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乌什6.2级地震的中期预测 被引量:7
1
作者 薄万举 章思亚 +4 位作者 刘广余 杨国华 谢觉民 郭良迁 高福旺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6-30,共5页
介绍了利用地倾斜资料和中国地壳运动网络工程GPS复测资料对新疆地区震情进行跟踪研究的基本依据、方法和过程,对2005年2月15日发生的乌什Ms6.2地震给出了较好的年度预测意见。
关键词 连续形变 GPS 乌什地震 跟踪研究 中期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弹性分层和重力作用对地震形变场数值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晁军 石耀霖 黄建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1-207,213,共8页
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程序(Okada)经常被用于计算同震形变,但该程序不能考虑岩石分层和重力作用对变形的影响,也无法考虑震后粘弹性变形。本文利用汪容江考虑分层、重力作用的粘弹性模型程序(PSGRN/PSCMP),讨论走滑和倾向滑动断层的几种情... 弹性半无限空间模型程序(Okada)经常被用于计算同震形变,但该程序不能考虑岩石分层和重力作用对变形的影响,也无法考虑震后粘弹性变形。本文利用汪容江考虑分层、重力作用的粘弹性模型程序(PSGRN/PSCMP),讨论走滑和倾向滑动断层的几种情况,并与Okada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重力影响不大,分层作用的影响要大于重力作用的影响;考虑重力和分层可给出更好的结果;粘滞系数的大小对震后形变曲线的形态和幅度都有很大的影响,涉及震后形变的问题考虑粘滞性是非常重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 重力 粘弹性 同震形变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18年南澳7.3级地震与强余震之参数复核 被引量:4
3
作者 潘华 鄢家全 +3 位作者 张志中 李保昆 李金臣 郝玉芹 《震灾防御技术》 2009年第1期40-48,共9页
本文利用早期国际地震观测报告,采用现代地震定位理论和技术,对1918年南澳7.3级地震与2次强余震之参数进行了复核确定。结果表明,新核定的南澳地震及其强余震震中位置在南澎岛附近,是现代小震密集带,具有强地震活动的构造背景。
关键词 南澳地震 余震 历史地震 参数复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未来地震中各种类型建筑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率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卫平 鲁跃 《灾害学》 CSCD 2005年第4期62-63,72,共3页
地震房屋倒塌率CR和地震死亡率FR存在一定的关系,据此,本文研究计算得到了北京地区在未来地震中各类建筑可能造成的人员死亡率FR。
关键词 地震灾害 建筑倒塌率 人员死亡率 北京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潮力与潮汐应力对强震触发的研究 被引量:57
5
作者 张晶 郗钦文 +2 位作者 杨林章 陈荣华 王武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8-454,共7页
本文讨论了在构造应力水平达到岩石破裂临界值时引潮力、潮汐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与地震序列之间的关系,选用了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分析了引潮力水平分量动态变化与强震发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定时空范... 本文讨论了在构造应力水平达到岩石破裂临界值时引潮力、潮汐附加应力的动态变化与地震序列之间的关系,选用了中国大陆1970年以来7级以上地震序列资料,分析了引潮力水平分量动态变化与强震发震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前震、主震及余震序列发震时刻的引潮力存在优势方向,多数地震发震时刻与选取时段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相位比平均值仅为35%;对于构造复杂地区,结果显示引潮力水平分量的方位角不仅存在一个优势方向,还明显存在其他优势方向,可能与发震构造有关.根据1966~1976年中国九大地震震源机制解计算潮汐正应力和滑动方向的剪应力及其变化率,结果显示多数地震发震时刻潮汐剪应力接近最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潮力 潮汐应力 触发 地震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建筑物的有效抗震设计思路与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卢振恒 《震灾防御技术》 2006年第2期172-176,共5页
关键词 抗震能力 日本建筑 建筑物 设计思路 地震灾害 财产损失 经济活动 周围地区 抗震技术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