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if震相在CDSN兰州地震台的记录特征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39-244,共6页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通过对CDSN兰州地震台1990-2000年间31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得到了Pdif震相在CDSN宽频带数字地震仪上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给出了兰州地震台Pdif震相走时便查表,以便分析时查询比较。所得结果有助于提高地震速报能力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有助于对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震 Pdif震相 记录特征 兰州地震台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if波在中国CDSN台站的运动学特征 被引量:8
2
作者 许健生 隗永刚 张淑珍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10-617,共8页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 利用中国数字地震台网(简称CDSN,下同)11个台的宽频带长周期(VLP)数字记录对1990-2012年间的124个极远震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在震中距100.0°~179.0°之间,获取了CDSN11个台站的Pdif波的震相数据,得到了Pdif波在地球核幔界面上衍射的运动学特征和《Pdif波走时表》。所得结果大大拓展了Pdif的记录范围,在144.0°~179.0°之间弥补了《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缺失,为更大范围内的Pdif震相分析提供了参考标准,有助于提高中国地震台网的地震分析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以及对地球核幔边界物理性质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远震 Pdif波走时表 运动学特征 中国数字地震台网(CDS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KPdif波-内核低速层存在的地震学证据
3
作者 许健生 徐小明 +2 位作者 隗永刚 周建超 郭祥云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1-137,共7页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11个台1993—2012年间30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入射到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波。PKPdif波在震中距120°左右时出现在PKIKP波之前,在震中距150°以后出现在PKIKP波之后,是... 通过对中国数字地震仪台网(CDSN)11个台1993—2012年间30个极远震记录的分析,识别出了PKP波入射到内外核界面(ICB)上的衍射波PKPdif波。PKPdif波在震中距120°左右时出现在PKIKP波之前,在震中距150°以后出现在PKIKP波之后,是一个长周期波。为了解释PKPdif波超前于PKIKP波的原因,设想在距地面约5 156.1~5 372.2 km的深度,即内外核界面下有可能存在一个PKIKP波的低速层(厚度约216.1 km)。该设想符合Jeffreys速度模型,给出的PKPdif波在震中距119.4°~176.1°间的走时表填补了目前使用的《IASPEI1991地震波走时表》的空白。讨论PKPdif波的运动学特征有助于对内外核界面物理性质的认识,有助于提高分析震相的水平和积累震相分析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KPdif波 内核低速层 运动学特征 PKPdif波走时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