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侧向出流孔冲蚀损坏机理及结构优化
1
作者 徐凤祥 刘洪刚 +4 位作者 王浩宇 张伦 徐海珍 董长银 李经纬 《中国海上油气》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0-230,共11页
海上油田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的侧向出流孔的冲蚀损坏问题较为严重,显著影响管柱使用寿命。针对出流孔冲蚀机理不明确且缺乏结构优化依据的问题,使用现场实际施工材料和泵注条件,开展了管柱出流孔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砂比与排... 海上油田多层压裂充填施工管柱的侧向出流孔的冲蚀损坏问题较为严重,显著影响管柱使用寿命。针对出流孔冲蚀机理不明确且缺乏结构优化依据的问题,使用现场实际施工材料和泵注条件,开展了管柱出流孔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表明:砂比与排量对冲蚀速率影响最大,黏度影响相对较小;出流孔间的返溅作用加速了冲蚀过程,在排量22 m^(3)/h、砂比80%条件下,出流孔平均冲蚀速率达到0.05 g/h,说明携砂液砂比与排量以及不同出流孔之间的返溅作用是影响出流孔侧向冲蚀的重要原因。基于冲蚀损坏模拟实验结果并结合金属表面微观分析,构建了冲蚀损坏程度评价方法,并提出尖端侧向切削机理、端面侧向切削机理及颗粒返溅正面啃噬机理三种冲蚀破坏机理。基于冲蚀损坏机理与规律,提出两项结构优化方案,即增厚保护套2.5 mm及出流孔倾斜角度改为38.42°。优化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方案可延长出流孔使用寿命约30%。本研究为非常规低渗透储层的水力压裂增产改造,以及中高渗储层的多层压裂充填防砂施工管柱结构优化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压裂充填防砂管柱 侧向出流口 冲蚀损坏机理 影响因素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坤 艾晓欣 +6 位作者 徐烨琨 江屿 田建行 刘宁 黄朝林 夏岑岑 张进治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4-87,共4页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过程各效之间传热温差小、再沸器传热面积大以及一元酸热量回收的问题,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对于实现己二酸装置的进一步扩能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酸浓缩 三效精馏 降低综合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Cu)/n(Zn)对Cu/ZnO/Al_(2)O_(3)催化剂CO_(2)加氢制甲醇催化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刘大李 王聪 +2 位作者 刘新伟 杨磊 于一夫 《低碳化学与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1,共10页
CO_(2)加氢制甲醇(CH_(3)OH)不仅减少了CO_(2)排放,而且缓解了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Cu/ZnO/Al_(2)O_(3)(CZA)催化剂因其成本低、催化活性高而广泛应用于CH_(3)OH合成,其组分结构和表面特性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CO_(2)加氢制甲醇(CH_(3)OH)不仅减少了CO_(2)排放,而且缓解了能源短缺,是实现“碳中和”的有效手段之一。Cu/ZnO/Al_(2)O_(3)(CZA)催化剂因其成本低、催化活性高而广泛应用于CH_(3)OH合成,其组分结构和表面特性对催化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探究n(Cu)/n(Zn)对CZA催化剂物化特性和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共沉淀-焙烧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n(Cu)/n(Zn)的CZA催化剂,采用XRD、SEM、HRTEM、XPS、ICP-MS、H_(2)-TPR和CO_(2)-TPD等多种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将其用于催化CO_(2)加氢制CH_(3)OH反应。结果表明,n(Cu)/n(Zn)会影响催化剂的Cu颗粒粒径、比表面积、表面Cu^(+)与Cu^(0)数量之比(N(Cu^(+))/N(Cu^(0)))、还原性能和表面碱度等理化性质。CZA-R-2(n(Cu)/n(Zn)为2)的Cu颗粒粒径为5.32 nm,比表面积达到53.5 m^(2)/g,表面N(Cu^(+))/N(Cu^(0))为0.900。在220℃、2 MPa和气体空速为7500 mL/(h·g)条件下,CZA-R-2具有最佳的CO_(2)转化率(15.5%)和CH_(3)OH选择性(67.0%),且此时CH_(3)OH产率达到10.4%。此外,CZA-R-2在此条件下平稳运行超200 h,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ZnO/Al_(2)O_(3)催化剂 CO_(2)加氢 甲醇 n(Cu)/n(Z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高分子的带隙调控:用于有机光电器件
4
作者 许晋 任丽君 +2 位作者 武金丹 冯传密 王聪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53-163,共11页
共轭高分子的带隙是影响其光电性质和器件应用的重要因素。窄带隙共轭高分子具有独特的低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高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和近红外光响应的性质,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是一类重要... 共轭高分子的带隙是影响其光电性质和器件应用的重要因素。窄带隙共轭高分子具有独特的低最低空分子轨道(LUMO)/高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OMO)能级和近红外光响应的性质,在有机场效应晶体管、有机光探测器、有机太阳能电池等领域是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窄带隙共轭高分子的设计策略主要有3种:醌式结构,给-受体(D-A)结构和平衡共振的硼氮共价键与硼氮配位键-共振硼氮键(N—B←N)结构。文中重点介绍了窄带隙共轭高分子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及有机光电器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轭高分子 带隙调控 窄带隙 有机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丘里洗涤器接管有限元分析
5
作者 闻拓 梁珍祥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8年第4期18-21,共4页
文丘里洗涤器中连接进口转子的连接接管因位于弯头上而超出常规计算,且设备内部压力及温度较高,接管不连续部位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为确保结构安全,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各参数在应力集中部位的变化规律,并将影响参数进行公式拟合... 文丘里洗涤器中连接进口转子的连接接管因位于弯头上而超出常规计算,且设备内部压力及温度较高,接管不连续部位会出现较大的应力集中。为确保结构安全,对其进行有限元分析,得出各参数在应力集中部位的变化规律,并将影响参数进行公式拟合,给出拟合公式的适用范围,并与有限元方法进行对比,拟合公式结果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丘里洗涤器 有限元 分析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鼓式固体发酵罐支承结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洪深 李十中 曹宝刚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41-147,共7页
为实现以甜高粱为原料的先进固态发酵法(advancedsolid-statefermentation,ASSF)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大规模、自动化、连续生产而开发的大型转鼓式固体发酵罐,其支承结构的设计是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分析甜高粱秆碎... 为实现以甜高粱为原料的先进固态发酵法(advancedsolid-statefermentation,ASSF)生产燃料乙醇工艺的大规模、自动化、连续生产而开发的大型转鼓式固体发酵罐,其支承结构的设计是影响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决定性因素。通过分析甜高粱秆碎料在发酵罐内的运动特点,确定了加载在筒体和支承结构上的载荷状况。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的支承系统各部件进行了三维实体建模,考虑了各部件间的接触关系,对工作状态下的非线性接触应力做出了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分别得出了支承系统内摩擦环、支撑轮和轮轴的应力分布规律。根据有限元分析结果,以限制筒体变形量和避免疲劳裂纹扩散作为主要关注点,提出了在制造过程中需要控制焊接变形和减少焊接残余应力的重点部位和技术要求。通过电测应力法在工程现场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有限元计算对应力峰值部位预测结果与试验值一致,得到的应力分布规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该研究可为类似大型回转式农业机械的支承结构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有限元 先进固体发酵 转鼓式发酵罐 支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volen聚丙烯技术工程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孔爱平 董国亮 +2 位作者 刘团练 黄虎 柳宏伟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60-163,共4页
对Novolen聚丙烯技术进行简要描述,依据华亭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年处理60万t甲醇制20万t聚丙烯(FMTP)科技示范项目中聚丙烯装置的工程设计经验,重点介绍了该聚丙烯技术在工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关键词 聚丙烯 Novolen工艺 工程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分离模拟与分析
8
作者 张猛 张尚会 +1 位作者 柴永峰 任昌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45-1851,共7页
针对KAILASHTILLA天然气分离项目业主方案存在的稳定气产品重组分过多以及过量的稳定气送入火炬烧掉造成资源浪费和NGL产品中C3、C4回收率不足,凝析油产品不稳定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新的方案(简称建议方案),并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PRO/Ⅱ对... 针对KAILASHTILLA天然气分离项目业主方案存在的稳定气产品重组分过多以及过量的稳定气送入火炬烧掉造成资源浪费和NGL产品中C3、C4回收率不足,凝析油产品不稳定等问题,建立了一套新的方案(简称建议方案),并采用先进的模拟软件PRO/Ⅱ对流程进行了模拟和优化。通过增加一套稳定气压缩机系统,把稳定气分成了NGL产品和干气产品,解决了稳定气产品的问题,提高了产品分离效率。在此基础上,从全厂能耗和产品收率两个方面对业主方案和建议方案进行了初步对比和分析,并作了经济性分析,建议方案年经济效益比业主方案多3832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分离 方案 模拟优化 PRO/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 被引量:1
9
作者 蒋志军 《南方农机》 2018年第22期135-135,共1页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应保证机电安装的合理性。建设智慧型建筑物,使我国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由于机电安装项目较为复杂,在进行机电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应该对机电安装工程实施项目管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还应保证机电安装的合理性。建设智慧型建筑物,使我国建筑行业向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由于机电安装项目较为复杂,在进行机电安装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应该对机电安装工程实施项目管理,从而避免建筑工程机电安装时出现问题。文章对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据此制定合理的机电安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机电安装 项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二氧化碳捕集的化学吸收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刘大李 王聪 +1 位作者 刘新伟 于一夫 《低碳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04,112,共12页
近年来,在全球大力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之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整个CCUS产业链条中,碳捕集既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节点。常用的碳捕集方法有化学吸收法、膜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是... 近年来,在全球大力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之下,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的发展进入“快车道”。在整个CCUS产业链条中,碳捕集既是首要环节也是重要节点。常用的碳捕集方法有化学吸收法、膜分离法和物理吸附法等,其中化学吸收法被认为是目前最有市场应用前景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但高能耗与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发展。目前化学吸收法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于吸收剂的优化,以降低能耗。对近年来报道的多种化学吸收剂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聚焦各类化学吸收剂的吸收性能、吸收机理、优缺点和增强途径等方面,并对其未来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对高效化学吸收剂的开发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碳捕集 化学吸收法 吸收剂 燃烧后捕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Ni/KCC-1的制备及其在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醇酸甲酯中的催化性能
11
作者 张舜光 崔阳 +2 位作者 刘林林 张金颐 陈学青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 针对草酸二甲酯(DMO)加氢制备乙醇酸甲酯(MG)反应中,银(Ag)基催化剂成本较高、催化性能不稳定等问题,为降低成本并提高催化性能,以水热合成法制备的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KCC-1)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Ag/KCC-1、Ag-Ni/KCC-1负载型催化剂。考察了Ag的较优负载量及总负载量不变时,Ag与镍(Ni)较佳的质量比。结果表明,Ag/KCC-1催化剂中,不同Ag负载量的催化剂,其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所不同,Ag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5%时,性能较好;Ag-Ni/KCC-1催化剂中,适量Ni的引入对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均有明显提高,当Ag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2%和3%时,催化性能较佳,与单组分负载的Ag/KCC-1催化剂相比,DMO转化率由90.37%提高至96.75%,MG转化率由90.77%提高至92.48%,MG收率由82.04%提高至89.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酸二甲酯 乙醇酸甲酯 催化剂 树枝状纤维形二氧化硅纳米球 Ag-Ni/K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调控纤维增强水泥基充填膏体流动性与强度试验研究
12
作者 申骏超 宋光远 何文雷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29-234,共6页
为改善水泥基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采用玻璃、聚丙烯及聚丙烯腈3种纤维作为改性材料,探讨了纤维类型、掺量对水泥基充填膏体力学及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纤维对充填膏体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充填料浆的坍落度随纤维掺量... 为改善水泥基充填膏体的力学性能,采用玻璃、聚丙烯及聚丙烯腈3种纤维作为改性材料,探讨了纤维类型、掺量对水泥基充填膏体力学及流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揭示了纤维对充填膏体力学性能的增强机理。结果表明:充填料浆的坍落度随纤维掺量增加逐渐降低,但纤维类型变化对料浆坍落度的影响并不显著;充填体抗压强度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表现出显著的增加趋势,并且纤维种类变化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随着纤维掺量增加,试样28 d抗拉强度表现出增大趋势,并且28 d抗拉强度的增加幅度远高于28 d抗压强度增幅;聚丙烯腈纤维对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最高、聚丙烯纤维次之,玻璃纤维对抗拉强度的提升效果最弱;玻璃纤维表面附着明显的水化产物,说明纤维与砂浆之间会形成明显的黏聚力,进而能够显著改善充填膏体的宏观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充填体 微观结构 坍落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塑料对依诺沙星的吸附及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13
作者 吴伟琴 吴渊 +3 位作者 陈中锴 刘禄政 甘霖 李亚男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35-843,共9页
从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角度考察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PSNPs)和羧基修饰的PSNPs(PSNPs-COOH)对水溶液中抗生素依诺沙星(ENO)的吸附特征,分析了pH、温度、大分子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ENO吸附量的影响,探讨了PSNPs和PSNPs-COOH对ENO... 从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两个角度考察了聚苯乙烯纳米微球(PSNPs)和羧基修饰的PSNPs(PSNPs-COOH)对水溶液中抗生素依诺沙星(ENO)的吸附特征,分析了pH、温度、大分子有机物和金属离子等因素对ENO吸附量的影响,探讨了PSNPs和PSNPs-COOH对ENO的吸附机理。实验结果表明:PSNPs和PSNPs-COOH对ENO的吸附特征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为自发放热过程;在温度298 K、溶液pH 6.0、PSNPs或PSNPs-COOH质量浓度为2.5 mg/L、ENO质量浓度为10 mg/L的条件下,PSNPs和PSNPs-COOH对ENO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231 mg/g和257 mg/g;Na^(+)、Cu^(2+)和Zn^(2+)均对PSNPs和PSNPs-COOH吸附ENO的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静电相互作用是PSNPs吸附ENO的主要机理;氢键作用和静电相互作用是PSNPs-COOH吸附ENO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苯乙烯 羧基化 依诺沙星 吸附作用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及量子化学分析
14
作者 姚美婧 杨杰 +4 位作者 李亚男 吴渊 武亚宁 吴伟琴 景康健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72-179,共8页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 纳米塑料在环境中运输迁移后表面会产生氨基官能团,易与抗生素形成复合污染物。选取400 nm氨基官能化聚苯乙烯纳米塑料(PSNPs-NH_(2))与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培氟沙星(PEF)、依诺沙星(ENO)为研究对象,研究PEF、ENO在PSNPs-NH_(2)上的吸附行为,探讨环境条件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PSNPs-NH_(2)对PEF和ENO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31.235 mg/g和345.065 mg/g,吸附动力学均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速率受外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强酸强碱、盐度、Cu^(2+)、Zn^(2+)抑制PSNPs-NH_(2)吸附PEF和ENO,海藻酸钠抑制PSNPs-NH_(2)吸附PEF。量子化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行为主要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进行,范德华最大穿透距离为PEF-PSNPs-NH_(2)(1.19Å)、ENO-PSNPs-NH_(2)(1.20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聚苯乙烯 官能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吸附 量子化学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亚甲基苯醌的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研究进展
15
作者 牛佳盼 武金丹 +1 位作者 冯传密 王聪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29,共6页
对亚甲基苯醌作为一种重要的醌类化合物,在极化为两性离子结构后活性很高,极易与亲核试剂发生1,6-共轭加成反应。从不同催化体系综述了对亚甲基苯醌参与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成的偕二芳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进行... 对亚甲基苯醌作为一种重要的醌类化合物,在极化为两性离子结构后活性很高,极易与亲核试剂发生1,6-共轭加成反应。从不同催化体系综述了对亚甲基苯醌参与不对称1,6-共轭加成反应的研究进展,并对生成的偕二芳基手性化合物的合成转化进行了总结,为相关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亚甲基苯醌 不对称1 6-共轭加成反应 亲核加成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甲醇制烯烃技术最新进展 被引量:29
16
作者 袁学民 孙世谦 +1 位作者 张蒙 钱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9-31,共3页
我国煤多油少,发展以煤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再生产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中科院大化所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DMTO)、中国石化甲醇制烯烃技术(SMTO)和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 我国煤多油少,发展以煤合成的甲醇为原料,再生产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对我国具有重大意义。介绍了中科院大化所甲醇制低碳烯烃技术(DMTO)、中国石化甲醇制烯烃技术(SMTO)和流化床甲醇制丙烯(FMTP)等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甲醇制烯烃技术的进展情况,以及鲁奇的甲醇制丙烯(MTP)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烯烃 DMTO SMTO FMTP M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刚度对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荷载分担比的影响 被引量:14
17
作者 孙训海 许力和 +2 位作者 李艳霞 佟建兴 雷晓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50-855,共6页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 结合甲醇储罐基础的现场试验,对不同基础刚度条件下的刚性桩复合地基桩、土承载力发挥系数和桩、土荷载分担比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基础刚度对桩、土承载力的发挥和荷载分担比具有显著的影响,在给定褥垫厚度、相同桩长、相同桩距条件下,基础刚度较大的桩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柔性基础条件下桩间土承载力能充分发挥,桩承载力发挥很少。基础刚度较大的刚性桩复合地基的桩荷载分担比比柔性基础桩荷载分担比大,而柔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比刚性基础土荷载分担比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性桩复合地基 基础刚度 柔性基础 发挥系数 褥垫 分担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体酸催化合成ε-己内酯的研究 Ⅰ.催化剂的表征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12
18
作者 张光旭 欧华强 +1 位作者 胡昌林 徐文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86-491,共6页
采用浸渍法和混烧法,以γ-Al2O3或Al-MCM-41为载体分别负载B2O3和WO3活性组分,制备了可用于环己酮催化氧化合成ε-己内酯的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SEM和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ε-己内酯合成实验评价了催化剂... 采用浸渍法和混烧法,以γ-Al2O3或Al-MCM-41为载体分别负载B2O3和WO3活性组分,制备了可用于环己酮催化氧化合成ε-己内酯的固体酸催化剂,通过XRD、N2吸附-脱附、SEM和TEM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利用ε-己内酯合成实验评价了催化剂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混烧法制备的B2O3/γ-Al2O3催化剂对环己酮氧化合成ε-己内酯具有较高的活性。在B2O3/γ-Al2O3催化剂用量为0.8 g,第一步反应中丙酸65.19 g、双氧水25.00 g、48.13 kPa、3 h,第二步反应中环己酮5.40 g、50℃、常压、2 h的条件下,ε-己内酯的选择性和收率分别达95.80%和85.97%。在该催化反应中,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孔径及孔体积等结构参数对催化活性影响不大,而高温焙烧过程中B2O3进入γ-Al2O3晶相后产生的晶格缺陷是该催化剂高活性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酮 Ε-己内酯 固体酸催化剂 浸渍法 混烧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牛血清蛋白分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卢珂 吴兆亮 +3 位作者 侯凯湖 赵艳丽 刘亚君 杜晓丹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765-1772,共8页
为了强化泡沫排液,提出了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为此设计了在泡沫相加内套筒的泡沫分离塔,以牛血清蛋白(BSA)为研究体系,研究泡沫相塔壁对出口持液量、气泡大小、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影响,从而研究这种泡沫分离塔的泡沫分离... 为了强化泡沫排液,提出了泡沫相塔壁对泡沫分离性能影响的研究,为此设计了在泡沫相加内套筒的泡沫分离塔,以牛血清蛋白(BSA)为研究体系,研究泡沫相塔壁对出口持液量、气泡大小、富集比和回收率的影响,从而研究这种泡沫分离塔的泡沫分离性能。结果表明与没有加内套筒的对照塔相比,加内套筒的实验塔降低了持液量,加速了泡沫的变大和聚并,提高了BSA富集比。在400ml.min-1气速下,BSA初始浓度为0.2g.L-1时,实验塔的富集比是对照塔BSA富集比的2.06倍。BSA富集比随着加入内套筒长度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塔取得较好的泡沫分离性能表明了塔壁处的普拉特边界排液量大于气泡间的普拉特边界排液量,内套筒的加入增加了塔壁的普拉特边界数量,起到了强化排液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分离 塔壁 持液量 排液 富集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配套变换工艺 被引量:13
20
作者 孙铭绪 赵黎明 林彬彬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102,共4页
文中以天辰公司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的工程设计为背景,分析了水煤气变换工艺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使用和工艺条件的选择。主要包括:定量分析了变换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变换率,给出了计算平衡变换率的算法;分... 文中以天辰公司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水煤浆气化生产甲醇的工程设计为背景,分析了水煤气变换工艺的基本原理,催化剂的使用和工艺条件的选择。主要包括:定量分析了变换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平衡常数、变换率,给出了计算平衡变换率的算法;分析了耐硫变换钴钼系催化剂的特性,介绍了催化剂的硫化、氧化和再生过程及注意事项;分析了CO变换工艺的条件,给出了水煤浆气化配套变换工艺合适的变换压力、变换温度、蒸汽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衡变换率 钴钼系耐硫变换催化剂 变换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