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连续重力观测约束2014智利Iquique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被引量:8
1
作者 江颖 李辉 +2 位作者 刘子维 申重阳 张晓彤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41-951,共11页
2014年4月1日,智利北部Iquique地区近海发生MW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 2014年4月1日,智利北部Iquique地区近海发生MW8.1地震,地震发生之后,国际上一些著名的地震科研机构和学者采用不同的数据和方法计算得到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但这些结果存在较大差异.地球长周期自由振荡的振幅主要依赖于地震矩的大小及地震断层的破裂方式,可以很好地约束地震震源机制.因此,本文根据2014年Iquique地震现有的6个不同震源机制解模拟计算了该地震激发的自由振荡信号,并与全国连续重力台网中16个弹簧重力仪的观测结果进行比对,基于1.5~5.3mHz的球型简正模分析和约束了Iquique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研究发现,基于美国地质调查局WPhase Moment Tensor Solution反演的震源机制解的自由振荡模拟值与实际观测符合最好,其相应的震级能较好反映Iquique地震释放的总能量,而利用海啸数据反演的标量地震矩偏小,联合远场和近场长周期观测数据反演可显著改善震源机制解.另外,还基于格尔木重力台站的模拟值与观测值定量分析了不同震源机制解参数对自由振荡振幅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对自由振荡振幅的影响最大,而断层走向、倾角、滑动方向角和震源深度对自由振荡的振幅影响相对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quique地震 震源机制解 地球自由振荡 重力观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分析预报的重力变化异常指标分析 被引量:51
2
作者 胡敏章 郝洪涛 +1 位作者 李辉 祝意青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17-430,共14页
定义了描述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和量级的参数S和G。根据收集到的89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统计分析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和量级与震级的关系,得到了流动重力地震分析预报的量化参考指标。结果表明: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 定义了描述地震前重力变化异常时变距和量级的参数S和G。根据收集到的89个4.0级以上地震震例,统计分析了震前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和量级与震级的关系,得到了流动重力地震分析预报的量化参考指标。结果表明:5、6、7、8级地震震级判定的重力变化异常量级参考指标分别为50、70、90、120μGal,重力变化异常范围参考指标分别为140、220、350、660km。此外,由于流动重力观测周期等方面的局限性,根据流动重力观测资料尚难以获得震级与重力变化异常时间过程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预报 重力时变距 重力变化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的地震激发 被引量:5
3
作者 江颖 徐建桥 孙和平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102,共11页
本文利用球对称、非自转、弹性和各向同性地球模型(SNREI)理论模拟计算了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的地震激发.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为例,讨论震源机制解(标量地震矩、走向、倾角、滑动角和深度)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激发的影响;基于全... 本文利用球对称、非自转、弹性和各向同性地球模型(SNREI)理论模拟计算了地球内核平动振荡的地震激发.以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大地震为例,讨论震源机制解(标量地震矩、走向、倾角、滑动角和深度)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激发的影响;基于全球21个Mw8.0级以上的大地震,分别计算10个数据资料较好的超导重力台站理论上可以接收到的内核平动振荡信号的频率域振幅.结果表明标量地震矩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的影响最大,走向、倾角、滑动角和深度对内核平动振荡振幅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影响相对较小;不同区域获得的由大地震引起的内核平动振荡信号的幅度存在显著差异,此结果为频率域多台站加权迭积提供了计算基础.另外,只有武汉台站接收到的2011年日本Tohoku Mw9.1地震激发的内核平动振荡的振幅值达到了地球表面高精度、高灵敏度的超导重力仪检测水平,振幅值为0.0103nm·s-2.结果说明地震激发的内核平动振荡的信号极其微弱,信号几乎淹没在背景噪声中,必须利用多台站迭积法才有可能将信号提取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内核平动振荡 震源机制解 超导重力仪 地震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M_W9.0地震大尺度重力变化结果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邹正波 李辉 +2 位作者 吴云龙 康开轩 谈洪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GRACE卫星RL05时变重力场模型,计算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前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重力变化情况,发现在震前数年已出现的正负交替现象在震前1年内变得更加明显。计算了基于地震位错理论的同震重力变化并向... 利用GRACE卫星RL05时变重力场模型,计算2011年3月11日日本9.0级大地震震源区及周边地区前后1个月、6个月和1年的重力变化情况,发现在震前数年已出现的正负交替现象在震前1年内变得更加明显。计算了基于地震位错理论的同震重力变化并向上延拓至卫星高度,结果表明重力卫星可以清晰地探测到该震的同震重力变化。分析震源区周边4个特征点时间序列变化,结合GMT最佳双力偶震源机制,发现两者揭示的震源区周边物质动力变化状态具有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重力 断层模型 重力变化 向上延拓 震源机制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阻式读数仪校准方法的研究及不确定度分析
5
作者 何浩鹏 张鑫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62-166,共5页
针对目前仅有的测量方法不能满足高准确度、全量程差阻式读数仪的校准需求,提出采用数字多用表作为量值标准,使用比较法对其电阻比与电阻和示值误差进行校准,并对电阻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其扩展不确定度为6×10-5(k... 针对目前仅有的测量方法不能满足高准确度、全量程差阻式读数仪的校准需求,提出采用数字多用表作为量值标准,使用比较法对其电阻比与电阻和示值误差进行校准,并对电阻比示值误差测量结果进行不确定度分析,其扩展不确定度为6×10-5(k=2);利用在校准电路中加入可变电阻的方式测量芯线电阻对示值的影响,以提高测量结果准确度。同时,对数字多用表开展四线制电阻线性度实验,以分析数字多用表作为量值标准的可靠性,进而验证校准方法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差阻式读数仪 数字多用表 电阻比 校准 不确定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