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地震分布丛集性给出断层参数的一种新方法 被引量:15
1
作者 王福昌 万永革 +2 位作者 钱小仕 张丽娟 张梅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522-530,共9页
由于大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介质的非均匀性,发震断层面的几何形态一般十分复杂.如果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则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而是多个断层面的组合.利用地震空间位置分布丛集性,即震源点成丛位于断层面... 由于大范围内地质构造的复杂性和介质的非均匀性,发震断层面的几何形态一般十分复杂.如果大地震的破裂过程涉及多个断层的活动,则发震断层并非是单一断层平面,而是多个断层面的组合.利用地震空间位置分布丛集性,即震源点成丛位于断层面附近的假设,结合稳健扩充算法和主成分分析给出一种可以重构活断层网络三维空间结构的新方法.该方法每次从震源点集中处开始,利用假设检验扩充子断层面,并得到多个子断层面.接着按震源点属于最近断层面的准则把各子断层面内的震源点进行竞争,并根据一定假设合并和删除一些子断层面,最后用主成分分析确定每个子断层面参数.于是可根据地震事件目录给出一组矩形区域来描述断层面网络结构,其中每个矩形断层面由其位置、走向和倾角确定.通过计算机模拟发现,新方法可成功地重建模拟地震目录的断层面,最后用于南加州1992年6月28日发生的Landers地震部分余震目录中,得到各个子断层面参数与已知地质破裂或隐伏断层相当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面解 小震丛集 主成分分析 Landers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边坡动力响应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门妮 孙有为 +2 位作者 薄景山 黄艳 沈超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0-120,共11页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并结合汶川地震实例分析了边坡的共振特性、动力响应变化以及地震动三要素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汉源县高烈度异常现象从共振的原因做出了解释。通过分析发现:边坡的共振主要由前5阶固有频率... 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边坡数值模型,并结合汶川地震实例分析了边坡的共振特性、动力响应变化以及地震动三要素对边坡动力响应的影响,对汉源县高烈度异常现象从共振的原因做出了解释。通过分析发现:边坡的共振主要由前5阶固有频率被激发引起,坡体阻尼和地震波频率对共振作用有显著影响。边坡体对输入地震波低频部分存在放大作用,对高频能量具有滤波作用。坡体加速度和位移响应随高程增加而增大,沿水平方向从左至右,位移减小,加速度先增后减。坡体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随持时变化不明显;坡体位移随振幅和持时增加而增大,随频率增大而减小;弹性范围内,加速度和位移动力响应绝对量随振幅增大呈明显的线性增长关系,而位移、加速度放大系数保持不变;坡面陡坎处动力响应突变效应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振 动力响应 汶川地震 ANSYS 烈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汶川特大地震之北川县城震害分析 被引量:13
3
作者 王根龙 刘红帅 张军慧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73-178,共6页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 2008年5月12日汶川8.0级地震在北川县城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导致上万人死亡,整个北川县城变为废墟。现场地震科考分析显示,造成北川县城建筑物和道路严重损毁以及人员重大伤亡的三个主要原因为:活断层错动产生的地表破裂效应,地震引发的次生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强地震动产生的振动破坏效应。北川县城主断裂和次级断裂沿线分布的建筑物震害较重,而邻近断裂的建筑物震害相对较轻;地震触发的王家岩滑坡和景家山崩塌对北川县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导致2000余人死亡;而振动破坏效应在北川县城普遍存在,它产生的水平剪切运动对建筑物的危害很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特大地震 北川县城 断层错动效应 次生地质灾害 振动破坏效应 震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原理与方法 被引量:7
4
作者 任鲁川 霍振香 洪明理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3,共7页
总结基于数值模拟的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的基本步骤,论述潜源位置界定原则、潜源参数取值方法、潜源地震海啸发生率估算方法,同时给出一种可以耦合潜源参数不确定性效应的地震海啸危险性分析方法。
关键词 地震海啸 危险性分析 不确定性 潜源参数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及强震重现水平的估计——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锟 任鲁川 +1 位作者 田建伟 刘哲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02-709,共8页
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作为研究区,将广义极值理论用于估计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首先分析了琉球海沟俯冲带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资料,界定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然后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按时间域进行分割,并提取各时间段发生的极限... 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作为研究区,将广义极值理论用于估计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首先分析了琉球海沟俯冲带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资料,界定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然后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按时间域进行分割,并提取各时间段发生的极限震级的地震样本,最后通过广义极值分布模型估计了该区域的震级上限值和强震重现水平,并对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地震海啸源 震级上限 广义极值分布 琉球海沟俯冲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双级加筋土挡墙的动力响应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张世暖 蔡晓光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汶川地震中一处双级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理,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平台宽度的变化对双级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中,平台位置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是该双级加筋... 为了研究汶川地震中一处双级加筋土挡墙的破坏机理,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进行动力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平台宽度的变化对双级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的影响。数值结果表明:汶川地震中,平台位置产生过大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是该双级加筋土挡墙发生局部破坏的原因;地震作用下,墙顶处水平位移最大值与不同的平台宽度之间呈非线性关系,上级挡墙的水平位移最大值随平台宽度的增加先减小后增大,而下级挡墙的水平位移最大值则随平台宽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增大平台宽度可以减小下级挡墙面板附近填土的竖向位移;在低烈度时,平台宽度对峰值加速度(Peak Ground Acceleration,PGA)放大系数影响较小;在高烈度时,平台宽度对PGA放大系数影响较大。因此通过设计合理的平台宽度能提高双级加筋土挡墙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加筋土挡墙 汶川地震 平台宽度 抗震性能 FLAC3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质边坡稳定塑性极限分析方法——斜分条法 被引量:24
7
作者 王根龙 伍法权 李巨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767-1771,共5页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依据岩质边坡沿某一滑裂面滑动破坏时,在其内部产生沿陡倾角结构面(断层、节理和层面)的剪切破坏现象,建立了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斜分条法破坏模式。进一步根据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时的虚功率方程,推导得出了斜分条... 基于塑性极限分析上限定理,依据岩质边坡沿某一滑裂面滑动破坏时,在其内部产生沿陡倾角结构面(断层、节理和层面)的剪切破坏现象,建立了岩质边坡极限分析斜分条法破坏模式。进一步根据滑体处于极限状态时的虚功率方程,推导得出了斜分条后岩质边坡的塑性极限分析稳定系数计算公式。采用超载系数的方法,将稳定系数表示在块体所受的极限荷载,避免了隐式出现,有效地简化了公式推导。以锦屏一级水电站右岸边坡为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表明,结论较为合理,对于具有倾斜界面的岩质边坡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限定理 虚功原理 结构面 稳定系数 斜分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王根龙 伍法权 蔡晓光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5-58,64,共5页
渝怀线DK385+470~DK385+700段为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当采用滑面为直线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无法考虑滑体内的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导致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 渝怀线DK385+470~DK385+700段为典型的顺层岩质边坡,当采用滑面为直线型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计算时,由于无法考虑滑体内的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直接导致稳定系数计算结果偏大。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原理,结合工程实例,提出了考虑层间错动的顺层岩质边坡极限分析上限法,并推导了这种方法的稳定系数计算公式。该方法可以将层间错动产生的内能耗散计入到虚功率方程中,因而可以考虑层间错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以渝怀线典型顺层岩质边坡为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极限分析上限法分别进行了稳定性分析计算,结果两种方法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系数 极限分析 上限解 层间错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最小二乘与全最小二乘法及其参数估计 被引量:22
9
作者 王福昌 曹慧荣 朱红霞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6-17,共2页
文章对经典的最小二乘和全最小二乘方法的应用背景、原理与算法进行了介绍,给出了它们在线性模型参数估计中的MATLAB实现;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了在模型中所有变量均具有不可忽略的误差时,全最小二乘法得到的参数估计更接近于真实参数。
关键词 最小二乘 全最小二乘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潜伏期有传染性的传染病模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丽娟 王福昌 +1 位作者 万永革 李振刚 《应用数学和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6-873,共8页
建立了一类潜伏期具备传染性的传染病传播模型,根据疾病传播规律求解了疾病消失和持续生存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系统稳定性条件.最后,以COVID⁃19为例,解释了各种举措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并对疫情传播... 建立了一类潜伏期具备传染性的传染病传播模型,根据疾病传播规律求解了疾病消失和持续生存的阈值——基本再生数.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讨论,得到了系统稳定性条件.最后,以COVID⁃19为例,解释了各种举措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并对疫情传播扩散做了探讨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模型 全局稳定性 基本再生数 COVID⁃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述评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达 肖红 周宏伟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2期152-158,共7页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结合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我国历史文化村... 随着全球化、城市化、工业化的发展及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镇经济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专家、学者对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与发展的研究也逐渐深入,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文章结合中国知网(CNKI)中关于我国历史文化村镇保护与发展研究的相关文献,从文献分布、保护的必要性、保护的对象、内容、原则、方法与措施等方面对研究内容进行详细论述,分析其不足,由此提出对未来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村镇 保护与发展 保护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水电站坝址右岸边坡变形分析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5
12
作者 范永波 伍法权 +1 位作者 王根龙 任爱武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9期61-64,共4页
通过对某水电站坝址右岸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以及诱导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及极限平衡分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 通过对某水电站坝址右岸边坡现场工程地质条件的系统调查,对边坡的岩体结构类型及其成因机制、结构面与坡面组合特征,以及诱导因素进行了细致研究,在此基础上通过FLAC3D数值模拟及极限平衡分析,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对其变形破坏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处于压致拉裂初始阶段,边坡的变形受开挖控制作用明显。监测结果显示,雨季过后,随着开挖进行,坡体中上部覆盖层在下部岩体的带动下产生同步变形。受下部岩体约束,在坡体最薄弱部位,高程1191m处的网格梁出现了隆起、弯曲变形,并局部出现了较大的水平向及竖向位移,经预应力锚索加固后,坡体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塑性区 稳定系数 预应力锚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源县背后山滑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门妮 薄景山 +1 位作者 孙有为 齐文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9,共9页
坐落于背后山古滑坡前缘堆积体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出现了罕见的高烈度异常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汶川地震对背后山古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计算得到了汶川地震汉... 坐落于背后山古滑坡前缘堆积体之上的四川省汉源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出现了罕见的高烈度异常现象。针对此种现象,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汶川地震对背后山古滑坡稳定性的影响。通过有限元地震时程反应分析,计算得到了汶川地震汉源背后山滑坡的安全系数时程、速度时程及位移和应力矢量场,以此分析判断此滑坡是否发生整体滑动。在此基础上,针对坡肩附近等关键部位,分析其受力和振动速度效应,并运用4种安全系数确定方法计算了滑面和关键点的安全系数值。结果表明:背后山古滑坡在汶川地震中并未发生整体滑动,但在坡肩附近会出现局部拉张开裂,高烈度异常与滑坡滑动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稳定性分析 安全系数 烈度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最小二乘和全加权最小一乘准则下的空间直线拟合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慧荣 王福昌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9期111-112,127,共3页
讨论空间直线拟合问题,在使得点到空间直线距离平方和最小准则下,给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直线拟合方法,并且在使得空间点到直线加权距离和最小准则下,给出了拟合直线的优化方法。算法简单,在计算机上实现方便。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算... 讨论空间直线拟合问题,在使得点到空间直线距离平方和最小准则下,给出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直线拟合方法,并且在使得空间点到直线加权距离和最小准则下,给出了拟合直线的优化方法。算法简单,在计算机上实现方便。最后,数值仿真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并讨论了空间中圆周拟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直线拟合 全最小二乘 全加权最小一乘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最小一乘回归系数估计的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慧荣 王福昌 张丽娟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2-143,共2页
文章对正交最小一乘方法的背景与原理进行了介绍,给出了线性模型参数估计算法和在MATLAB中的实现,通过计算机仿真说明了本文算法的正确性和正交最小一乘法较正交最小二乘法更具有稳健性。
关键词 正交最小一乘 正交最小二乘 线性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摩擦自复位支撑及其在双柱式桥墩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德斌 何杰 +1 位作者 孙治国 王东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1-59,共9页
针对传统自复位支撑在低强度地震作用下难以充分耗能的问题,基于桥式放大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扭转摩擦自复位支撑(self-centering displacement amplified rotational friction brace,SC-DARFB)。介绍了其基本构造、... 针对传统自复位支撑在低强度地震作用下难以充分耗能的问题,基于桥式放大工作机理提出了一种具有位移放大功能的扭转摩擦自复位支撑(self-centering displacement amplified rotational friction brace,SC-DARFB)。介绍了其基本构造、工作原理,给出了其理论恢复力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初始放大角度下支撑的力学性能,并对附加SC-DARFB的双柱式桥墩结构进行地震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理论恢复力模型能够有效描述SC-DARFB的滞回性能,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较好;随着初始放大角度的减小,SC-DARFB起滑荷载、最大荷载和耗能能力均有显著提高,且具有较强的自复位能力;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支撑的拉、压最大荷载比满足美国钢结构规范限值1-3,基于此原因建议SC-DARFB采用倒V型对称布置形式;将SC-DARFB应用于双柱式桥墩结构,能够有效减小双柱式桥墩结构的最大墩顶位移及震后桥墩残余位移角,通过减小SC-DARFB初始放大角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双柱式桥墩的减震耗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耗能 位移放大 恢复力 桥梁抗震 双柱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