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征文)
1
作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1161,共1页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的发展做综述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技术人员 新区建设 综述报告 岩土工程 雄安 实际工程问题 学术观点 学术研讨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征文)
2
作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663-1663,共1页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的发展做综述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同时,组织参观雄安新区建设,为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创造落地场景与合作机会,促进能源岩土学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工程技术人员 产学研用 科研成果 新区建设 综述报告 岩土工程 雄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征文)
3
作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20-920,共1页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的发展做综述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同时,组织参观雄安新区建设,为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创造落地场景与合作机会,促进能源岩土学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工程技术人员 产学研用 科研成果 新区建设 综述报告 岩土工程 雄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一号通知•征文)
4
作者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01-1401,共1页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 为聚集优秀的学术和工程技术人员,推动能源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应用,服务千年大计和国家战略。现拟于2023年9月,在河北雄安召开第四届全国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学术研讨会。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的能源岩土工程专家、新区建设者就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的发展做综述报告,分享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成果,交流最新的学术观点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新方法;同时,组织参观雄安新区建设,为学术界最新科研成果创造落地场景与合作机会,促进能源岩土学科“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会议议题:①能源地下结构与工程(包括能源桩、能源隧道、能源管廊、能源筏板、能源地下连续墙、能源竖井、建筑筏板下地埋管以及大规模钻孔埋管等等);②极端温度地下工程(冻结法隧道、高温岩石隧道、热固结地基处理工法、桩身检测热工法,隧道过火后安全评价、机场跑道及公路桥面等防冻除冰技术);③抽水蓄能及地下压缩空气储能中的岩土工程技术;④高放射性核废料及CO_(2)地下封存;⑤能源地下存储与输送;⑥可燃冰、页岩气等油气开采相关岩土工程;⑦浅层、中深层地热开发技术;⑧能源地下工程中多场耦合岩土力学和孔隙介质传输力学;⑨其他与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利用相关的岩土工程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创新 工程技术人员 压缩空气储能 产学研用 科研成果 岩土工程技术 新能源利用 极端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