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展览评价差异比较研究——以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为例 被引量:5
1
作者 于晖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3-89,共7页
优秀的展览必须同时满足专家叫好、观众叫座的双重评估判断。以此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展览评价模型,将策划团队、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置于同一评价模型中,以"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为对象,比较三方... 优秀的展览必须同时满足专家叫好、观众叫座的双重评估判断。以此理论为基础,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展览评价模型,将策划团队、专业观众和普通观众置于同一评价模型中,以"巧木造化意万千——漳州木偶雕刻作品展"为对象,比较三方的评价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普适性的展览评价体系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未来,应从宏观角度讨论展览与展览之间反映出的共性问题,进一步探索展览评价的体系构建,为提高博物馆临时展览的整体水平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 展览评价体系 观众调查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地方为导向——日本博物馆学关于地方问题的三次表述
2
作者 王思渝 于晖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4-51,共8页
日本博物馆学在与“地方”有关的议题上经历过三次较为集中的表达。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博物馆”强调了对乡土的综合研究、乡土实物与实地的教育功能、以及“城乡”关系下“乡”的重要性;20世纪后半叶的“地域博物馆”在继承以住... 日本博物馆学在与“地方”有关的议题上经历过三次较为集中的表达。20世纪20—30年代的“乡土博物馆”强调了对乡土的综合研究、乡土实物与实地的教育功能、以及“城乡”关系下“乡”的重要性;20世纪后半叶的“地域博物馆”在继承以住民为中心、强调综合性等特征的基础上,带有了更强对“县”的重视;伊藤寿朗的“地域博物馆论”则更突出三型博物馆的划分以及住民关系的客体化。这样的三次表达能为我国发展以地方为导向的博物馆提供启示,推动我们转化视角、发掘地方力量以及反思教育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博物馆 乡土 地方力量 教育思想 地域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被引量:9
3
作者 杨源 《中国博物馆》 2009年第2期64-68,共5页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实物,又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心授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民俗礼...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发展中创造了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既有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实物,又有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口传心授的传统手工技艺、传统表演艺术、有关自然和宇宙的民间知识与实践、民俗礼仪与节庆及其文化空间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映证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和生产生活实践,又以其精神性与智慧性的形态方式流传至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博物馆 物质形态 生活实践 社会发展 中华民族 手工技艺 口传心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藤寿朗:市民、业余主义与博物馆理想 被引量:2
4
作者 于晖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6-60,共5页
伊藤寿朗是日本著名的博物馆学者,也是倡导博物馆改革的先行者。尽管曾为鹤田总一郎的学生,伊藤寿朗却偏重于对博物馆“外部”即博物馆社会性的探讨,并在浜口哲人和竹内顺一等人理论支撑下,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地域博物馆论”及“第三世... 伊藤寿朗是日本著名的博物馆学者,也是倡导博物馆改革的先行者。尽管曾为鹤田总一郎的学生,伊藤寿朗却偏重于对博物馆“外部”即博物馆社会性的探讨,并在浜口哲人和竹内顺一等人理论支撑下,提出了广为人知的“地域博物馆论”及“第三世代博物馆像”。然而,伊藤英年早逝后的30年间,其理论并未得到后人更多继承与实践的现实,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伊藤寿朗的博物馆理想是超脱于时代的,或可以说已然与时代相脱离,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藤寿朗 鹤田总一郎 地域博物馆论 第三世代博物馆像 博物馆愿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新博物馆学运动影响下的博物馆发展热点--基于Antconc软件对ICOM历届会员大会决议的文本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歌敏 张倩 于晖 《文博》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4-112,共9页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会员大会的决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阶段内世界博物馆领域的关注焦点和发展方向,历届会议的数百项决议涵盖了博物馆的诸多领域,是对博物馆发展进程中所面临诉求与挑战的权威回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指南,并展现业界的... 国际博物馆协会(ICOM)会员大会的决议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阶段内世界博物馆领域的关注焦点和发展方向,历届会议的数百项决议涵盖了博物馆的诸多领域,是对博物馆发展进程中所面临诉求与挑战的权威回应、行业发展的趋势指南,并展现业界的新思考与新启示。本文利用Antconc对历届ICOM大会决议内容进行回溯,简要分析在新博物馆学运动的影响下,领域内对博物馆内涵的审视,以及由此引发的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多样性、公共社会问题等一系列重要议题的关注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OM大会决议 Antconc语料库分析 新博物馆学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者对“功能主义博物馆论”的讨论与反思
6
作者 于晖 朱歌敏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1-56,共6页
博物馆的内涵及其本质历来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1956年,日本学者鹤田总一郎提出了“功能主义博物馆论”。然而,以伊藤寿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功能主义博物馆论”自身所具有的时代局限性导致其难以从本质和结构上对博物馆的社会... 博物馆的内涵及其本质历来是各国学者关注的重点问题。1956年,日本学者鹤田总一郎提出了“功能主义博物馆论”。然而,以伊藤寿朗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功能主义博物馆论”自身所具有的时代局限性导致其难以从本质和结构上对博物馆的社会性问题进行探究。回顾上世纪70年代以来关于“功能主义博物馆论”的探讨,不仅有利于博物馆思想史的梳理,也能够为学界观察新社会背景下的博物馆现象提供多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史 鹤田总一郎 功能主义博物馆论 伊藤寿朗 消费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出土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考
7
作者 何月馨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7-103,共7页
洛阳近年出土的唐贞元九年任氏墓志,志文内容丰富,涉及到买墓田、取吉穴、斩草仪、择葬日等丧葬过程的多个方面。经过考释可知,任氏墓志蕴含浓厚的风水堪舆和阴阳五行思想,是唐人葬埋择吉的生动例证。
关键词 唐代 墓志 斩草 阴阳五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艺员培养课程体系:历史回顾与现状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于晖 刘阳 《中国博物馆》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5-132,共8页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强调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这对于在落实主题的工作中,参与藏品管理、展览策划以及教... 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Museums for Education and Research)”强调博物馆作为充满创新活力的教育机构在提供全面教育体验方面的关键作用。与此同时,这对于在落实主题的工作中,参与藏品管理、展览策划以及教育普及的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日本学艺员培养制度历经多年的发展与完善,已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且富有特色的体系,在选拔、培养和成效方面均表现出较高的水平。回顾早期学艺员培养课程内容及对当前学艺员培养现状的分析,有助于探究不同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下博物馆人才专业化培养的实现途径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物馆人才培养 学艺员 职业资格 博物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的臂钏与指环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月馨 《文博》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3-48,共6页
本文基于墓葬和遗址的考古发现,对唐代臂钏和指环作了全面梳理,在形制分析的基础上,考察其使用状况、分布地域、等级特征和文化内涵。研究表明,唐代臂钏较指环更为流行,分布地域也更广,两者作为较私密的装饰品,均不具有等级标识作用。
关键词 唐代 臂钏 指环 装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