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文学史教材的又一块里程碑--郑克鲁《外国文学史》评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蒋承勇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88-92,共5页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杨周翰的《欧洲文学史》、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之后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又一块里程碑。其主要特色有:在外国文学史发展的他律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上,突出政治—经济—文化之综合... 郑克鲁主编的《外国文学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继杨周翰的《欧洲文学史》、朱维之的《外国文学史》之后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又一块里程碑。其主要特色有:在外国文学史发展的他律性问题的研究与阐释上,突出政治—经济—文化之综合而又多角度的视角,尤其重视文化因素的分析。对不同风格和艺术个性的作家作品用不同的方法予以剖析,形成多角度变换的评价格局。注重作品的审美分析,加强文学史编写的理论深度。重视结构框架和编排体例的创新。该文学史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教材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文学史 教材 郑克鲁 里程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俄罗斯文学的奇特起源:18世纪中叶对欧洲流行文学之模仿 被引量:2
2
作者 林精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4-136,F0003,共14页
现代俄罗斯文学之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普希金只是完成了从古罗斯向现代俄罗斯转型的关键性人物。事实上,伴随着彼得一世改革,帝俄当局鼓励大规模译介欧洲流行作品,使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艺术长驱直入,以图培养俄国人欧洲贵族的风范。但是... 现代俄罗斯文学之产生并非一蹴而就的,普希金只是完成了从古罗斯向现代俄罗斯转型的关键性人物。事实上,伴随着彼得一世改革,帝俄当局鼓励大规模译介欧洲流行作品,使得法国古典主义文学艺术长驱直入,以图培养俄国人欧洲贵族的风范。但是,报刊审查制度却未能阻挡流浪汉小说之类的历险记作品也随之进入俄国,并且这种看似低俗实则倡导人性解放之作,更受城市化进程中的市民读者阶层青睐。更重要的是,这种情形吻合加速学习欧洲的时代潮流,意外地启示了当时的译者也去模仿这些译作而创作俄罗斯文学,俄国第一批文学家费多尔·艾明、楚尔科夫和科马洛夫等,就创作了大量用欧洲历险记的结构去书写俄罗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小说。这种小说为1812年抵抗拿破仑的卫国战争胜利之后俄罗斯旅行记及其诗学的孕育提供了扎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洲流行小说 俄罗斯译者 模仿 历险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纪念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笔谈
3
作者 蒋承勇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2014年第6期10-15,共6页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揭示人性和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仅此三者就足以解说莎士比亚戏剧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尤其是他的作品对人性之善与美的歌颂,以及由此而生... "说不尽的莎士比亚"。戏剧情节的生动性与丰富性、语言艺术的生动性与丰富性、揭示人性和人的心灵世界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仅此三者就足以解说莎士比亚戏剧何以成为世界性的文学经典。尤其是他的作品对人性之善与美的歌颂,以及由此而生的向善、向上、向美的感召力,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是一种丰厚的人文滋养与艺术陶冶。2014年是莎士比亚诞辰450周年,在这样重要的年份,我们无疑应该说说莎士比亚这位"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莎士比亚戏剧 诞辰 形容 纪念 文学经典 丰富性 戏剧情节 语言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批评家与作家的“恩怨”及其启示 被引量:5
4
作者 蒋承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0-154,138,160,共7页
萌芽时期的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被反对派贬称为“自然派”,而正是这个“自然派”,后来成了俄国文坛上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别称。期间,年轻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评论、批评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并留下了世界文学史上批评家与作... 萌芽时期的19世纪俄国现实主义文学,被反对派贬称为“自然派”,而正是这个“自然派”,后来成了俄国文坛上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的别称。期间,年轻的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的评论、批评起到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并留下了世界文学史上批评家与作家互动促进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批评家 作家 现实主义文学 恩怨 世界文学史 19世纪 萌芽时期 文学潮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重估”与“理论重构” 被引量:2
5
作者 蒋承勇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一、经典何以要"重估"?"经典重估"、"经典重读"、"回归经典",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的强烈呼声,也是国际学界的呼声。文学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更、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流动的;所以,每个时代都... 一、经典何以要"重估"?"经典重估"、"经典重读"、"回归经典",是近年来我国学界的强烈呼声,也是国际学界的呼声。文学经典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文化的变更、审美趣味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流动的;所以,每个时代都有重估经典的必要,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经典系统,这几乎是一个常识。对于专业工作者来说,必须在认识到这一点的基础上,探究引发经典流动和调整的深层原因,以期准确把脉经典与时代及社会之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现象 自然主义文学 现实主义 现代文学 文学文本 理论创新 文学鉴赏 理论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