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的简短历史回顾 被引量:2
1
作者 吴强 胡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0,共8页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创举性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 科研成果 芶清泉教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与爆轰实验瞬态光电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杜亮亮 钱伟新 +9 位作者 刘寿先 赵宇 李生福 翟召辉 畅里华 朱瑜 翁继东 吴建 李俊 朱礼国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622-3640,共19页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是发展爆轰装置物理设计,工程设计和效应研究的重点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在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和工程技术应用。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先进瞬态光电测试技术是冲击波物... 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是发展爆轰装置物理设计,工程设计和效应研究的重点基础学科,主要研究在爆炸、冲击和能量突然沉积等强动载荷下介质、材料与结构的力学响应、效应和工程技术应用。适用于极端环境的先进瞬态光电测试技术是冲击波物理与爆轰物理研究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国内外冲击波与爆轰实验瞬态光电测试技术发展现状,梳理归纳了以高速摄影、X射线闪光照相、瞬态全息成像、瞬态辐射测温、瞬态干涉测速测距等为主的瞬态光电测试技术的特点和典型技术指标,总结分析了相关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可为我国冲击波与爆轰实验瞬态光电测试技术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波物理 爆轰物理 瞬态 成像 光谱 干涉 光电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装药形状TNT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传播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李金河 汪斌 +3 位作者 王彦平 黄学义 畅里华 王旭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61-464,500,共5页
为了研究TNT装药形状对其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的影响,以SR35mm球形及Φ60mm×66mm和Φ25mm×50mm柱形TNT炸药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同时分幅扫描超高速光电摄影系统,在同一发实验中同时获得TNT炸药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传播过... 为了研究TNT装药形状对其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的影响,以SR35mm球形及Φ60mm×66mm和Φ25mm×50mm柱形TNT炸药为研究对象,利用自行研制的同时分幅扫描超高速光电摄影系统,在同一发实验中同时获得TNT炸药水中爆炸近场冲击波传播过程的分幅扫描图像和轴向扫描图像。分幅扫描结果表明,装药形状对近场冲击波的演化过程有较大影响,长径比越大,初始冲击波越细长。近场冲击波在传播过程中逐渐球形化,球形化的中心位于炸药的质心,说明远场冲击波的传播与装药形状及起爆方式无关。轴向扫描结果表明,柱形装药端面起爆时,沿起爆轴线方向2倍装药范围内,近场冲击波压力具有明显的定向增益,长径比越大,轴向峰值压力衰减越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中爆炸 装药形状 近场 冲击波 同时分幅扫描超高速摄影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高压物理在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4
作者 毕延 经福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92,共14页
综述了动高压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热力学状态,巨行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与吸积相互作用等。依据铁的冲击波数据,结合其他热力学数据,可以得到一条统一的铁的熔化曲线... 综述了动高压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热力学状态,巨行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与吸积相互作用等。依据铁的冲击波数据,结合其他热力学数据,可以得到一条统一的铁的熔化曲线,将动高压与静高压数据完全统一,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高压界的动、静压关于铁的熔化温度存在系统偏差的诘难。外推到ICB处(330 GPa),铁的熔化温度(亦称锚定温度)约为(5 950±100) K。冲击Hugoniot 数据,结合地震学模型可以约束地幔与地核的物质组成。冲击压缩下钙钛矿型(Mg0 9,Fe0 1)SiO3的高压声速测量结果表明,1 770 km深度的不连续面不仅是一个相变界面而且是一个化学成分或矿物学分界面。低温可凝聚气体(H2、He)或冰(H2 O, CH4, CO2, NH3 和N2 )的冲击波数据,及Jeffrey 数等其他数据可以用来构建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地球深部矿物的冲击温度测量可以用来研究它们的高压熔化行为,据此建立的高压相图可以为控制地幔对流的地幔物质的准静态蠕变提供约束条件。熔融硅酸盐在上地幔压力条件下的冲击压缩数据,可以约束地幔熔岩稳定存在的深度,在此深度地幔熔岩不会因固体围岩提供的浮力而向上运移到地表,从而在此深度形成稳定的低速带。冲击波数据在描写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核边界处铁的熔化温度(锚定温度) 1770km深处的成分不连续面 下地幔中的热异常 核幔边界 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 巨行星的物质组分模型 行星表面的大型撞击 K-T(白垩纪-第三纪)界面的大规模灭绝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状HMX、RDX的燃烧转爆轰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赵同虎 张新彦 +1 位作者 李斌 赵峰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3年第4期187-190,共4页
用盖帽探针和离子探针实验研究了颗粒状HMX、RDX的燃烧转爆轰(DDT)。研究表明炸药的DDT过程复杂,点火方式、DDT管材料、杂质都对这些炸药的DDT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HMX RDX 盖帽探针 离子探针 燃烧转爆轰 炸药 点火方式 杂质 DDT管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下TATB基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实验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郭刘伟 刘宇思 +3 位作者 汪斌 谷岩 郑贤旭 谭多望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8-143,共6页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高温60℃环境下TATB基钝感炸药三种直径药柱爆轰波拟定态爆轰波形状及波速。结果表明,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爆轰波波... 为了研究高温环境对钝感炸药爆轰波波阵面曲率效应的影响,采用高速扫描照相技术及电探针测速技术获取了高温60℃环境下TATB基钝感炸药三种直径药柱爆轰波拟定态爆轰波形状及波速。结果表明,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爆轰波波速随着炸药直径基本呈现线性增长趋势,且相同直径的高温结果均低于常温结果。三种直径TATB基钝感炸药在高温60℃下的拟定态波阵面形状较常温结果更为陡峭。采用遗传算法对三种直径炸药的实验结果进行拟合计算,获得了TATB基钝感炸药高温曲率效应D_n(κ)关系参数。采用DSD(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方法对三种直径炸药的爆轰波非理想传播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感炸药 曲率效应 拟定态波形 拟定态波速 DETONATION Shock Dynamics(DSD)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轰波对碰加载下平面金属样品动载行为实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永涛 洪仁楷 +3 位作者 王晓燕 陈浩玉 张崇玉 胡海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7-182,共6页
进行冲击波对碰加载简易平面金属Sn和W样品实验,采用X射线照相和激光干涉测速系统进行联合诊断,给出了2种材料冲击波对碰区表面微喷及主体破碎物质的直观图像,研究了Sn和W样品对碰区动力学行为,并比较分析2种材料对碰区特征的异同,给出... 进行冲击波对碰加载简易平面金属Sn和W样品实验,采用X射线照相和激光干涉测速系统进行联合诊断,给出了2种材料冲击波对碰区表面微喷及主体破碎物质的直观图像,研究了Sn和W样品对碰区动力学行为,并比较分析2种材料对碰区特征的异同,给出了定性物理解释,实验结果可为爆轰波对碰加载下材料动力学特性的理论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主体破碎 表面喷射 联合诊断 X射线照相装置 DSP 爆轰波对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药结构中纵向气隙对炸药爆轰输出性能的影响
8
作者 郭文灿 张志强 +2 位作者 邓顺益 黄文斌 裴红波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40,共8页
为阐明装药结构中纵向气隙对炸药爆轰输出性能的影响,基于激光照明结合超高速分幅成像技术研究了HMX基炸药爆轰正向驱动及滑移驱动下钢板的变形及损伤情况,并通过密排光纤测速技术测量了钢板的运动速度,实现了气隙影响下钢板附带损失的... 为阐明装药结构中纵向气隙对炸药爆轰输出性能的影响,基于激光照明结合超高速分幅成像技术研究了HMX基炸药爆轰正向驱动及滑移驱动下钢板的变形及损伤情况,并通过密排光纤测速技术测量了钢板的运动速度,实现了气隙影响下钢板附带损失的量化表征。结果表明,纵向气隙宽度为0.05、0.10和0.20 mm时,爆轰正向驱动下,钢板的运动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中心点的运动趋势由阶跃式上升转变为斜波式上升,且爆轰波的超前时间大幅度增加,钢板有明显的变形和破坏击穿现象;爆轰滑移驱动下,钢板的运动模式和爆轰波的超前时间基本不变,钢板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形和击穿现象。爆轰正向驱动下,前驱冲击波和两侧爆轰波构成的楔形波系是造成底部钢板破坏击穿的关键;爆轰滑移驱动下,前驱冲击波和爆轰波作用于侧面钢板的动量分量较小,不会造成明显的变形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隙 爆轰 炸药 裂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端到端机器学习代理模型构建及其在爆轰驱动问题中的应用
9
作者 柏劲松 刘洋 +1 位作者 陈翰 钟敏 《爆炸与冲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9-30,共12页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方法能够发现数据中隐藏的物理规律,构建状态参数与动态结果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可高效解决强耦合、非线性、多物理等复杂工程问题。在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领域,选择了一个经典的爆轰驱动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值模拟结果作为机器学习代理模型的训练数据,将正向模拟与逆向设计有机结合起来,基于深度神经网络技术,构建了特征位置速度剖面、材料动态变形与工程因素之间端到端的代理模型,给出了代理模型的计算精确度,验证了代理模型从速度剖面反演工程因素的能力。结果表明:端到端代理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能力,其预测的速度剖面与工程因素估计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可用于高度非线性的爆炸与冲击动力学问题的快速设计、高精度预测和敏捷迭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爆炸力学 爆轰驱动 人工智能 机器学习 端到端代理模型 深度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装密实炸药装药非冲击点火反应传播与烈度演化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0
作者 胡海波 傅华 +2 位作者 李涛 尚海林 文尚刚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4,共14页
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同行最近二十多年来对炸药安全性精密物理实验研究认识进展历程,聚焦分析了炸药安全性研究领域一些传统流派在事故反应机理认知和反应行为建模理论方法上的通常误区。本文中还引证了本研究团队近年开展的一组分解实验... 简要概述了国内外同行最近二十多年来对炸药安全性精密物理实验研究认识进展历程,聚焦分析了炸药安全性研究领域一些传统流派在事故反应机理认知和反应行为建模理论方法上的通常误区。本文中还引证了本研究团队近年开展的一组分解实验进行案例点评,对非冲击点火事故反应在装药结构中的传播及反应演化行为的复杂表现背后共同的基本行为机制进行了集中解读。本文中介绍的系列实验从主导机理视角展示了非冲击点火事故演化物理图像的诸多关键细节。对典型密实炸药而言,非冲击点火反应的本质是炸药表面层燃烧反应主体行为,因高压气体产物流动与炸药间隙及基体中裂纹演化耦合,使反应烈度走向呈现极度非线性特征,同时会因主炸药的燃速特性及约束结构的变形、破裂而存在限制,使得密实炸药DDT转化难于在典型装药结构中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实炸药 非冲击点火 层流燃烧 缝隙对流 基体断裂 结构响应 反应烈度 建模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底装药水中爆炸现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杨莉 汪玉 +1 位作者 汪斌 黄超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75-180,共6页
为获得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和气泡运动的一般规律,设计开展了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原理性实验,通过观测记录装药沉底爆炸作用过程,并与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存在冲击波水底反射、气泡运动... 为获得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和气泡运动的一般规律,设计开展了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原理性实验,通过观测记录装药沉底爆炸作用过程,并与装药自由场水中爆炸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主要结论:沉底装药水中爆炸存在冲击波水底反射、气泡运动形成水底射流等复杂的载荷效应;沉底爆炸气泡呈半球形依附在水底并同时急剧膨胀,其在收缩运动中连带水底介质颗粒迅速上浮,同时,气泡形状在水底射流作用下发生显著变化;沉底爆炸冲击波压力呈指数衰减规律,无明显二次压力波,但由于水底介质作用而形成较强的水底反射冲击波,一般使得迭加后的冲击波峰值压力高于入射波阵面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水下爆炸 气泡 沉底装药 冲击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蒸气抑制甲烷燃烧和爆炸实验研究与数值计算 被引量:18
12
作者 李成兵 吴国栋 经福谦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8-124,共7页
在爆炸激波管中对水蒸气抑制甲烷燃烧和爆炸进行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对其抑燃、抑爆化学动力学作用机理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后,可以有效降低CH4-O2混合气体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强度;当水蒸气量达到某临界值时,CH... 在爆炸激波管中对水蒸气抑制甲烷燃烧和爆炸进行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并对其抑燃、抑爆化学动力学作用机理进行数值计算分析。结果表明:加入一定量的水蒸气后,可以有效降低CH4-O2混合气体的燃烧速度和爆炸强度;当水蒸气量达到某临界值时,CH4-O2混合气体将不能被点燃。化学动力学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混合气体中加入水蒸气后,增大了甲烷的点火延迟时间,降低了燃烧温度和H,O和OH等高活性自由基的浓度。水蒸气能有效抑制甲烷燃烧和爆炸,其作用效果源于其物理抑制和化学阻化的综合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蒸气 燃烧和爆炸 超压 自由基 化学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基炸药水中爆炸气泡脉动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冯凇 饶国宁 +1 位作者 彭金华 汪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855-862,共8页
为研究CL-20基炸药、CL-20基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情况,在2m×2m×2m的实验水箱中开展小当量实验,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得到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曲线,同时清晰地观测到气泡的产生、膨胀和收缩过程。拟合得到气泡脉动过程中... 为研究CL-20基炸药、CL-20基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情况,在2m×2m×2m的实验水箱中开展小当量实验,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得到炸药水中爆炸冲击波传播曲线,同时清晰地观测到气泡的产生、膨胀和收缩过程。拟合得到气泡脉动过程中气泡半径、速度、加速度对时间的变化曲线,对比分析了CL-20含铝与非含铝炸药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规律。在实验条件下,首次直观地拍摄到CL-20含铝炸药水下爆炸的二次反应放热现象。实验表明:CL-20基含铝炸药的气泡半径、脉动周期都明显升高,半径增大13.7%,周期增大6.9%;冲击波峰值压力略有下降;水下爆炸测试技术以及高速摄影技术是研究观测含铝炸药二次反应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泡脉动 高速摄影 CL-20 含铝炸药 二次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波冲击下Air/SF_6斜界面不稳定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刘金宏 黄文斌 +2 位作者 谭多望 邹立勇 郭文灿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7-31,共5页
激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上的交互作用在可压缩湍流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激波在界面上的作用会引起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激波不正规折射时,流场存在更多复杂的涡。研究马赫数为1.23、1.41的激波在初始倾角β=60°的Air/SF6界面... 激波在不同密度介质上的交互作用在可压缩湍流上具有重要的基础价值。激波在界面上的作用会引起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激波不正规折射时,流场存在更多复杂的涡。研究马赫数为1.23、1.41的激波在初始倾角β=60°的Air/SF6界面上非正规折射的情况。入射激波的切向冲击和法向冲击的相互作用,在界面处产生涡,折射波在壁面发生马赫反射。利用阴影显示技术,给出了界面演化和混合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影 RICHTMYER-MESHKOV不稳定性 激波管 非正规折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爆轰驱动飞片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袁帅 文尚刚 +1 位作者 李平 董玉斌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97-202,共6页
在一维流体动力学程序中,使用了JWLT状态方程,对强爆轰驱动飞片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压力和密度分布,验证了强爆轰的存在,同时得到了二级飞片自由面的速度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为解释实验结果和... 在一维流体动力学程序中,使用了JWLT状态方程,对强爆轰驱动飞片的实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炸药爆轰产物的压力和密度分布,验证了强爆轰的存在,同时得到了二级飞片自由面的速度曲线,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较好,为解释实验结果和设计新的强爆轰实验提供了计算依据,同时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自由面速度 状态方程 强爆轰驱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MgSiO_(3)的结构相变与物性研究进展
16
作者 王子兴 任政勇 柳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6-689,共14页
MgSiO_(3)是地球地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不同深度以不同结构形式存在,如上地幔的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下地幔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结构。高温高压技术的出现为在实验室模拟地球的内部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利用金刚石对顶砧... MgSiO_(3)是地球地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不同深度以不同结构形式存在,如上地幔的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下地幔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结构。高温高压技术的出现为在实验室模拟地球的内部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和各式大腔体压机,并结合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使在实验室研究在数百万个大气压和数千摄氏度下矿物的结构与物性成为可能,为理解地球内部的各种物理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线索和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MgSiO_(3)体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相图、状态方程、融化曲线、声速及电导率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MgSiO_(3)的结构和弹性性质对地幔的动力学过程和地球内部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最后探讨了Fe和Al等元素对MgSiO_(3)结构与物性的影响,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iO_(3) 地球地幔 高温高压 结构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电磁粒子速度计实验研究一种TATB基钝感炸药的冲击响应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金河 傅华 +2 位作者 赵继波 龚晏青 孙永强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62,共5页
针对一种新的TATB基钝感炸药(Tx),应用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EMV)测试技术,测量了炸药直接加载、增加有机玻璃隔板以及炸药驱动飞片3种加载状态下炸药内部的粒子速度历程和冲击波轨迹。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加载压力下炸药的冲击响... 针对一种新的TATB基钝感炸药(Tx),应用组合式电磁粒子速度计(EMV)测试技术,测量了炸药直接加载、增加有机玻璃隔板以及炸药驱动飞片3种加载状态下炸药内部的粒子速度历程和冲击波轨迹。根据测试结果,分析了不同加载压力下炸药的冲击响应过程。结果表明,炸药直接加载时,加载压力最高,Tx钝感炸药很快达到爆轰状态,到爆轰距离约为1.5mm;在增加有机玻璃隔板、加载压力为14.2GPa时,与直接加载时炸药粒子速度一致,Tx钝感炸药的到爆轰距离明显增加,约为5mm;在炸药驱动飞片、加载压力为9.5GPa时,Tx钝感炸药的粒子速度逐渐降低,存在一定钝化现象,到爆轰距离达到20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电磁粒子速度计 TATB基钝感炸药 冲击响应 到爆轰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非侵入式液位检测研究
18
作者 王少娜 赵东阳 +3 位作者 唐隆煌 石嘉 王翔 牛萍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瓶装液位情况是工业生产中较为关注的参数。针对现有的液位检测方法不适于非透明材质的瓶体或受限于安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微波强穿透性、非接触、无损伤的特性搭建液位检测系统对瓶装液位进行检测。首先,在瓶体静态放置条件下通过改变... 瓶装液位情况是工业生产中较为关注的参数。针对现有的液位检测方法不适于非透明材质的瓶体或受限于安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微波强穿透性、非接触、无损伤的特性搭建液位检测系统对瓶装液位进行检测。首先,在瓶体静态放置条件下通过改变液位进行电压值的测量,根据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得出微波天线测量液位的敏感区域;然后,将液位值调整在微波天线测量的敏感范围内,启动传送带分析在动态场景中液位检测的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明显区分在1.5 cm变化范围内的液位值,检测精度优于1 mm,同时可满足工业现场对于检测速度的要求,能够适应灌装生产线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液体 液位检测 微波 非侵入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下块体金属玻璃动力学响应的实验研究
19
作者 李涛 谭多望 +2 位作者 李强 谭兴春 傅华 《实验流体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10-112,共3页
块体金属玻璃具有极高的力学强度,存在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实现其应用的关键在于认识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力学行为特性。为此,利用飞片驱动速度可达3.5km/s的电炮加载装置,对一种新制备的锆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实... 块体金属玻璃具有极高的力学强度,存在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实现其应用的关键在于认识材料在高应变率下的动力学行为特性。为此,利用飞片驱动速度可达3.5km/s的电炮加载装置,对一种新制备的锆基块体金属玻璃的动力学响应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中,基于高精度DPS激光干涉仪测得的样品/窗口界面粒子速度波剖面,获得了新材料在应变率约为10^5/s下的冲击响应特性参数。在加载压力15~25GPa范围下,确定的Hugoniot弹性极限约为2.4GPa,线性拟合得到的冲击Hugoniot关系为Ds=(4.4±0.1)+(0.58±0.08)u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体金属玻璃 电炮 动态响应 高速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进程的爆轰计算程序设计与性能研究
20
作者 杨向龙 黄中伟 +1 位作者 吴国栋 赵锋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0年第36期9006-9009,共4页
通过对某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基元化学反应的串行爆轰计算程序的编制思路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程序中对化学反应的求解花费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对程序中这部分进行了基于多进程的并行化处理,并进一步考核了并行化后程序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 通过对某具有代表性的基于基元化学反应的串行爆轰计算程序的编制思路和结构进行分析,发现程序中对化学反应的求解花费了大量的计算时间,对程序中这部分进行了基于多进程的并行化处理,并进一步考核了并行化后程序的可靠性和计算效率。结果表明并行化处理后的程序在计算气相爆轰问题时是可靠的。对程序的简单并行化处理,可以充分利用多核电脑及计算机集群等多进程的优势,极大地提高程序的计算效率,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轰 多进程 并行化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