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西南天山山前的晚新生代构造与地震活动 被引量:64
1
作者 陈杰 丁国瑜 +11 位作者 Burbank D.W. Scharer K. Rubin C. Sobel E. 曲国胜 沈军 尹金辉 赵瑞斌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4-135,共2页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 -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 ,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 4个运动... 天山是研究现今陆内造山作用及过程、陆内变形、陆内强震及其预测等大陆动力学问题的理想实验场。西南天山和塔里木之间的新生代褶皱 -逆断裂带基本上由一南冲弧形推覆构造系统和一向北反冲的构造系统组成 ,由北而南主要由以下 4个运动学单元组成 :(1)新生代复活的喀拉铁热克山 -天山南脉古生代造山带 ,其快速变形和抬升可能起始于 2 3~ 2 6Ma前 ,持续至 13~ 16Ma前。 (2 )向南逆冲的西南天山前陆薄皮主冲断带 ,包括木兹杜克弧形薄皮推覆体和依柯冲断带 ,前者代表了向南薄皮逆掩的天山型岩系 ,地表主要表现为一系列的飞来峰群 ,在 14Ma前曾有过大规模活动 ,最小缩短量约为 2 0~ 35km ,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1.4~ 2 .7mm a ;后者代表了向南叠瓦状薄皮逆冲推覆的前陆古生代基底 (塔里木地台型沉积岩系 )卷入构造 ,其西段在距今 14Ma时曾有过强烈活动。两者共同组成了一复杂的双重构造 ;新生代地层也卷入变形。 (3)喀什 -阿图什弧形反冲褶皱 -逆断裂带 ,由 3排向北 (天山 )反冲的左阶雁列展布的第四纪地表滑脱褶皱组成 ,仅在大山口以西发育。该构造带形成于距今约 1.4Ma以后。依什拉克喀拉乌尔断裂以南 ,博古孜河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5 .8mm a ,翁库尔剖面的最小缩短速率约为 8.6mm a。 (4 )塔里木克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南天山 晚新生代构造 变形时间 缩短量 地震活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高丽营断层事件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尹功明 卢演俦 +1 位作者 魏兰英 张景昭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01-110,共10页
断层的活动时代是活动构造、古地震和新构造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的难点所在。确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事件的年代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测定断层活动产物 (如断层泥、断层破碎物、崩积楔等 )的年龄来确定断层事件的年代 ;二是... 断层的活动时代是活动构造、古地震和新构造等研究中的重要内容 ,也是目前的难点所在。确定断层最新一次活动事件的年代通常有两种途径 :一是通过测定断层活动产物 (如断层泥、断层破碎物、崩积楔等 )的年龄来确定断层事件的年代 ;二是通过测定断层错动的最新地层及其上覆未错动的最老地层的年龄 ,来获得活动年代的上下限年龄。根据沿高丽营断层在房山坨里至永定河一带所观察到的活动断层的具体特征 ,分别采用了上述两种途径和相应的测年技术 ,给出了芦井、晓右营、辛开口和长辛店等地断层的最后一次活动的大致年代。高丽营断层至少有过 3次活动 ,分别发生在距今 2 70~ 36 0 ,130~ 140和 1.8~ 4 .2k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活动 年代学 北京 古地震 活动构造 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