝等离子体的直径和丝阵的丝数对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流建立后,随丝数或者丝径的增加... 采用FOI-PERFECT程序对局域欧姆加热主导的动态烧蚀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定量诊断并比较了烧蚀率、先驱电流和烧蚀时间,考查烧蚀阶段之初的丝等离子体的直径和丝阵的丝数对烧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流建立后,随丝数或者丝径的增加,烧蚀率增大,先驱电流减少,烧蚀时间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箍缩 烧蚀 磁流体力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在线式电子束能量测量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荆晓兵 高峰 +3 位作者 戴曼 王敏鸿 王利鸣 陈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76-180,共5页
针对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中的束流特点,设计了一种在线式电子束能量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分析磁铁和束位置探测器对电子束团切片平均能量进行测量,避免了束团取样带来的误差及测量过程对束流的影响,可以实现电子能量的在线测量。使用该... 针对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中的束流特点,设计了一种在线式电子束能量测量方法。该方法使用分析磁铁和束位置探测器对电子束团切片平均能量进行测量,避免了束团取样带来的误差及测量过程对束流的影响,可以实现电子能量的在线测量。使用该方法对某强流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的电子束团能量进行了测量,获得了电子束团切片平均能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能量测量不确定度为0.177 MeV,能散度测量不确定度为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感应电子加速器 束团切片平均能量 分析磁铁 束位置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流束流偏角探测器模拟与测试 被引量:1
14
作者 庞健 何小中 +3 位作者 代志勇 李勤 赵良超 马超凡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18-322,共5页
基于束流横向偏角与束流产生轴向磁场成正比的原理,设计了环状PCB结构的轴向B-dot探头,用于直接测量束流偏角。设计并搭建了标定平台对探头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CST MWS程序对探头进行了建模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了轴向B-do... 基于束流横向偏角与束流产生轴向磁场成正比的原理,设计了环状PCB结构的轴向B-dot探头,用于直接测量束流偏角。设计并搭建了标定平台对探头进行了测试,同时利用CST MWS程序对探头进行了建模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了轴向B-dot探头可直接应用于束流偏角测量。分析了影响探头频率适用范围的原因,并根据模拟计算结果给出了改进措施。该探测器在标定平台输入上升时间130ns,半高宽160ns的高压信号时,探头对偏角信号的响应灵敏度为314mV/(kA·mra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偏角测量 模拟计算 标定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模块输出电流上升时间调节
15
作者 王杰 陈林 +5 位作者 郭帆 赵越 张元军 李晔 王勐 戴英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1-95,共5页
针对磁驱动等熵压缩实验对加载电流波形的特殊需求,基于改造后的1 MA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原理性模块,开展了输出电流上升时间调节实验研究.48只开关分为4组,由4根高压电缆引入触发脉冲分别触发,共进行了三组不同电缆长度组合的触发... 针对磁驱动等熵压缩实验对加载电流波形的特殊需求,基于改造后的1 MA直线变压器驱动源(LTD)原理性模块,开展了输出电流上升时间调节实验研究.48只开关分为4组,由4根高压电缆引入触发脉冲分别触发,共进行了三组不同电缆长度组合的触发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在±32 kV充电电压下,输出电流上升时间(0~100%)可由301.2 ns增加至436.0 ns,相应的输出电流幅度由294.0 kA下降至210.2 kA.实验还采用光纤探针阵列测试系统同时对其中40只多间隙气体开关的放电发光过程进行了诊断,获得了相应开关的闭合导通起始时间.基于实验参数,利用PSpice电路模型进行了校验,并对早期触发的支路组对后续触发支路组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实验初步验证了LTD模块内部子块通过分时放电实现输出波形调节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动等熵压缩 直线变压器驱动源 波形调节 上升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