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沱沱河地区扎拉夏各涌铅锌矿成矿时代及其地质意义:钾长花岗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时超 李荣社 +4 位作者 何世平 于浦生 辜平阳 张海迪 张辉善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81-1194,共14页
三江成矿带北段是我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调查期间,对沱沱河矿区的扎拉夏各涌铅锌矿(化)点进行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高精度LA-ICP-MS 锆石微区... 三江成矿带北段是我国著名的“三江”铜多金属巨型成矿带的北延部分,构造上属特提斯巨型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野外调查期间,对沱沱河矿区的扎拉夏各涌铅锌矿(化)点进行了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研究。通过高精度LA-ICP-MS 锆石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获得与铅锌矿(化)密切相关的钾长花岗斑岩^206Pb/ ^238U 年龄加权平均值为 35.96±0.61 Ma,确定铅锌矿(化)发生在古近纪始新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钾长花岗斑岩具有高SiO2、Al2O3、K2O, 低 TiO2、Na2O 的特征。在 TAS 岩石分类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碱性系列的碱性花岗岩区,QAP分类图解中样品均落入碱性长石花岗岩区,K2O-Na2O 图解中样品投入过钾质系列区,A/NK-A/CNK 指数图解中样品投入过铝质区,为过铝质过钾质碱性系列花岗岩。稀土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该岩体LREE、LILE 和部分HFSE 富集,REE 表现为LREE/HREE 明显分离的分配模式,强不相容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 、Ba、Th、U 和高场强元素La、 Ce、Nd 等相对富集,从多元素多方法图解中可以看出该斑岩体属于过铝质过钾质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S 型花岗岩,形成于印度板块与亚洲板块的陆—陆碰撞,青藏高原快速隆升之后的后造山构造阶段的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沱沱河地区 扎拉夏各涌铅锌矿 钾长花岗斑岩 LA—ICP-MS锆石U—Ph定年 构造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仑大红柳滩岩体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及对岩石成因的制约 被引量:61
2
作者 乔耿彪 张汉德 +4 位作者 伍跃中 金谋顺 杜玮 赵晓健 陈登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0-1194,共15页
新疆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带南缘的巴颜喀拉褶断带中分布着中生代三十里营房-泉水沟岩浆岩带,该带中最典型的岩体即为大红柳滩岩体,其主要岩性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和U、Th元素特征,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 新疆西昆仑康西瓦断裂带南缘的巴颜喀拉褶断带中分布着中生代三十里营房-泉水沟岩浆岩带,该带中最典型的岩体即为大红柳滩岩体,其主要岩性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结合锆石阴极发光图像(CL)和U、Th元素特征,通过SHRIMP锆石U-Pb定年,获得大红柳滩二长花岗岩体的年龄为220±2.2~217.4±2.2 Ma,时代属晚三叠世(T3)。二长花岗岩含石榴子石和电气石,具有高硅(SiO2为71.77%~74.20%)、富碱(Na2O+K2O为6.18%~8.02%)、富钾(K2O为3.03%~5.30%)、铝饱和指数较高(A/CNK介于1.20~1.59)的典型特点,属高钾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岩石相对富集轻稀土且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REE/HREE为10.21~11.82,(La/Yb)N为24.06~31.65),具有强烈的铕负异常(δEu为0.25~0.44);明显富集Ta、Hf等高场强元素及Rb、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贫Ba、Sr、Ti、Nb、Zr等元素,显示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分异演化(分异指数DI平均89.40%),综合矿物组合和地球化学特征的判别表明,大红柳滩岩体属于高分异的S型花岗岩,是同碰撞背景下壳源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根据岩体的成因类型并结合区域构造环境演化,分析认为晚三叠世随着古特提斯洋向北消减直至最终闭合,构造应力由俯冲作用转化为碰撞挤压作用环境时形成了大红柳滩岩体,表明该区在晚三叠世已进入陆-陆碰撞造山的构造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柳滩岩体 二长花岗岩 晚三叠世 高分异S型花岗岩 同碰撞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矿系列的继承演变规律指导跨系列找矿——以北祁连石居里一带基性火山-沉积岩系铜矿为例
3
作者 赵国斌 杨合群 +2 位作者 任华宁 谢燮 贾健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07-315,共9页
为更好地利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研究了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的关系,认为同一成矿地质建造先后可生成同生成矿(矿化)系列、准同生成矿(矿化)系列、后生成矿(矿化)系列和表生风化成矿(矿化)系列。而同一套成矿地质建造有关的几... 为更好地利用成矿系列理论指导找矿,研究了成矿系列与地质建造的关系,认为同一成矿地质建造先后可生成同生成矿(矿化)系列、准同生成矿(矿化)系列、后生成矿(矿化)系列和表生风化成矿(矿化)系列。而同一套成矿地质建造有关的几个世代的成矿(矿化)系列具有继承演化关系,可指导跨系列找矿。找矿思维与成矿过程正好相反,找矿实践中一般根据有关元素地球化学异常,依次追踪表生风化成矿(矿化)系列、后生(矿化)成矿系列及同生-准同生成矿(矿化)系列。根据这种找矿思想,在总结北祁连成矿带与奥陶系基性火山-沉积岩系有关的石居里铜矿床找矿经验的基础上,又在其外围调查确定了2处新的铜矿找矿靶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系列 继承演变规律 成矿理论 找矿思维 跨系列找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野马泉铁矿相关花岗质岩体年代学、地球化学及Hf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86
4
作者 高永宝 李文渊 +5 位作者 钱兵 李侃 李东生 何书跃 张照伟 张江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7-1665,共19页
野马泉大型铁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发育大量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质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北矿带隐伏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年龄分别为3934±2Ma、386±1Ma;南矿带斑状石英二长闪... 野马泉大型铁多金属矿床位于东昆仑造山带祁漫塔格地区,矿区发育大量与铁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的花岗质岩体。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北矿带隐伏二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年龄分别为3934±2Ma、386±1Ma;南矿带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正长花岗岩年龄为219±1Ma、213±1Ma,分别为早-中泥盆世和晚三叠世岩浆活动的产物。早一中泥盆世花岗闪长岩与二长花岗岩均为高钾钙碱性,A/CNK值(0.92~1.01)〈1.1,具中等强度的负Eu异常(δEu为O.60~0.81),明显亏损P、Nb、Ta、Ti、Sr、Ba等,富集LREE、Rb、Th、U、K等,显示了I型花岗岩的特征。晚三叠世斑状石英二长闪长岩含有少量角闪石,A/CNK值(0.88—0.95)〈1,轻稀土富集,具中等负Eu异常(8Eu为0.49~0.67),富集Rb、U、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P、Nb、Ta、Ti、Sr、Ba等,具有I型花岗岩的特征;正长花岗岩高硅(Si02=77.20%~78.13%)、富碱(K20+Na20=7.91%~8.27%)、贫铝(A1203=11.71%~12.18%)、贫钙(CaO=0.90%~1.01%),富集LREE、Y、Zr、Hf、rI'Il、u、Ga等,强烈亏损Ba、Sr、P、Ti、Eu,具强烈的负Eu异常(SEu为0.08—0.13),显示弱过铝质A型花岗岩的特征。锆石I-If同位素组成表明,早.中二叠世岩体的εHf(t)为-3.3—6.2,晚三叠世岩体的εHf(t)为-6.3—5.5,显示在成岩过程中有地幔组分的参与。综合研究认为,野马泉矿区早-中泥盆世、晚三叠世岩体分别形成于早古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阶段和晚古生代.旱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的碰撞-后碰撞阶段,可能是由地幔底侵古老陆壳,幔源基性岩浆与壳源花岗质岩浆发生不同程度混合作用而生成,壳幔物质交换为区内大规模铁铜铅锌多金属矿化提供大量成矿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锆石U-PB年代学 HF同位素 花岗质岩体 野马泉铁矿床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