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主动成像图像降噪方法 被引量:8
1
作者 李迎春 范有臣 +2 位作者 杜永红 郭惠超 章喜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36-1040,共5页
针对激光主动成像图像的特点,并考虑到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与提升小波变换级联的图像降噪方法。首先在空域中对图像进行快速中值滤波,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分解,最后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阈值降噪处理。采用... 针对激光主动成像图像的特点,并考虑到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中值滤波与提升小波变换级联的图像降噪方法。首先在空域中对图像进行快速中值滤波,然后对含噪图像进行提升小波分解,最后在小波域内对高频子带进行阈值降噪处理。采用信噪比(SNR)、运行时间T和图像灰度曲面图作为图像降噪效果的评估,将该算法与传统小波降噪、传统小波与中值滤波结合降噪等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滤除激光图像中的噪声,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且运算速度更快,同时满足了工程应用中对降噪效果和实时性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主动成像 提升小波 降噪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P over CCSDS的空间攻防网络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6
2
作者 蒋立正 孟新 +2 位作者 李宗利 胡圣波 郑伟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10,共5页
如何构建空间攻防网络是空间作战的一项关键技术。深入分析研究了CCSDS分包遥测、分包遥控、AOS建议及主网模型,提出了基于IP over CCSDS的空间攻防网络设计概念,分析和选择了相关的数据交换协议,构建了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端到端通信网... 如何构建空间攻防网络是空间作战的一项关键技术。深入分析研究了CCSDS分包遥测、分包遥控、AOS建议及主网模型,提出了基于IP over CCSDS的空间攻防网络设计概念,分析和选择了相关的数据交换协议,构建了空间网络与地面网络端到端通信网络协议栈模型,并对CCS-DS技术在我国航天测控通信网中的应用提出了改造建议和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攻防 网络 CCSDS IP OVER CCSDS 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拦截器总体拦截方案设计与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谢愈 刘鲁华 +1 位作者 汤国建 崔俊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3-308,共6页
多拦截器(MKV,Multiple Kill Vehicle Interceptor)通过采用一个运载母仓携带多个小型动能拦截器对目标实施动能拦截,有望克服传统动能拦截武器多目标识别及拦截的难题.以MKV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中段拦截为背景,设计了MKV的总体方案,... 多拦截器(MKV,Multiple Kill Vehicle Interceptor)通过采用一个运载母仓携带多个小型动能拦截器对目标实施动能拦截,有望克服传统动能拦截武器多目标识别及拦截的难题.以MKV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中段拦截为背景,设计了MKV的总体方案,分析了MKV基本作战流程;并分别针对MKV制导策略、释放策略、MKV机动能力对拦截的影响以及MKV目标分配策略等几个关键问题开展研究.仿真分析表明,采用所设计的MKV方案能够实现对远程弹道导弹多弹头的拦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拦截器 拦截方案 多拦截器制导 多拦截器释放 多目标分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作认知网络中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超 邓科 +1 位作者 庄丽莉 喻晓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84-89,共6页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认知网络中信道信息快变导致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不受控制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RDRB)算法。当次用户协作节点上的信道信息有估计误差时,RDRB算法通过设计次用户协作中继节点上的波束形成系数最大... 针对放大转发协作认知网络中信道信息快变导致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不受控制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鲁棒的分布式波束形成(RDRB)算法。当次用户协作节点上的信道信息有估计误差时,RDRB算法通过设计次用户协作中继节点上的波束形成系数最大化目的节点的信噪比,同时保证了对主用户干扰功率和各个中继节点最大发射功率均不超过门限。RDRB算法通过二分法可以搜索到非凸的原问题的次优解,极大地降低了运算量,还可以在信道快变时控制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仿真结果表明,RDRB算法能严格地将主用户接收到的干扰功率控制在既定的干扰门限之下,低于非鲁棒算法2dB以上,从而有效地保护了主用户能正常通信不受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作认知网络 放大转发 分布式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控电容的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改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岭 赵锦成 +2 位作者 冀云冰 宋涛 李长友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3-125,135,共4页
在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中,广泛采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和双闭环控制结构,基于PSCAD软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PWM整流器中直流侧电容的设计取值对电压环的控制性能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直流侧电压跟随性能和纹波要求,... 在电压型PWM整流器的控制中,广泛采用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下的直接电流控制方法和双闭环控制结构,基于PSCAD软件建立了其仿真模型。PWM整流器中直流侧电容的设计取值对电压环的控制性能有重要影响。综合考虑直流侧电压跟随性能和纹波要求,基于软件仿真验证确定了电容取值在较小范围。提出了在直流侧采用数控电容与传统电容器并联替代传统单一电容器的方法,使得电容值在线可调,该方法对于实现PWM整流器直流侧电压的灵活、精细控制有一定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电容 PWM整流器 软件仿真验证 直流侧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离轴中波红外连续变焦系统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汪大宝 姜凯 +3 位作者 赵士民 郝伟 江波 周泗忠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5-180,共6页
基于制冷型320×240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采用离轴折反射式结构设计了一种大口径长焦距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分离轴无光焦度和透射式连续变焦两部分,通过光瞳匹配和冷屏匹配将两部分组合起来进行优化,解决了透射式连续变焦系... 基于制冷型320×240凝视焦平面阵列探测器,采用离轴折反射式结构设计了一种大口径长焦距红外连续变焦光学系统.系统分离轴无光焦度和透射式连续变焦两部分,通过光瞳匹配和冷屏匹配将两部分组合起来进行优化,解决了透射式连续变焦系统因材料限制不能实现大口径、共轴连续变焦系统短焦遮拦比大和离轴三反变焦系统像面移动的缺陷.系统工作波段为3.7~4.8μm,焦距范围250~2 000mm,变倍比为8×,F数为4,满足100%冷光阑效率.在空间频率16lp/mm处系统的MTF值大于0.5,具有像质好,分辨率高等特点,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中波红外 连续变焦 成像光学系统 离轴 大口径 无遮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雷达微动特征实时提取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大庆 李长亮 +1 位作者 吴金海 杨玖文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1-44,共4页
简要介绍了目标微动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机理,分析了雷达目标微动特征实时提取的必要性,阐述了目标微动实时提取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某型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雷达微动特征实时提取的工作流程,并对实时性工作量进行了评... 简要介绍了目标微动的基本概念及产生机理,分析了雷达目标微动特征实时提取的必要性,阐述了目标微动实时提取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以某型脉冲雷达为研究背景分析了雷达微动特征实时提取的工作流程,并对实时性工作量进行了评估。通过对实时处理方法计算量、耗时的分析,论证了目标微动特征实时提取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微动 目标识别 实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控阵雷达宽窄带测速匹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大庆 李长亮 张天斌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2-36,共5页
针对宽带测速情况下有时无输出以及窄带测速跳谱线的问题,分析了两种现象产生的机理,并提出用窄带测速数据提高宽带测速精度的方法,解决了宽带波门套不住目标的现象,保证了宽带测速的连续输出;同时,为了解决窄带测速跳谱线带来的... 针对宽带测速情况下有时无输出以及窄带测速跳谱线的问题,分析了两种现象产生的机理,并提出用窄带测速数据提高宽带测速精度的方法,解决了宽带波门套不住目标的现象,保证了宽带测速的连续输出;同时,为了解决窄带测速跳谱线带来的窄带测速模糊问题,提出了用宽带测速数据进行辅助判决的解决方法;最终,通过宽窄带测速数据相互匹配突破了工程应用中面临的技术难题,对提高雷达的测量精度和探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速 宽带 窄带 测速模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态势的高频雷达频率评估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明亮 陈大庆 《现代雷达》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4-56,61,共4页
提出一种高效的工作频率评估技术,通过双向自动映射,在规划和探测过程中对雷达波位的工作频率进行预先或实时评估,帮助用户提供操作参考。通过对工作频率评估技术的应用验证,该技术能自动及时提供工作频率评估结果,提高了人机交互... 提出一种高效的工作频率评估技术,通过双向自动映射,在规划和探测过程中对雷达波位的工作频率进行预先或实时评估,帮助用户提供操作参考。通过对工作频率评估技术的应用验证,该技术能自动及时提供工作频率评估结果,提高了人机交互效率,促进了雷达探测性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态势 工作频率 性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基激光辐照空间碎片降轨模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浩东 李小将 张东来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8-23,38,共7页
针对激光空间碎片主动清除问题,研究了地基脉冲激光清除空间碎片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速度增量作用位置对降轨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碎片降轨模型,通过案例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地基激光空间碎片清除有一定的... 针对激光空间碎片主动清除问题,研究了地基脉冲激光清除空间碎片的基本原理,分析了速度增量作用位置对降轨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空间碎片降轨模型,通过案例仿真计算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结果对地基激光空间碎片清除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激光 空间碎片 清除原理 降轨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宋海峡以东海洋涡旋对黑潮及南海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辉 贾英来 +2 位作者 张笑 刘秦玉 陈隆京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6,92,共9页
利用HYCOM全球同化数据和ARGO浮标数据,分析了吕宋海峡东西两侧海水温盐特性的差异,探讨了吕宋海峡以东的海洋涡旋在西移过程中是否能够穿越黑潮对南海局地水的温盐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吕宋海峡东西两侧的温盐特性发现,在气候平均态... 利用HYCOM全球同化数据和ARGO浮标数据,分析了吕宋海峡东西两侧海水温盐特性的差异,探讨了吕宋海峡以东的海洋涡旋在西移过程中是否能够穿越黑潮对南海局地水的温盐特性产生影响。通过分析吕宋海峡东西两侧的温盐特性发现,在气候平均态下,跨越黑潮流轴的温度梯度具有冬天弱夏天强的特征,并且吕宋海峡东侧和南海北部的温盐特性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可见吕宋海峡以东的海水温盐特性并不能被传递到南海北部。吕宋海峡以东,在采用HY-COM资料期间(2003—2009年),本文共检测到反气旋涡24个和气旋涡39个,仅有一例气旋涡进入南海。其中反气旋涡多沿22°N以北西移,在到达黑潮后被黑潮平流向北,沿22°N以南西移的反气旋涡,多在遇到巴布延群岛后迅速耗散衰减,不能通过吕宋海峡进入南海。出现在21°N以南气旋涡多于反气旋涡,在遇到巴布延群岛及黑潮后,也会衰减或随黑潮平流向北。2003—2009年,仅有一例气旋涡能够引起黑潮主轴弯曲,穿过黑潮并到达南海北部的个例。但在该气旋涡中,仅4%的水质点跟随其进入南海,且其温盐特性在进入南海后迅速改变为南海局地特性,因此该气旋涡对南海北部海水团的性质影响非常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吕宋海峡 黑潮 南海 涡旋 温盐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间链路地面管理设备多阵面相控阵保护机制
12
作者 王东升 杨俊武 +2 位作者 黄立娜 郭伟娜 张建辉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9-163,共5页
多阵面相控阵星间链路管理设备既解决了传统星间链路设备卫星与地面站间精密测量和数传、全球系统的自主导航功能的问题,又缓解了地面星间链路管理设备不能满足“北斗”全球系统部署的困难。分析了多阵面相控阵星间管理设备的特点,讨论... 多阵面相控阵星间链路管理设备既解决了传统星间链路设备卫星与地面站间精密测量和数传、全球系统的自主导航功能的问题,又缓解了地面星间链路管理设备不能满足“北斗”全球系统部署的困难。分析了多阵面相控阵星间管理设备的特点,讨论了多相控阵同时工作下阵面保护的难题,提出了天线设计与波束管理软件控制两种方法相结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间链路 地面管理设备 相控阵 控制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