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结构与系统培育研究——基于平台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11
1
作者 蒋伟 杨彬 胡啸兵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89-92,共4页
近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挑战与机遇。文章从平台经济学新角度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一般生态结构及普遍演化机制,重点探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生态结构、成长路径及其系统培育策略。研究认为,商业银行互联... 近年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对传统商业银行带来重大挑战与机遇。文章从平台经济学新角度系统分析互联网金融平台一般生态结构及普遍演化机制,重点探讨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生态结构、成长路径及其系统培育策略。研究认为,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发展应遵循平台经济系统演化规律采取平台化战略,从打造专业化的"网络钱柜平台"向打造社会化的"家庭网络钱包平台"和"公共网络钱包平台"逐层推进,直至形成全方位综合性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产金融服务网络平台生态系统;同时认为转变经营理念、合理设计架构、健全驱动机制、加强组织协调和学习先进经验等是推进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态系统培育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互联网金融 平台经济 生态结构 系统培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同履约保证保险与银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风险防范
2
作者 刘泽华 常磊 《西南金融》 2003年第8期54-57,共4页
本文对履约保证保险的概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理论界有争议的履约保证保险和保证担保的关系问题、履约保证保险的合法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就商业银行因接受该种保险而开展该项业务存在的风险及其防范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个人消费信贷 合同履约保证保险 商业银行 保险公司 保证责任 风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居民储蓄结构特点、转变及其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3
作者 苏建军 李楠 《商业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75-76,共2页
本文利用1978-2011年金融性储蓄结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结构特点及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在总量与人均储蓄额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居民储蓄结构看,居民储蓄主要以金融性储蓄形式存在,... 本文利用1978-2011年金融性储蓄结构相关数据,分析了我国居民储蓄结构特点及其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居民储蓄在总量与人均储蓄额方面都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从居民储蓄结构看,居民储蓄主要以金融性储蓄形式存在,其中,银行储蓄存款占比最高。金融性储蓄结构对银行收益影响具有差异性,其中,储蓄存款影响最大,有价证券次之,手持现金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民储蓄 储蓄结构 商业银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美国经验优化中国风险投资环境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晓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52-55,共4页
分析了美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历史和经验 ,指出了中国风险投资环境的局限性 ,提出了应从四个方面的完善中国风险投资环境 :( 1 )建立健全法规 ;( 2 )加强政策支持 ;( 3)建立多级投资系统 ;( 4 )培养风险投资专家。
关键词 风险投资 环境 美国经验 比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扩大基层银行贷款范围的几点思考
5
作者 车朝启 《陕西财经学院学报》 198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五十年代至今,我国基层银行的信贷活动一直被限制在各自所辖的地区和专业范围内,从而形成银行之间的地区、专业信贷垄断。实践已证明,这种缺乏自动调节机制的信贷活动,显然是和金融微观搞活不相吻合的。笔者认为,在当前深入进行金融体... 五十年代至今,我国基层银行的信贷活动一直被限制在各自所辖的地区和专业范围内,从而形成银行之间的地区、专业信贷垄断。实践已证明,这种缺乏自动调节机制的信贷活动,显然是和金融微观搞活不相吻合的。笔者认为,在当前深入进行金融体制改革中,打破常规,扩大贷款范围,展开各金融组织之间正常、合理地业务交叉,使资金朝着经济效益较好的方向转移,将是信贷工作改革的突破口。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贷款范围的非限制性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贷款范围固然是有限制的,各基层银行应有合理分工,有计划地分配货币资金,促进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但贷款范围更具有非限制性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银行 信贷资金 银行贷款 金融体制改革 综合平衡 业务交叉 金融组织 银行业 国民经济 货币资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义MP问题的三I真度解 被引量:4
6
作者 于鹏 刘凤雏 王三五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7-49,共3页
基于真度理论讨论了三I推理机制在真度理论下的意义,求出了真度理论下的广义MP问题的三I解,证明了该解与其形式解是等价的解,并推广得到了广义MP问题的α-三I真度解。
关键词 公式真度 二值逻辑 广义MP问题 三I算法 α-三I真度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重广义MP问题的三I真度解 被引量:1
7
作者 于鹏 刘凤雏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9-51,109,共4页
在二值逻辑系统中基于真度理论讨论了三I推理机制的意义,求出了真度理论下的多重广义MP问题的三I解,证明了该解与其形式解是等价的解,并推广得到了多重广义MP问题的α-三I真度解。
关键词 公式真度 二值逻辑 多重广义MP问题 三I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投资方案内部收益率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1
8
作者 冯套柱 张应琪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44,共4页
本文严格地证明了投资方案的内部收益率(IRR)与借款利率的关系,全部资金与自有资金的内部收益率的关系,以及不同的借款偿还方式对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的影响。
关键词 内部收益率 借款偿还方式 投资方案 借款利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轨经济中金融控制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1
9
作者 郑泽华 王钰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8-53,共6页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加强金融控制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负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因而,本文从我国金融控制的形成和演进出发,描述了金融控制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互加强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控制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当放松金融控制的可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制 金融风险 转轨经济 可行政策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转轨经济中的金融控制问题的思考
10
作者 郑泽华 王钰 《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28-32,共5页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加强金融控制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负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因而,本文从我国金融控制的形成和演进出发,描述了金融控制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互加强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金融控制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当放松金融控制的可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控制 金融风险 经济体制改革 金融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金融脆弱性的衡量和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田亚欧 徐梅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7-79,共3页
2007年底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对我国的金融体系和实体经济也造成了严重影响。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文章通过衡量我国金融脆弱性,就减轻或消除既有的金融脆弱性,防止金融脆弱性进一步加剧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金融脆弱性 美国次贷危机 金融制度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变换的期权市场中的时间价值序列预测 被引量:1
12
作者 奚振斐 王立平 宋国乡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66-968,共3页
目的试探利用小波变换研究预测期权市场中时间价值序列。方法提出了基于小波变换的期权市场中的时间价值序列预测方法。结果实际分析表明所设计的预测方法是有效的。结论它同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较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且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 小波变换 期权市场 价值序列 预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VLIK HARNESS系列疗法治疗小儿先天性髋脱位
13
作者 史明起 陈君长 刘世甫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194-196,共3页
自1983年以来我院运用Pavlik Harness治疗3岁以下小儿先天性髋脱位435例497髋,并形成了治疗体系。借助患儿自身的肌肉活动作用,变脱位的不利因素为促进复位的有利因素,使其自动复位。该系列疗法治愈率高,未发现有股骨头无菌性坏死者。
关键词 先天性髋脱位 Lorenz疗法 儿童 PH疗法 髋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