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失稳前断层加速协同化的实验室证据和地震实例 |
马瑾
郭彦双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82
|
|
2
|
3·11日本大地震对中国东北部地区地壳形变态势的影响 |
陈为涛
甘卫军
肖根如
梁诗明
盛 传贞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6
|
|
3
|
多通道动态应变观测系统在地震模拟实验中的应用 |
郭玲莉
刘力强
刘培洵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3
|
|
4
|
黄土地区粒度与磁化率分层对古地震研究的意义--以山西洞峪沟黄土剖面为例 |
卫蕾华
何宏林
蒋汉朝
徐岳仁
魏占玉
高伟
邹俊杰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利用小震震源机制解研究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中段应力场时空演化 |
江敏
陈九辉
Yasuto Kuwahara
Reiken Matsushita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6
|
利用卫星遥感热场信息探索现今构造活动:以汶川地震为例 |
陈顺云
马瑾
刘培洵
刘力强
扈小燕
任雅琼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8
|
|
7
|
沉积岩储藏系统小断层在油气田注水诱发地震中的作用--以四川盆地为例 |
雷兴林
李霞颖
李琦
马胜利
付碧宏
崔银祥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8
|
地震断层带流体作用的岩石化学-物理响应--来自矿物学、岩石化学、岩石物理学的启示 |
杨晓松
陈建业
段庆宝
杨彧
陈进宇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
|
|
9
|
GRACE卫星重力场同震变化的经验正交函数分解:以日本MW9.0地震为例 |
张克亮
甘卫军
周新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10
|
实验室尺度典型断层系统破坏、前兆及粘滑过程数值模拟 |
王学滨
马冰
吕家庆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1
|
时序InSAR断层活动性观测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探讨 |
屈春燕
单新建
张国宏
徐小波
宋小刚
张桂芳
刘云华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1
|
|
12
|
汶川地震同震滑坡物质在震区的滞留和运移及其对龙门山地形演化的影响 |
王伟
刘静
Vincent Godard
张金玉
许冲
李志刚
徐心悦
许强
王鹏
谢克家
|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
|
13
|
东亚大陆新生代构造演化 |
张培震
张会平
郑文俊
郑德文
王伟涛
张竹琪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67
|
|
14
|
弹性回跳模型:从经典走向未来 |
刘力强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9
|
|
15
|
龙门山映秀-北川断裂平溪黑色断层泥中有机质成分分析及对断层摩擦滑动性质的影响 |
张雷
何昌荣
|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