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地震与核爆识别的小波包分量比方法
被引量:
48
1
作者
杨选辉
沈萍
+1 位作者
刘希强
郑治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频谱分析法在核爆与地震识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频谱分析方法是稳态方法 ,即使采用Gabor变换 ,也因时_频窗口形状不变而分辨率较低 .为提高时_频分辨率 ,本文将小波变换理论用于乌鲁木齐台记录的地震与核爆事件的分析 ,并提出了识...
频谱分析法在核爆与地震识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频谱分析方法是稳态方法 ,即使采用Gabor变换 ,也因时_频窗口形状不变而分辨率较低 .为提高时_频分辨率 ,本文将小波变换理论用于乌鲁木齐台记录的地震与核爆事件的分析 ,并提出了识别核爆和天然地震的小波包分量比判据 .通过对加拿大黄刀地震台记录的印度地下核爆的分析 ,进一步验证了小波包分量比判据对核爆和地震的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 .结果表明 :对于地震信号 ,其小波包分量比U03 U13一般都大于 1 0 ,而对于核爆信号 ,比值U03 U13一般都小于 1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小波包分量比
识别
地震
核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提高多震区建筑物抗震能力——保证地震安全的最佳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旻
曹辉
+1 位作者
宋峰
卢振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目前,地震预报远未成熟而达到实用化阶段。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是建筑设施等的倒塌和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最佳选择是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这里介绍目前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重要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具有防震...
目前,地震预报远未成熟而达到实用化阶段。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是建筑设施等的倒塌和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最佳选择是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这里介绍目前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重要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具有防震减灾实效的抗震技术———建筑隔震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破坏
地震安全
建筑隔震技术
抗震防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创新思路迎接21世纪地震事业的发展
3
作者
卢振恒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B02期43-50,共8页
概述了防震减灾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其重点和关键是防灾工作,其次防震减灾工作要突出做好灾害事件前的快速传输种种上信息和速报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第三在灾害对策中强调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建设抗灾性强的安全城市...
概述了防震减灾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其重点和关键是防灾工作,其次防震减灾工作要突出做好灾害事件前的快速传输种种上信息和速报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第三在灾害对策中强调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建设抗灾性强的安全城市工作,最后,阐述了全球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综合化,系统网络化,多维化和数字化,尤其对“数字地球”的概念作了较详尽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安全性评价
数字地球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冯锐
武玉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76,共19页
候风地动仪复原研究的分歧源于工作原理不清 ,影响到外形复原的合理性和对地动仪科学地位的公正评价。针对百年来悬垂摆和直立杆这两种基本原理的猜测 ,作者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出发 ,对验震器的特点、《后汉书》的记载、都柱结构与运动...
候风地动仪复原研究的分歧源于工作原理不清 ,影响到外形复原的合理性和对地动仪科学地位的公正评价。针对百年来悬垂摆和直立杆这两种基本原理的猜测 ,作者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出发 ,对验震器的特点、《后汉书》的记载、都柱结构与运动、陇西历史地震、洛阳的烈度以及洛阳地震台的现代地震记录图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悬垂摆 ,触发地动仪运动的是瑞利面波 ,共振起到放大作用。长期流行的直立杆原理 (曾一度被误称为“倒立摆”)是不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衡
候风地动仪
验震器
悬垂摆
直立杆
考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
53
5
作者
冯锐
李智明
+1 位作者
李志武
周燕云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30,共18页
根据视电阻率实测值重建二维或三维介质真电阻率的分布图像是电成像技术的核心。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极阵列系统 ,分析了二极、温纳、偶极和复合对称四极装置的特点、参数选择、拟剖面构制和探测深度等问题。在数据处理上 ,以线性反演方法...
根据视电阻率实测值重建二维或三维介质真电阻率的分布图像是电成像技术的核心。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极阵列系统 ,分析了二极、温纳、偶极和复合对称四极装置的特点、参数选择、拟剖面构制和探测深度等问题。在数据处理上 ,以线性反演方法为主 ,但需针对电位场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并发展约束反演和计算Fr啨chet导数的新方法?缱杪屎妥缘缥坏母怕食上翊右桓鲂碌慕嵌雀隽说叵鹿乖斓男畔ⅰT诩际跤τ梅矫?,通过电剖面对比、电法 地震联合探测的实例 ,讨论了电阻率层析图像的物理含义和进行地质推断需注意的问题。电成像的性质属位场反演 ,不可避免的存在空间分辨率偏低的弱点 ,发展综合物探 ,加强与地质方法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阻率层析成像
电极阵列
图像重建
拟剖面
电法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城市防震问题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曹辉
宋峰
+1 位作者
孙旻
卢振恒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z1期61-66,共6页
城市防震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同时应考虑火灾、危险物品的溢泄等次生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系统、生命线设施系统、物资交流系统、城市开阔空间、防灾活动中心体系建设和推进现有市区...
城市防震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同时应考虑火灾、危险物品的溢泄等次生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系统、生命线设施系统、物资交流系统、城市开阔空间、防灾活动中心体系建设和推进现有市区的改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抗震防灾
基础设施
工程抗震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地震与核爆识别的小波包分量比方法
被引量:
48
1
作者
杨选辉
沈萍
刘希强
郑治真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地壳应力研究所
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
山东省
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
地震
信息
中心
出处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8-156,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 9744 0 0 6)资助
文摘
频谱分析法在核爆与地震识别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但是频谱分析方法是稳态方法 ,即使采用Gabor变换 ,也因时_频窗口形状不变而分辨率较低 .为提高时_频分辨率 ,本文将小波变换理论用于乌鲁木齐台记录的地震与核爆事件的分析 ,并提出了识别核爆和天然地震的小波包分量比判据 .通过对加拿大黄刀地震台记录的印度地下核爆的分析 ,进一步验证了小波包分量比判据对核爆和地震的识别具有较高的识别效率 .结果表明 :对于地震信号 ,其小波包分量比U03 U13一般都大于 1 0 ,而对于核爆信号 ,比值U03 U13一般都小于 1 0 .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小波包分量比
识别
地震
核爆
Keywords
Wavelet transform, Spectral component ratio of wavelet-packets, Discrimination, Earthquake, Nuclear Explos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提高多震区建筑物抗震能力——保证地震安全的最佳选择
被引量:
2
2
作者
孙旻
曹辉
宋峰
卢振恒
机构
苏州市
地震局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建安分公司
江苏省
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信息中心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10-112,共3页
文摘
目前,地震预报远未成熟而达到实用化阶段。造成人员生命和财产严重损失的是建筑设施等的倒塌和破坏。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灾害,最佳选择是要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这里介绍目前得到迅速发展并在世界各地重要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而具有防震减灾实效的抗震技术———建筑隔震技术。
关键词
地震破坏
地震安全
建筑隔震技术
抗震防震
Keywords
seismic destruction
earthquake safety
seismic isolation technology for construction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prevention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创新思路迎接21世纪地震事业的发展
3
作者
卢振恒
机构
中国地震局
数据
信息
中心
出处
《地震学刊》
CSCD
1999年第B02期43-50,共8页
文摘
概述了防震减灾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长期任务,其重点和关键是防灾工作,其次防震减灾工作要突出做好灾害事件前的快速传输种种上信息和速报事件发生后的灾害信息,第三在灾害对策中强调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和建设抗灾性强的安全城市工作,最后,阐述了全球防震减灾工作的发展趋势,综合化,系统网络化,多维化和数字化,尤其对“数字地球”的概念作了较详尽的解释。
关键词
防震减灾
地震安全性评价
数字地球
发展趋势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
被引量:
27
4
作者
冯锐
武玉霞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地震
信息
中心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8-376,共19页
基金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 (10 4 133)
文摘
候风地动仪复原研究的分歧源于工作原理不清 ,影响到外形复原的合理性和对地动仪科学地位的公正评价。针对百年来悬垂摆和直立杆这两种基本原理的猜测 ,作者从现代地震学的角度出发 ,对验震器的特点、《后汉书》的记载、都柱结构与运动、陇西历史地震、洛阳的烈度以及洛阳地震台的现代地震记录图等进行了研究。认为候风地动仪的工作原理是悬垂摆 ,触发地动仪运动的是瑞利面波 ,共振起到放大作用。长期流行的直立杆原理 (曾一度被误称为“倒立摆”)是不合理的。
关键词
张衡
候风地动仪
验震器
悬垂摆
直立杆
考古
Keywords
Zhang Heng Seimoscope Suspended pendulum Upright rod Archaeology The Wind-Observing Earthquake Instrument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被引量:
53
5
作者
冯锐
李智明
李志武
周燕云
机构
中国地震局
地震
信息
中心
北方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出处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3-30,共18页
文摘
根据视电阻率实测值重建二维或三维介质真电阻率的分布图像是电成像技术的核心。本文简要介绍了电极阵列系统 ,分析了二极、温纳、偶极和复合对称四极装置的特点、参数选择、拟剖面构制和探测深度等问题。在数据处理上 ,以线性反演方法为主 ,但需针对电位场的特点采取相应措施并发展约束反演和计算Fr啨chet导数的新方法?缱杪屎妥缘缥坏母怕食上翊右桓鲂碌慕嵌雀隽说叵鹿乖斓男畔ⅰT诩际跤τ梅矫?,通过电剖面对比、电法 地震联合探测的实例 ,讨论了电阻率层析图像的物理含义和进行地质推断需注意的问题。电成像的性质属位场反演 ,不可避免的存在空间分辨率偏低的弱点 ,发展综合物探 ,加强与地质方法的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电阻率层析成像
电极阵列
图像重建
拟剖面
电法勘探
Keywords
Resistivity tomography Electrical array Imaging reconstruction Pseudosection Electrical exploration
分类号
P315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防震问题初探
被引量:
1
6
作者
曹辉
宋峰
孙旻
卢振恒
机构
中信重型机械公司建安分公司
江苏省
地震局
苏州市
地震局
中国地震局信息中心
出处
《灾害学》
CSCD
2004年第z1期61-66,共6页
文摘
城市防震的首要问题是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同时应考虑火灾、危险物品的溢泄等次生灾害问题。另一方面是科学有效地推进交通基础设施系统、通信系统、生命线设施系统、物资交流系统、城市开阔空间、防灾活动中心体系建设和推进现有市区的改造等。
关键词
城市抗震防灾
基础设施
工程抗震对策
Keywords
earthquake resistance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city
infrastructure
strategy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
分类号
P315.9 [天文地球—地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地震与核爆识别的小波包分量比方法
杨选辉
沈萍
刘希强
郑治真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4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提高多震区建筑物抗震能力——保证地震安全的最佳选择
孙旻
曹辉
宋峰
卢振恒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以创新思路迎接21世纪地震事业的发展
卢振恒
《地震学刊》
CSCD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张衡候风地动仪的原理复原研究
冯锐
武玉霞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3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
冯锐
李智明
李志武
周燕云
《中国地震》
CSCD
北大核心
2004
5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城市防震问题初探
曹辉
宋峰
孙旻
卢振恒
《灾害学》
CSCD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