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化与碳的累积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梦杰
叶思源
+3 位作者
丁喜桂
袁红明
赵广明
王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2,共9页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一口23.7 m深的浅钻(ZK5),对ZK5进行沉积学观测及原位密度、总碳、有机碳、Al和营养元素实验室测试分析,对ZK5的沉积物性质、有孔虫种类和地层等进行分析,将ZK5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一口23.7 m深的浅钻(ZK5),对ZK5进行沉积学观测及原位密度、总碳、有机碳、Al和营养元素实验室测试分析,对ZK5的沉积物性质、有孔虫种类和地层等进行分析,将ZK5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7个沉积地层进行了年代确定。利用所确定的年代计算了不同沉积环境总碳(TC)和有机碳(Corg)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TC和Corg与各营养元素及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很好的线性相关,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Corg和TC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还进一步指出,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TC、Corg浓度相对较低(质量比分别为9-20 mg/g,1-4 mg/g),但由于其高沉积速率(最高可达60 cm/a),Corg的加积速率高于世界其他高Corg浓度的湿地,特别是浅海湿地(如三角洲前缘),其Corg加积速率可高达2 102 g/(m2·a)。由此,可以断言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碳
加积速率
营养元素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渤海中部营养盐季节变化及限制统计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海波
王丽莎
+3 位作者
石晓勇
裴绍峰
刘钰博
唐新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9-1588,共10页
根据2013年7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盐数据以及温盐等数据,以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判断标准,对研究海域营养盐分布、限制状况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内各营...
根据2013年7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盐数据以及温盐等数据,以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判断标准,对研究海域营养盐分布、限制状况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内各营养盐组分变化均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夏季低秋季上升春季下降的趋势.夏季受冲淡水影响,海水存在层化现象,溶解无机氮(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10.33±7.75)、(0.05±0.03)和(3.94±3.19)μmol/L,DIN/P较高,Si/DIN远低于1,其中表层和10m层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93%、93%和40%、20%,限制状况严重.秋季受底层沉积物扰动再悬浮及营养盐矿化释放等因素影响,各种营养盐含量迅速上升,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为(16.44±6.51)、(0.54±0.20)和(16.94±6.37)μmol/L,分别升高了1.6、10.8和4.3倍,垂向分布差异较小,且仅存在P潜在限制现象.春季由于陆源输入相对较少,同时受浮游植物吸收等因素影响,各营养盐含量急剧下降,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9.04±8.06)、(0.06±0.04)和(2.47±1.90)μmol/L,分别降低了45%、89%和85%,其中部分站位PO_4^(3-)-P和SiO_3^(2-)-Si含量低于阈值,在表层和10m层海水中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70%、65%和55%、50%,对海域内硅藻作为优势种的浮游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阈值
营养盐比值
硅磷限制
时空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初夏渤海湾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限制状况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海波
裴绍峰
+5 位作者
祝雅轩
王丽莎
石晓勇
叶思源
袁红明
丁喜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24-3530,共7页
根据2016年初夏渤海湾营养盐、叶绿素a和相关水文参数等数据,利用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最低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作为判断依据对渤海湾营养盐限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和渤海中部冷水输入的影响,初夏渤海湾在近岸、中部和湾口...
根据2016年初夏渤海湾营养盐、叶绿素a和相关水文参数等数据,利用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最低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作为判断依据对渤海湾营养盐限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和渤海中部冷水输入的影响,初夏渤海湾在近岸、中部和湾口呈现三个明显的温盐特征海区.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硅酸盐(SiO_3^(2-)-Si)受陆源输入影响,呈现近岸高湾口低的特征;DIN平均浓度为(7.67±6.48)μmol/L,SiO_3^(2-)-Si平均浓度为(5.44±3.01)μmol/L,在湾口表层,DIN含量较低仅为(2.21±2.94)μmol/L,其中50%站点含量低于阈值(1μmol/L),58.3%的站点存在DIN限制.而活性磷酸盐(PO_4^(3-)-P)受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吸收储存作用等因素影响,呈现西部和曹妃甸外近海高中部较低的分布特征,平均浓度为(0.07±0.07)μmol/L,近岸受陆源氮磷输入总量差异影响,表层存在磷潜在限制比例达100%,而中部表层受浮游植物消耗吸收的影响,PO_4^(3-)-P含量较低,仅为(0.02±0.02)μmol/L(未检出设为0),其中近74.3%的水样含量低于阈值(0.03μmol/L),磷限制状况严重.随着渤海湾氮磷营养盐陆源输入总量差距不断扩大,磷限制状况必将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湾
阈值
营养盐比值
磷限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3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海波
杨鲁宁
+2 位作者
王丽莎
裴绍峰
石晓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35,共12页
本文根据2013年夏季黄、渤海海域航次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参数,综合探讨该区夏季POC时...
本文根据2013年夏季黄、渤海海域航次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参数,综合探讨该区夏季POC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在不同温盐深水团中POC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POC的浓度范围为102.3~1 850.0μg/L,平均值为(383.7±269.6)μg/L,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苏北外浅滩海域和北黄海东北区域的10m层和底层为POC高值区,苏北外海域受到陆源输入、沿岸流混合作用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POC上下混合均匀且浓度高;南黄海中部因受黄海环流的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较低。在垂直分布上,近岸海域受陆源输入和再悬浮影响POC浓度高,上下混合均匀;在南黄海和北黄海中部受到黄海环流和黄海冷水团的控制,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低。对不同温盐水团中POC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高温低盐水团中,POC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在温盐适中区真光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是POC的主要来源;底层的冷水团区,POC主要来源为上层海水中颗粒物的沉降和底层再悬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有机物
叶绿素
黄海
渤海
水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化与碳的累积
被引量:
5
1
作者
魏梦杰
叶思源
丁喜桂
袁红明
赵广明
王锦
机构
青岛大学化学化工与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滨海
湿地
重点
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
地质
重点
实验室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4-72,共9页
基金
大地调查项目(1212010611402)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201111023)
+2 种基金
国土资源部海洋油气资源与环境地质重点实验室基金(MRE2012030)
海洋地质保障工程项目(GZH2012005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406082)
文摘
2007年在黄河三角洲布设一口23.7 m深的浅钻(ZK5),对ZK5进行沉积学观测及原位密度、总碳、有机碳、Al和营养元素实验室测试分析,对ZK5的沉积物性质、有孔虫种类和地层等进行分析,将ZK5自上而下划分为7个沉积环境,揭示了滨海湿地地质演化过程。利用AMS14C测年方法,结合黄河改道的历史,运用历史地理学和沉积地质学综合分析的方法对7个沉积地层进行了年代确定。利用所确定的年代计算了不同沉积环境总碳(TC)和有机碳(Corg)的加积速率。结果表明:TC和Corg与各营养元素及沉积物的沉积速率呈很好的线性相关,沉积物的沉积速率是Corg和TC加积速率的主控因素。还进一步指出,虽然现代黄河三角洲TC、Corg浓度相对较低(质量比分别为9-20 mg/g,1-4 mg/g),但由于其高沉积速率(最高可达60 cm/a),Corg的加积速率高于世界其他高Corg浓度的湿地,特别是浅海湿地(如三角洲前缘),其Corg加积速率可高达2 102 g/(m2·a)。由此,可以断言现代黄河三角洲是很好的碳汇地质体。
关键词
沉积环境
有机碳
加积速率
营养元素
黄河三角洲
Keywords
sedimentary stratigraphy
organic carbon
accretion
nutrients
the Yellow River Delta
分类号
P66 [天文地球—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渤海中部营养盐季节变化及限制统计分析
被引量:
15
2
作者
张海波
王丽莎
石晓勇
裴绍峰
刘钰博
唐新宇
机构
中国
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579-1588,共10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C1402101)
国家海洋局项目(2014AA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6175)
文摘
根据2013年7月(夏季),11月(秋季)和2014年5月(春季)渤海中部海域营养盐数据以及温盐等数据,以浮游植物对营养盐的吸收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为判断标准,对研究海域营养盐分布、限制状况以及季节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内各营养盐组分变化均呈现明显季节性特征,表现为夏季低秋季上升春季下降的趋势.夏季受冲淡水影响,海水存在层化现象,溶解无机氮(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10.33±7.75)、(0.05±0.03)和(3.94±3.19)μmol/L,DIN/P较高,Si/DIN远低于1,其中表层和10m层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93%、93%和40%、20%,限制状况严重.秋季受底层沉积物扰动再悬浮及营养盐矿化释放等因素影响,各种营养盐含量迅速上升,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为(16.44±6.51)、(0.54±0.20)和(16.94±6.37)μmol/L,分别升高了1.6、10.8和4.3倍,垂向分布差异较小,且仅存在P潜在限制现象.春季由于陆源输入相对较少,同时受浮游植物吸收等因素影响,各营养盐含量急剧下降,DIN、PO_4^(3-)-P和SiO_3^(2-)-Si含量分别为(9.04±8.06)、(0.06±0.04)和(2.47±1.90)μmol/L,分别降低了45%、89%和85%,其中部分站位PO_4^(3-)-P和SiO_3^(2-)-Si含量低于阈值,在表层和10m层海水中存在P和Si限制站位分别达70%、65%和55%、50%,对海域内硅藻作为优势种的浮游植物生长和初级生产力产生影响.
关键词
渤海
营养盐阈值
营养盐比值
硅磷限制
时空变化
Keywords
Bohai Sea
nutrient threshold
nutrient stoichiometric ratios
silicate and phosphate limitations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初夏渤海湾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限制状况分析
被引量:
12
3
作者
张海波
裴绍峰
祝雅轩
王丽莎
石晓勇
叶思源
袁红明
丁喜桂
机构
中国
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
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实验室
出处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524-353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06175)
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13-14-007-JY)
+1 种基金
渤海湾西部等重点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12120100500015000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101)。
文摘
根据2016年初夏渤海湾营养盐、叶绿素a和相关水文参数等数据,利用浮游植物吸收营养盐最低阈值和化学计量关系作为判断依据对渤海湾营养盐限制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受陆地径流和渤海中部冷水输入的影响,初夏渤海湾在近岸、中部和湾口呈现三个明显的温盐特征海区.溶解无机氮(DIN)和活性硅酸盐(SiO_3^(2-)-Si)受陆源输入影响,呈现近岸高湾口低的特征;DIN平均浓度为(7.67±6.48)μmol/L,SiO_3^(2-)-Si平均浓度为(5.44±3.01)μmol/L,在湾口表层,DIN含量较低仅为(2.21±2.94)μmol/L,其中50%站点含量低于阈值(1μmol/L),58.3%的站点存在DIN限制.而活性磷酸盐(PO_4^(3-)-P)受陆源输入和浮游植物吸收储存作用等因素影响,呈现西部和曹妃甸外近海高中部较低的分布特征,平均浓度为(0.07±0.07)μmol/L,近岸受陆源氮磷输入总量差异影响,表层存在磷潜在限制比例达100%,而中部表层受浮游植物消耗吸收的影响,PO_4^(3-)-P含量较低,仅为(0.02±0.02)μmol/L(未检出设为0),其中近74.3%的水样含量低于阈值(0.03μmol/L),磷限制状况严重.随着渤海湾氮磷营养盐陆源输入总量差距不断扩大,磷限制状况必将会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渤海湾
阈值
营养盐比值
磷限制
Keywords
Bohai Bay
threshold
nutrient atom ratios
phosphate limitation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3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分布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
12
4
作者
张海波
杨鲁宁
王丽莎
裴绍峰
石晓勇
机构
中国
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中国
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技术教育部重点
实验室
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
国家海洋局海洋减灾中心
出处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4-35,共12页
基金
渤黄海海洋动力环境和生态环境调查(2012FY1122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306175)
+1 种基金
青岛市市南区科技发展资金项目(2013-14-007-JY)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重点项目资助
文摘
本文根据2013年夏季黄、渤海海域航次获得的颗粒有机碳(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POC)、叶绿素a(chlorophyll a,Chl a)和总悬浮颗粒物(total suspended particles,TSP)数据,结合同步获得的水文环境参数,综合探讨该区夏季POC时空分布特征,以及在不同温盐深水团中POC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整个研究区POC的浓度范围为102.3~1 850.0μg/L,平均值为(383.7±269.6)μg/L,分布呈现出近岸高、远海低、表层低、底层高的特征。苏北外浅滩海域和北黄海东北区域的10m层和底层为POC高值区,苏北外海域受到陆源输入、沿岸流混合作用和浮游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POC上下混合均匀且浓度高;南黄海中部因受黄海环流的影响,水体中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较低。在垂直分布上,近岸海域受陆源输入和再悬浮影响POC浓度高,上下混合均匀;在南黄海和北黄海中部受到黄海环流和黄海冷水团的控制,浮游植物生产力水平低,POC浓度低。对不同温盐水团中POC的影响因素分析发现,在高温低盐水团中,POC受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和陆源输入的共同影响;在温盐适中区真光层海水中,浮游植物的初级生产是POC的主要来源;底层的冷水团区,POC主要来源为上层海水中颗粒物的沉降和底层再悬浮作用。
关键词
颗粒有机物
叶绿素
黄海
渤海
水团
Keywords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chlorophyll
Yellow Sea
Bohai Sea
water mass
分类号
P735 [天文地球—海洋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沉积环境演化与碳的累积
魏梦杰
叶思源
丁喜桂
袁红明
赵广明
王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渤海中部营养盐季节变化及限制统计分析
张海波
王丽莎
石晓勇
裴绍峰
刘钰博
唐新宇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初夏渤海湾营养盐结构特征及其限制状况分析
张海波
裴绍峰
祝雅轩
王丽莎
石晓勇
叶思源
袁红明
丁喜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2013年夏季黄、渤海颗粒有机碳分布及来源分析
张海波
杨鲁宁
王丽莎
裴绍峰
石晓勇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