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老旧小区成片连片微更新思路与策略
1
作者 窦飞宇 骆建云 +2 位作者 吴嘉慧 曾艳婷 谢璇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5-121,共7页
广州经过多年老旧小区更新实践探索,总结并积累经验,反思单个小区改造及过度依赖财政投资等现实问题。结合广州老城存量资源实际状况,以成片连片的老旧小区为工作对象,基于精细化评估充分挖掘老旧小区存量资源价值;以成片连片策划方案... 广州经过多年老旧小区更新实践探索,总结并积累经验,反思单个小区改造及过度依赖财政投资等现实问题。结合广州老城存量资源实际状况,以成片连片的老旧小区为工作对象,基于精细化评估充分挖掘老旧小区存量资源价值;以成片连片策划方案、建设实施方案和长效运营方案为统筹规划的抓手,完成从前期谋划到后期运营的全链条更新工作整合;合理划分投资界面,确定项目实施部署,提出老旧小区可持续微更新治理的创新思路与策略。结合广州白云区广园片区实践案例,在逐步提升城市人居环境品质、对标完整居住社区补短板的同时,进一步探索具备经济可行性的老旧小区长效维育更新路径,为我国老旧小区微更新研究与实践提供经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微更新 成片连片 广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棕地环境修复与再开发规划的国际经验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慧 江海燕 +1 位作者 肖荣波 李智山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24,共6页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大量工业企业被关停、破产或搬迁,遗留的工业棕地及其不合理规划开发易导致环境安全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梳理3个欧美国家城市棕地修复与再生的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国外棕地开发规划的流... 伴随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和产业结构的深入调整,大量工业企业被关停、破产或搬迁,遗留的工业棕地及其不合理规划开发易导致环境安全问题。文章首先通过梳理3个欧美国家城市棕地修复与再生的规划设计案例,分析国外棕地开发规划的流程,总结为3个主流的环境修复与再开发利用模式,即以开敞空间开发为导向的持续性修复,以工业遗产为依托的生态型修复和以新型产业为主导的置换型修复;其次,从场地环境调查、环境风险评估、功能定位与修复策略选择、耦合修复的规划设计以及后续环境监测与检讨完善等方面,对我国城市棕地再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棕地 再开发 修复模式 规划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视角下绿色基础设施体系构建与规划策略 被引量:31
3
作者 蔡云楠 温钊鹏 雷明洋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18,共7页
文章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在分析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保护与修复结合;流域统筹,水陆结合;灰绿统筹,快慢结合;部门统筹,多规融合"的规划原则,初步构建了"区域—... 文章阐述了绿色基础设施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和作用,在分析其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保护与修复结合;流域统筹,水陆结合;灰绿统筹,快慢结合;部门统筹,多规融合"的规划原则,初步构建了"区域—城区—场地—建筑"多个层面的技术框架,明确了各层面的建设对象和建设目标,并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策略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绿色基础设施 体系 规划目标 原则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开放空间外部性利益失衡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海燕 何妍 郭韵妍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49,共5页
城市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户外场所,其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无法定价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美学价值,快速城市化和住房市场化导致这些公共稀缺资源的私有化和商业化。以广东祈福地产2个典型封闭楼盘及其所... 城市开放空间是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的重要户外场所,其对城市生活质量的贡献主要表现为无法定价的生态、环境、社会和美学价值,快速城市化和住房市场化导致这些公共稀缺资源的私有化和商业化。以广东祈福地产2个典型封闭楼盘及其所依托的公共开放空间为例,以周边土地开发前后各方利益得失假设为基础,调查其外部性利益内部化的表现、实现手段和利益固化引起的冲突,以及各利益主体对外部性价值的感知和认同,分析利益失衡的原因和机制。最后,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案例,从完善法规技术和推行公共政策两大方面提出公共开放空间利益分配的多赢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公共开放空间 外部性 利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精细时空行为测度的街道空间人群数字画像构建与分异 被引量:4
5
作者 史宜 戴运来 +2 位作者 张珣 杨俊宴 李秋莹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33,共10页
【目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需要匹配多元化人群的实际活动需求,既有的数字技术方法更多从大尺度、宏观视角出发研究人群活动,难以满足景观尺度上对人群时空行为的智能画像研究。从景观-建筑尺度深入探讨面向街道设计的人群数字画像识别... 【目的】城市空间景观设计需要匹配多元化人群的实际活动需求,既有的数字技术方法更多从大尺度、宏观视角出发研究人群活动,难以满足景观尺度上对人群时空行为的智能画像研究。从景观-建筑尺度深入探讨面向街道设计的人群数字画像识别指标体系与测度方法,可为理解街道建成环境与人群分异之间的互动机制提供依据。【方法】以江苏省南京市中央路为案例,通过采集基于手机定位服务(location-based services,LBS)的人群时空数据和街道空间数据,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不同类型人群的街道空间时空使用特征;提出包含基本属性、时间偏好、空间偏好、设施偏好和景观偏好等多维度指标的街道空间人群数字画像测度方法和谱系构建方法。【结果】识别出213种街道空间人群类型和7类典型人群数字画像,揭示了街道空间人群数字画像的时空分异特征,发现了这些特征与现状街道景观设计和设施布局的关联性。【结论】基于街道空间人群数字画像的分析结果,针对性地提出提升街道空间品质的规划建议,有助于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实际活动需求,以助力城市空间景观设计响应居民需求,从而创造更加宜居、舒适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精细时空行为 人群数字画像 时空分异 街道空间 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量增长下的南海开敞空间质量提升规划设计指引 被引量:6
6
作者 江海燕 吴俊达 +1 位作者 李智山 王慧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96,共5页
在城市由增量增长向存量增长、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型阶段,开敞空间在视觉景观、社会共享、生态连接、地方文化等方面对城市品质提升和"产城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南海为例,针对当前开敞空间面临的网络连接不足、... 在城市由增量增长向存量增长、从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型阶段,开敞空间在视觉景观、社会共享、生态连接、地方文化等方面对城市品质提升和"产城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以广东南海为例,针对当前开敞空间面临的网络连接不足、空间协调不够、开放共享欠缺、参与利用低下等问题,从构建网络体系、增强与城市空间协调、增加共享空间及重视场地活力四大方面提出规划设计指引,达到在开敞空间数量增长有限的基础上,从开放、复合、连接与参与四方面增强空间品质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存量增长 开敞空间 规划设计 指引 广东南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热地区开敞空间使用调查及其规划设计启示
7
作者 江海燕 雷明洋 李智山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93-98,共6页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建设对提升公共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功能和城乡景观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使用者对开敞空间的需求及场地行为特征着手,采用定量统计法、社会单元图谱分析法和图解分析... 在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战略背景下,开敞空间系统规划建设对提升公共设施的社会服务功能、生态修复功能和城乡景观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使用者对开敞空间的需求及场地行为特征着手,采用定量统计法、社会单元图谱分析法和图解分析法对佛山市南海区的开敞空间进行了研究,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湿热地区开敞空间规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敞空间 湿热地区 佛山市南海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