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昆仑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黑云二长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U-Pb年龄证据 被引量:9
1
作者 时超 李荣社 +4 位作者 何世平 计文化 辜平阳 陈守建 张海迪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77-986,共10页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矿化、矽卡岩化关系密切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内中酸性侵入岩体广泛发育,且与成矿关系密切。通过高精度LA-ICP-MS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矿化、矽卡岩化关系密切的黑云二长花岗岩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34.2±1.5Ma。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黑云二长花岗岩具有高Al_2O_3、K_2O,低TiO_2、Na_2O的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显示其富集轻稀土元素、Rb、Th和部分高场强元素,Nb、Sr、Zr相对亏损,稀土元素表现为LREE/HREE明显分离的配分模式,总体表现为I型花岗岩的特征。在(Y+Nb)-Rb图解中落入后碰撞花岗岩区,在R1-R2因子判别图上落入造山晚期和同碰撞花岗岩重叠区,显示其可能形成于碰撞-后碰撞构造阶段。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Ⅵ矿带具有强烈的矽卡岩化,结合矿石组构、脉石矿物、围岩蚀变等特征,认为其具有矽卡岩型矿床的特征,形成于234.2±1.5Ma(中—晚三叠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测年 黑云二长花岗岩 构造环境 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 矽卡岩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Cu和W地球化学异常及找矿意义 被引量:3
2
作者 赵国斌 杨合群 +5 位作者 赵善定 任华宁 李金超 贾健 李英 李文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845-1854,共10页
对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的1∶20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Cu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和斑岩体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Co-Zn-Cr-Ni-Cu;W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中酸性岩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W-Sn-Bi。区内主要铜、钨矿床和... 对新疆—甘肃—内蒙古衔接区的1∶20万地球化学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该区Cu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基性、超基性岩和斑岩体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Co-Zn-Cr-Ni-Cu;W地球化学异常主要与中酸性岩有关,成矿元素组合为W-Sn-Bi。区内主要铜、钨矿床和新发现的矿床(点)均有相应元素区域异常显示,表明地球化学异常在本区具有重要指示意义。在全区确定了4个Cu地球化学省、5个W地球化学省、15个Cu区域异常和17个W区域异常,其中上马崖—铜山Cu地球化学省、黄山—梧桐窝子—葫芦北Cu地球化学异常带、土屋—赤湖Cu区域异常、大狐狸山Cu地球化学省、鹰嘴红山W地球化学省、古堡泉—柳园W地球化学省、英姿山W区域异常具有重要的找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地球化学异常 W地球化学异常 新疆-甘肃一内蒙古衔接区 东天山 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喇昆仑成矿带成矿规律概论 被引量:3
3
作者 乔耿彪 王萍 +4 位作者 伍跃中 杜玮 李尚林 陈登辉 赵晓健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73-1085,共13页
西昆仑地区的喀喇昆仑成矿带是我国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重要远景区,目前已成为西部铁铅锌矿产勘查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次根据该区域地质建造和成矿特征,借鉴我国地质学家创立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喀喇昆仑成矿带的成矿系列进行了深... 西昆仑地区的喀喇昆仑成矿带是我国具有较大找矿潜力的重要远景区,目前已成为西部铁铅锌矿产勘查开发的热点地区之一。本次根据该区域地质建造和成矿特征,借鉴我国地质学家创立的矿床成矿系列理论,对喀喇昆仑成矿带的成矿系列进行了深化研究。按照成矿作用与地质建造的时间关系,将成矿系列细化为同生、后生和表生风化等类别。同一套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系列自然地构成一个成矿系列家族(简称成矿系列族)。在喀喇昆仑成矿带初步总结出9个成矿系列族和12个成矿系列。在此基础上,通过成矿谱系,从构造演化角度探讨了各成矿系列及家族形成的背景,为阐明区域成矿规律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地质建造 喀喇昆仑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北山额济纳旗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床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杨建国 王磊 +2 位作者 王小红 谢燮 姜安定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99-1705,共7页
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床是近年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钒钛磁铁矿床,含矿辉长岩体侵位于蓟县系平头山组,岩体具全岩矿化,工业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粗粒辉长岩中。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小红山中粗粒辉长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 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床是近年内蒙古北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中型钒钛磁铁矿床,含矿辉长岩体侵位于蓟县系平头山组,岩体具全岩矿化,工业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粗粒辉长岩中。采用SHRIMP锆石U-Pb定年方法对小红山中粗粒辉长岩体进行了年代学研究,获得该岩体的锆石微区原位SHRIMP U-Pb年龄为424±6Ma,表明小红山钒钛磁铁矿成岩成矿事件发生于中志留世。该时期钒钛磁铁矿床的发现,揭示了北山地区早古生代处于陆缘裂谷环境,这对研究和认识北山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及开展岩浆矿床找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山钒钛磁铁矿床 辉长岩体 锆石U-PB定年 中志留世 内蒙古北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