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苏联专家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帮助——以西安市首轮总规的专家谈话记录为解析对象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浩 胡文娜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0-76,共7页
以"一五"时期西安市首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苏联专家谈话记录进行深入解析,再现了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帮助的鲜活事实。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帮助,既有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和规划原则等指导思想的明确... 以"一五"时期西安市首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例,通过对苏联专家谈话记录进行深入解析,再现了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进行帮助的鲜活事实。苏联专家对我国城市规划工作的帮助,既有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和规划原则等指导思想的明确,也有城市规划的科学基础、标准定额、设计方法和成果规范等工作内容的指导,还有签订协议文件等制度建设方面的建议。苏联专家对规划工作的帮助是全面、系统而深入的,兼顾了理论和实践、远景和近期、苏联经验和中国实际等多方矛盾,体现了科学、严谨而务实的态度。在对建国初期城市规划事业创立和发展的认识方面,应对苏联专家的重要贡献予以客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史 “一五”时期 西安市 总体规划 苏联专家 谈话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史为鉴 中国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研究的使命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28-130,共3页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 在城市规划行业方面,现在最缺少的一个成果就是城市规划科学史。我觉得,中国的城市规划科学史还是应该有的,因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太丰富了,从古代到现在都是如此。当年(1953年)我参加...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 在城市规划行业方面,现在最缺少的一个成果就是城市规划科学史。我觉得,中国的城市规划科学史还是应该有的,因为中国的城市规划太丰富了,从古代到现在都是如此。当年(1953年)我参加西安市规划工作时,就曾有个想法,在参加了规划工作以后,要经常回去看看,了解西安的城市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中国 历史 城市发展 科学史 西安市 工作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启规划改革议程断想——兼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城市规划成功转轨的历史经验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1-97,共7页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与当前的状况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其成功转轨主要有城市规划领域的思想得到解放、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对"先锋城市&... 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形势下,城市规划也面临着改革的压力。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城市规划的发展状况与当前的状况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其成功转轨主要有城市规划领域的思想得到解放、城市规划科学研究繁荣发展、对"先锋城市"进行规划探索、强有力的体制保障及同步推进改革的良好外部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研究通过对制约当前城市规划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提出推进城市规划改革的若干设想,包括研究制定国家"规划法"、设立"规划、国土和环境保护部"、组建"中国城市研究院"、加强城乡规划学二级学科建设、推进注册城市规划师责任制度建设、建立"城市规划(设计)大师"评选制度和"社区规划师"制度等,以期推动中国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改革 转轨 历史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系中国来华支援城市规划工作的苏联专家们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6-118,共3页
在苏联专家里面.穆欣是很重要的一位。穆欣有点像行政干部.他讲城市规划的思想性、政治性。穆欣到处讲城市规划.宣传城市规划的一些指导思想.理论方法,是一个能力很强的规划专家。
关键词 城市规划工作 专家 苏联 中国 思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57年“反四过”运动的历史考察——兼谈对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6-92,共7页
采取史料分析和老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进行历史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反四过"的主要诱因,"四过"实际指向整个基本建设领域,但城市规划却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 采取史料分析和老专家访谈等方法,对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进行历史考察。新中国初期的增产节约运动是"反四过"的主要诱因,"四过"实际指向整个基本建设领域,但城市规划却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其原因主要是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的特殊形势下,对城市规划科学性的认识明显不足。"反四过"的发生成为"三年不搞城市规划"的重要导火索,对1960年代规划事业走向衰败产生了深刻的不良影响。城市规划界应当将其作为重要的警示教育题材之一,经常性地开展自省和自律,并务实寻求城市规划工作的合理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城市规划史 增产节约 “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科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融贯,求索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略论邹德慈先生的学术成就与贡献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22-125,共4页
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规划师的知识、阅历及经验积累是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老一辈城市规划师是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见证人,整理和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对于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学科发展具有特殊价值。邹德慈先生(以下简称... 城市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学科,规划师的知识、阅历及经验积累是行业发展的宝贵财富。老一辈城市规划师是新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见证人,整理和研究他们的学术思想对于城市规划的理论建设与学科发展具有特殊价值。邹德慈先生(以下简称“先生”)于1951年考入同济大学,迄今从事城市规划专业已逾60年。在数十年的专业生涯中,他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极大地促进了中西方城市规划的思想交流,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并为城市规划的学科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理论 新中国 学术成就 城市规划师 城市规划专业 经验积累 学术思想 同济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恩难忘 苏联专家对新中国城市规划的帮助
7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2-124,共3页
那时候.能参与搞城市规划工作的人很少。于是,从四面八方调动,刚毕业的一些学生全给调过来。一些相关专业或相近专业的.都可以参与学习,一起搞规划。当时.大家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
关键词 城市规划工作 新中国 专家 苏联 年轻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视角的城市规划实施问题探讨——以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八大重点城市规划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61,113,共8页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立足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才能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规划实施的有关问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60年前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八大重点城... 城市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变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立足于较长的时间跨度,才能更加客观、理性地审视规划实施的有关问题。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对60年前八大重点城市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讨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背景下,八大重点城市规划在总体上得到了良好的实现,但规划实施中的问题也是不胜枚举的。制约规划实施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城市规划的整体性与建设实施的分散性、近期建设与远景发展、多部门配合与协调的矛盾,以及工业和国民经济计划多变等。60年前城市规划实施的情形,与当前规划实施的局面有着惊人的相似。高度重视规划管理工作的经验积累与科学总结,是保障城市规划实施及促进规划学科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 城市规划史 规划实施 蓝图 规划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略谋划城市设计院的成立和八大重点城市规划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2-124,共3页
在前期重点工业项目选厂过程中.已经出现过很多的矛盾.后来进行联合选厂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那么多厂子在一个城市里安排了以后,有很多问题是迫切需要城市建设来统一解决的。在工业项目的厂址确定了以后,就出现... 在前期重点工业项目选厂过程中.已经出现过很多的矛盾.后来进行联合选厂的过程中,又出现了一个突出的问题,因为那么多厂子在一个城市里安排了以后,有很多问题是迫切需要城市建设来统一解决的。在工业项目的厂址确定了以后,就出现了厂外工程的建设需要统一安排的问题.这就牵扯到城市建设的组织与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设计院 工业项目 城市建设 统一解 选厂 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规划70年的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4
10
作者 杨保军 郑德高 +1 位作者 汪科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4-23,共10页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发展的70年,是规划工作因应国家战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和有力支撑,成就卓著的70年;是规划观念不断更新和调整,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诉求,与时俱进的70年;是规划类型不断拓展,积累相当丰富的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规划发展的70年,是规划工作因应国家战略,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配套服务和有力支撑,成就卓著的70年;是规划观念不断更新和调整,积极响应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诉求,与时俱进的70年;是规划类型不断拓展,积累相当丰富的实践经验,开拓进取的70年;是规划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建立,技术标准规范日趋完善,有法可依的70年;是规划技术方法不断进步,新技术广泛应用,日新月异的70年;是规划前辈艰苦探路,几代规划人前仆后继、拼搏奉献,书写传奇的70年;也是经历过坎坷与挫折,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可歌可泣的70年。展望未来,广大城市规划工作者应当切实提升对接和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的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史 城市规划史 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当代中国 规划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国集团”与“三个梯队”——关于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13
11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7-23,44,共8页
国际比较对于中国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尺度"观念至为关键。研究认为,与中国具有相对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可以界定为国土面积大于200万km2或GDP大于6500亿美元,全球只有24个这样的国家,它们主导了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囊... 国际比较对于中国城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尺度"观念至为关键。研究认为,与中国具有相对可比性的国家或地区可以界定为国土面积大于200万km2或GDP大于6500亿美元,全球只有24个这样的国家,它们主导了全球的社会经济发展,囊括了世界主要国家类型,可以作为中国城镇化国际比较研究的基本参照框架。就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来看,24个国家表现为三个不同的梯队:第一梯队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均比较高,主要是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起步早,先发优势突出;第二梯队城镇化起步稍晚,但发展迅猛,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关系失衡,乃至落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和印度等处于以发展中国家为主导的第三梯队,城镇化发展尚处于后发的起步期,保持经济稳健增长、实现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共进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中国 国际比较 “24国集团” “三个梯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语定名 “城市规划”专业名词之来历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32-134,共3页
刘学海(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城市规划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很多还没有认真地总结过。而且连“城市规划”这个概念,好像都是新的,是从别的学科,比如说从建筑行业里头脱胎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城市规划“这个... 刘学海(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城市规划工作方面的一些问题.有很多还没有认真地总结过。而且连“城市规划”这个概念,好像都是新的,是从别的学科,比如说从建筑行业里头脱胎出来的。以前并没有“城市规划“这个名词。当然.过去也有过“都市计划”等类似概念.但是却并没有“城市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工作 专业名词 来历 定名 术语 建筑行业 都市计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九六之争 1957年的“反四过”运动及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周干峙(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我们国家一搞工业建设的时候,同时就重视了城市规划。当时做规划.从专业来讲就有一个“九六之争”.这是很大的一个事。什么叫“九六之争”?那个时候苏联提倡说“对人的关怀”.这... 周干峙(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我们国家一搞工业建设的时候,同时就重视了城市规划。当时做规划.从专业来讲就有一个“九六之争”.这是很大的一个事。什么叫“九六之争”?那个时候苏联提倡说“对人的关怀”.这个原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要保证每个人有9m^2的居住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运动 工业建设 居住面积 周干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友谊之桥 苏联城市规划专家的翻译们
14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8-120,共3页
咱们国家的技术队伍,应该都是从头学起的。那时候.我们最基本的.人手一册的,就是程应铨翻译的苏联书籍,叫《城市规划——工程经济基础》这本书。我们无本可查.像规范、人口计算等等,各种经济指标都是借鉴苏联的。所以,程应铨立... 咱们国家的技术队伍,应该都是从头学起的。那时候.我们最基本的.人手一册的,就是程应铨翻译的苏联书籍,叫《城市规划——工程经济基础》这本书。我们无本可查.像规范、人口计算等等,各种经济指标都是借鉴苏联的。所以,程应铨立下了汗马功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苏联 翻译 专家 技术队伍 工程经济 经济指标 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调落实 联合选厂过程中城市规划综合统筹之贡献
15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2-124,共3页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我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主要的任务是苏联帮助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同时,也给它们配套了694个项目.这694项是中国自己配套的。这些项目被提出来以后,首先碰到...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我们国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1953年开始的.主要的任务是苏联帮助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同时,也给它们配套了694个项目.这694项是中国自己配套的。这些项目被提出来以后,首先碰到的问题就是各个项目要放在哪里.工人镇、小城市和城市怎么组织安排,这样的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当时国家计划中的一个大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选厂 工业项目 国家计划 小城市 配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30年代苏联的“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建设——关于“苏联规划模式”源头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7-85,共9页
采取"寻根探源"的研究思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19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提出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初步认识了"苏联规划模式"的历史渊源与脉络,认为苏联&qu... 采取"寻根探源"的研究思路,在广泛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19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建设思想的提出过程及其主要内容进行了相对系统的梳理,初步认识了"苏联规划模式"的历史渊源与脉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的有关理论思想,是以国际特别是欧洲城市规划的技术发展为基础,将有关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思想与苏联城市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史 国际史 莫斯科改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城市发展理念的四次转变 被引量:7
17
作者 李浩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89-93,共5页
基于宏观认识的视角,文章通过对我国60多年来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政治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我国确立了以配合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念,... 基于宏观认识的视角,文章通过对我国60多年来城市发展理念的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总结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政治和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我国确立了以配合大规模工业化建设为宗旨的"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念,此后在"二五"计划早期、进入"三年困难时期"后、实行改革开放期间及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理念经历了4次主要转变。而促成城市发展理念转变的因素,主要是政治体制的变革,以及其背后影响深刻的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展望未来,城市发展理念趋向于回归科学和理性,民众诉求应当切实成为城市发展及规划建设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发展理念 转变 政治体制变革 现实社会经济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光宇先生与新中国第一本《城乡规划》教科书的编写
18
作者 李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年第5期27-28,共2页
2002年初,当我在母校(重庆大学)参与学生刊物《建卒》编辑工作时,曾邀请黄光宇先生赐写一篇文章(当时我已获推免研究生资格,并决定师从黄先生)。
关键词 城乡规划 教科书 新中国 编写 重庆大学 工作时 研究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洛阳模式 避开旧城建新区的“一五”洛阳规划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浩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4-116,共3页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当年洛阳市的规划.长时间内出不来理想方案,前面做了不少方案,都不满意。后来没办法.让每个人员都做一个方案.巴拉金也都没看上。最后把何瑞华调去了.何瑞华设计了一条放射线,一... 赵瑾(受访人简介详见本刊2017年第4期本栏目):当年洛阳市的规划.长时间内出不来理想方案,前面做了不少方案,都不满意。后来没办法.让每个人员都做一个方案.巴拉金也都没看上。最后把何瑞华调去了.何瑞华设计了一条放射线,一个公园.方案就通过了。刘学海知道洛阳市规划的有关情况.他是洛阳组的小组长。何瑞华很用脑子,框框少.敢突破.这是她最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阳市 规划 旧城 放射线 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极核”走向“均衡”——以智慧小城镇建设助力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之梦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浩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4年第4期10-15,共6页
近30年来,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呈现相对单一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偏向以及极核化发展态势。"单向极核化"的发展,一方面造成大量的小城镇发展机会被上位城市所剥夺,各级中心城市近乎疯狂地发展;而另一方面,小城镇在国家城... 近30年来,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发展呈现相对单一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发展偏向以及极核化发展态势。"单向极核化"的发展,一方面造成大量的小城镇发展机会被上位城市所剥夺,各级中心城市近乎疯狂地发展;而另一方面,小城镇在国家城镇体系中的各类基础性支撑作用也同时丧失,不得不依赖于少量的中心城市来解决,这是导致传统城镇化中各类资源、环境及社会危机的根本症结所在。信息化、智能化等新技术发展应用形成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潜在性变革,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历史性机遇。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应认识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与变数,"顺势而为"地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即将"政府力"与正在崛起的"技术力"进行"嫁接"和"联姻",把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政策着力点更多地放在相对弱势的小城镇方面,构筑与市场发展取向相互作用的"反磁力",为中国的城镇化发展开辟一条自下而上的发展通道,促进城镇化的相对均衡发展,助推生态、低碳、智慧等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的最终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城镇化 “单向极核化” 智能化 小城镇 “反磁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