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对风机叶片防覆冰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彬 聂立军 +3 位作者 郭杰 王峰 陈智 向振涛 《可再生能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09-213,共5页
为了解决风机叶片的覆冰问题,对风机叶片基材涂覆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研究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的接触角、滚动角、覆冰减少率、冰粘结力、低温脱冰性能和表面温升。通过实验表明:吸能超双疏防覆冰叶片样板具有超疏水、超疏油性能,覆... 为了解决风机叶片的覆冰问题,对风机叶片基材涂覆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研究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的接触角、滚动角、覆冰减少率、冰粘结力、低温脱冰性能和表面温升。通过实验表明:吸能超双疏防覆冰叶片样板具有超疏水、超疏油性能,覆冰比空白叶片样板减少了55%,水平粘结力比空白叶片样板减少了99%,垂直粘结力减少了89%;吸能超双疏防覆冰涂层表面有温升效果,-2℃环境温度下,晴天天气涂层表面温升为4.2℃,多云天气涂层表面温升为2.4℃,阴天天气涂层表面温升为1.7℃。因此,超双疏防覆冰叶片具有超双疏、减少覆冰量、降低冰附着力和低温脱冰的性能,改善了风机运行中叶片覆冰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覆冰 叶片 涂层 疏水 疏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素漏入对机组水汽品质的影响及关键诊断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熊远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84-190,共7页
城市中水中的有机物在经锅炉补给水系统迁移到热力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引发了机组水汽品质的劣化。采用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发现中水、超滤、反渗透和除盐水箱中均检测出了尿素,确认了尿素为中水的有机物污染源。总... 城市中水中的有机物在经锅炉补给水系统迁移到热力系统的过程中发生了分解,引发了机组水汽品质的劣化。采用现场测试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发现中水、超滤、反渗透和除盐水箱中均检测出了尿素,确认了尿素为中水的有机物污染源。总结了尿素在水汽系统中的分解规律为随水汽温度、压力升高最终分解成氨气和二氧化碳,从而表现出给水、蒸汽氢电导率的异常升高。开展了系列尿素浓度的给水模拟溶液高温分解实验,结合理论计算分析,评估了尿素对水汽品质的影响。提出了准确判断尿素是否漏入热力系统的关键技术,选定氢电导率与脱气氢电导率的差值以及总有机碳作为诊断参数,并制定了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中水 水汽品质 尿素 分解规律 诊断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处理阴树脂有机物污染诊断及ROR提质增效技术应用
3
作者 熊远南 汪永威 +2 位作者 孙勇 李晓宇 王强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7126-7133,共8页
总结水源中有机物在机组热力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结合现场测试与室内检测手段,确认锅炉补给水中的有机物进入到热力系统是造成某电厂2号机组水汽品质劣化的直接原因。其次对精处理阴树脂有机物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诊断与机理性分析,发现遭... 总结水源中有机物在机组热力系统中的迁移规律。结合现场测试与室内检测手段,确认锅炉补给水中的有机物进入到热力系统是造成某电厂2号机组水汽品质劣化的直接原因。其次对精处理阴树脂有机物污染的原因进行了诊断与机理性分析,发现遭受有机物污染的阴树脂会在正洗和运行这两个阶段表现出漏钠现象,且有机物污染的程度与漏钠量呈正相关。最后对精处理的再生过程实施了树脂交互(resin on resin,ROR)提质增效技术后,有效解决了阴树脂因有机物污染而在再生过程中吸附NaOH的问题,还减轻了其有机物污染程度。根据其应用效果,认为ROR新技术能够为精处理的优化运行与节水减排工作带来显著效果与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树脂 有机物污染 漏钠 树脂交互提质增效技术 节水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定市污染天气PM_(2.5)中水溶性离子的特征和源解析 被引量:6
4
作者 牛晓东 解姣姣 +4 位作者 李远鹏 谢瑾 申一文 李超群 苑春刚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661-1672,共12页
采集了2018年保定市污染天气的PM_(2.5)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PM_(2.5)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WSIs),分析了不同季节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并采用PMF模型对PM_(2.5)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保定市的PM_(2.5)浓度为1... 采集了2018年保定市污染天气的PM_(2.5)样品,采用离子色谱法测定了PM_(2.5)样品中的水溶性离子(WSIs),分析了不同季节PM_(2.5)及其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并采用PMF模型对PM_(2.5)进行了源解析.结果表明,采样期间保定市的PM_(2.5)浓度为18.4—258.0μg·m^(-3),年均值为(91.5±62.5)μg·m^(-3);季节规律是冬季(160.6μg·m^(-3))>秋季(105.3μg·m^(-3))>春季(57.6μg·m^(-3))>夏季(53.2μg·m^(-3)).WSIs年均值为49.20μg·m^(-3),占PM_(2.5).的63.95%,WSIs的季节规律和PM_(2.5)的一致.二次离子占水溶性离子的77.12%.湿度和温度与SOR和NOR成正相关.春夏两季水溶性离子主要以Na_(2)SO_(4)和NaNO_(3)存在,秋季主要以NH_(4)HSO_(4)和NH_(4)NO_(3)形式存在,冬季以(NH_(4))2SO_(4)和NH_(4)NO_(3)为主,还有部分NH_(4)Cl.NO_(3)^(-)/SO_(4)^(2-)年均值为1.16,说明保定市的二次离子多来自移动源.采用PMF模型对PM_(2.5)进行源解析,得到4个污染源贡献,二次源占比11.90%,生物质燃烧+交通源占比41.13%,工业源+燃媒源占比31.94%,扬尘源占比1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源解析 水溶性离子 季节变化 保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阵列划分的近场DOA估计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陈光辉 曾孝平 焦爽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10-2118,共9页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阵列划分的近场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划分阵列和四阶累积量构造一个仅包含DOA信息的托普利兹矩阵;然后,由于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空间谱在谱峰... 该文提出一种利用阵列划分的近场到达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DOA)估计算法.首先,通过划分阵列和四阶累积量构造一个仅包含DOA信息的托普利兹矩阵;然后,由于多重信号分类(Multiple Signal Classification,MUSIC)算法的空间谱在谱峰处是一个断点、且趋近较大值,因此,为得到高分辨率谱峰,该算法通过求解空间谱的一阶导数构造一个新“空间谱”;最后,通过一维MUSIC算法估计近场信源的距离.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低信噪比下提高了DOA的估计精度,且不需要二维谱峰搜索,只需K+1次一维谱峰搜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A估计 近场 阵列划分 四阶累积量 空间谱 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SP2215奥氏体耐热钢的室温变形行为 被引量:2
6
作者 宋利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64-69,75,共7页
对SP2215奥氏体耐热钢分别进行室温压缩(变形量10%~50%)、拉伸(变形量10%~40%)和弯曲(弯曲角度20°~180°)变形试验,研究了室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强度。结果表明:SP2215钢在室温变形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具有较... 对SP2215奥氏体耐热钢分别进行室温压缩(变形量10%~50%)、拉伸(变形量10%~40%)和弯曲(弯曲角度20°~180°)变形试验,研究了室温变形后的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强度。结果表明:SP2215钢在室温变形过程中不发生马氏体相变,具有较高的奥氏体组织稳定性,位错滑移始终参与变形;室温变形可大幅度提高SP2215钢的加工硬化程度,从而提高抗拉强度和硬度,并成倍提高其屈服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耐热钢 冷变形 马氏体相变 滑移 加工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转子叶片叉型叶根销钉开裂原因 被引量:2
7
作者 邓辉 吴文生 +2 位作者 吴旭良 袁红玉 谢照增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1-97,共7页
某滨海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机中A、B低压转子末二级叶片叉型叶根销钉发生开裂,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销钉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销钉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开裂销钉显微组织不均匀... 某滨海电厂660 MW超超临界机中A、B低压转子末二级叶片叉型叶根销钉发生开裂,通过宏、微观形貌观察、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及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分析了销钉的开裂原因。结果表明:销钉发生了应力腐蚀开裂。开裂销钉显微组织不均匀,且存在粗晶,其应力腐蚀敏感性较大;销钉孔内存在腐蚀介质,导致销钉表面形成腐蚀坑。在汽轮机高速转动过程中,销钉承受由叶片离心力引起的弯曲应力,在腐蚀坑处萌生微裂纹,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形叶根 销钉 腐蚀点坑 弯曲应力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发电锅炉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管座裂纹原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希锐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57,共6页
某生物质能热电厂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管座出现批次开裂,通过宏观检查、光谱检验、金相组织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硬度检验对失效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管座角焊缝热影响区细晶区和母材内,主裂纹附近存在多条平行沿晶... 某生物质能热电厂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管座出现批次开裂,通过宏观检查、光谱检验、金相组织检验、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硬度检验对失效原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裂纹萌生于管座角焊缝热影响区细晶区和母材内,主裂纹附近存在多条平行沿晶小裂纹,细晶区和母材组织老化达到5级,晶界上存在大量的蠕变孔洞,基体内V、Mo元素已向晶界碳化物转移。综合判定高温过热器出口联箱管座的开裂原因为:管座热影响区和母材组织异常,抗蠕变损伤能力较差,在省煤器进口管与高温过热器出口导汽管间碰磨挤压产生的附加应力和蒸汽内压力的作用下发生蠕变失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座角焊缝 蠕变裂纹 蠕变孔洞 组织异常 附加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机组低压末三级叶片开裂原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邓辉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1-305,共5页
某超临界机组低压转子末三级叶片发生开裂,取样进行了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硬度试验、力学性能试验、显微组织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在出汽侧边缘形成宽约20mm的硬化层和不均匀马氏体组织,材料耐蚀... 某超临界机组低压转子末三级叶片发生开裂,取样进行了宏观检验、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硬度试验、力学性能试验、显微组织及能谱分析。结果表明:叶片热处理工艺控制不当,导致在出汽侧边缘形成宽约20mm的硬化层和不均匀马氏体组织,材料耐蚀性下降;机组运行时汽水品质不佳,存在Cl、S等腐蚀元素,叶片形成腐蚀点坑;在叶片离心力产生的拉应力和残余应力的共同作用下,在应力集中的出汽侧边缘点坑处萌生微裂纹,继而发生应力腐蚀开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 裂纹 腐蚀点坑 残余应力 应力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管泄露原因分析
10
作者 刘永成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48-151,共4页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和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对某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漏点附近过热器管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和硬度均正常。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受热面管子... 通过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金相组织检验和力学性能分析等方法,对某600MW超临界锅炉高温过热器管泄漏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漏点附近过热器管的微观组织、化学成分、拉伸性能和硬度均正常。在锅炉运行过程中由于高温受热面管子存在膨胀、变形和位移的不一致,管排滑动定位块与管子连接部位承受较大的应力,同时滑动定位块与管子的焊接采用单面焊,在未焊接一侧焊缝及母材交界处存在应力集中,长期运行后在该部位萌生裂纹并延伸扩展至母材从而发生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过热器 泄漏 裂纹 定位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