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绿色发展指标——以中国西部地区为例 被引量:7
1
作者 李志忠 孙萍萍 +3 位作者 陈霄燕 王建华 刘拓 贾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3-155,共13页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指标是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内容,全面、快速、动态地获取绿色发展指标并进行准确评价意义重大。传统的绿色发展指标获取受数据采集方式的限制,难以在数据时效性和覆盖范围上满足评价要求,... 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指标是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的重要内容,全面、快速、动态地获取绿色发展指标并进行准确评价意义重大。传统的绿色发展指标获取受数据采集方式的限制,难以在数据时效性和覆盖范围上满足评价要求,卫星遥感技术因其综合、动态、快速、大范围获取数据的优势,有望在绿色发展评价中发挥重要作用。聚焦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绿色发展指标获取、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绿色发展评价的指标选择、技术流程和评价方法,并在中国西部延安—榆林地区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延安—榆林地区绿色发展程度空间上由南向西北呈现逐渐降低趋势;榆林西北部和东南部生态环境脆弱,绿色发展程度相对较低;延安地区绿色发展程度总体高于榆林地区。在小范围应用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评估的需求,建议构建中国西部绿色发展监测网络和大数据平台,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数据在国家西部大开发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科学决策中的支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生态环境 卫星遥感 指标选择 评价体系 监测网络 大数据平台 中国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人居健康环境研究概述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君 王鹏 +4 位作者 王磊 于国强 刘拓 常亮 赵禹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10-223,共14页
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密不可分。地质工作作为研究环境的手段之一,以往国内外地质调查主要关注土壤、水等单要素与人居健康,而对环境综合要素特征与人居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西北五省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60年来,前人在西北地区开展了大... 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密不可分。地质工作作为研究环境的手段之一,以往国内外地质调查主要关注土壤、水等单要素与人居健康,而对环境综合要素特征与人居健康的研究相对较少。西北五省面积约占全国面积的1/3。60年来,前人在西北地区开展了大量的地质、矿产、水文、环境等调查,成果丰硕,为开展环境与人居健康关系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地质调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笔者通过收集西北地区矿产、水文、环境、物化探等调查成果,初步梳理西北地区水土异常特征,总结西北主要地方病分布及长寿村的研究情况,分析健康地质问题;举例阐述西安地质调查中心健康地质调查团队近年来在新疆地区探索健康风险研究成果和经验;提出未来地质调查服务人居健康环境领域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服务西北地区绿色发展及人民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 西北地区 健康问题 前景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对地观测技术与地球健康体检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志忠 卫征 +7 位作者 陈霄燕 王建华 刘拓 孙萍萍 韩海辉 李文明 赵君 贾俊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6-70,共15页
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系统是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综合、动态、快速、大范围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作为全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及评估的核心技术。全球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已使得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逐步下降,进而反作用于人类... 对地观测(遥感卫星)系统是空间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具综合、动态、快速、大范围获取数据的优势,可作为全球资源环境动态监测及评估的核心技术。全球人类活动的不断加剧已使得地球生态环境的健康状况逐步下降,进而反作用于人类的自身健康。笔者基于开展有效地球健康指标信息获取、诊断及评估现实需求,提出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重点方向。围绕地球健康体检的科学内涵和健康地学目标,在系统梳理国内外新型遥感对地观测技术进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地球健康体检的主要内容、技术流程及其关键技术;总结了新型对地观测技术支撑地球健康光谱监测网络平台建设的方法;并以黄河中上游及黑土关键带区域为例,在土地健康及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开展地球体检区域示范;最后对未来地球健康体检技术发展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地观测技术 地球健康体检 健康地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铝土矿岩石物理学特征及深部勘探开采构想
4
作者 李志忠 罗腾跃 +5 位作者 张毅 夏鹏 穆华一 孙萍萍 王建华 王鑫 《中国地质》 2025年第4期1216-1229,共14页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以及铝土矿、铀矿等矿产资源。在盆地周缘铝土矿丰富,但盆地内深部铝土矿研究甚少。油气钻探显示盆地内铝土矿资源丰富,埋深在100~4000 m,如果能实现... 【研究目的】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资源,以及铝土矿、铀矿等矿产资源。在盆地周缘铝土矿丰富,但盆地内深部铝土矿研究甚少。油气钻探显示盆地内铝土矿资源丰富,埋深在100~4000 m,如果能实现深部铝土矿勘探开采,将极大缓解中国铝土矿资源不足的局面。【研究方法】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铜川地区铝土矿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铝土矿地质特征及岩石物理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1)盆地深部铝土矿电性特征明显,具有“四高两低”特征,参考油气测井解释方法,可建立铝土矿识别标准和铝土矿测井解释模型,获取一水硬铝石含量,完成铝土矿的评价;(2)盆地铝土矿分布受古生界马家沟组古地貌控制,矿层稳定分布,资源量可观,具有很大勘探潜力;(3)铝土矿属于沉积岩,具有一定的孔隙和渗透性,且呈现夹心构造,渗透性较高铝土矿层常被渗透性较低黏土岩包围,满足原位溶浸开采的地质条件;(4)根据应力敏感分析,铝土矿具有可压性,在一定应力下会出现新的孔隙或裂缝,可以进一步改善矿层渗透性,增加铝土矿原位溶浸开采可能性。【结论】利用测井技术可以开展鄂尔多斯盆地深部铝土矿资源评价,结合铝土矿的岩石物理特征,铝土矿可以考虑采用原位溶浸开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土矿 赋存状态 微观结构 应力敏感 核磁共振 深部勘探开采 矿产勘查工程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