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大兴安岭北端晚侏罗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其地质和找矿意义 |
武广
陈衍景
孙丰月
李景春
李之彤
王希今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92
|
|
2
|
内蒙古东南部晚古生代裂谷区花岗质岩石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
鲍庆中
张长捷
吴之理
王宏
李伟
桑家和
刘永生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7 |
81
|
|
3
|
辽西中侏罗统海房沟组埃达克质岩的确认及地质意义 |
武广
李忠权
李之彤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12
|
|
4
|
四合屯-大康堡地区义县组火山-沉积岩地质特征 |
陈树旺
张立东
郭胜哲
张长捷
彭艳东
贾斌
邢得和
丁秋红
郑月娟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4
|
|
5
|
先进星载热发射和反射辐射仪(ASTER)——地质学家的最佳选择 |
陈江
付建飞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6
|
五大连池钾质火山岩中的壳源捕虏体特征及地质意义 |
韩伟民
钟辉
赵寒冬
宋亚芹
柳震
徐受民
马丽玲
赵焱
刘勇
|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
|
2007 |
0 |
|
7
|
中国塔里木板块南华纪成冰事件及其地层对比 |
高林志
郭宪璞
丁孝忠
宗文明
高振家
张传恒
王自强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52
|
|
8
|
辽西北票和义县地区义县组综合对比研究 |
张宏
王五力
李之彤
杨芳林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3
|
|
9
|
辽宁西部义县组研究新进展 |
郭胜哲
张立东
张长捷
彭艳东
贾斌
陈树旺
邢德和
丁秋红
郑月娟
|
《中国地质》
CAS
CSCD
|
2001 |
15
|
|
10
|
辽西义县地区黄花山角砾岩研究的新进展 |
张宏
杨芳林
张立君
李之彤
王五力
马兵
孙武国
郑少林
郑月娟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6
|
|
11
|
吉林延边缝合带的性质与东北亚构造 |
唐克东
邵济安
李景春
康庄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50
|
|
12
|
内蒙古白音高勒地区石炭纪石英闪长岩SHRIMP锆石U-Pb年代学及其意义 |
鲍庆中
张长捷
吴之理
王宏
李伟
桑家和
刘永生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90
|
|
13
|
大兴安岭北端洛古河东花岗岩的地球化学、SHRIMP 锆石 U-Pb 年龄和岩石成因 |
武广
陈衍景
赵振华
赵太平
李之彤
张哲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44
|
|
14
|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走构油茶错、纳丁错火山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
刘建峰
迟效国
赵秀羽
赵芝
董春艳
黎广荣
赵院东
|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5
|
内蒙古东南部西乌珠穆沁旗地区石炭纪—二叠纪岩石地层和层序地层 |
鲍庆中
张长捷
吴之理
王宏
李伟
苏养正
桑家和
刘永生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9
|
|
16
|
内蒙古宁城盆地东南缘含道虎沟生物群岩石地层序列特征及时代归属 |
柳永清
刘燕学
李佩贤
张宏
张立君
李寅
夏浩东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35
|
|
17
|
辽西义县组火山岩^(40)Ar/^(39)Ar、K-Ar法年龄测定 |
彭艳东
张立东
陈文
张长捷
郭胜哲
邢德和
贾斌
陈树旺
丁秋红
|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69
|
|
18
|
黑龙江多宝山超大型斑岩铜矿的成矿作用和后期改造 |
王喜臣
王训练
王琳
刘金英
夏斌
邓军
徐秀梅
|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49
|
|
19
|
辽西凌源地区张家口组的重新厘定及其意义——来自激光ICP-MS锆石U-Pb年龄的制约 |
张宏
柳小明
高山
张立君
李之彤
杨芳林
王献策
|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38
|
|
20
|
辽宁西部义县组湖相枕状熔岩的发现及其意义 |
张立东
郭胜哲
张长捷
彭艳东
贾斌
陈树旺
邢德和
丁秋红
郑月娟
|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2 |
1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