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北泥砂岩场地隧道式储气库安全埋深探讨
1
作者 杨子江 曹雷年 +1 位作者 薛建华 王章星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29-936,共8页
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适合修建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探究西北泥砂岩场地风化层对电站地下储气库安全埋深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法与被动岩土压力理论,综合考虑实际地层、抗剪强度参数及风化地层,建立了新型锥体破坏模型,... 我国西北地区风光资源丰富,适合修建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电站。为探究西北泥砂岩场地风化层对电站地下储气库安全埋深的影响,基于极限平衡理论法与被动岩土压力理论,综合考虑实际地层、抗剪强度参数及风化地层,建立了新型锥体破坏模型,实现了考虑风化层的地下隧道式储气库安全埋深的计算,并开发了初值迭代法求解程序。针对12 m洞径、10 MPa内压且安全系数为2.0的泥砂岩地层内衬储气库,采用Kim竖直滑面法、刚体圆锥法及所提出的考虑风化层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安全埋深,均为80 m左右,其中所提出方法的结果较大。分析结果表明,硐库内壁起裂角和上覆岩体破裂面倾角主导锥体模型极限平衡,风化层显著影响泥砂岩场地安全埋深,使计算埋深增加11.25 m。研究对于硐库埋深的确定具有应用价值,可以为同类地质硐库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压缩空气储能 极限平衡 安全埋深 风化层 泥砂岩场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近海波浪能资源特性分析与评估
2
作者 蒋维 李长杰 +3 位作者 许洁 顾汛 朱丽宁 区文俊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476-482,共7页
基于海洋模型SWAN建立广东近海海域高分辨率波浪数值模型,并利用波浪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良好刻画了广东近海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选取粤东海上风电基地海域重点研究波浪能年际变化和方向分布,并探讨该处各季节风浪及涌浪有效波高... 基于海洋模型SWAN建立广东近海海域高分辨率波浪数值模型,并利用波浪观测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良好刻画了广东近海海域波浪能资源特征。选取粤东海上风电基地海域重点研究波浪能年际变化和方向分布,并探讨该处各季节风浪及涌浪有效波高和平均周期特性。结果表明:广东海域波浪能资源呈东南-西北递减趋势,具有较强的季节变化性,秋冬两季大部分海域波浪能功率密度大于6 kW/m,春夏两季多大于2 kW/m;平均周期冬季较大,大部分海域介于5.5~7.0 s,秋、春季次之,夏季偏小,多低于6.0 s。粤东海上风电基地全年波浪能来向主要为E-NE向区间,5、6、9月份平均有效波高值较小,中位值及平均值在0.7~0.9 m区间。冬季有效波高平均值在1.3~1.6 m范围内,其中12月份平均值最高,能量周期在5、6月份最小,平均值约5.1 s。此外,该处波浪冬季由风浪主导,夏季由涌浪主导,各季节平均周期涌浪较风浪高约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能 资源评估 SWAN 广东近海 风浪 浪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对称谈判能力下上市公司股东交易机制研究
3
作者 杨如彦 彭志刚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10-119,共10页
本文通过对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的分析,研究了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称谈判能力的情形下,内部人的合约提案权和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最终导致控制权人提议的非最优交易价格,如何经由公司决策机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完成交易... 本文通过对第一百货吸收合并华联商厦案例的分析,研究了交易双方存在不对称谈判能力的情形下,内部人的合约提案权和外部股东的信息劣势,最终导致控制权人提议的非最优交易价格,如何经由公司决策机制——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完成交易,从而解释了国内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外部股东一方面抱怨权益受到侵害。另一方面又放弃行使权利机会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权 不对称谈判能力 治理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集团化大掺烧的配煤掺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赵宇新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8-33,共6页
配煤掺烧是火电企业应对市场、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涉及燃料采购、调运、验收、接卸、掺配、输送、燃烧、储存、结算、统计、核算等诸多环节流程,专业跨度大、管理协调难。为了充分发挥配煤掺烧各环节有效联动的整体作用,从发挥集团化... 配煤掺烧是火电企业应对市场、降本增效的主要途径,涉及燃料采购、调运、验收、接卸、掺配、输送、燃烧、储存、结算、统计、核算等诸多环节流程,专业跨度大、管理协调难。为了充分发挥配煤掺烧各环节有效联动的整体作用,从发挥集团化资源、管理、技术等优势出发,创新采购、接卸、掺烧、评价、考核等环节的管理方法、应用平台、技术手段等,横向加大集团化配煤掺烧流程再造,纵向深化系统性配煤掺烧技术创新,在满足安全、环保、经济的前提下,通过集团化大掺烧达到了单个企业综合效益、集团公司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该成果经过多年实践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化 配煤掺烧 数字燃料 分时掺烧 闭环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的特大型企业集团风险管控信息系统构建与应用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逯敏 朱琳琳 +1 位作者 任天宝 马驰 《中国注册会计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9-113,共5页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自2008年起开展年度风险评估,上报年度风险管理报告。2019年,国资委进一步将强化风险管控... 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早在2006年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要求中央企业自2008年起开展年度风险评估,上报年度风险管理报告。2019年,国资委进一步将强化风险管控列为中央企业2019年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险管控 目标导向 信息系统 企业全面风险管理 十九大 底线思维 构建与应用 特大型企业集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锅炉负荷偏差分析模型与评价系统
6
作者 陈冬林 蒋权 +4 位作者 胡章茂 殷立国 杨宁武 刘文哲 张博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27,共9页
“双碳”大背景下我国上网新能源装机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加大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燃煤发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导致了机组实际负荷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负荷出现较大偏差。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为对象,研究构建... “双碳”大背景下我国上网新能源装机发展十分迅速。为了加大电网对新能源发电的消纳,燃煤发电机组频繁参与深度调峰导致了机组实际负荷与自动发电控制(AGC)指令负荷出现较大偏差。针对这一技术难题,以锅炉及其辅助设备为对象,研究构建了锅炉机组本体及其辅助设备的实际出力模型、应有出力模型和最大出力模型,建立了用以分析评价锅炉机组负荷偏差原因及诊断与预警的分析评价系统,并将该系统在电厂中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分析评价系统可有效地对锅炉及其辅助设备的出力故障进行早期预警和诊断,可有效提高机组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锅炉 负荷偏差 系统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向进气脱硫塔流动与阻力特性模拟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冬林 田红 +3 位作者 殷立国 杨宁武 刘文哲 张博 《热力发电》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2-169,共8页
针对单侧进气方案的湿法脱硫系统存在塔内烟气分布不均影响脱硫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向进气方案的塔内烟气流场优化改造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周向进气方案对脱硫塔内烟气流场均匀性及阻力损失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周向进气方... 针对单侧进气方案的湿法脱硫系统存在塔内烟气分布不均影响脱硫效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周向进气方案的塔内烟气流场优化改造方案。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周向进气方案对脱硫塔内烟气流场均匀性及阻力损失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周向进气方案。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湿法脱硫系统的单侧进气方案,周向进气方案有利于提高脱硫塔内烟气流场的均匀性;在周向进气方案中,周向多喷嘴进气方案对塔内烟气流场均匀性的改善效果最好,且在塔内较高位置处流场均匀性仍然保持良好;周向进气方案保证了塔内烟气分布的均匀性,使得脱硫塔内不再需要设置持液托盘等均流设备,从而进一步的降低了烟气在脱硫塔内的流动阻力损失,在保持较好流场均匀性的条件下,与设置持液托盘的单侧进气方案相比,周向进气方案的脱硫塔内流动阻力损失由1000 Pa降到253 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塔 周向进气 烟气流场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刘阳 吴秀章 +1 位作者 刘永健 王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214-218,共5页
针对某13亿m^(3)/a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系统进行分析,挖掘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并利用模拟计算方法得到工艺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据。... 针对某13亿m^(3)/a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系统进行分析,挖掘该工艺存在的问题以及优化空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并利用模拟计算方法得到工艺的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数据。经分析,相比于典型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基于二氧化碳返炉的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年可提升收益1.99亿元左右,表明将二氧化碳返炉技术集成于煤制天然气联产甲醇和乙二醇工艺更具有经济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二氧化碳返炉 联产过程 物质流分析 甲醇 乙二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制天然气过程全局能量集成优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阳 吴秀章 +1 位作者 刘永健 王波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719-3727,共9页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清洁能源供给。然而现有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存在能耗大、CO_(2)排放高、生产成本缺少竞争力的问题。本文从煤制天然气能量系统出发,通过全局能量集成实现煤制天然气项目的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提高...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煤制天然气项目实现清洁能源供给。然而现有煤制天然气示范项目存在能耗大、CO_(2)排放高、生产成本缺少竞争力的问题。本文从煤制天然气能量系统出发,通过全局能量集成实现煤制天然气项目的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的提高。根据煤化工示范项目特点,提出了煤制天然气过程全厂能量系统集成优化策略:建立了煤制天然气各单元过程模型,对全流程的物流和能流展开了详细的模拟计算;利用夹点技术对全厂内各单元过程的能量系统展开了用能分析;利用全局温焓曲线对全厂能量系统进行了分析,揭示出全厂能量利用效率低是由于高品位热量降质利用和低品位余热未得到合理利用引起的。通过装置间热回收集成和增设有机朗肯余热回收装置可有效地提高热回收率。通过全厂能量系统优化集成,燃料煤消耗由现有过程1.26t/kNm^(3)(0℃、101325Pa标准状态)天然气下降到1.07t/kNm^(3)天然气。由于公用工程系统消耗的减少,全厂能量利用效率由原来的57.2%提高到59.6%,同时CO_(2)排放可以由原来5.02t/kNm^(3)天然气下降到4.66t/kNm^(3)天然气。相比于现有过程,改进过程的总投资仅增加了2%左右,而单位生产成本由1.65CNY/Nm^(3)下降到了1.59CNY/Nm^(3),对于年产20亿立方米煤制天然气厂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1.2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制天然气 全局能量集成 夹点技术 温焓曲线 技术经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电站径流和关联源荷的年时序场景概率预测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强 章可 +3 位作者 舒西刚 朱颖 雷佳 李丹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74,共5页
为在水电消纳优化调度中充分考虑径流和关联源荷功率的时序波动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减少弃水事件发生,提出一种水电站径流与关联源荷年时序场景概率预测方法,模拟生成日均径流量和关联源荷功率的年时序典型场景及其发生概率。通过自组织... 为在水电消纳优化调度中充分考虑径流和关联源荷功率的时序波动性和随机性的影响,减少弃水事件发生,提出一种水电站径流与关联源荷年时序场景概率预测方法,模拟生成日均径流量和关联源荷功率的年时序典型场景及其发生概率。通过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聚类历史旬场景生成旬典型场景,反映丰枯不同水文条件下径流和关联源荷旬内变化的差异性和典型性;基于马尔可夫转移概率、多场景条件概率和历史年“近大远小”相似性原则,构建旬场景随机生成模型,使模拟场景既能准确拟合实际径流和源荷功率年内时序变化的随机性、季节性和条件相关性等统计特征,又能体现年间趋势性变化规律;结合旬间波动量校验对年时序场景蒙特卡罗模拟,并通过k-means场景缩减获得径流和关联源荷的年时序典型场景及其发生概率。实际水电站算例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精度高、适应性强、预测信息全面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预测 功率预测 随机模拟 自组织映射神经网络 条件概率 马尔可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友好型“无火电”能源大基地构建研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瑊 米增强 +2 位作者 张勋奎 王劲松 栾福明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706-1718,共13页
电力系统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路径。伴随着新能源的高比例入网,能源大基地的建设随之提速。在新能源大基地的建设理念下,该文从电源侧的角度挖掘新能源系统的主动支撑... 电力系统从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转型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发展路径。伴随着新能源的高比例入网,能源大基地的建设随之提速。在新能源大基地的建设理念下,该文从电源侧的角度挖掘新能源系统的主动支撑能力,结合多种储能形式,以火电厂的发电量指标、调峰、一次调频、惯量响应能力等作为特征目标,以内蒙某地区火电及新能源数据为例,研究满足特征目标的能源大基地构建方法,并展望在能源大基地建设的趋势下,“无火电”能源大基地在新型电力系统向安全、经济、绿色协同运行转型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电力系统 新能源 惯量响应 一次调频 储能 功率–能量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的无线网络低功耗供电策略 被引量:10
12
作者 向征 李自强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2-162,共11页
为了实现能耗精确估计,充分考虑用户位置信息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的无线网络供电低功耗策略。首先为了保证供电服务的连续性,建立了一种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然后考虑到太阳强度和交通量的间歇性行为,分析... 为了实现能耗精确估计,充分考虑用户位置信息应用,提出了一种基于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的无线网络供电低功耗策略。首先为了保证供电服务的连续性,建立了一种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然后考虑到太阳强度和交通量的间歇性行为,分析了基站发射功率、系统带宽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评估无线网络的吞吐量、能量效率和频谱效率性能。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启发式的负载均衡算法和资源块分配技术,通过对太阳能能源的优化利用,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和能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并网太阳能光伏/电池系统可以显著降低供电能耗,发电效率高达54.8%,并通过有效的可再生能源收集模型确保显著的能源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均衡 无线网络 太阳能光伏 低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下国有发电企业财务转型的实践与思考 被引量:15
13
作者 王朝子 陈双明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5期72-74,共3页
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国有企业管理的外在政治要求,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将会成为新时期国资委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和资产配置的常规手段,做强、做优、做大将成为国有发电企业集团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 新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成为国有企业管理的外在政治要求,结构调整、战略性重组将会成为新时期国资委调整国有资产布局和资产配置的常规手段,做强、做优、做大将成为国有发电企业集团持续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唯一出路。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一环,实现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提高发电企业财务管理水平,成为提升发电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文章基于新时代背景,探析发电企业集团财务转型的必要性和基础,以及转型过程中的实践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企业 财务转型 价值创造 管理会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电力通信网络负载均衡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向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5-91,共7页
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络路由策略存在的负载分布不均和丢包率较高等问题,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电力通信网络QoS路由策略。以链路时延、可用带宽和丢包率为约束建立路由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拉格朗日松弛算... 针对传统电力通信网络路由策略存在的负载分布不均和丢包率较高等问题,基于软件定义网络,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拉格朗日松弛算法的电力通信网络QoS路由策略。以链路时延、可用带宽和丢包率为约束建立路由模型,并采用改进的拉格朗日松弛算法进行路径选择。通过仿真与传统路由方法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与传统路由策略相比,该方法能够规划出符合QoS要求的路径,负载分布更加均衡,有效降低了业务丢包率,丢包率由45%降低到0.1%,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通信网络 软件定义网络 拉格朗日松弛算法 业务丢包率 负载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TM的智能电网链路质量置信区间预测 被引量:9
15
作者 向征 《电测与仪表》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93-100,共8页
为了提升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鲁棒性以及链路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智能电网链路质量置信区间下限预测方法。文中分析了智能电网的通信需求和无线链路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小波去噪算法将信噪比时间序列分解为确... 为了提升智能电网无线通信的鲁棒性以及链路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长短时记忆网络的智能电网链路质量置信区间下限预测方法。文中分析了智能电网的通信需求和无线链路的特点,根据分析结果,采用小波去噪算法将信噪比时间序列分解为确定性部分和随机性部分,将确定性部分输入到两层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进行预测。计算随机部分的方差时间序列,作为另一个两层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的输入进行预测,分别预测确定性部分和随机部分的方差,计算置信区间边界。实验结果表明提出方法具有更好的鲁棒性以及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电网 链路预测 长短时记忆网络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过程中Cl^(−)迁移转化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飞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52-2061,共10页
利用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试验系统,研究分析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过程中Cl^(−)迁移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金属阳离子、塔入口烟温、气液比、废水pH及其物性对Cl^(−)的迁移转化均存在显著影响。金属阳离子对气相Cl(HCl)析出的... 利用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试验系统,研究分析脱硫废水旋转喷雾蒸发过程中Cl^(−)迁移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废水中金属阳离子、塔入口烟温、气液比、废水pH及其物性对Cl^(−)的迁移转化均存在显著影响。金属阳离子对气相Cl(HCl)析出的促进作用从强到弱依次为:Mg^(2+),Ca^(2+),Na^(+)。随塔入口烟温由280℃升至360℃,挥发进入气相的Cl^(−)占比由3.48%升至9.69%。蒸发气液比可影响干燥塔沿程温度,其降低会减小Cl^(−)以气相析出的比例。当pH从3升高至10时,挥发进入气相的Cl^(−)占比从14.32%降至4.18%。脱硫废水物性主要通过pH、离子成分及含量等因素影响Cl^(−)的迁移转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硫废水 旋转喷雾蒸发 氯离子 迁移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机组度电成本及边际成本的实时获取方法 被引量:7
17
作者 龙建平 王桢 +5 位作者 林玥廷 林英明 李德忠 陈建 谷志勇 姜鑫 《广东电力》 2020年第6期53-58,共6页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机组的生产成本,确保电厂在电力市场交易、滚动调频报价中得到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出一种燃煤机组度电成本及边际成本的实时获取方法。首先基于燃煤机组电力生产工艺原理,从电厂实际成本构成出发,构建度电燃料成本、脱硫...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机组的生产成本,确保电厂在电力市场交易、滚动调频报价中得到可靠的数据支撑,提出一种燃煤机组度电成本及边际成本的实时获取方法。首先基于燃煤机组电力生产工艺原理,从电厂实际成本构成出发,构建度电燃料成本、脱硫剂和脱硝剂耗用成本及其他变动成本的计算模型;继而利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提出机组度电成本特性曲线的获取方法,并根据边际成本与度电成本的换算关系,推导出边际成本特性曲线。最后利用某600 MW、1 000 MW机组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实时计算出的度电成本与财务核算成本之间的最大偏差为-3.9%,在工程允许范围之内;推导出的边际成本在机组稳燃负荷至满负荷的区间之内,随着负荷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验证了所提的燃煤机组度电成本及边际成本实时获取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力市场 燃煤机组 度电成本 边际成本 特性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必要性和实践探讨 被引量:35
18
作者 王海腾 马旺 《中国煤炭》 2018年第4期130-134,共5页
从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出发,深入研究和阐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控过程中重要作用。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在大唐集团公司系统煤矿进行实践,分析了双重预防机制在建立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 从双重预防机制的背景以及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出发,深入研究和阐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在煤矿安全生产管控过程中重要作用。通过双重预防机制在大唐集团公司系统煤矿进行实践,分析了双重预防机制在建立及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前面,切实解决"认不清、想不到、查不清、管不住"的问题,进一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安全 双重预防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隐患排查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工膜和GCL防渗结构缺陷渗漏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彭涛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4-70,共7页
为评估土工膜和GCL防渗结构的缺陷渗漏量,给防渗结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依据施工、特殊部位和偶然条件等对缺陷的影响程度,开展了土工膜防渗层和土工膜+GCL防渗结构在不同缺陷条件、不同GCL水化条件和不同水头条件下的室内渗漏试验,... 为评估土工膜和GCL防渗结构的缺陷渗漏量,给防渗结构设计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依据施工、特殊部位和偶然条件等对缺陷的影响程度,开展了土工膜防渗层和土工膜+GCL防渗结构在不同缺陷条件、不同GCL水化条件和不同水头条件下的室内渗漏试验,并对比分析了两种防渗结构的渗漏量及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工膜+GCL防渗结构不仅可以降低整个防渗系统的破坏概率,还可以在相同破坏条件下有效降低缺陷渗漏量约一个数量级以上。土工膜+GCL防渗结构渗漏量与水头的关系受到防渗结构破坏形式的影响,基本成“S”形,对水头的敏感性随着水头增加而降低。只有在仅土工膜缺陷,且水头较高的条件下,GCL水化才能显著降低渗漏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工膜 GCL 渗漏量 废液贮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江中下游干流梯级水库洪水资源利用方式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彭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59-61,103,共4页
汛期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是提高乌江中下游干流构皮滩、思林、沙沱和彭水水电站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在分析乌江干流中下游洪水资源特点和洪水资源利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控制对象允许蓄量"的梯级... 汛期在保障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洪水资源,是提高乌江中下游干流构皮滩、思林、沙沱和彭水水电站综合效益的有效手段。在分析乌江干流中下游洪水资源特点和洪水资源利用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控制对象允许蓄量"的梯级水库洪水资源利用方式,以协调多水库和多防洪保护对象的相互影响,并以1963年实际洪水过程为例进行模拟调度,从防洪、兴利的角度综合分析了洪水资源利用效益。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洪水资源利用方式能有效提高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洪水资源利用率,有利于提高梯级水库的综合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江干流 洪水资源利用 梯级水库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