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4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油气调查工作成果与进展 被引量:4
1
作者 王丹丹(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以来,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聚焦新区、新层系、新类型、新领域油气资源,以培养油气资源战略拓展区和建设油气资源接续基地为目标,部署实施野外地质调查、地球物理勘探、油气钻井和地层含气性测试工作,获得了多层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物理勘探 中国地质调查局 油气资源 成果与进展 油气地质调查 含气性 野外地质调查 新层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建议
2
作者 苗淼 吴林强 +2 位作者 张洪涛 汪锐 孟凡洋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51-352,共2页
全球陆上油气资源勘探相对成熟,21世纪以来,海洋油气探明储量及产量持续增长并赶超陆上,已逐渐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吴林强等,2019)。然而,资金要求高、作业难度高、环境风险高的“三高”特征对海洋油气藏研究造成了重大考验,... 全球陆上油气资源勘探相对成熟,21世纪以来,海洋油气探明储量及产量持续增长并赶超陆上,已逐渐成为全球油气资源的战略接替区(吴林强等,2019)。然而,资金要求高、作业难度高、环境风险高的“三高”特征对海洋油气藏研究造成了重大考验,储层流体和岩芯样本的数量限制影响了实验分析结果的可靠程度。在新一轮油气科技革命和数字革命的浪潮下,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gence,下文简称AI)与油气工业的交叉融合成为解决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难题的关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油气 人工智能 建模技术 机器视觉 智能装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世臻 姜文利 +1 位作者 王倩 刘丽君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0-1446,共7页
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促进了中国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和研究工作的开展。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认识到中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理论和开发技术有待突破。从中国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分布规律、生气机理与富集规律、页岩气储层物... 美国页岩气大规模商业性开发促进了中国页岩气地质调查评价和研究工作的开展。经过近10年的探索实践,认识到中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理论和开发技术有待突破。从中国富有机质页岩特征及分布规律、生气机理与富集规律、页岩气储层物性及微结构、保存条件、资源评价与选区评价等方面对目前中国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分析,讨论了中国在页岩气地质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页岩气地质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认为沉积、构造对页岩层段分布规律的控制作用研究需加强,页岩气吸附机理的理论认识需深入,微结构定性定量测试分析技术需提高,评价现今页岩气保存条件的指标体系需建立,选区参数体系和标准需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生气机理 富集规律 储层物性 保存条件 资源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雪峰山西南缘麻江凸起构造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4
作者 张鹏辉 陈德元 +4 位作者 王通 何梅兴 袁永真 李培 高堋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3-1206,共14页
雪峰山西南缘麻江-黄平一带是南方寒武系页岩气有望取得突破的重要区域之一,但目前基底断裂构造和深部结构特征仍不清楚,这制约了区域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及资源潜力的评价。本次研究基于二维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资料并结合地表露... 雪峰山西南缘麻江-黄平一带是南方寒武系页岩气有望取得突破的重要区域之一,但目前基底断裂构造和深部结构特征仍不清楚,这制约了区域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及资源潜力的评价。本次研究基于二维反射地震和大地电磁测深等资料并结合地表露头等野外地质调查成果,对麻江凸起的区域地球物理场特征、主干断裂、基底埋深等开展综合研究。结果表明:(1)麻江凸起发育两套倾向相反、具有逆冲性质的基底断裂带,整体呈现“对冲”构造格局。(2)麻江凸起可进一步划分为麻江缓向斜、宣威背斜和石板向斜等三个次级构造单元,其中麻江缓向斜基底埋深<1700 m,具有低重力异常、低电阻率的特征;宣威背斜基底埋深范围为1500~3000 m,具有高重力异常、高电阻率特的特征;石板向斜基底埋深>2500 m,具有高电阻率、低重力异常的特征。基于页岩气构造保存条件分析,提出石板向斜西段和宣威背斜东段是未来寒武系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江凸起 寒武系页岩气 构造特征 页岩气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磁电勘探在黑龙江三江盆地石炭系—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5
作者 张文浩 王丹丹 +5 位作者 李世臻 周新桂 张交东 刘卫彬 周锡明 王佩业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三江盆地东部地区零星出露有古生界石炭—二叠纪地层,总有机碳等烃源岩评价指标良好,但在盆地中的展布情况一直未知。在东北地区老油田开发成本日益高涨,亟需新的油气勘探接替区的背景下,为了查明三江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发育特征,... 三江盆地东部地区零星出露有古生界石炭—二叠纪地层,总有机碳等烃源岩评价指标良好,但在盆地中的展布情况一直未知。在东北地区老油田开发成本日益高涨,亟需新的油气勘探接替区的背景下,为了查明三江盆地石炭—二叠纪地层的发育特征,在三江盆地以石炭—二叠系为主要目的层开展油气地质调查实施了重磁电勘探工程,对所取得的4条重磁电剖面资料进行了处理和定性分析,在综合信息反演和成像的基础上建立了重磁电综合反演剖面图。对研究区地层、物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总结,主要利用大地电磁测深反演电阻率低阻标志层,初步刻画了石炭—二叠系的分布特征,并通过对二维反演电阻率断面进行残差处理,探索了石炭—二叠系泥岩的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磁电勘探 三江盆地 石炭系-二叠系 珍子山组 泥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潜力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4
6
作者 包书景 葛明娜 +7 位作者 赵培荣 郭天旭 高波 李世臻 张嘉琪 林拓 苑坤 李飞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48-364,共17页
中国页岩气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中扬子地块、塔里木盆地、桂中坳陷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区域,地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推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页岩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有效缓解... 中国页岩气主要分布于四川盆地及其周缘地区、中扬子地块、塔里木盆地、桂中坳陷和鄂尔多斯盆地等区域,地质理论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推进中国页岩气产业快速发展。不断拓展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实现页岩气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对于有效缓解中国油气供需矛盾具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①截至2023年底,页岩气累计探明地质储量2.96×10^(12)m^(3),约占中国天然气总探明地质储量的15%,年产量约250×10^(8)m^(3),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13%,全部来自四川盆地及其周缘的五峰组-龙马溪组。②四川盆地及其周缘中、浅层海相页岩气是稳产、增产的主力军,目前页岩气勘探开发集中在四川盆地深层-超深层新领域、四川盆地外复杂构造区常压海相新区、寒武系和二叠系等新层系以及陆相和海-陆过渡相等新类型。③预测2035年页岩气年产量将达到1000×10^(8)m^(3),约占中国天然气产量的1/3。④建议加大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力度,丰富和发展多类型页岩气成藏地质理论并持续攻关配套关键技术,大力促进页岩气增储上产。⑤中国页岩气地质资源量为118.67×10^(12)m^(3),具有巨大的勘探和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量 地质储量 地质资源量 地质特征 理论和技术 发展前景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探测技术在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油气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杜小弟 唐跃 +2 位作者 刘德长 李昭 王海达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75-287,共13页
赋存于地下的油气藏(田)一般都存在向地表微渗漏,油气藏上方烃类垂向微渗漏可引起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航空高光谱技术用于探测烃类微渗漏信息成为可能,成为油气选区调查和寻找油气的有效技术... 赋存于地下的油气藏(田)一般都存在向地表微渗漏,油气藏上方烃类垂向微渗漏可引起近地表物质的物理与化学性质变化,形成地物反射光谱特征异常,这为航空高光谱技术用于探测烃类微渗漏信息成为可能,成为油气选区调查和寻找油气的有效技术方法。在准东2500 km2范围内开展航空高光谱油气探测技术研究,获取了研究区CASI/SASI/T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提取了与油气及与油气相关的粘土、碳酸盐、二价铁等信息,通过与已发现的油气藏(田)高光谱油气异常信息的对比研究,在准东地区落实了柳树河子和三台镇2个油气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高光谱 烃类微渗漏 异常 准噶尔盆地 油气选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解吸过程中气体组分和同位素的变化特征及其地质意义——以鄂西地区二叠系大隆组为例
8
作者 高钧健 黄俨然 +7 位作者 张小涛 沈斌 李世臻 段轲 徐学敏 杨佳佳 王广 杨鹏宇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24-635,共12页
近年来,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有重大发现,为深入探讨该地区大隆组页岩对不同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页岩气成因以及大隆组含气潜力,在鄂西页岩气解吸现场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解吸气,并将收集的气体进行组分与碳氢同位素分析。研究... 近年来,鄂西地区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有重大发现,为深入探讨该地区大隆组页岩对不同组分气体的吸附能力、页岩气成因以及大隆组含气潜力,在鄂西页岩气解吸现场采用排水集气法收集解吸气,并将收集的气体进行组分与碳氢同位素分析。研究发现:解吸过程中甲烷组分占比随着解吸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当解吸温度达到85℃之后呈上升趋势,乙烷、丙烷、二氧化碳的变化规律与甲烷正好相反;甲乙烷的碳同位素值均显著增加,甲烷碳同位素值由-38.64‰~-30.94‰增长到-22.46‰~-4.56‰,增幅达13.70‰~26.38‰,乙烷增幅较小,但仍从-46.39‰~-36.83‰提升至-36.94‰~-28.24‰,碳同位素呈现倒转现象;甲烷的氢同位素由-151.11‰~-144.81‰增长到-138.82‰~-126.70‰。可以发现大隆组页岩对各组分的吸附能力大小为H_(2)>CO_(2)>C_(3)H_(8)>C_(2)H_(6)>CH_(4)>He,研究区页岩气为高成熟页岩气,由干酪根初次裂解气与原油二次裂解气混合而成,且以干酪根裂解气为主,并且解吸过程中甲烷的氢同位素与页岩气呈正相关关系,二者相关度较高,可作为识别“甜点层”的重点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解吸过程 吸附能力 碳同位素分馏 甲烷氢同位素 大隆组 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资源构建“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初探 被引量:7
9
作者 罗晓玲 黄龙 +1 位作者 王旭光 王楠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87-93,共7页
为应对审计全覆盖的发展趋势,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对照有效内部审计的八条关键特征,本文在梳理现有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取和补充相关指标,通过进一步调研和确认内... 为应对审计全覆盖的发展趋势,适应《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要求,对照有效内部审计的八条关键特征,本文在梳理现有经济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地质单位财务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提取和补充相关指标,通过进一步调研和确认内控需求,架构适合地质调查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和风险管控信息系统,初步探索提出了思维软件化的地质调查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部控制管理 风险管控 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上扬子地区南华系大塘坡组沉积期岩相古地理及对油气成藏的指示
10
作者 宋腾 林拓 +3 位作者 李飞 李浩涵 吴海 段轲 《中国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13-630,共18页
【研究目的】中上扬子地区在新元古代南华纪中期发育大塘坡组海相黑色含锰碳质页岩,长期以来作为锰矿层被广泛关注,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从油气地质角度详细阐述了大塘坡组岩相古地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作用,以期为中国... 【研究目的】中上扬子地区在新元古代南华纪中期发育大塘坡组海相黑色含锰碳质页岩,长期以来作为锰矿层被广泛关注,但对其油气地质特征研究较少。本文从油气地质角度详细阐述了大塘坡组岩相古地理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指示作用,以期为中国南方地区油气调查提供指导。【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资料收集,采用单井分析、连井对比、岩相古地理图编制等方法,结合烃源岩特征分析、储层分析等实验测试手段,详细梳理了大塘坡组沉积特征和油气地质条件,分析了烃源岩特征和潜在油气组合。【研究结果】大塘坡组形成于间冰期,沉积过程受拉张裂陷活动控制,可划分出2大类沉积相、7类沉积亚相及若干沉积微相,整个沉积期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高位—海退沉积旋回;大塘坡组最具油气资源潜力的相带为局限陆棚亚相和潟湖亚相,主要分布在大塘坡组一段,有机地球化学指标特征好,为优质烃源岩。【结论】大塘坡组一段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和页岩气发育潜力,松桃、花垣、秀山、湘潭、鹤峰等地区具有页岩气发育有利条件,为潜在页岩气发育区。以大塘坡组为烃源岩发育多类油气成藏组合,渝黔湘交界的秀山、松桃、花垣地区源储配置条件较好,为潜在常规油气发育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新元古界 大塘坡组 岩相古地理 烃源岩 成藏组合 油气勘查工程 中国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西海槽下寒武统水井沱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11
作者 陈科 王昱荦 +1 位作者 卢妍欣 李飞 《地质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04-616,共13页
中国南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具有整体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近期的页岩气勘探已经在中扬子地区获得下寒武统页岩气工业气流。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国南方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潜力,以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为重点,结合地表露头... 中国南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具有整体厚度大、热演化程度高的特点,近期的页岩气勘探已经在中扬子地区获得下寒武统页岩气工业气流。为了进一步调查中国南方下寒武统页岩气资源潜力,以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为重点,结合地表露头观察和钻井资料,研究分析了其沉积特征和沉积过程,划分了下寒武统页岩三级地层层序格架,构建了中扬子地区鄂西海槽早寒武世的沉积模式,并指明了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页岩气勘探方向。研究表明: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主要发育浅水陆棚相和深水陆棚相沉积,其底部和顶部发育浅水碳酸盐岩沉积;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可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并可与上扬子地区进行对比;水井沱组发育于震旦纪-早寒武世鄂西海槽的充填阶段,主要为泥质碎屑岩沉积。富有机质页岩分布于深水相区,在鄂西海槽识别出恩施、宜昌长阳2个次级凹陷,是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与下伏震旦系灯影组和陡山沱组形成“三明治”式常规油气组合,是下一步鄂西常规油气勘查的重点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海槽 下寒武统 水井沱组 沉积特征 层序地层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潜力展望 被引量:38
12
作者 张君峰 许浩 +1 位作者 赵俊龙 任鹏飞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60-273,共14页
中国东北地区发育50多个盆地,规模大小不一,较大的盆地包括松辽、二连、海拉尔盆地和5个跨境盆地。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油气储量增幅显著,同时面临油气上产、稳产难度仍然持续加大的现实。本文在深入分析东北地区构造与沉积古地... 中国东北地区发育50多个盆地,规模大小不一,较大的盆地包括松辽、二连、海拉尔盆地和5个跨境盆地。东北地区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油气储量增幅显著,同时面临油气上产、稳产难度仍然持续加大的现实。本文在深入分析东北地区构造与沉积古地理演化过程的基础上,总结了东北地区构造与沉积协同作用下的成藏组合差异发育特征。进一步结合勘探实践,针对油气勘探中存在的问题,围绕着新领域新层系的工作思路,提出了东北地区油气勘探的方向,包括: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带中浅层油气精细勘探,松辽盆地南部深层火山岩油气勘探,松辽盆地西斜坡和北部倾末端油气勘探,东北地区古生界油气勘探,大三江盆地群油气勘探,东北地区页岩油和油页岩资源勘探。为未来东北地区油气资源的勘探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与天然气 地质特征 勘探领域 东北地区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化学调查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富贵 孙忠军 +9 位作者 杨志斌 周亚龙 张舜尧 曹长茂 王惠艳 唐瑞玲 庞守吉 王平康 唐世琪 祝有海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24-1234,共11页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中国陆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祁连山地区、羌塘盆地和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取得的大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成果,分析总结了冻土区的温压条...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能源,中国陆域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根据中国地质调查局在祁连山地区、羌塘盆地和漠河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远景区取得的大量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和成果,分析总结了冻土区的温压条件、冻土条件、气源条件等,探讨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矿机制和制约因素,初步建立了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以期为下一轮的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勘查提供地球化学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特征 气源条件 成藏模式 冻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盆地前进坳陷油气地质调查新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文浩 周新桂 +6 位作者 李世臻 张交东 王丹丹 刘卫彬 林燕华 孟元林 周锡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57-1165,共9页
随着东北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老油田开发程度已进入中后期,亟需新的油气区接替。三江盆地作为松辽盆地外围7个一级远景盆地之一,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最近在三江盆地前进坳陷开展了一系列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 随着东北大型含油气沉积盆地油气勘探难度越来越大,老油田开发程度已进入中后期,亟需新的油气区接替。三江盆地作为松辽盆地外围7个一级远景盆地之一,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最近在三江盆地前进坳陷开展了一系列油气地质调查工作,在中生界泥页岩、晚古生界暗色泥岩地层及硅质岩生烃潜力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与认识,对评价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盆地 前进坳陷 古生界 生物气 硅质岩 油气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东部盆地群油气资源前景展望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文浩 张交东 +7 位作者 周新桂 王丹丹 李世臻 刘旭锋 刘卫彬 曾秋楠 孟元林 林燕华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07-318,共12页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是国内主力油气供应区,但随着松辽盆地油气勘探难度逐渐增大,勘探与开发成本增高,目前亟需新的油气接替区为油气上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接替领域和资源保障。松辽盆地外围东部发育39个...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生产基地,多年来一直是国内主力油气供应区,但随着松辽盆地油气勘探难度逐渐增大,勘探与开发成本增高,目前亟需新的油气接替区为油气上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接替领域和资源保障。松辽盆地外围东部发育39个沉积盆地,规模大小不一,油气勘探潜力较大,已成为东北地区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笔者对松辽外围东部地区的石油地质概况和油气勘探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结合近年来油气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的进展,提出了东北东部地区油气调查新方向,包括吉林东部地区白垩系页岩油气勘探、三江盆地浅层中新生界生物气勘探、三江地区早中生界海相硅质岩勘探、三江地区上古生界油气勘探,为未来东北东部地区油气资源调查与勘探的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外围东部 页岩油 生物气 硅质岩 上古生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益性油气基础地质调查的进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文浩 高永进 +10 位作者 周新桂 翟刚毅 徐兴友 白忠凯 周志 毕彩芹 单衍胜 韩淼 孙相灿 张远银 刘卫彬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30-1643,共14页
在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仍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益性油气调查工作聚焦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油气资源管理与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油气勘... 在我国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能源安全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油气调查评价和勘探开发仍是能源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公益性油气调查工作聚焦自身优势,积极服务于国家能源安全,支撑油气资源管理与矿权体制改革成效显著,在油气勘探的新区、新层、新类型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性成果。公益性油气调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部温宿凸起新近系、沙井子构造带志留系,准噶尔盆地南缘的二叠系和三叠系均获得了工业油(气)流;在南方鄂西宜昌、黔北武陵山等复杂构造区的页岩气、松辽盆地的页岩油、四川盆地南部煤层气等资源的勘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成果有力带动了能源企业的积极投入与勘探,有效彰显了公益性油气地质调查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深层油气资源的安全勘探、油气矿权空白区的基础地质调查及非常规油气的调查与勘探将是我国未来油气勘探重要的接替领域。公益性油气调查将以油气基础地质问题为抓手,积极探索油气勘探接替领域,为油气资源规划和管理做好支撑,力争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与重大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益性油气调查 资源管理 塔里木盆地 页岩气 页岩油 煤层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的资源特征及成矿规律概要 被引量:41
17
作者 张大权 江彪 +3 位作者 王登红 王成辉 陈毓川 白鸽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8-1025,共18页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 中国银矿资源丰富,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主要以共伴生为主,近年来独立银矿找矿也取得一些进展。本文系统搜集了国内外银矿数量与规模、储量和分布等内容,梳理了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及储量分布规律,总结了中国银矿资源特点。在对全国490处银矿矿产地资料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中国银矿的成矿规律,划分了海相火山沉积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岩型、矽卡岩型、热液型(脉型和层控型)、沉积变质型、沉积型和新生风化淋积型等7个银矿预测类型,其中前4个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32个成银带,编制了"中国成银带分布图",为中国银矿资源潜力评价和勘查部署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资源特征 银矿类型 成银带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银矿床地质控矿规律及若干找矿方向 被引量:28
18
作者 江彪 张通 +6 位作者 王登红 陈毓川 张大权 黄崇轲 白鸽 王成辉 黄凡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3-126,共14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概述了地层、构造和岩浆岩对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控制特点和规律:银矿赋矿地层以泥盆系最多,其次是中元古界、石炭系等,按赋矿岩性则以碳酸盐岩最多,变质岩次之;古老地块边缘裂陷槽和增生带、区域性深大断裂及多组构造汇聚部位及陆相断陷盆地是我国银矿产出和分布的重要控制因素;海相火山岩、陆相火山岩、侵入岩控制着我国不同地区和类型的银矿产出。分析了我国大型、超大型银矿的找矿前景和方向,提出川西义敦岛弧带、川滇黔接壤地区和大兴安岭成矿带是大型、超大型银矿的重要找矿区,继续加强我国陆相火山岩型大型、超大型银矿的寻找和研究;重视在萤石矿床分布区、黑色岩系分布区找银矿及火山岩地区找银锰型矿床;充分利用银矿找钨、锡等其他矿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矿 大型矿床 控矿规律 矿床类型 找矿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中上元古界页岩气地质特征及有利区预测 被引量:25
19
作者 荆铁亚 杨光 +2 位作者 林拓 陈亮 王金意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9,141,共5页
作为中国沉积最早的地层,中、上元古界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值得重视。通过文献调研、野外地质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页岩的分布、厚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及页岩气有利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中、上元古界页岩主要分布在... 作为中国沉积最早的地层,中、上元古界页岩气发育的地质条件和资源分布值得重视。通过文献调研、野外地质研究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手段,对页岩的分布、厚度和地球化学等特征及页岩气有利区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中、上元古界页岩主要分布在中上扬子地区的陡山沱组和燕山地区的洪水庄、下马岭组等地层中;沉积环境为大陆架和局限海相盆地内,分布相对稳定,沉积连续,厚度从20 m到150 m不等。页岩的地球化学指标较好,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为主,有机质丰度受控于沉积环境,TOC>2%的地层普遍发育。扬子地区中、上元古界页岩达到高—过成熟阶段,华北北部地区和建昌盆地略低,目前仍处于生烃高峰期。从页岩气聚集的地质条件上看,中国中、上元古界页岩气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湘鄂西和渝东南地区的陡山沱组、华北北部地区和建昌盆地的洪水庄组是页岩气发育较好的地区和层段,其勘探前景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上元古界 页岩气 分布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气基础地质调查钻井技术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3
20
作者 赵洪波 朱芝同 +5 位作者 梁涛 赵志涛 朱迪斯 单文军 刘文武 何远信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6-394,共19页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173口页岩气勘查井,完成31万余米进尺,重点开展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战,取得了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页岩气调查的重大突破和二叠系页岩气调查重要发现,开辟了页岩气勘查的新区、... 【研究目的】近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了173口页岩气勘查井,完成31万余米进尺,重点开展长江经济带页岩气调查科技攻坚战,取得了震旦系、寒武系和志留系页岩气调查的重大突破和二叠系页岩气调查重要发现,开辟了页岩气勘查的新区、新层系、新类型和新认识。基础地质调查井作为油气发现的重要手段,可实现全井段取心,具有成本低、周期短等特点,一般部署在邻井资料缺乏的勘探空白区。【研究方法】为了给页岩气调查提供钻井工程方面的技术支持,本文梳理了十年来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实施的钻井工程,对取得的一系列钻井技术进行了分类和归纳整理。【研究结果】总结了一整套在地质钻探装备与技术基础上创新发展的高效页岩气钻井装备与技术体系:(1)形成了页岩气地质调查井地面装备,包括适应于页岩气井井控安全的改进型立轴钻机、符合绿色勘探要求的钻井液固控循环系统等;(2)高效取心工具及钻进工艺,重点介绍了大直径绳索取心钻具、KT系列取心钻具等取心钻具,倒塔式钻具组合工艺、空气跟管技术等钻进工艺等;(3)阐述了高效取心钻头研究进展,包括异形齿PDC钻头、孕镶块钻头、孕镶金刚石钻头等3类钻头及其应用效果;(4)简要论述了安全钻井技术及复杂处理进展,介绍了页岩气勘探钻井液技术、控压钻进技术以及失返、卡钻等钻井复杂处理。此外,围绕新区新层系页岩气勘探特点,给出下一步开展页岩气钻井技术研究的方向。【结论】通过综述上述研究进展,可为页岩气勘探钻井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质调查井 钻井技术 取心工具 PDC钻头 安全钻进 油气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