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天山现今活动构造的运动特征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杰 王晓强 +4 位作者 谭凯 刘代芹 帕尔哈提 蒋靖祥 方伟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共5页
利用1998—2008年北天山地区近30个站的GPS观测资料,获取了研究区内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GPS运动速率表明:北天山地区的南北向地壳缩短表现为非均匀性,速度吸收的差异性表现出与该地区地震发生频度有一定的相关性;... 利用1998—2008年北天山地区近30个站的GPS观测资料,获取了研究区内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和主要断层的活动速率。GPS运动速率表明:北天山地区的南北向地壳缩短表现为非均匀性,速度吸收的差异性表现出与该地区地震发生频度有一定的相关性;GPS测量得到的现今断裂总体活动特征与地质学推断结果一致,但量值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天山地区 活动构造 断层运动 GPS测量 地壳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地测量约束下的阿尔泰山岩石圈流变结构 被引量:14
2
作者 谭凯 李杰 王琪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713-1718,共6页
本文根据大地测量数据得到过去50年左右阿尔泰山富蕴区域形变场,破裂带中段的相对位移最大,平均速率达6mm/a,总体上表现为沿断裂的走滑运动特征.该形变场可以用1931年富蕴8级地震的震后黏弹性松弛模型进行模拟,反演得到下地壳黏... 本文根据大地测量数据得到过去50年左右阿尔泰山富蕴区域形变场,破裂带中段的相对位移最大,平均速率达6mm/a,总体上表现为沿断裂的走滑运动特征.该形变场可以用1931年富蕴8级地震的震后黏弹性松弛模型进行模拟,反演得到下地壳黏滞系数为1.6×10^19~7.9×10^19Pa·s,上地幔黏滞系数为1.6×10^18~6.3×10^19Pa·s,与华北、Nevada等地区利用震后变形资料推算的黏度基本一致.根据该地区最佳黏弹性分层模型,最近五十年由于岩石圈下部应力松弛引起的地震破裂带两侧最大水平速率约为4mm/a.我们的研究表明:大陆7~8级大震在几十年后仍可能有可观的地表变形,GPS监测得到的现今变形场可能包含震后变形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震后形变 黏滞系数 阿尔泰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