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泸定地震典型底商多层建筑震害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董策 郭迅 +4 位作者 罗若帆 张钦哲 董孝曜 张俊 王波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49-2056,共8页
为了探讨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大量底商多层建筑严重破坏或倒塌。选取代表正反两方面的5栋有代表性的建筑,通过理论基础和模型实验进行震害机理剖析。结果表明:震害主要集中在底层,而底层由混凝土柱和砌体墙混搭而成... 为了探讨2022年9月5日四川省泸定县6.8级地震震中大量底商多层建筑严重破坏或倒塌。选取代表正反两方面的5栋有代表性的建筑,通过理论基础和模型实验进行震害机理剖析。结果表明:震害主要集中在底层,而底层由混凝土柱和砌体墙混搭而成。横向不开洞的砌体墙约束了结构横向及扭转变形,楼板只沿纵向平动,各构件分担的地震剪力与其纵向抗侧刚度成比例。刚度大的硬脆构件将出现“内力凝聚”,进而达到“变形饱和”,以脆性破坏的方式丧失承重能力,此时上部各层的重力转由横墙承担。如果此时地震还未停止,横墙因在出平面方向失去“扶壁”作用,结构整体将沿纵向触地倒塌。相反,底层的构造如果避免刚度的过大差异,就可显著提升抗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地震 底商建筑 震害机理 内力凝聚 变形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建筑人群疏散路径规划
2
作者 王禹萌 王波 +1 位作者 陈旭亮 官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0,共6页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 为提升人群疏散效率,提出基于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根据结构动力方程与地震能量响应函数,结合楼层加速度的傅里叶幅度谱,提取地震频率成分,自助聚合地震频率成分特征,生成若干决策树组建随机森林,比较每棵决策树相对的地震频率成分特征贡献值;融合蚁群算法和元胞自动机,构建基于六边形栅格的地图模型,创建1种基于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的地震灾区高层建筑疏散人群路径实时规划算法,解析障碍物位置信息,根据贡献值标记并避开存在障碍物的路径,引入分段更新规则,筛选最优路径作为解决方案,获得最优疏散人群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全面表征震中环境的障碍物几何特征,适应多种场景模式,疏散路线合理,且与其他算法相比,所提方法的疏散路线最短,人群运动流畅,显著提升高层建筑内人群疏散的安全性和时效性,可有效避免踩踏事件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地震灾害应急管理提供智能化的决策支持工具,对减少地震产生的人员伤亡具有重要实践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森林 地震灾区 高层建筑 疏散路径规划 蚁群-元胞算法改进随机森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建筑结构地震破坏倒塌机理新认识 被引量:7
3
作者 罗若帆 郭迅 +1 位作者 董孝曜 张钦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5-103,共9页
以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多层建筑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然而,在历次地震中,多层建筑破坏最严重,倒塌数量最多。震害调查发现,框架结构梁端塑性铰基本无法形成,强柱弱梁难以实现。其中部分底层空旷的结构形成了层屈服破坏机... 以框架结构和砌体结构为主要结构体系的多层建筑数量多,分布区域广。然而,在历次地震中,多层建筑破坏最严重,倒塌数量最多。震害调查发现,框架结构梁端塑性铰基本无法形成,强柱弱梁难以实现。其中部分底层空旷的结构形成了层屈服破坏机制,大多数结构则因填充墙的组合效应出现了竖向构件的脆性破坏。通过对典型多层建筑震害现象的剖析,发现各轴构件刚度和承载力不均匀是结构破坏的主要原因,分配内力大的构件因变形能力小,超过极限承载力时率先破坏,成为结构破坏和倒塌的触发点。由此提出了结构破坏和倒塌的“变形饱和”假说。选取典型的特征构件,设计了无填充墙的框架、带后砌填充墙的框架和带先砌填充墙的框架3种实验模型,通过对极限承载力和极限位移的分析,验证了多层建筑结构“变形饱和”破坏倒塌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建筑结构 地震作用 破坏和倒塌 变形饱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4
作者 周洋 齐正欣 郭迅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60-873,共14页
多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设计理论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砌体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从地震倒塌机理、结构破坏模式与成因剖析、抗地震倒塌设计理念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多层RC框架结构抗震... 多层钢筋混凝土(RC)框架结构地震破坏机理与抗倒塌设计理论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聚焦砌体填充墙对结构破坏模式的影响,从地震倒塌机理、结构破坏模式与成因剖析、抗地震倒塌设计理念3个方面对国内外开展的多层RC框架结构抗震研究进行了梳理、总结。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实际工程及实验室模型难以出现设计预期的"强柱弱梁"破坏,设计细节和非结构构件均影响结构的地震破坏模式;改善填充墙与周围框架连接方式、增设翼墙或设置柔性填充墙一般均能保证结构的抗倒塌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框架结构 破坏模式 抗倒塌 砌体填充墙 翼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东南农村建筑抗震性能分析与易损性矩阵构建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洋 张学坦 郭迅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7-107,共11页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377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实地勘察,收集了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平立面布置形式、建筑材料、有无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属性信息,统计、归纳了调研区内农村房屋现状,分析了既有建筑现存的抗震隐患;其次... 本文通过对山西省东南部地区3779栋典型农村房屋建筑的实地勘察,收集了建筑物的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平立面布置形式、建筑材料、有无抗震构造措施等基本属性信息,统计、归纳了调研区内农村房屋现状,分析了既有建筑现存的抗震隐患;其次,通过建立适用该地区房屋的抗震能力评估标准,计算区域房屋抗震性能指数,对各调查点农村房屋的抗震能力进行初步评价;此外,基于抗震能力评估标准对该地区进行了房屋易损性评估,得出了砖混结构、砖木结构、窑洞及土木结构的易损性矩阵;最后,结合实际震害经验,从农村房屋设计、施工、加固及增强村民抗震设防意识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建议。研究结果对摸清该地区农村既有建筑抗震性能具有参考价值,为农村地区建筑物风险防范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建筑 房屋详查 抗震隐患 抗震能力评价 易损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观测的高层建筑弹性层间位移角规律初探
6
作者 马惠宁 陈波 何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1-670,共10页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宜宾市珙县余震密集不断.选取珙县某典型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系统的脉动测试以识别其模态参数.随后开展长达一年的地震监测工作,期间采集了多条超设防水准的地面运动及其对应的结构响应.... 四川长宁6.0级地震发生后,宜宾市珙县余震密集不断.选取珙县某典型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进行系统的脉动测试以识别其模态参数.随后开展长达一年的地震监测工作,期间采集了多条超设防水准的地面运动及其对应的结构响应.并对高层建筑在真实地震作用下的结构响应和层间位移角分布规律作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脉动下,高层建筑以一阶模态频率为主导.结构竖向振动中低频成分,实则为结构的平动分量和扭转分量.在短持时脉冲地震输入下,结构呈现出“强迫振动”特征;而当短持时脉冲地震结束后,结构才真正呈现出“自由振动”特征.高层建筑在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随着峰值地面加速度的增大而增大.规范由于未充分考虑填充墙等非结构构件对主体结构的约束作用,有限元计算的层间位移角普遍大于实际地震监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脉动测试 地震监测 层间位移角 峰值地面加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ssin滞回模型的改进及混凝土结构地震分析应用
7
作者 李正 王维 孙治国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共8页
修正了Yassin滞回模型,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给出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为骨架曲线,组成混凝土实用单轴本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非线性分析。该模型不仅对混凝土在单调加载情况下拉压异性的力学特... 修正了Yassin滞回模型,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给出的单轴应力-应变曲线为骨架曲线,组成混凝土实用单轴本构模型,并将其应用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地震非线性分析。该模型不仅对混凝土在单调加载情况下拉压异性的力学特征描述具有较高的准确性,而且能对混凝土受压重复加卸载情况下的滞回特征有较合适的刻画。同时,也能较好地反应在拉压循环加载情况下,受拉裂缝闭合、受压刚度恢复效应以及受压损伤对受拉刚度劣化的影响。将所提出的本构模型通过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的用户材料子程序接口VUMAT进行了相应的编程,以集成到该软件中。然后以此为分析平台,对该本构模型的一些典型性能进行了不同荷载工况下的分析和验证。进而,利用本模型采用纤维梁柱单元对某钢筋混凝土高层框架结构进行了地震弹塑性损伤演化模拟分析。结果表明,该本构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非线性地震损伤分析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可直观反映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损伤演化的特征和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 本构模型 非线性分析 地震损伤 建筑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模拟
8
作者 姜云木 刘章军 +1 位作者 刘子心 阮鑫鑫 《振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86-1994,共9页
本研究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建模方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模型仅能模拟地震动过程而无法刻画地震动场的局限性。具体地,针对过滤白噪声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难以直接体现地震... 本研究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了扩展,提出了一种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混合降维建模方法,有效突破了传统模型仅能模拟地震动过程而无法刻画地震动场的局限性。具体地,针对过滤白噪声模型中脉冲响应函数难以直接体现地震动随机场空间相干性的问题,通过引入本征正交分解-降维模拟方法,实现了具有空间相干性的白噪声随机向量过程频域表达。应用地震动随机场不同作用点处的脉冲响应函数和调制函数对相应的白噪声分量过程滤波调幅,实现了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的时-频域高效降维表达。数值算例分别从均值、标准差、自/互相关函数以及反应谱、相干函数等方面验证了全非平稳地震动随机场时-频域混合降维模型的精确性和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随机场 过滤白噪声 本征正交分解 时-频域表达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乡房屋建筑地震风险调查实用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郭迅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7,共5页
地震风险调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目前还缺少简便实用的调查方法。历史地震震害是最好的老师,作者多年专注于汶川地震研究。基于震害类比、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工程结构抗震能力“散、脆、偏、单”评估法,深... 地震风险调查是我国现阶段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然而目前还缺少简便实用的调查方法。历史地震震害是最好的老师,作者多年专注于汶川地震研究。基于震害类比、实验验证和理论分析,总结提炼出工程结构抗震能力“散、脆、偏、单”评估法,深入分析了权重最高的“偏”的物理机制,编制了便于实际操作的风险调查表。研究结果可供城乡地震风险调查和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风险 震害经验 内力分配 抗震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黏结预应力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的有限元模拟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治国 张震威 +1 位作者 王东升 贾俊峰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共7页
桥墩中配制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是实现其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用ANSYS软件的无黏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分析方法,基于4个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建立其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混凝土开裂破坏情... 桥墩中配制竖向无黏结预应力筋是实现其地震损伤控制的有效手段,为研究采用ANSYS软件的无黏结预应力筋混凝土桥墩地震损伤破坏分析方法,基于4个桥墩的拟静力试验结果,建立其滞回性能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将模拟得到的桥墩混凝土开裂破坏情况、滞回曲线、骨架曲线、残余位移、刚度、预应力筋应力等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基于ANSYS软件可以很好的模拟此类桥墩的地震损伤破坏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桥墩 地震损伤控制 无黏结预应力筋 有限元分析 滞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地震易损性分析
11
作者 孙治国 王严信 +2 位作者 董召先 李宏男 王东升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896-1903,共8页
为评估设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的抗震能力,本文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定义和量化双柱墩不同损伤状态和损伤指标。本文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选取16条近断层地震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得到该结构的地震响应。... 为评估设置耗能角钢的摇摆-自复位桥梁双柱墩的抗震能力,本文建立该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分别定义和量化双柱墩不同损伤状态和损伤指标。本文从太平洋地震工程研究中心选取16条近断层地震动,基于增量动力分析,得到该结构的地震响应。基于最小二乘法,对得到的增量动力分析曲线进行对数回归分析,计算结构不同损伤状态的超越概率及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当地面峰值加速度为0.1 g时,外置耗能角钢与耗能钢筋屈服的超越概率分别为34%和22%;当峰值加速度为0.4 g时,外置耗能角钢与耗能钢筋失效的超越概率分别为6%和11%,而预应力筋未屈服;当峰值加速度为1.0 g时,外置耗能角钢和耗能钢筋失效的概率分别达到85%和91%,桥墩发生倒塌的概率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摇摆-自复位 双柱墩 增量动力分析 对数回归分析 超越概率 易损性曲线 角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川县联社框架结构地震倒塌机理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蔡晓光 胡媛馨 +1 位作者 黄鑫 张宇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3164-3169,共6页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采用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开发的THUFIBER程序,以汶川地震中整体倒塌的北川县联社为研究对象,进行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研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表现...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倒塌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采用基于MSC.Marc有限元软件开发的THUFIBER程序,以汶川地震中整体倒塌的北川县联社为研究对象,进行框架结构地震倒塌研究。通过动力时程分析得到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表现为层失效模式,具体失效层为结构底部一、二层和上部通层。利用ATC-63推荐的22条地震记录对结构进行增量动力分析(incremental dynamic analysis,IDA),得到结构的抗倒塌储备系数约为4.4,结构发生完全倒塌时的平均最大层间位移角约为1/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倒塌机理 数值模拟 增量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定6.8级地震典型震害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俊 郭迅 +3 位作者 罗若帆 董孝曜 董策 张钦哲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0-199,共10页
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极震区中磨西镇和得妥镇的建筑物进行震害调查与分析,发现具有“散、脆、偏”特性的建筑物破坏严重,而具备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结构布置具备“匀”思想的建筑物震害较轻。基于“变形饱和”建筑物致灾机理... 对四川泸定6.8级地震极震区中磨西镇和得妥镇的建筑物进行震害调查与分析,发现具有“散、脆、偏”特性的建筑物破坏严重,而具备完好抗震构造措施的砌体结构、结构布置具备“匀”思想的建筑物震害较轻。基于“变形饱和”建筑物致灾机理和泸定地震震害调查结果,将建筑物常见的结构布置划分为5种典型形式:全硬脆轴线结构、全弱延轴线结构、全弱脆轴线结构、普通结构和具有“偏中带匀”特点的硬脆与弱延混搭结构,分析每种形式对应的震害表现及其内在机理。结果表明:全硬脆轴线结构、全弱延轴线结构和具有“偏中带匀”特点的硬脆与弱延混搭结构因未到达“变形饱和点”,震害表现极轻,几乎无可见裂缝,而其他2种结构布置形式的建筑均出现破坏,甚至倒塌。最后,结合“变形饱和”致灾机理对房屋抗震设计理念提出“匀”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倒塌机理 震害调查 变形饱和 泸定地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的干法赤泥堆场稳定性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玉林 何金泽 +2 位作者 陈晓冉 王丽 林玮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1-658,共8页
地震是影响赤泥堆体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规范指导方法对龙塔崖沟干法赤泥堆场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计算了静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以拟静力法不同烈度工况下的堆积体安全系数为标... 地震是影响赤泥堆体场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规范指导方法对龙塔崖沟干法赤泥堆场进行了静力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滑动面的位置和形状,计算了静力条件下的安全系数。以拟静力法不同烈度工况下的堆积体安全系数为标定值,分析了两条实测地震波作用下的堆积体位移、加速度以及动力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计算结果满足规范设定的阈值,可确定堆积体是稳定的。通过与不同方法、不同规范的评价要求对比,判定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可作为稳定性分析的评价标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泥堆场 干法 地震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筋混凝土矩形柱地震破坏模式的概率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颖 程学斌 +2 位作者 吕瑞晗 许新勇 张建伟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9-54,共6页
鉴于破坏模式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评价和震后恢复决策的重要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PEER-Structural Performance Database)中收集214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分析了弯曲... 鉴于破坏模式对既有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评价和震后恢复决策的重要性,从美国太平洋地震研究中心钢筋混凝土柱抗震性能试验数据库(PEER-Structural Performance Database)中收集214根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柱的拟静力试验数据,分析了弯曲、弯剪或剪切三种破坏模式的破坏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钢筋混凝土柱塑性铰区截面剪力需求与抗剪承载力的关系,计算了发生三种不同破坏模式时剪力需求与抗剪强度的比值,并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概率分布函数。结果表明,基于剪力需求和抗剪强度比值的概率分析能够合理地反映钢筋混凝土柱的地震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RC) 矩形截面柱 破坏模式 概率分布 剪力需求 抗剪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地震作用下双级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研究
16
作者 李思汉 蔡晓光 +3 位作者 徐洪路 景立平 黄鑫 冯加煜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23-1430,共8页
因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双级加筋土挡墙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采用时域识别方法分析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响应特征,阐述了上、下级挡墙自振频率、阻尼比的分布规律,探究了结构损伤程度与自振频率、阻尼比间... 因对台阶式加筋土挡墙损伤识别的研究不足,开展了双级加筋土挡墙的大型振动台试验。采用时域识别方法分析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模型的动力响应特征,阐述了上、下级挡墙自振频率、阻尼比的分布规律,探究了结构损伤程度与自振频率、阻尼比间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加载前上、下级挡墙的自振频率基本一致,阻尼比随墙高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加载工况的累积,自振频率逐渐减小,阻尼比逐渐增大。采用数学方法对自振频率和阻尼比分布曲线进行多项式拟合,对比分析可得:当自振频率减小0~15.41%、阻尼比增大0~299.35%时,结构处于基本完好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15.41%~18.92%、阻尼比增大299.35%~360.07%时,结构处于轻微破坏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18.92%~21.29%、阻尼比增大360.07%~398.21%时,结构处于中等破坏阶段;当自振频率减小21.29%~29.60%、阻尼比增大398.21%~532.99%时,结构处于毁坏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级加筋土挡墙 损伤识别 振动台试验 时域识别方法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随机相位差谱的全非平稳地震动建模 被引量:1
17
作者 吕庆霞 刘章军 +1 位作者 姜云木 刘子心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9-148,共10页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 为合理表征地震动过程的全非平稳性和随机性,发展了一类基于相位差谱和功率谱结合的随机地震动模型。首先,阐明了相位差与地震动全非平稳性的关系,并利用实测强震记录,进行相位差谱模型参数的识别及统计分析。其次,采用确定性和随机性参数的功率谱模型,分别获得确定性参数的取值以及随机性参数的归一化最优概率分布。最后,通过选取基本随机参数的代表性点集,获得相应的地震动加速度代表性时程集合。研究结果表明:仅需2个或4个基本随机变量即可模拟具有自然变异性及丰富概率信息的地震动加速度过程,且模拟所得的加速度反应谱与实测强震记录拟合良好,为应用概率密度演化理论进行复杂工程结构的随机地震反应及抗震可靠性精细化分析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相位差谱 功率谱 随机参数 参数识别 实测强震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实施背景的医疗建筑混合减震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何雄科 周洋 +1 位作者 田野 王文才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3-42,共10页
本文案例分析基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令第744号)的相关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医院应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本文对某医疗建筑的混合式消能... 本文案例分析基于2021年9月1日起实施的《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令第744号)的相关要求,位于高烈度设防区、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新建医院应采用隔震减震等技术,保证设防地震时能够满足正常使用要求。本文对某医疗建筑的混合式消能减震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消能器的布置按照最终能形成均匀合理的结构体系以及最优减震效率为原则,沿结构两主轴方向分别设置了BRB和黏滞阻尼器的混合减震布置方案。分析结果表明,在多遇地震下,结构层间变形较小,消能器处于弹性工作阶段,BRB给主体结构提供一定的附加刚度;在设防地震下,消能器率先发生屈服进入弹塑性工作阶段,提供一定的附加阻尼比,确保结构层间变形、楼面水平加速度等指标均能满足《建设工程抗震管理条例》(国令第744号)中关于正常使用的性能目标;在罕遇地震下,混合减震方案充分利用金属材料的弹塑性和黏滞阻尼器的黏滞滞回变形耗散和吸收地震能量,从而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提高结构的安全储备,同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建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消能减震设计 弹塑性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过滤白噪声模型的地震动时域降维表达
19
作者 刘章军 范颖霏 +2 位作者 姜云木 阮鑫鑫 刘子心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493-1500,共8页
随机地震动模拟一般有频域和时域两大类方法。本文基于单重过滤白噪声时域模型,建议了平稳地震动过程和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时域表达。本质上,时域表达可视为一系列标准正交随机变量所调制的确定性函数的线性叠加,而正交随机变量... 随机地震动模拟一般有频域和时域两大类方法。本文基于单重过滤白噪声时域模型,建议了平稳地震动过程和全非平稳地震动过程模拟的时域表达。本质上,时域表达可视为一系列标准正交随机变量所调制的确定性函数的线性叠加,而正交随机变量集则可定义为随机正交函数形式来实现高效降维。为此,通过引入三类随机正交函数,即非高斯型的Legendre正交多项式、Hartley正交基和高斯型的Hartley正交基,均可实现仅用一个基本随机变量在时域模型上精细表达地震动加速度过程。平稳地震动过程的数值算例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且优于Monte Carlo方法;全非平稳地震动的算例分析则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工程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过程 时域表达 过滤白噪声 降维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理论分析模型研究
20
作者 吴平川 段楠 齐虎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5119-5127,共9页
为研究某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柱脚节点力学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桥墩整体的力与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的计算公式,包括屈服点、破坏点等,建立圆形桥墩墩顶力与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OpenSees... 为研究某自复位圆柱桥墩柱脚节点的力学性能,对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柱脚节点力学机理进行理论分析。推导桥墩整体的力与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的计算公式,包括屈服点、破坏点等,建立圆形桥墩墩顶力与位移关系的理论分析模型。基于OpenSees平台引用纤维铰模型对自复位耗能桥墩柱脚截面进行建模,结合拟静力试验结果,验证纤维铰模型的可行性和建模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通过纤维铰模型建立设置一个自复位圆柱桥墩,将推导结果的力-位移滞回曲线关键点与模拟得到的圆柱桥墩的骨架曲线结果做对比,验证推导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该推导方法可以较好地得出自复位圆柱桥墩的消压点、屈服点和破坏点等,可为今后的圆形截面自复位桥墩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性能 计算方法 桥梁抗震 自复位耗能桥墩 安全稳定 OPENSE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