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8篇文章
< 1 2 9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体物理研究所的高速光学技术
1
作者 谭显祥 《光电工程》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72-76,83,共6页
本文阐述了高速摄影技术、光谱测温、激光干涉测速和脉冲 X射线摄影的实时光电记录等光学测试技术在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的发展和应用现状。被研究的测试对象均是瞬时高速过程 ,具有时空分辨的要求 ,其时间分辨本领在 ms至
关键词 高速摄影 光学高温计 光谱辐亮度测量 激光测速仪 干涉仪 高速闪光摄影 X射线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精密实验的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2
作者 何煦 马云灿 +10 位作者 马骁 曹柱荣 喻寅 银颖 李晶 杨靖 孟立民 李军 陶天炯 杨昊 蒋均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4-146,共13页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 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具备极短脉冲宽度避免或缓解热效应、极高峰值功率密度适用于任意固体材料、极小焦斑尺寸实现微区精准去除或改性等三个方面的特性,满足精密诊断/测量实验涉及的各类难加工及特种材料的安全精密加工需求。高稳定性高重复频率飞秒激光器的应用,弥补了低重复频率飞秒激光难以实现高速扫描的不足,这为精密实验所需各类精密样品/样件的高效精密加工提供了重要能量源。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各研究所精密实验对精密样品的安全高效精密加工需求为切入点,分别以激光X射线精密靶材及结构、炸药材料微结构、超硬材料复合折射透镜结构、微型探头光纤精密固定结构、太赫兹滤波器核心结构等典型应用场景为例,介绍了高重频飞秒激光精密加工技术在难加工材料和特种材料安全高效精密加工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精密加工 金属材料 炸药材料 超硬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感应加速器加速腔物理设计与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华岑 文龙 +4 位作者 章文卫 小玲 邓建军 丁伯南 陶祖聪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313-319,共7页
简要介绍直线感应加速器(LIA)加速腔物理设计的几个关键问题.讨论了加速电压及其平顶和腔参数的关系.对腔的耦合阻抗与束流不稳定性的关系作了概念性介绍,分析了降低耦合阻抗的途径.并给出两个加速腔设计原型.
关键词 直线感应加速器 加速腔 尾场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箍缩装置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黄显宾 徐强 +14 位作者 王昆仑 任晓东 周少彤 张思群 蔡红春 王贵林 张朝辉 贾月松 孙奇志 刘盼 袁建强 李洪涛 王勐 谢卫平 邓建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1-76,共16页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箍缩装置能够在cm空间尺度和百ns时间尺度产生极端的高温、高压、高密度以及强辐射环境。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已建成的10 MA级的大型箍缩装置上开展多种负载构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利用Z箍缩动态黑腔创造... 基于脉冲功率技术的箍缩装置能够在cm空间尺度和百ns时间尺度产生极端的高温、高压、高密度以及强辐射环境。中物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在已建成的10 MA级的大型箍缩装置上开展多种负载构型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研究。利用Z箍缩动态黑腔创造出了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所需的高温辐射场;研究了金属箔套筒和固体套筒的内爆动力学特性;利用中低Z材料内爆获得了可观的K壳层线辐射并用于X射线热-力学效应实验研究;磁驱动准等熵加载和冲击加载为材料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实验能力;采用环形二极管和反射三极管技术的轫致辐射源获得了高剂量(率)的X射线和γ射线;利用磁驱动的径向金属箔模拟了天体物理中恒星射流的形成及其辐射的产生。此外,还介绍了利用反场构型磁化靶聚变装置开展的预加热磁化等离子体靶形成等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功率 高能量密度物理 Z箍缩 惯性约束聚变 材料动力学特性 反场构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物理研究所人才需求信息
5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4-384,共1页
流体物理研究所组建于1970年,坐落在四川省绵阳市。现有职工700余人(其中院士1人、高级职称142人、中级职称201人),12个科研室,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2个中文核心期刊。
关键词 物理研究所 人才需求 流体 信息 中文核心期刊 重点实验室 国防科技 绵阳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空气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光 檀妹静 +6 位作者 聂春生 李宇 周禹 李潞宁 于明星 顾云军 陈其峰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7,共9页
对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其周围空气受到强激波压缩而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空气分子发生激发、离解、电离、复合等作用形成多组元混合气体,这种多组元混合气体的热物性参数是气动力热和电磁仿真的基础.本文针对N_(2)-O_(2)-Ar空气体系,在... 对于大气层内高速飞行器,其周围空气受到强激波压缩而温度急剧升高,引起空气分子发生激发、离解、电离、复合等作用形成多组元混合气体,这种多组元混合气体的热物性参数是气动力热和电磁仿真的基础.本文针对N_(2)-O_(2)-Ar空气体系,在局域热动和局域化学平衡假设下,建立了考虑18种化学反应22组元的混合体系热化学物理计算模型,模拟了高温空气的组分浓度以及焓和比热等热力学性质,研究了高温空气的离解、电离、复合等化学反应以及焓和热容等物性参数随温度和密度的演化规律,发现了空气稀薄程度的增加有利于化学反应的发生以及因高温引起化学反应导致的热容和比热比波动变化现象,并对飞行器高速飞行时驻点处的空气组分、压缩比、温度、热容以及比热等参数随飞行速度的变化给出了预测.这些结果和规律性的认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高速飞行器周围稀薄空气因强激波压缩产生高温诱导发生的物理化学反应、现象及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空气 热化学模型 热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的简短历史回顾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强 胡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3-220,共8页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 2007年是清泉教授九十华诞之年.教授是我国原子与分子物理学界广受尊敬的著名科学家.借此机会,我们愿以简短回顾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三十年历程的方法,对建所以来教授通过联合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方式在合作研究与人才培养中的创举性工作致以崇高的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大学高温高压物理联合研究所 科研成果 芶清泉教授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电技术用于爆轰和冲击波物理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谭显祥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0-212,共3页
阐述了爆轰物理和冲击波物理实验研究中光电测试设备的应用情况。由于这两个方面对光电测试技术的需求具有丰富的内容,以及科学技术迅速的发展,促使这类光电测试设备的不断更新和提高。
关键词 爆轰物理 冲击波物理 光电测试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初步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宏伟 王凌云 +6 位作者 栾崇彪 袁建强 谢卫平 杨杰 何泱 付佳斌 徐乐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5-31,共7页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 固态脉冲功率源在脉冲功率技术领域应用广泛,已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其中,高功率固态开关器件是固态脉冲功率源的核心。报道了一种新型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LIMS),该开关具备光致线性模式和场致增益模式两种工作模式,解决了传统电控器件电流上升率低的问题,实现了器件的高电流上升率,光致线性模式下实验测试得到了454 kA/μs的电流上升率,该开关在雷管起爆、电磁脉冲模拟等领域已得到初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触发多门极半导体开关 固态脉冲功率源 重复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驱动飞片的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桂吉 蒋吉昊 +3 位作者 孙承纬 谭福利 张宁 莫建军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76-781,共6页
磁驱动高速飞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在冲击波物理领域得到应用。该过程伴随着磁场扩散,并由此引起焦耳加热,使得飞片加载面的相状态发生变化,这决定了飞片厚度的范围。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利用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电... 磁驱动高速飞片技术是近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型实验技术,在冲击波物理领域得到应用。该过程伴随着磁场扩散,并由此引起焦耳加热,使得飞片加载面的相状态发生变化,这决定了飞片厚度的范围。基于拉格朗日坐标系,利用磁流体动力学方程组、电阻率方程和状态方程数据库,对磁驱动铝飞片进行了一维磁流体动力学数值计算,获得了不同时刻铝飞片密度、温度的剖面分布,得到了磁场扩散速率随加载电流密度的变化关系。文章所选取的电导率方程只考虑到汽化点为止,对于等离子体形成的过程无法描述,如果要精确描述更高电流密度下的驱动过程,需考虑更为普适的电导率方程。磁场扩散速率随加载电流密度的变化存在转折点,在转折点前后可分别用两个线性关系表达式加以刻画。利用这些关系和冲击波物理相关知识,对磁压加载等熵驱动飞片实验样品厚度的选择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驱动 一维磁流体动力学 数值计算 高速飞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动力学实验用闪光X光机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勋 邓建军 +5 位作者 姜苹 袁建强 刘金锋 刘宏伟 王凌云 李洪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12,共8页
闪光X光机是流体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装置,物理需求推动其向更高剂量和更小焦斑发展。叙述了几种X光二极管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阐述了适用于不同功率水平的闪光X光机驱动源,分析了阳极杆箍缩和磁浸没二极管的应用前景,... 闪光X光机是流体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必不可少的实验诊断装置,物理需求推动其向更高剂量和更小焦斑发展。叙述了几种X光二极管研究现状和关键问题,阐述了适用于不同功率水平的闪光X光机驱动源,分析了阳极杆箍缩和磁浸没二极管的应用前景,讨论了阳极杆箍缩二极管、驱动源发展方向以及实现多幅照相涉及的关键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光X光机 X光二极管 脉冲功率 闪光照相 径向均压绝缘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柱面炸药内爆磁通量压缩技术研究
12
作者 谷卓伟 周中玉 +9 位作者 赵新才 陆禹 张旭平 程诚 赵娟 陈光华 吴刚 谭福利 赵剑衡 孙承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8,共10页
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是利用炸药内爆压缩其内部磁通量至轴线附近小体积内从而实现超高磁场,传统的单级装置因受到金属套筒内爆失稳等影响性能指标受限。开展了多级内爆磁压缩技术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研制特殊结构的密绕螺... 柱面内爆磁通量压缩发生器是利用炸药内爆压缩其内部磁通量至轴线附近小体积内从而实现超高磁场,传统的单级装置因受到金属套筒内爆失稳等影响性能指标受限。开展了多级内爆磁压缩技术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包括研制特殊结构的密绕螺线管、脉冲功率源及大电流放电开关等,具备在直径135 mm套筒空间内实现20 T以上初始磁场产生能力,并建立了动态磁光测量系统。利用磁流体力学编码SSS-MHD开展多级装置设计,计算显示,设计的多级装置能够将约42%的初始磁通量压缩至轴线附近直径7 mm的空间内。最终研制成功多级内爆磁压缩装置CJ-150,在亚立方厘米以上空间实现轴向峰值磁场强度906 T,数据不确定度5.35%。10余发动态考核实验显示,CJ-150装置工作稳定,能够满足物理实验需要。利用经实验验证的磁流体模型计算显示,CJ-150具备1000 T以上超强磁场产生能力,能够对大尺寸样品实现500 GPa以上的准等熵加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炸药内爆 磁通量压缩 准等熵压缩 超强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与激光联合作用铝合金板热响应研究
13
作者 陶彦辉 张家雷 张旭平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3-607,共5页
为了获得激光加工等应用中气流环境激光辐照材料的热响应特性和熔穿规律,采用面热源近似和不定常热传导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熔化烧蚀等主要机制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校核后进行了气流环境激光辐照铝合金热学响应定量... 为了获得激光加工等应用中气流环境激光辐照材料的热响应特性和熔穿规律,采用面热源近似和不定常热传导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热传导、对流换热、熔化烧蚀等主要机制的物理模型,并通过实验校核后进行了气流环境激光辐照铝合金热学响应定量评估,获得气流环境不同激光功率密度下铝合金靶板温升和烧蚀熔穿规律。结果表明,相同靶参数下,熔穿时间随着激光功率密度增加而急剧减小,并且熔穿时间变化规律与热平衡积分方法气化烧蚀模型结果一致;不同条件下熔穿时间显示,在激光功率密度较小(500 W/cm^(2)附近)时,气流引起对流换热因素对激光烧蚀熔穿影响较大,而在激光功率密度较高(1500 W/cm^(2)以上)时,气流引起对流换热因素对激光烧蚀熔穿影响较小。建立的气流条件下激光辐照热响应模型与实际物理过程更接近,计算获得的熔穿规律为激光辐照模型合理简化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辐照 气流环境 热响应 激光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摄影在流体动力学不稳定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畅里华 李作友 +3 位作者 肖正飞 邹立勇 刘金宏 熊学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479-1482,共4页
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高压气体膨胀驱动空气-水界面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获得了空气-水界面的不稳定性清晰图像,得到气炮尖顶运动速度及湍流混合层高度增长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在横式激波管上用高速纹影诊断技术研究了激波作用空气-SF... 用高速摄影技术研究了高压气体膨胀驱动空气-水界面的瑞利-泰勒不稳定性,获得了空气-水界面的不稳定性清晰图像,得到气炮尖顶运动速度及湍流混合层高度增长速度与时间关系曲线。在横式激波管上用高速纹影诊断技术研究了激波作用空气-SF6界面的里克特迈耶-梅什科夫不稳定性,初步获得了实验图像,可清晰显示混合区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界面不稳定性 高速摄影 纹影 激波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高能量密度动力学实验的一维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数值模拟平台:SSS-MHD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承纬 陆禹 +21 位作者 赵继波 罗斌强 谷卓伟 王桂吉 张旭平 陈学秒 周中玉 李牧 袁红 张红平 王刚华 孙奇志 文尚刚 谭福利 赵剑衡 莫建军 蔡进涛 金云声 贺佳 种涛 赵小明 刘仓理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5-125,共21页
超高压、超高密度物质状态生成和性质研究是当代极端物理学的重要前沿领域,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对于该领域的意义尤为重要。这类实验虽然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在物理上有内在统一性,即均以力学守恒定律和宏观电磁理论为基本框架... 超高压、超高密度物质状态生成和性质研究是当代极端物理学的重要前沿领域,电磁驱动的高能量密度物理实验对于该领域的意义尤为重要。这类实验虽然形式上多种多样,但在物理上有内在统一性,即均以力学守恒定律和宏观电磁理论为基本框架。为了建立统一数值模拟平台、依靠负载电流实验数据(或驱动电路真实数据)确定各种极端实验条件下负载构形的力学运动及其与各个物理场的耦合问题,将经受大量实际检验的冲击、爆轰动力学和激光效应计算的一维拉格朗日编码SSS,实质性扩展成为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耦合编码SSS-MHD。对于具有典型意义的平面准等熵斜波压缩、高速平面固体飞片发射、固体套筒电磁内爆和炸药内爆磁通量压缩实验等各类高能量密度动力学实验案例的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编码SSS-MHD计算与美国Z装置、中国CQ和CJ系列装置的实验及美国编码ALEGRA-1D和2D计算数据的相对偏差基本不超过5%。该数值模拟平台为极端材料动力学实验(包括气体、液体、化合物和金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还将有助于多维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编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流体力学多物理场耦合计算 磁驱动斜波压缩 电磁驱动内爆动力学 爆炸磁通量压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精度欧拉流体弹塑性问题的数值方法研究
16
作者 柏劲松 李平 +1 位作者 袁帅 董玉斌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49-655,共7页
将描述固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欧拉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耦合求解,通过引入界面捕捉方法描述多物质界面,将带弹塑性的多材料相互作用问题从形式上转化为计算单一材料问题,采用Roe方法近似求解Riemann问题,给出以Godunov方法为基础的二阶... 将描述固体材料的应力应变关系与欧拉流体动力学方程组耦合求解,通过引入界面捕捉方法描述多物质界面,将带弹塑性的多材料相互作用问题从形式上转化为计算单一材料问题,采用Roe方法近似求解Riemann问题,给出以Godunov方法为基础的二阶精度欧拉弹塑性流动的数值计算方法,适用于计算大变形流动等问题,并通过数值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拉方法 弹塑性流动 高精度计算格式 界面捕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的抗侵彻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洋 李广滨 +3 位作者 王桂吉 唐恩凌 高国文 彭辉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35,共17页
为开展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的侵彻防护性能,首先,用二级轻气炮发射Q235钢质弹丸,对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开展弹道侵彻实验,计算了弹道极限,归纳和分析了其损伤的形态和模式,并将这种复合材料的侵彻防护性能与其他材料进行... 为开展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的侵彻防护性能,首先,用二级轻气炮发射Q235钢质弹丸,对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开展弹道侵彻实验,计算了弹道极限,归纳和分析了其损伤的形态和模式,并将这种复合材料的侵彻防护性能与其他材料进行了比较;然后,对弹道侵彻连续纤维增强高孔隙复合材料进行了数值模拟,比较了剩余速度、损伤的形态和范围,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进而通过观察有限元模拟的弹孔形态、应力分布和损伤分布等方式,对侵彻过程的损伤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复合材料在防热、冲击防护与承受外载荷等多功能一体化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弹道极限 侵彻防护性能 损伤机理 能量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学习在波前重构与波前预测中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邱从攀 刘国栋 +1 位作者 张大勇 胡流森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13,共10页
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结合,预期能够有效提升波前校正效果,并能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条件。详细梳理了在波前重构技术和波前预测技术方向上应用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者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及... 深度学习技术与自适应光学技术的结合,预期能够有效提升波前校正效果,并能更好地应对更复杂的环境条件。详细梳理了在波前重构技术和波前预测技术方向上应用深度学习的研究进展,包括研究者在这两个研究方向中所采用的具体研究方法以及相应的神经网络结构设计,同时分析了这些神经网络在不同实际应用场景下的性能表现,并对不同神经网络结构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和讨论,探究了结构差异所带来的具体影响。最后,总结了深度学习在这两个方向上的已有方法,并就未来深度学习与自适应光学技术如何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自适应光学 波前重构 波前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条件下30CrMnSiA钢的激光热化学烧蚀研究
19
作者 殷乾峰 陈加政 +3 位作者 周中玉 张永强 谭福利 张黎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4-62,共9页
基于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和金属铁高温氧化原理,研究了气流条件下激光作用30CrMnSiA钢的热化学烧蚀特性。采用热-流-固紧耦合计算方法,结合二次开发程序和动网格技术,构建了钢的激光热化学烧蚀数值模型,考虑了烧蚀过程中金属氧化、... 基于三维可压缩非定常N-S方程和金属铁高温氧化原理,研究了气流条件下激光作用30CrMnSiA钢的热化学烧蚀特性。采用热-流-固紧耦合计算方法,结合二次开发程序和动网格技术,构建了钢的激光热化学烧蚀数值模型,考虑了烧蚀过程中金属氧化、膜层吸收率变化和气流冲刷等过程,分析了金属板表面膜层生长、氧化放热和流场变化规律。采用化学激光作为加载热源,设计并开展了气流条件下合金钢的热烧蚀实验,获得了其瞬态温度和烧蚀形貌。结果表明,数值模型能够模拟激光作用下金属表面膜层生长和氧化放热等过程,金属板烧蚀形貌和温度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 热流固耦合 氧化 30CRMNSIA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爆容器的内部爆炸效应和动态力学行为研究进展
20
作者 胡俊华 董奇 +2 位作者 胡八一 任逸飞 黄广炎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86-1008,共23页
抗爆容器在内部炸药爆炸作用下的研究与应用是涉及含能材料、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振动力学的多学科交叉问题。抗爆容器的内部爆炸效应与动态力学行为研究是提升装备抗爆性能的重要基础,其中的应变增长、反直观等行为与机理是具有重要科... 抗爆容器在内部炸药爆炸作用下的研究与应用是涉及含能材料、爆炸与冲击动力学、振动力学的多学科交叉问题。抗爆容器的内部爆炸效应与动态力学行为研究是提升装备抗爆性能的重要基础,其中的应变增长、反直观等行为与机理是具有重要科学价值的研究问题。本研究从抗爆容器的内部爆炸载荷特性与效应、金属抗爆容器的动力学响应机理、抗爆容器的复杂工况、温压炸药和破片战斗部的爆炸效应、复合材料抗爆容器等五个方面综述了相关研究进展和关键科学发现。分析指出只有在建立有效的力学分析模型和充分揭示结构动力学响应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有效指导复杂工况下的爆炸毁伤效应评估和防护结构分析设计。针对高能毁伤炸药和高性能防护材料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爆炸毁伤与安全防护研究的重要方向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爆容器 载荷特性 动态响应 新型炸药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