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82篇文章
< 1 2 10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物理研究所的高速光学技术
1
作者 谭显祥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2-76,83,共6页
本文阐述了高速摄影技术、光谱测温、激光干涉测速和脉冲 X射线摄影的实时光电记录等光学测试技术在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被研究的测试对象均是瞬时高速过程 ,具有时空分辨的要求 ,其时间分辨本领在 ms至
关键词 高速摄影 光学高温计 光谱辐亮度测量 激光测速仪 干涉仪 高速闪光摄影 X射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的简短历史回顾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强 胡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0,共8页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创举性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 科研成果 芶清泉教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信息
3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84,共1页
流体物理研究所组建于1970年,坐落在四川省绵阳市。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职称142人、中级职称201人),12个科研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中文核心期刊。
关键词 物理研究所 人才需求 流体 信息 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 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密实验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何煦 马云灿 +10 位作者 马骁 曹柱荣 喻寅 银颖 李晶 杨靖 孟立民 李军 陶天炯 杨昊 蒋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器的应用,弥补了低重复频率飞秒激光难以实现高速扫描的不足,这为精密实验所需各类精密样品/样件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了重要能量源。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研究所精密实验对精密样品的安全高效精密加工需求为切入点,分别以激光X射线精密靶材及结构、炸药材料微结构、超硬材料复合折射透镜结构、微型探头光纤精密固定结构、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介绍了高重频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和特种材料安全高效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精密加工 金属材料 炸药材料 超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脉冲在管/绳典型结构焊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陆豪赫 常江 +3 位作者 白晓斌 路志建 杨兰均 程诚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55,共5页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 电缆线芯与电缆连接管属于典型的管/绳连接结构,在长期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需具有良好的接头电阻和机械强度。使用电磁焊接装置对电缆连接管与70 mm2电缆线芯进行连接,对电缆接头在焊接过程中出现的断股问题展开研究。利用Maxwell电磁场分析软件仿真优化了该电磁焊接装置的集磁器结构和工作区长度。结果表明,当集磁器结构为T形时,工作区中心磁感应强度可达32.10 T。当集磁器工作区长度为27、18 mm时,电缆接头接触良好,接头电阻可稳定在40μΩ以下。连接管与线芯之间形成波状焊接界面,实现了连接管与线芯的一体化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缆接头 电磁脉冲焊接 有限元仿真 接头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模式假定对冲击加载下圆板最终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
6
作者 徐维铮 黄宇 +4 位作者 李彤 李业勋 傅华 王彦平 郑贤旭 《应用数学和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1-599,共9页
为了找到一种适用于冲击加载条件下可靠普适的圆板塑性变形模式,首先基于能量法建立了冲击加载下可考虑不同变形模式及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圆板塑性变形计算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变形模式假定对圆板最终塑性变形... 为了找到一种适用于冲击加载条件下可靠普适的圆板塑性变形模式,首先基于能量法建立了冲击加载下可考虑不同变形模式及材料应变率效应的圆板塑性变形计算模型,然后利用计算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不同变形模式假定对圆板最终塑性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不同的变形模式假定给出了不同的膜拉伸应变空间分布以及膜拉伸平均应变率效应,改变了塑性变形吸能特性,最终影响圆板的塑性变形值;抛物线型变形模式具有误差小、材料适用范围广的优势,建议在后续的评估中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板 冲击加载 变形模式 膜拉伸应变 应变率效应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物理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王华岑 文龙 +4 位作者 章文卫 小玲 邓建军 丁伯南 陶祖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简要介绍直线感应加速器(LIA)加速腔物理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加速电压及其平顶和腔参数的关系.对腔的耦合阻抗与束流不稳定性的关系作了概念性介绍,分析了降低耦合阻抗的途径.并给出两个加速腔设计原型.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加速腔 尾场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箍缩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黄显宾 徐强 +14 位作者 王昆仑 任晓东 周少彤 张思群 蔡红春 王贵林 张朝辉 贾月松 孙奇志 刘盼 袁建强 李洪涛 王勐 谢卫平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6,共16页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箍缩装置能够在cm空间尺度和百ns时间尺度产生极端的高温、高压、高密度以及强辐射环境。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已建成的10 MA级的大型箍缩装置上开展多种负载构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利用Z箍缩动态黑腔创造...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箍缩装置能够在cm空间尺度和百ns时间尺度产生极端的高温、高压、高密度以及强辐射环境。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已建成的10 MA级的大型箍缩装置上开展多种负载构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利用Z箍缩动态黑腔创造出了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所需的高温辐射场;研究了金属箔套筒和固体套筒的内爆动力学特性;利用中低Z材料内爆获得了可观的K壳层线辐射并用于X射线热-力学效应实验研究;磁驱动准等熵加载和冲击加载为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能力;采用环形二极管和反射三极管技术的轫致辐射源获得了高剂量(率)的X射线和γ射线;利用磁驱动的径向金属箔模拟了天体物理中恒星射流的形成及其辐射的产生。此外,还介绍了利用反场构型磁化靶聚变装置开展的预加热磁化等离子体靶形成等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高能量密度物理 Z箍缩 惯性约束聚变 材料动力学特性 反场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高压物理在地球与行星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毕延 经福谦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9-92,共14页
综述了动高压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热力学状态,巨行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与吸积相互作用等。依据铁的冲击波数据,结合其他热力学数据,可以得到一条统一的铁的熔化曲线... 综述了动高压物理应用于地球和行星科学研究中的一些最新进展,包括地球内部的物质组成与热力学状态,巨行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太阳系中的碰撞成坑与吸积相互作用等。依据铁的冲击波数据,结合其他热力学数据,可以得到一条统一的铁的熔化曲线,将动高压与静高压数据完全统一,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高压界的动、静压关于铁的熔化温度存在系统偏差的诘难。外推到ICB处(330 GPa),铁的熔化温度(亦称锚定温度)约为(5 950±100) K。冲击Hugoniot 数据,结合地震学模型可以约束地幔与地核的物质组成。冲击压缩下钙钛矿型(Mg0 9,Fe0 1)SiO3的高压声速测量结果表明,1 770 km深度的不连续面不仅是一个相变界面而且是一个化学成分或矿物学分界面。低温可凝聚气体(H2、He)或冰(H2 O, CH4, CO2, NH3 和N2 )的冲击波数据,及Jeffrey 数等其他数据可以用来构建巨行星(如木星和土星)的物质组成模型。地球深部矿物的冲击温度测量可以用来研究它们的高压熔化行为,据此建立的高压相图可以为控制地幔对流的地幔物质的准静态蠕变提供约束条件。熔融硅酸盐在上地幔压力条件下的冲击压缩数据,可以约束地幔熔岩稳定存在的深度,在此深度地幔熔岩不会因固体围岩提供的浮力而向上运移到地表,从而在此深度形成稳定的低速带。冲击波数据在描写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核边界处铁的熔化温度(锚定温度) 1770km深处的成分不连续面 下地幔中的热异常 核幔边界 地球原始大气的形成 巨行星的物质组分模型 行星表面的大型撞击 K-T(白垩纪-第三纪)界面的大规模灭绝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视角CT非线性图像重建不确定度量化研究
10
作者 唐志鹏 管永红 景越峰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131,共13页
闪光照相技术可以对快速物理过程进行诊断,但由于是瞬时照相,获得的投影数量稀少。考虑视角典型受限(即一个视角)的情况下,CT图像重建不确定度量化方法的研究。目前的单视角CT图像重建不确定度量化方法通常假设在线性光程方程中含有高... 闪光照相技术可以对快速物理过程进行诊断,但由于是瞬时照相,获得的投影数量稀少。考虑视角典型受限(即一个视角)的情况下,CT图像重建不确定度量化方法的研究。目前的单视角CT图像重建不确定度量化方法通常假设在线性光程方程中含有高斯噪声的模型,但这种物理模型过于简化。从朗博比尔定律(Lambert-Beer’s law)出发,构建了关于透射率的指数衰减方程及其高斯噪声项,得到更合理的非线性图像重建模型,推导得到相应的非线性后验概率密度函数,然后利用RTO算法以及Gibbs算法对该后验概率进行抽样,通过统计抽样样本得到图像重建的平均值及其不确定度。为了验证新方法的有效性,给出了模拟数据,并与基于光程方程的线性图像重建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基于透射率方程的非线性图像重建方法具有更好的不确定度估计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图像重建 单视角CT 不确定度量化 贝叶斯推理 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下MgSiO_(3)的结构相变与物性研究进展
11
作者 王子兴 任政勇 柳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76-689,共14页
MgSiO_(3)是地球地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不同深度以不同结构形式存在,如上地幔的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下地幔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结构。高温高压技术的出现为在实验室模拟地球的内部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利用金刚石对顶砧... MgSiO_(3)是地球地幔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在不同深度以不同结构形式存在,如上地幔的斜方辉石或单斜辉石、下地幔的钙钛矿和后钙钛矿结构。高温高压技术的出现为在实验室模拟地球的内部环境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持。利用金刚石对顶砧和各式大腔体压机,并结合先进的同步辐射技术,使在实验室研究在数百万个大气压和数千摄氏度下矿物的结构与物性成为可能,为理解地球内部的各种物理现象提供了关键的线索和证据。本文系统总结了MgSiO_(3)体系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相图、状态方程、融化曲线、声速及电导率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表明MgSiO_(3)的结构和弹性性质对地幔的动力学过程和地球内部演化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最后探讨了Fe和Al等元素对MgSiO_(3)结构与物性的影响,以期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SiO_(3) 地球地幔 高温高压 结构 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光 檀妹静 +6 位作者 聂春生 李宇 周禹 李潞宁 于明星 顾云军 陈其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7,共9页
对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其周围空气受到强激波压缩而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空气分子发生激发、离解、电离、复合等作用形成多组元混合气体,这种多组元混合气体的热物性参数是气动力热和电磁仿真的基础.本文针对N_(2)-O_(2)-Ar空气体系,在... 对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其周围空气受到强激波压缩而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空气分子发生激发、离解、电离、复合等作用形成多组元混合气体,这种多组元混合气体的热物性参数是气动力热和电磁仿真的基础.本文针对N_(2)-O_(2)-Ar空气体系,在局域热动和局域化学平衡假设下,建立了考虑18种化学反应22组元的混合体系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模拟了高温空气的组分浓度以及焓和比热等热力学性质,研究了高温空气的离解、电离、复合等化学反应以及焓和热容等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密度的演化规律,发现了空气稀薄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因高温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的热容和比热比波动变化现象,并对飞行器高速飞行时驻点处的空气组分、压缩比、温度、热容以及比热等参数随飞行速度的变化给出了预测.这些结果和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速飞行器周围稀薄空气因强激波压缩产生高温诱导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 热化学模型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非侵入式液位检测研究
13
作者 王少娜 赵东阳 +3 位作者 唐隆煌 石嘉 王翔 牛萍娟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1-54,共4页
瓶装液位情况是工业生产中较为关注的参数。针对现有的液位检测方法不适于非透明材质的瓶体或受限于安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微波强穿透性、非接触、无损伤的特性搭建液位检测系统对瓶装液位进行检测。首先,在瓶体静态放置条件下通过改变... 瓶装液位情况是工业生产中较为关注的参数。针对现有的液位检测方法不适于非透明材质的瓶体或受限于安全性等问题,提出利用微波强穿透性、非接触、无损伤的特性搭建液位检测系统对瓶装液位进行检测。首先,在瓶体静态放置条件下通过改变液位进行电压值的测量,根据电压值的变化情况得出微波天线测量液位的敏感区域;然后,将液位值调整在微波天线测量的敏感范围内,启动传送带分析在动态场景中液位检测的响应时间。实验结果表明:该检测系统能够明显区分在1.5 cm变化范围内的液位值,检测精度优于1 mm,同时可满足工业现场对于检测速度的要求,能够适应灌装生产线的检测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液体 液位检测 微波 非侵入式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技术用于爆轰和冲击波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谭显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阐述了爆轰物理和冲击波物理实验研究中光电测试设备的应用情况。由于这两个方面对光电测试技术的需求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促使这类光电测试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关键词 爆轰物理 冲击波物理 光电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柱面炸药内爆磁通量压缩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谷卓伟 周中玉 +9 位作者 赵新才 陆禹 张旭平 程诚 赵娟 陈光华 吴刚 谭福利 赵剑衡 孙承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是利用炸药内爆压缩其内部磁通量至轴线附近小体积内从而实现超高磁场,传统的单级装置因受到金属套筒内爆失稳等影响性能指标受限。开展了多级内爆磁压缩技术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研制特殊结构的密绕螺... 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是利用炸药内爆压缩其内部磁通量至轴线附近小体积内从而实现超高磁场,传统的单级装置因受到金属套筒内爆失稳等影响性能指标受限。开展了多级内爆磁压缩技术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研制特殊结构的密绕螺线管、脉冲功率源及大电流放电开关等,具备在直径135 mm套筒空间内实现20 T以上初始磁场产生能力,并建立了动态磁光测量系统。利用磁流体力学编码SSS-MHD开展多级装置设计,计算显示,设计的多级装置能够将约42%的初始磁通量压缩至轴线附近直径7 mm的空间内。最终研制成功多级内爆磁压缩装置CJ-150,在亚立方厘米以上空间实现轴向峰值磁场强度906 T,数据不确定度5.35%。10余发动态考核实验显示,CJ-150装置工作稳定,能够满足物理实验需要。利用经实验验证的磁流体模型计算显示,CJ-150具备1000 T以上超强磁场产生能力,能够对大尺寸样品实现500 GPa以上的准等熵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内爆 磁通量压缩 准等熵压缩 超强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宏伟 王凌云 +6 位作者 栾崇彪 袁建强 谢卫平 杨杰 何泱 付佳斌 徐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1,共7页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器件电流上升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器件的高电流上升率,光致线性模式下实验测试得到了454 kA/μs的电流上升率,该开关在雷管起爆、电磁脉冲模拟等领域已得到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 固态脉冲功率源 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与激光联合作用铝合金板热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陶彦辉 张家雷 张旭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7,共5页
为了获得激光加工等应用中气流环境激光辐照材料的热响应特性和熔穿规律,采用面热源近似和不定常热传导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熔化烧蚀等主要机制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校核后进行了气流环境激光辐照铝合金热学响应定量... 为了获得激光加工等应用中气流环境激光辐照材料的热响应特性和熔穿规律,采用面热源近似和不定常热传导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熔化烧蚀等主要机制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校核后进行了气流环境激光辐照铝合金热学响应定量评估,获得气流环境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下铝合金靶板温升和烧蚀熔穿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靶参数下,熔穿时间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增加而急剧减小,并且熔穿时间变化规律与热平衡积分方法气化烧蚀模型结果一致;不同条件下熔穿时间显示,在激光功率密度较小(500 W/cm^(2)附近)时,气流引起对流换热因素对激光烧蚀熔穿影响较大,而在激光功率密度较高(1500 W/cm^(2)以上)时,气流引起对流换热因素对激光烧蚀熔穿影响较小。建立的气流条件下激光辐照热响应模型与实际物理过程更接近,计算获得的熔穿规律为激光辐照模型合理简化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辐照 气流环境 热响应 激光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力学实验用闪光X光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马勋 邓建军 +5 位作者 姜苹 袁建强 刘金锋 刘宏伟 王凌云 李洪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2,共8页
闪光X光机是流体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装置,物理需求推动其向更高剂量和更小焦斑发展。叙述了几种X光二极管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阐述了适用于不同功率水平的闪光X光机驱动源,分析了阳极杆箍缩和磁浸没二极管的应用前景,... 闪光X光机是流体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装置,物理需求推动其向更高剂量和更小焦斑发展。叙述了几种X光二极管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阐述了适用于不同功率水平的闪光X光机驱动源,分析了阳极杆箍缩和磁浸没二极管的应用前景,讨论了阳极杆箍缩二极管、驱动源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多幅照相涉及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X光机 X光二极管 脉冲功率 闪光照相 径向均压绝缘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驱动飞片的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桂吉 蒋吉昊 +3 位作者 孙承纬 谭福利 张宁 莫建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磁驱动高速飞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在冲击波物理领域得到应用。该过程伴随着磁场扩散,并由此引起焦耳加热,使得飞片加载面的相状态发生变化,这决定了飞片厚度的范围。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利用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电... 磁驱动高速飞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在冲击波物理领域得到应用。该过程伴随着磁场扩散,并由此引起焦耳加热,使得飞片加载面的相状态发生变化,这决定了飞片厚度的范围。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利用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电阻率方程和状态方程数据库,对磁驱动铝飞片进行了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时刻铝飞片密度、温度的剖面分布,得到了磁场扩散速率随加载电流密度的变化关系。文章所选取的电导率方程只考虑到汽化点为止,对于等离子体形成的过程无法描述,如果要精确描述更高电流密度下的驱动过程,需考虑更为普适的电导率方程。磁场扩散速率随加载电流密度的变化存在转折点,在转折点前后可分别用两个线性关系表达式加以刻画。利用这些关系和冲击波物理相关知识,对磁压加载等熵驱动飞片实验样品厚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动 一维磁流体动力学 数值计算 高速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摄影在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畅里华 李作友 +3 位作者 肖正飞 邹立勇 刘金宏 熊学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高压气体膨胀驱动空气-水界面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获得了空气-水界面的不稳定性清晰图像,得到气炮尖顶运动速度及湍流混合层高度增长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在横式激波管上用高速纹影诊断技术研究了激波作用空气-SF... 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高压气体膨胀驱动空气-水界面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获得了空气-水界面的不稳定性清晰图像,得到气炮尖顶运动速度及湍流混合层高度增长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在横式激波管上用高速纹影诊断技术研究了激波作用空气-SF6界面的里克特迈耶-梅什科夫不稳定性,初步获得了实验图像,可清晰显示混合区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 高速摄影 纹影 激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