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地区早白垩世正长花岗岩成因及构造启示:锆石U−Pb年龄、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Pb同位素证据 被引量:2
1
作者 顾玉超 陈仁义 +1 位作者 杜继宇 鞠楠 《地质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116,共26页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 【研究目的】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发育大面积花岗岩类,加强其成岩时代、岩石成因类型、成岩成矿物质来源等研究,有利于探究该区成岩与成矿关系和早白垩世碰撞造山机制。【研究方法】采集大兴安岭南段黄岗梁锡铁矿区及外围样品,进行岩相学、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及Rb−Sr、Sm−Nd、Pb同位素研究。【研究结果】获得岩浆结晶年龄为141.9~139.1 Ma,较成矿年龄早约3 Ma,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具有高硅、低铝、低镁、富钾少钠特征,为高钾钙碱性A型花岗岩。(^(87)Sr/^(86)Sr)_(i)和^(143)Nd/^(144)Nd值分别介于0.70031~0.70543和0.512572~0.512636之间,ε_(Nd)(t)值为0.07~1.18,Nd同位素模式年龄T_(DM2)为926~838 Ma。【结论】黄岗梁矽卡岩型锡铁矿床成岩物质于新元古代从亏损地幔分离,在上升侵位过程中受到地壳物质混染。大兴安岭南段地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蒙古–鄂霍次克洋碰撞闭合伸展作用和古太平洋高角度俯冲作用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Nd−Pb同位素 花岗岩 碰撞后伸展环境 锆石U−Pb年龄 黄岗梁地区 大兴安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青山口组一段古环境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姚玉来 肖飞 +3 位作者 李士超 杨建国 公繁浩 王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9-71,共13页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 基于齐家凹陷南部松页油1井青一段详细的岩心观察描述以及测井元素数据分析,应用元素质量比w(Mg)/w(Ca)、w(Th)/w(U)、(w(Fe)+w(Al))/(w(Ca)+w(Mg))等指示参数,恢复青一段沉积时期古环境,探讨控制有机质富集的古环境因素。结果表明:青一段中下部为半深湖和深湖亚相沉积,上部为浅湖亚相,中下部层状暗色泥页岩更为发育;青一段沉积时期经历气候由潮湿到半潮湿,湖水盐度由微咸水到淡水,还原条件由强到弱,水深由深变浅,水动力由停滞到低能的古环境演变过程;青一段自下而上泥页岩TOC含量逐渐降低,TOC与氧化还原条件、古气候和古水深指标相关性最大,表明有机质的富集主要受控于泥页岩沉积时期的氧化还原环境、古气候和古水深;潮湿气候、缺氧环境下的深水区更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和保存;深湖相层状富有机质暗色泥页岩是页岩油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古环境 页岩油 有机质富集 松辽盆地 青山口组一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高松山金矿赋矿围岩年代学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3
作者 张春鹏 韩仁萍 +2 位作者 毕中伟 王杰 李雪峰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6-83,共18页
高松山金矿床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北麓地区的一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矿体主要以细脉状和脉状形式分布于下白垩统板子房组和宁远村组的火山岩地层中。为探究赋矿围岩的成因及形成时代,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 高松山金矿床是我国东北小兴安岭北麓地区的一处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矿体主要以细脉状和脉状形式分布于下白垩统板子房组和宁远村组的火山岩地层中。为探究赋矿围岩的成因及形成时代,开展了系统的同位素年代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板子房组英安岩获得^(206)Pb/^(238)U表面年龄分布于112.1~115.9 Ma,板子房组安山岩中斜长石^(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111.2±0.9)Ma,宁远村组流纹岩中钾长石^(40)Ar-^(39)Ar同位素年龄为(103.9±1.0)Ma,表明高松山金矿形成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全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高松山金矿床赋矿围岩的板子房组和宁远村组火山岩以高硅、富碱性组分、富铝以及显著贫镁和钙为特征,轻稀土和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和Nb、Ta、Ti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显示出弧岩浆的地球化学特征。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资料,进一步证实其形成于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回撤作用有关的弧后伸展构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矿围岩 同位素年代学 岩石地球化学 形成环境 小兴安岭北麓 高松山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安地区航磁异常特征及其金成矿靶区预测
4
作者 张春鹏 党宇宁 +3 位作者 韩仁萍 毕中伟 王杰 李雪峰 《黄金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2-496,共15页
航磁测量作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近年来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黑龙江东安地区1/5万航磁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大量定性和定量数据及相关图件。岩石物性研究表明,该区域内沉积岩、酸性火山岩和侵入... 航磁测量作为一种高效且经济的地球物理勘探手段,近年来在矿产资源勘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黑龙江东安地区1/5万航磁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获得了大量定性和定量数据及相关图件。岩石物性研究表明,该区域内沉积岩、酸性火山岩和侵入岩通常具有较弱的磁性,而中基性火成岩表现出较强的磁性,矿化蚀变岩则呈无磁性特征。通过对磁异常特征进行深入分析,划分出5种航磁异常区,识别出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8条,揭示了NNW-NW、近SN和NE向这3组复合构造体系的存在。通过对比分析航磁异常与已知金矿床的分布位置,认为低磁异常区与金矿床的空间分布存在显著相关性。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和土壤地球化学异常,在东安矿区外围优选出2处具有潜在找矿价值的重点靶区,且与后期的山地工程验证结果相吻合。该研究成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磁测量 地球物理勘探 成矿靶区 金矿床 东安地区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蕲春烈马咀花岗岩成因及与钼成矿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欣 张森 +5 位作者 洪汉烈 金珊合 钟辉 伍月 鞠楠 施璐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17-1429,共13页
湖北蕲春烈马咀钼矿位于大别山南坡,已探明的大型钼矿鲜有报道,对该矿区的深入研究甚少,缺少对成岩成矿时代、成因和构造背景的准确厘定。对烈马咀钼矿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 湖北蕲春烈马咀钼矿位于大别山南坡,已探明的大型钼矿鲜有报道,对该矿区的深入研究甚少,缺少对成岩成矿时代、成因和构造背景的准确厘定。对烈马咀钼矿及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进行了岩相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和Re−Os同位素测年。结果表明:与成矿有关的岩石为斑状二长花岗岩或二长花岗斑岩,矿区成矿规模小,矿石为浸染状或细脉浸染状展布;辉钼矿等时线年龄为119±8 Ma,年龄加权平均值为118.9±0.98 Ma,指示烈马咀钼矿为早白垩世热液产物;岩石地球化学数据表明其为高硅、高钾钙碱性系列A型花岗岩;稀土元素的总含量高,轻稀土元素含量相对富集,重稀土元素含量相对亏损。烈马咀钼矿区与成矿有关的岩石形成于大别造山带伸展环境,与燕山晚期岩石圈减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马咀花岗岩 辉钼矿 岩石地球化学 Re−Os同位素测年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青山口组一段基质型页岩油富集模式 被引量:1
6
作者 姚玉来 肖飞 +3 位作者 李士超 杨建国 黄一鸣 叶春林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393-3407,共15页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一段)发育半深湖—深湖相厚层暗色泥页岩,富含典型的纯页岩基质型页岩油。以松页油1井为例,利用钻井、测录井、岩芯实验测试等资料及数据,对青一段泥页岩地质特征、岩相类型和基质型页岩油富... 松辽盆地齐家凹陷南部白垩系青山口组一段(青一段)发育半深湖—深湖相厚层暗色泥页岩,富含典型的纯页岩基质型页岩油。以松页油1井为例,利用钻井、测录井、岩芯实验测试等资料及数据,对青一段泥页岩地质特征、岩相类型和基质型页岩油富集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青一段泥页岩存在层状、块状和纹层状3种沉积构造类型,按照“有机碳含量—沉积构造—矿物成分”三因素分类方案,可以将泥页岩划分为高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泥岩、高有机质块状长英质泥岩、中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泥岩、中有机质块状长英质泥岩、中有机质纹层状长英质泥岩五大岩相。其中,高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泥岩相是主体岩相,也是控制页岩油富集的最有利岩相。该岩相有机质含量高(TOC值一般为2.0%~3.5%),含油性好(S1最大值为19.4 mg/g),可动烃富集(可动油指数OSI平均值>300 mg/g);储集空间以介孔为主,也发育一定比例的宏孔,孔径分布较连续,主要为狭缝型孔隙,连通性较好。青一段泥页岩热演化程度较高(Ro平均值为1.26%),有机质已大量生烃,高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泥岩相原油轻质组分占比达50%~55%,流动性较好;并且发育密集层理缝,连通微纳米孔隙形成了孔缝组合网络体系,改善了泥页岩储集性能,极大提高了岩石渗流能力。总体上看,齐家凹陷南部半深湖—深湖相高有机质层状长英质泥岩相具有相对较好的页岩油富集的物质条件和有效储集空间,同时以物性致密的块状泥页岩作为顶底板隔层,页岩油保存条件好,开发潜力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集模式 岩相 层理缝 页岩油 青山口组 齐家凹陷 松辽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晚二叠世林西组天然气发现及意义
7
作者 张海华 耿树峰 +2 位作者 张健 陈树旺 郑月娟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278-280,共3页
东北地区二叠系连续分布,发育广泛,尤其是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岩发育,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具有良好的资源勘探前景,是上古生界有利的油气勘探层位。近年来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取得了诸多进展,肇深8井营城子组所产天然气... 东北地区二叠系连续分布,发育广泛,尤其是上二叠统林西组暗色泥岩发育,沉积厚度大,分布稳定,具有良好的资源勘探前景,是上古生界有利的油气勘探层位。近年来松辽盆地石炭—二叠系油气地质调查取得了诸多进展,肇深8井营城子组所产天然气被证实来源于石炭—二叠系,四深1井见多层石炭—二叠系天然气显示(任战利等,2006),但在松辽盆地北部西斜坡区却未发现石炭—二叠系泥岩类及油气显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晚二叠世 林西组 页岩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尾砂构造“壤-砂-黏”土壤剖面构型的机理与技术模式 被引量:1
8
作者 靳文娟 边振兴 +4 位作者 魏忠义 董志超 钱凤魁 欧阳兆灼 戴慧敏 《农业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12-222,共11页
针对辽西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内铁矿采选产生的铁矿尾砂等废弃物大规模堆积占地、污染环境,而露天采坑等废弃地复垦土源匮乏的问题,提出利用铁矿尾砂等充填采坑并构造农田土壤剖面构型的铁矿尾砂大规模农业资源化利用理念。通过采集铁矿尾... 针对辽西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内铁矿采选产生的铁矿尾砂等废弃物大规模堆积占地、污染环境,而露天采坑等废弃地复垦土源匮乏的问题,提出利用铁矿尾砂等充填采坑并构造农田土壤剖面构型的铁矿尾砂大规模农业资源化利用理念。通过采集铁矿尾砂和区域正常农田土壤,试验分析铁矿尾砂的基本理化特性、元素含量及利用的可行性;基于“土层生态位”和“土壤关键层”理论,探讨其作为土壤剖面构造材料的作用机理;结合已有实践经验,构建出适合辽西半干旱气候特点的具有“壤-砂-黏”结构的农田土壤剖面构型技术模式。结果表明:1)铁矿尾砂的砂粒质量分数为28.49%~33.23%,粉粒质量分数为66.11%~71.64%,黏粒质量分数小于1.0%;pH呈弱碱性,电导率能满足作物生长要求,无重金属污染,且富含作物所需的有益微量元素,可作为土壤剖面重构材料。2)铁矿尾砂构造土壤剖面构型的作用机理是利用其砂粒结构粒间大孔隙蓄水的特征作为保墒层,结合采矿剥离表土和底层红黏土,构造形成“壤(表层)-砂(蓄水层)-黏(保水层)”结构的土壤剖面,起到蓄水保墒的作用;同时,将铁矿尾砂以25%掺混在黏质表层土壤中,增加耕层厚度的同时改良土壤质地。3)具体构造技术模式:按从下到上的顺序依次铺设“粒径20~50 cm的大块废石(充填至距地表1 m)-粒径4~6 cm的碎石(20~30 cm)-红黏土(20~30 cm)-铁矿尾砂(20~30 cm)-剥离表土(20~30 cm,掺混约25%的铁矿尾砂)”。通过分析辽宁省建平县的4个复垦案例,证明该技术不仅能解决矿区固废堆积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能增加耕地面积,提升农田质量,种植玉米增产705 kg/hm2。形成的矿区生态修复的新模式,可在其他类似铁矿区因地制宜地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尾砂 土壤重构 土壤改良 土壤剖面 机理 生态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推覆体以下发现早中侏罗世优质烃源岩新地层
9
作者 孙求实 宗文明 +4 位作者 王斯佳 孙守亮 李永飞 郜晓勇 张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285-1294,共10页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辽西牛营子凹陷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为中新元古界。由于构造抬升等因素,该凹陷地表未见辽西其他盆地出露的重要油气勘探层系—侏罗系北票组。【研究方法】本次通过辽凌地1井钻探,在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 【研究目的】一直以来辽西牛营子凹陷油气勘探的目的层为中新元古界。由于构造抬升等因素,该凹陷地表未见辽西其他盆地出露的重要油气勘探层系—侏罗系北票组。【研究方法】本次通过辽凌地1井钻探,在牛营子凹陷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下发现了一套厚层暗色泥岩,对其岩性及孢粉组合特征进行研究,并与辽西北票盆地实测的三宝四坑剖面北票组进行岩性组合对比。【研究结果】证实辽凌地1井中元古界碳酸盐岩推覆体以下厚层泥岩为侏罗系北票组。【结论】有机地球化学指标表明,该泥岩具有有机质丰度高、生烃潜力大的特点,是值得关注的优质烃源岩。该套厚层暗色沉积地层的发现表明侏罗系北票组是牛营子凹陷新的勘探层系,这一认识为研究辽西地区构造演化、油气地质条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地质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厘定 牛营子凹陷 北票组 早—中侏罗世 油气勘查工程 辽宁西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