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利用星载D-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场研究张北-尚义地震震源破裂特征 |
单新建
马瑾
宋晓宇
王超
柳稼航
张桂芳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9
|
|
2
|
用物理模拟实验研究走滑断裂和拉分盆地 |
周永胜
李建国
王绳祖
|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
2003 |
18
|
|
3
|
利用遥感技术研究断层现今活动的探索——以玛尼地震前后断层相互作用为例 |
马瑾
单新建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80
|
|
4
|
塑性流动网络控制下川滇菱形块体及邻区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构造 |
王绳祖
张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5
|
塑性流动网络控制下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与地震构造 |
王绳祖
张流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3
|
|
6
|
断层上的地震成核过程与前兆模拟研究 |
何昌荣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26
|
|
7
|
中国大陆大地热流与构造变形关系的定量表述:塑性流动网络和稳定块体的影响 |
王绳祖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8
|
交叉断层的交替活动与块体运动的实验研究 |
马瑾
马胜利
刘力强
刘天昌
吴秀泉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42
|
|
9
|
岩石圈塑性流动波的实验研究(Ⅰ) |
王绳祖
李建国
张宗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0
|
不同温压条件下居庸关花岗岩脆塑性转化与失稳型式的实验研究 |
周永胜
蒋海昆
何昌荣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2
|
|
11
|
华北太古宙长英质岩石的地震波速度及其在地壳中的位置 |
孙君秀
谢亦汉
张友南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0 |
3
|
|
12
|
亚洲中东部地区塑性流动波(“慢波”)与地震活动 |
王绳祖
张宗淳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
|
|
13
|
地震时空影响域、复发间隔和有效孕震时间 |
王绳祖
张宗淳
|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4
|
|
14
|
不同结构岩石标本声发射b值和频谱的时间扫描及其物理意义 |
刘力强
马胜利
马瑾
扈小燕
刘天昌
吴秀泉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6
|
|
15
|
下地壳麻粒岩包体波速测定及其地质意义 |
林传勇
张友南
史兰斌
陈孝德
|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5
|
|
16
|
固体介质三轴实验中样品半延性-延性变形对应力曲线影响的修正 |
蒋海昆
)张流
周永胜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2
|
|
17
|
伽师强震群震源破裂特征的初步分析 |
单新建
何玉梅
朱燕
马宝柱
张桂芳
杨成荣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6
|
|
18
|
含障碍体平直断层标本变形过程中群体微破裂事件的时空演化特征 |
蒋海昆
马胜利
张流
曹文海
侯海峰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9
|
|
19
|
雁列式断层组合变形过程中的声发射活动特征 |
蒋海昆
马胜利
张流
侯海峰
曹文海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27
|
|
20
|
利用差分干涉雷达测量技术(D-InSAR)提取同震形变场 |
单新建
马瑾
王长林
柳稼航
|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