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城镇化率60%后的趋势与规划选择 被引量:82
1
作者 王凯 林辰辉 吴乘月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9-17,共9页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中后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等发生变革的全新时期,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呈现增速放缓,人口流动更加近域化,人口结构发生改变、需求多... 随着城镇化率突破60%,我国全面进入城镇化中后期,这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空间组织等发生变革的全新时期,需要重新审视城镇化发展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城镇化呈现增速放缓,人口流动更加近域化,人口结构发生改变、需求多元化等新特征。未来,多元服务经济需求的现实性和保障人力资源的迫切性、城乡双向融合的现实性和城市存量更新的迫切性将成为影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基于此,进一步思考我国城镇化率发展可能的高中低三种情景,并预判城镇化空间格局。同时,规划工作面临重大挑战,以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的国土空间结构调整、以人民为中心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治理的现代化应当成为未来的工作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化 城镇化水平 空间格局 存量时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复兴视角下的城市中心区更新研究——以上海真如地区为例 被引量:12
2
作者 李强 潘磊 陈蕾蕾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3期68-74,共7页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 城市中心区作为城市经济、空间和社会发展的核心,对于城市整体的良性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城市中心区更新更关注于经济价值的发挥和公共设施的完善,缺少从文化复兴的角度探索彰显地区特色、激发空间活力、提升文化认同的更新经验。文章以上海真如副中心为例,结合地区建设和更新的实际问题,以文化复兴为导向,从文化传承和创新两个层面提出挖掘地区文化要素和重塑文化空间的更新路径。即:从历史的角度挖掘沉淀的空间和文化脉络;通过对当前社交空间形式的反思,重拾优秀的传统生活秩序;结合城市发展目标,探索地区的文化价值区段。在空间更新层面,注重以历史文化要素为触媒,重塑和重组文化空间及文化脉络;注重本土化生活空间和习俗的重构和引导;注重代表未来新文化人群的引入和空间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复兴 城市更新 城市中心区 上海真如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约束传导:“上海2040”分区指引编制技术方法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郑德高 孙娟 +4 位作者 葛春晖 张振广 张晓芾 张一凡 马璇 《上海城市规划》 2017年第4期38-45,共8页
现阶段大城市总体规划面临规划与实施脱节的困境",上海2040"率先探索"分区指引"编制改革,从分区维度构建总规管控体系,传导全市总规核心内容,以保障总规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传统分区指引往往形式认同大于实施效... 现阶段大城市总体规划面临规划与实施脱节的困境",上海2040"率先探索"分区指引"编制改革,从分区维度构建总规管控体系,传导全市总规核心内容,以保障总规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传统分区指引往往形式认同大于实施效用。新时期,分区指引应成为面向实施的政策性文件、面向规划的技术性指引、面向体系的协商性平台。以"任务书"为形式体现法定地位;以"行政区"为边界对应行政事权;以"刚性管控"为核心保障传导效率;以"一文一表一图"为体例精简指引表达;以"事权边界"为准绳明确指引深度;以"动态协商"为机制衔接总体规划和分区规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2040 分区指引 约束传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模式与空间--新型海洋产业园规划探索 被引量:2
4
作者 林辰辉 马璇 《上海城市规划》 2016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在新一轮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滨海城市努力用科技创新打造升级版的海洋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规划,新型海洋产业园区特定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与区位特征,决定了其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具有独特性。结合石狮市海洋产业园... 在新一轮海洋经济蓬勃发展的背景下,许多滨海城市努力用科技创新打造升级版的海洋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产业园区规划,新型海洋产业园区特定的产业特征、发展阶段与区位特征,决定了其规划编制的技术路径具有独特性。结合石狮市海洋产业园的规划实践,从产业、模式与空间3方面入手,提出基于海洋产业特征的产业发展策略与功能选择、基于产业内在属性的产城业态比例与组织、基于滨海区位属性的宜居空间选址与防风设计3大编制要点,以期为其他海洋产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 模式 空间 海洋经济 产业园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重建时代”北川发展路径的思考 被引量:3
5
作者 郑德高 付磊 +1 位作者 李新阳 陈烨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2期110-114,共5页
与北京"后奥运"和上海"后世博"类似,北川在"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目标下短时间集聚了大量的投资,面临"后重建时代"的投资下滑,经济转型的压力。同时重建的新北川与震前北川的发展基础与资源... 与北京"后奥运"和上海"后世博"类似,北川在"三年重建、两年完成"的目标下短时间集聚了大量的投资,面临"后重建时代"的投资下滑,经济转型的压力。同时重建的新北川与震前北川的发展基础与资源条件完全不同,原有的发展路径不能重复,新的发展路径需要重新定位。本文思考了在后重建时代北川的定位与新的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重建时代 工业化 城镇化 现代 文化遗产 主题论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