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领域进展综述
1
作者 马星宇 王兰民 《世界地震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48,共23页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 通过参会交流和对口头报告论文的研读,对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与场地响应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内容包括大会大师报告、特邀报告相关进展和分会口头报告相关进展两个方面,涉及专题:强震动记录排序,地震危险性评估,区域尺度的地震滑坡评价及应用;隧道与地下基础设施的抗震设计、风险评估与管理;液化场地的地下结构;岩土隔震;面向结构保护和基于抗震超材料的创新地基相互作用概念;浅基础抗震设计中的挑战;面向建筑物和桥梁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与韧性应用;地震输入、场地效应和土-结构相互作用的历史发展与对其易损性曲线的影响;抗液化结构;场地响应谱分析的实践、知识和技术的现状与讨论;采用土工合成材料的岩土地震工程;土体非线性对建筑环境的影响-观测与预测等。以期与读者全方位分享本届盛会该领域的主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8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场地响应 液化 土结相互作用 土工合成材料 土体非线性 地震滑坡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大数据视角看地震工程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林旭川 吴开来 陈祎安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20-126,共7页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是地震工程领域的最大的盛会,参会人员数千人,论文集汇集了本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而2017年第16届会议的论文集收录论文数量达2130篇。为了从大量的会议论文中获得对地震工程领域的定量认识,本文用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对所...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是地震工程领域的最大的盛会,参会人员数千人,论文集汇集了本领域重要研究进展,而2017年第16届会议的论文集收录论文数量达2130篇。为了从大量的会议论文中获得对地震工程领域的定量认识,本文用大数据分析的思路,对所有论文的标题进行搜索、统计与分析,建立不同国别、材料类别、部件或结构类别、力学性能指标、研究手段、灾种以及工程结构类型等条件下研究论文数量的分布情况,从一个侧面定量剖析了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现状,为今后科研方向和研究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最后,进一步分析各项统计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选择出2010~2011年新西兰大地震后"低损伤"建筑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定量分析 地震工程 研究现状 低损伤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技术框架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袁近远 孙锐 袁晓铭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5-153,共9页
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是我国未来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但其技术框架目前尚为空白。本文剖析了既有工程风险管理技术框架的缺欠,借鉴国际COSO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学风险治理的理念,提出了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的基本内涵和要点... 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是我国未来防震减灾工作的重点,但其技术框架目前尚为空白。本文剖析了既有工程风险管理技术框架的缺欠,借鉴国际COSO风险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学风险治理的理念,提出了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的基本内涵和要点,建立了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技术框架。研究表明,虽然目前我国工程风险管理技术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但理论框架方面存在着要素不全、逻辑欠缺、隶属关系不清、用词混淆以及释义不详等不足;国际商业COSO风险管理框架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为成熟的风险管理理论,可以作为构建本文和其它领域风险管理框架的重要参考依据。本文建立的土木工程地震灾害风险治理技术框架,以目标战略、性态分析和监测修订作为3个主控要素,由包括27个要素的3层架构组成,符合现代管理科学思维和逻辑,考虑因素齐全,隶属关系清晰,具有工程可操作性,并具备国际通用性特点。以性态分析作为风险的识别、评估、组合和响应的统一描述,与地震工程性态设计理念一致,也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工程风险管理技术框架逻辑混乱和要素隶属关系不清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 震害 风险管理 风险治理 COSO 性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岩土地震工程相关领域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柴少峰 王兰民 +2 位作者 蒲小武 许世阳 马星宇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32-1344,共13页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 第17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于2021年9月27日至10月2日在日本仙台召开。考虑新冠疫情,此次大会的举办采取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方式,笔者线上参加了会议。论文简要介绍此次大会的概况,通过分析大会相关交流报告和论文内容,对岩土地震工程研究领域的砂土液化灾害、地震作用下斜坡破坏、土-结构相互作用、地面破坏及场地地震安全、地面运动5个分会专题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与国内同行分享本次大会在岩土地震工程及其我国有重大需求相关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震工程大会 岩土地震工程 新进展 斜坡破坏 土结相互作用 地面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的发展与实践 被引量:20
5
作者 薄景山 李平 +3 位作者 孙有为 蔡晓光 焦淙湃 张莹允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8,共10页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 城市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基础设施集中等特点。城市安全一直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并且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唐山大地震后,在反思惨痛震害教训的同时,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开始了长达40余年的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的研究与实践,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抗震防灾技术和方法。本文简要地归纳了破坏性地震对城市的影响,从我国先后开展的城市抗震防灾规划、防震减灾规划和韧性城市3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中国城市抗御地震灾害研究和实践的发展历程,讨论和评述了在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本文对韧性城市的定义、研究内容、特征、评价指标和方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城市抗震中应重点加强研究的5个方面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地震灾害 抗震防灾规划 防震减灾规划 韧性城市 发展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洪富 孙柏涛 +1 位作者 陈相兆 钟应子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98-203,共6页
为有效解决以往各类地震业务系统建设周期长、重复建设、成本高、维护更新难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HAZ-China系统)。该系统集地震基础数据采集与存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 为有效解决以往各类地震业务系统建设周期长、重复建设、成本高、维护更新难等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建设基于云计算的中国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简称HAZ-China系统)。该系统集地震基础数据采集与存储、震害预测、地震应急响应与辅助决策、地震现场损失评估、震后恢复重建资金评估、地震业务二次开发定制与扩展等功能于一体,可为各类用户提供震前、震时和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本文首先介绍了该系统云计算服务层次(地震应用服务层、地震业务开发平台服务层、地震数据服务层、基础设施服务层)的主要构成,重点阐述了各服务层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其次介绍了云计算平台的体系结构及其组成等;最后指出了建设基于云的HAZ-China系统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损失评估 云计算 震害预测 地震应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张美玲 李山有 +2 位作者 卢建旗 宋晋东 唐丽华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0-70,共11页
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可描述地震动幅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目前,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是利用美国西部强震动记录统计得到的结果。本文以研究更适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强度包络... 地震动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可描述地震动幅值的变化特征,主要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中的人工合成地震动。目前,国内工程最常用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是利用美国西部强震动记录统计得到的结果。本文以研究更适合我国大陆地区的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衰减关系为目标,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基岩场地强震动观测数据,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三段式强度包络函数模型,运用70%能量持时法确定上升段持时t1和平稳段持时ts,利用统计回归方法确定衰减因子c,最终通过加权最小二乘法确定了我国基岩场地水平向和竖直向加速度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及其衰减关系公式。通过与国内最常用的时程强度包络函数参数的衰减关系对比发现,上升段持时t1与震级之间有明显的相关性,而后者则与震级无关,下降段衰减因子c在远场普遍大于后者的研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时程 强度包络函数 中国大陆 强震动观测数据 衰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础设施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评估方法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少卿 郭恩栋 +2 位作者 戴君武 刘如山 王祥建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7-141,共5页
现行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中,基础设施工程损失是通过逐项调查并会同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评定得到的,而基础设施工程包含多个系统,如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讯系统、交通系统、供气系统和水利工程等,因此,在一次地震中,要准确地... 现行的地震现场灾害损失评估中,基础设施工程损失是通过逐项调查并会同政府有关行业主管部门共同评定得到的,而基础设施工程包含多个系统,如供电系统、供水系统、通讯系统、交通系统、供气系统和水利工程等,因此,在一次地震中,要准确地估计基础设施工程结构的损失比建筑物损失的估计要更为复杂。为了快速地评估基础设施工程的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通过收集1993年到2005年震例中的基础设施工程损失,以建筑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为基础,利用统计回归的方法得到基础设施工程直接经济损失值,为灾区整个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和灾后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设施 直接经济损失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大地震烈度异常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薄景山 李孝波 +3 位作者 孙有为 齐文浩 李平 门妮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106,共6页
在中国发生的大地震中有两种烈度异常现象值得研究,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玉田Ⅵ度低烈度异常现象;二是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汉源Ⅷ度高烈度异常现象。在回顾地震烈度异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玉田、汉源烈度异常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震... 在中国发生的大地震中有两种烈度异常现象值得研究,一是唐山大地震中的玉田Ⅵ度低烈度异常现象;二是汶川特大地震中的汉源Ⅷ度高烈度异常现象。在回顾地震烈度异常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总结了玉田、汉源烈度异常区的地质构造背景、震害特征以及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并从多个方面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对比分析。还对进一步研究烈度异常的形成原因、分布规律等提出了建议,以供今后全面开展地震烈度异常研究工作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山地震 汶川地震 烈度异常 形成原因 对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改进算法——以水池和供水管网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晨雨 郭恩栋 +2 位作者 李玉芹 于天洋 李倩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82-189,共8页
生命线工程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次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损失评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计算方法时常会带... 生命线工程对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功能维系起到重要作用,一旦遭到地震破坏,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诸多次生的负面影响。因此,生命线工程的地震损失评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传统的生命线工程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预测的计算方法时常会带来的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利用线性插值法,提出了一种改进公式。并以水池和供水管网为例,进行了计算和比对。证明了改进方法具有以下优点:能够克服传统方法缺乏区分度的问题,对某一地震破坏等级对应的震害指数的变化导致预测结果展现出足够的区分度;足够简便,不会带来过多的运算量上升;没有引入新的概念,能够较好地融入现有震害评估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线工程 水池 供水管网 地震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改进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泸定6.8级地震房屋震害及其统计分析
11
作者 孙路 刘金龙 《地震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3-131,共9页
2022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依据现场调查资料,介绍了震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建造特点,总结了各类房屋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探讨了各类房屋典型震害特征的产生机理。通过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本次地震中各类结构... 2022年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依据现场调查资料,介绍了震区房屋的主要结构类型及其建造特点,总结了各类房屋结构的典型震害现象,探讨了各类房屋典型震害特征的产生机理。通过震害数据的统计分析,建立了本次地震中各类结构房屋的震害矩阵,并与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不同房屋类型各地震破坏等级分布规律,给出了砖混结构房屋的地震易损性曲线。根据本次地震的震害特点,给出了提升房屋抗震能力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定6.8级地震 房屋 震害 抗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场地放大系数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龙 王海云 +1 位作者 姜伟平 张潇男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71-183,共13页
相对于基岩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可以作为地震小区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构)筑物差异抗震设防的可靠依据。使用2021年2月13日福岛地震期间日本KiK-net台网120个台阵记录的地震动数据,根据18种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和《中... 相对于基岩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可以作为地震小区划的一个重要指标,也可以作为研究区建(构)筑物差异抗震设防的可靠依据。使用2021年2月13日福岛地震期间日本KiK-net台网120个台阵记录的地震动数据,根据18种地震动参数的定义和《中国地震烈度表》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的算法,分别计算了相对基岩的、土层上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和这些地震动参数的放大系数,然后用一元、二元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它们之间的经验关系式。结果表明:(1)一元回归分析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持时超过0.3秒的加速度阈值(a_(0.3))的放大系数的相关系数最高且为0.918,与峰值地面加速度(PGA)、水平向最大谱烈度(SI)的放大系数的相关系数均在0.870以上;(2)从中国规范的II类场地到III类场地(或美国规范的C类场地到E类场地),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的均值逐渐增大;(3)相比于一元回归结果,二元回归分析中的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18种地震动参数放大系数两两组合的相关系数普遍有所提高,其中中国仪器地震烈度增量与PGA和SI放大系数组合的相关系数最高且为0.92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仪器地震烈度 地震小区划 地震动参数 放大系数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州地区红土的工程特性和地震反应特性分析
13
作者 乔峰 薄景山 +3 位作者 常晁瑜 王亮 韩昕 黄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5期15167-15176,共10页
红土由于其特殊的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以及特殊的结构,通常会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土的工程特征和动力学特性。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柳州地区红土的工程特性、动力学特性以及地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除液性指数外... 红土由于其特殊的物质组成和形成环境以及特殊的结构,通常会表现出不同于一般土的工程特征和动力学特性。通过总结前人研究成果,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柳州地区红土的工程特性、动力学特性以及地震反应特性。结果表明:①除液性指数外,各项物理性质指标的变异系数较小,较为稳定,各项力学性质的变异系数较大,较为离散;②柳州地区红土各项物理力学性质间相关性存在相关性进其中天然含水量、孔隙比、密度三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相关性;③通过统计分析,给出了柳州地区红土土层剪切波速与埋深间相关系的推荐拟合模型,经过验证误差小于5%;④通过SOILQUAKE程序分析了不同动力学参数与实测值的差异,给出了建议值。这一工作对从事红土研究的工作者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土 物理力学性质 动力学特性 地震反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手机位置信息的高精度动态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
14
作者 姚迪 袁小祥 +2 位作者 林旭川 丁香 余思汗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93-1500,共8页
破坏性地震通常造成大量生命损失,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口空间数据是影响震后生命损失快速评估的重要因素。为克服以往静态格网数据的滞后性,以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手机位置数据作为来源,提出改进的统计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在不损失统计空间单... 破坏性地震通常造成大量生命损失,符合实际情况的人口空间数据是影响震后生命损失快速评估的重要因素。为克服以往静态格网数据的滞后性,以近年来广泛应用的手机位置数据作为来源,提出改进的统计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在不损失统计空间单元总体人口数量的基础上,将人口统计数据转化为动态人口空间分布,并以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实现人口统计数据的高精度快速空间化,对于通信设施较为完善的城镇区域,能够精细刻画人口空间的现势特征,满足破坏性地震的生命损失快速评估,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机位置信息 人口热力 人口空间格网化 地震生命损失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年积石山6.2级地震诱发大规模黄土液化流滑的特征与启示 被引量:17
15
作者 王兰民 许世阳 +8 位作者 王平 王睿 车爱兰 周燕国 吴志坚 王谦 蒲小武 柴少峰 马星宇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3,共9页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 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发生了6.2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5.7°,东经102.79°,震源深度10 km。本次地震在距震中约20 km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永川乡金田村和草滩村二级阶地黄土台塬地貌下引发了长2.5 km的大规模液化流滑灾害,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关注。笔者在震后立即对该液化流滑灾害和地震动特征进行了现场联合调查,基于现场考察、无人机现场勘测、钻孔勘探、电法探测、参考历史同类灾害的前期研究成果等手段,初步查明了液化流滑的特征与机理。结果表明,该液化流滑是由于地震触发11 m深度以下地下水饱和的黄土层大面积液化,上覆土体随液化土体沿液化层带顺着2°~3.5°的缓斜坡方向流滑进入冲沟,然后,沿坡度为1.5°~5°的冲沟向下游继续流滑。在流滑过程中,液化土体中喷涌出的大量水与上覆土体中高含水率表层土中的水不断与流滑土体搅合揉搓使得流滑混合体在到达冲沟中下部的拦洪坝之前,已经演化为泥流。在遇到拦洪坝受阻漫溢到左右两岸的同时,泥流转而也进入了左侧另一条相邻冲沟一定距离,最终拦洪坝溃坝,泥流继续下泄到了金田村和草滩村,造成两村51户房屋被埋或冲毁,20余人死亡,泥流最终停止于两村下游约317 m处。并在结论中得到了评估与减轻此类灾害风险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 流滑 黄土地层 地震动 放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地震反应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程新俊 景立平 +3 位作者 崔杰 梁海安 徐琨鹏 陈兴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8-97,共10页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的地震反应规律,以某超长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开展了饱和砂土中的多段式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沉管隧道模型由3节微粒混凝土管段和两节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构成。试验通过孔... 为研究沉管隧道在饱和砂土场地中的地震反应规律,以某超长沉管隧道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开展了饱和砂土中的多段式沉管隧道振动台模型试验。沉管隧道模型由3节微粒混凝土管段和两节装配式柔性橡胶接头构成。试验通过孔隙水压力计、加速度计和应变片监测了地基的孔压、结构及其周围土层加速度和结构应变。试验结果表明:中小震时地基土并未液化,大震时模型表层地基土发生液化。地基土液化后,低频地震波对结构影响更大。结构与周围土体的加速度及其傅里叶谱形状吻合较好,结构加速度小于土体加速度,沉管隧道结构的地震反应受地基土的影响较大。靠近接头监测点的加速度反应更大,管段之间出现相对运动,接头是沉管隧道抗震设计的关键部位,模型结构的中墙、侧墙与结构顶板节点为此类型隧道的不利位置。试验研究成果为隧道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管隧道 隧道管段接头 地震反应机理 砂土液化 振动台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离心机振动台试验的梯形河谷场地地震动效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平 张宇东 +2 位作者 薄涛 辜俊儒 朱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70-1278,1286,共10页
研究河谷场地地震效应对场地选址和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了梯形河谷场地地震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基岩河谷场地对地震动有一定的放大效应,放大效应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但放大效应不显著,场地... 研究河谷场地地震效应对场地选址和抗震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离心机振动台试验分析,研究了梯形河谷场地地震动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基岩河谷场地对地震动有一定的放大效应,放大效应随着地形的变化而变化,但放大效应不显著,场地不同位置对反应谱的影响较小;基岩-土模型基岩面地震动放大倍数明显增大,不同输入地震动情况下放大倍数不同,各个场点对频段为0.5~2.5 s的地震动有明显的放大作用,对地震动放大频域范围明显加大,这与纯基岩场地的有明显的不同,虽然各个场点的反应谱形状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反应谱的平台值和特征周期相差不大;由于河谷场地地形效应,河谷场地地表峰值加速度随着地形的变化放大倍数随之变化,阶地级数越高放大倍数越大,谷底放大倍数最小,随着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加,阶地级数越高反应谱的平台值越高,特征周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机振动台试验 河谷场地 地震动 抗震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饱和黄土隧道围岩地震液化特征的振动台试验研究
18
作者 马为功 王兰民 +2 位作者 许世阳 李登科 柴少峰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71-176,共6页
以兰合铁路某在建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黄土段开展了1∶20大比例尺饱和黄土围岩地震液化的系列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隧道衬砌周围土体液化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隧道衬砌周围土体的液化势... 以兰合铁路某在建隧道为工程背景,对其黄土段开展了1∶20大比例尺饱和黄土围岩地震液化的系列振动台试验,揭示了土-结构相互作用对隧道衬砌周围土体液化势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结构相互作用显著提高了隧道衬砌周围土体的液化势,当遭遇地震荷载时,围岩会先于同一水平地层土体而产生液化;激励地震加速度a_(max)的较小时(a_(max)=1.0 m/s^(2)),同一水平高度靠近衬砌结构土体的动剪应力峰值ι_(d,maxt)、动孔隙水压力峰值d,U_(max)、和加速度峰值a_(p,max)都要比远离衬砌结构的大,具有明显的放大效应;随着激励地震加速度a_(max)的增大至接近围岩液化阶段时,动孔隙水压力U_(d)的放大效应明显,而剪应力ι_(d,maxt)和加速度a_(p,max)的放大效应减小或者消失。同时上述结果中围岩土体加速度的变化特征,揭示了前期相关数值分析研究存在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隧道 液化势 振动台试验 动剪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分区特征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被引量:23
19
作者 孙柏涛 陈洪富 +2 位作者 闫培雷 张桂欣 钟应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6-10,共5页
针对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种类众多、易损性差异大等特点,提出采用分级分区的思路研究南北地震带各类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并以四川省为例给出了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地区的抗震设防建筑,根据基本设防烈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设防建筑(8度和9... 针对南北地震带房屋建筑种类众多、易损性差异大等特点,提出采用分级分区的思路研究南北地震带各类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并以四川省为例给出了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地区的抗震设防建筑,根据基本设防烈度的不同划分为高设防建筑(8度和9度)和一般设防建筑(6度和7度),分别给出各类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对于城镇中一些建造年代较早的砖混房屋、城中村和农村中未按设防要求自建的砖混房屋不做分区给出标准的震害矩阵。农村民居因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气候条件、民族风俗、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分布特点,划分为三个区域:西部地区、中北部地区、中南部及东部地区,分别给出各类结构的地震易损性矩阵。可为类似地区房屋建筑抗震能力评价、震害估计、经济损失评估等精细化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北地震带 民居 抗震能力 分区特征 易损性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陈洪富 孙柏涛 +1 位作者 陈相兆 钟应子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294-300,共7页
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ards China,以下简称HAZ-China系统)主要以中国大陆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提供震前、震时、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通过对我国的地震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业务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分析,... 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HAZards China,以下简称HAZ-China系统)主要以中国大陆地区为研究对象,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提供震前、震时、震后的综合地震信息服务。通过对我国的地震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和业务需求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提出HAZ-China系统的总体业务功能和实现思路,并介绍系统总体架构设计、业务逻辑和流程设计、数据流程设计、系统功能模块设计、数据结构设计等,最后,提出基于云计算平台的HAZ-China地震灾害损失评估系统的构想。HAZ-China系统采用面向服务架构(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SOA)思想和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技术,B/S开发模式,系统开发采用WebGIS技术,数据库采用Oracle平台,功能模块开发采用组件式模块化设计。该系统的建立将进一步有效整合地震系统资源,为我国城市防震减灾规划和地震应急指挥提供基础数据和依据,进一步提升我国防震减灾公共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灾害损失 震害预测 地震应急 恢复重建 数据库 云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