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戴建玲 雷明堂 +13 位作者 蒋小珍 ZHOU Wanfang 蒙彦 吴远斌 管振德 贾龙 殷仁朝 潘宗源 尹欧 陈英姿 杨涛 雷柱平 黄敬军 杨荣康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4-202,共19页
[研究目的]岩溶塌陷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开展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研究,对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 [研究目的]岩溶塌陷是长江经济带主要环境地质问题之一,开展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成因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研究,对长江经济带立体综合交通走廊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地质环境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研究成果,从岩溶环境特征、岩溶塌陷的成因类型和机制、发育及分布规律、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及防控措施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研究结果]研究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易发区面积约25.4万km^(2),有记录的岩溶塌陷灾害2146处,矿山疏干排水、抽水、工程施工等是这一地区岩溶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具有以下发育分布规律:一是具有区域性和地带性的分布特征;二是发育地层一般为均匀状纯碳酸盐岩,沿断裂破碎带、褶皱轴部裂隙发育带、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地带等岩溶洞隙密集发育带分布;三是多发生在岩溶地下水强径流带、河流两岸等地下水位变化幅度大、水动力条件易发生急剧变化的地段;四是多发生在人类工程活动强烈的地区,塌陷的规模取决于人类活动的性质和强度。为了降低岩溶塌陷对工程建设和安全运营影响,本文同时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结论]长江经济带岩溶塌陷分布广、危害大,高易发区内线性工程、重要城市群等规划建设应对这一环境地质问题引起重视,该研究成果可为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地质灾害防治提供基础支撑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地质灾害 分布 成因 工程建设 地质调查工程 长江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孔雷达层析成像方法定量评价岩溶发育程度研究
2
作者 贾龙 张毅 +4 位作者 蒙彦 李录娟 潘宗源 吴远斌 殷仁朝 《中国岩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58,共8页
利用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和衰减层析成像技术实现钻孔之间地层岩溶发育程度的精细化定量评价,可弥补实际工程中钻探密度的限制。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可得到岩溶地层中电磁波传输速度分布情况。因雷达波速是地层介电常数的函数,故可推导出... 利用跨孔雷达走时层析成像和衰减层析成像技术实现钻孔之间地层岩溶发育程度的精细化定量评价,可弥补实际工程中钻探密度的限制。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可得到岩溶地层中电磁波传输速度分布情况。因雷达波速是地层介电常数的函数,故可推导出岩溶地层的孔隙比,进而得到钻孔之间可溶岩的岩溶率的空间变化情况。衰减层析成像方法可得到岩溶地层中电磁波衰减系数分布情况。对于岩土这种低损耗材料,衰减系数与地层电导率成正比,与地层相对介电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而岩溶地层电导率和相对介电常数与地层岩溶率密切相关,据此可量化钻孔之间岩溶率的空间变化情况。工程实例显示,两种方法得到的岩溶率空间分布结果一致,可相互印证精细评价钻孔之间不同埋深地层的岩溶发育程度,为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提供更详实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率 跨孔雷达 岩溶探测 岩溶发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桂铁路二塘车站路基岩溶塌陷成因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昭京 蒋小珍 +3 位作者 冯涛 黄胜平 周富彪 伊小娟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9-118,共10页
湘桂铁路二塘车站高铁区段1996-2016年间发生岩溶塌陷险情27起,虽经过多期悬挂式帷幕注浆整治,但塌陷问题仍是行车安全的极大隐患。通过资料收集、场地野外调查、岩溶地下水气压力长期监测站的监测资料分析,细化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岩... 湘桂铁路二塘车站高铁区段1996-2016年间发生岩溶塌陷险情27起,虽经过多期悬挂式帷幕注浆整治,但塌陷问题仍是行车安全的极大隐患。通过资料收集、场地野外调查、岩溶地下水气压力长期监测站的监测资料分析,细化了研究区的地质构造、岩溶水文地质条件及岩溶发育特征,从地质结构、岩溶地下水动力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岩溶塌陷形成的成因为临桂地区房地产基坑开挖抽排水影响岩溶地下水水位变化,造成基岩面上覆土体的潜蚀,形成土洞,进而发展至地面形成塌陷坑。针对铁路运行段地下水位埋深具承压性,隐伏溶洞充填率高的复杂岩溶地质条件以及注浆压力的限制,提出加强基岩面上覆土层抗渗强度、管控岩溶地下水降深的岩溶塌陷防治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成因 防治对策 管控岩溶水降深 二塘车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路面塌陷类型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3
4
作者 吴远斌 殷仁朝 《中国矿业》 2023年第S01期117-120,共4页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路面塌陷已经成为各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路面塌陷一般规模不大且多为单点式塌陷,但一旦发生则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全国各地公开报道的塌陷案例进行...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城市路面塌陷已经成为各城市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城市路面塌陷一般规模不大且多为单点式塌陷,但一旦发生则成为影响城市生活的突发公共事件。通过对全国各地公开报道的塌陷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城市路面塌陷一般可分为岩溶型、管道型、工程施工质量型、防空洞型等四种;城市路面塌陷与城市发展程度密切相关,与岩溶发育程度的相关性反而不明显;暴雨是路面塌陷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路面塌陷以单点式塌陷为主,规模不一。进一步地,从前期塌陷隐患识别、中期应急预案、后期工程处置角度出发,对四种城市路面塌陷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方案,为今后城市路面塌陷相关研究以及塌陷预防、应急、处置方案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路面塌陷 地下管线 防空洞 潜蚀作用 防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洞型岩溶塌陷发育过程气体示踪试验研究——以广州金沙洲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李卓骏 蒙彦 +4 位作者 董志明 贾龙 潘宗源 管振德 周富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38-245,共8页
运用气体示踪进行土洞型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气体在不同形状、规模的土体孔隙、裂缝和土洞中的运移规律研究,分析气体特征值与土体变形破坏的关系,进而间接判断土洞的发育情况,实现岩溶塌陷监测预警。... 运用气体示踪进行土洞型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是一种比较新的技术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气体在不同形状、规模的土体孔隙、裂缝和土洞中的运移规律研究,分析气体特征值与土体变形破坏的关系,进而间接判断土洞的发育情况,实现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本文以广州市金沙洲岩溶塌陷区为例,通过室内物理模型试验再现了土洞发育、形成到地面塌陷的全过程。运用气体示踪技术,按照土洞形成、土洞发育、土洞堵塞、土洞扩大和土洞塌陷五个过程,研究气体浓度、气体聚集时间等参数指标与土洞不同发育阶段的关系。结果表明:(1)土洞型岩溶塌陷发育程度与示踪气体浓度存在对应关系,气体浓度升高反映了土体变形破坏的进一步发育;(2)土体变形破坏程度与示踪气体浓度总体呈正相关关系,距离地面塌陷点越近浓度越高;(3)土体变形破坏程度与示踪气体浓度达到峰值浓度时间存在对应关系,距离地面塌陷点越近,气体浓度达到峰值的时间越快。根据以上试验结果,运用气体示踪技术进行土洞型岩溶塌陷监测预警是可行的,后期应探索预警阈值并进行野外现场实际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塌陷 模型试验 气体示踪 监测预警 广州金沙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岩溶隧道涌水可能性快速判断——以桂河高速泗顶特长隧道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郭宝德 张毅 +3 位作者 王新文 陈志高 董志明 蒙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6-1165,共10页
涌水突泥是岩溶区隧道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安全问题,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实际工作中,对隧道涌水的可能性判断是决定是否采取相应预防和处置措施的重要依据。由于隧道涌水的地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这项工作以往多凭借经验... 涌水突泥是岩溶区隧道建设面临的重大地质安全问题,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实际工作中,对隧道涌水的可能性判断是决定是否采取相应预防和处置措施的重要依据。由于隧道涌水的地质影响因素错综复杂,这项工作以往多凭借经验进行定性分析,误报漏报率非常高,如何通过定量分析提高判断准确性亟待解决。作为一种探索,文章以桂河高速泗顶特长隧道为例,在水文地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决策树模型的岩溶隧道涌水突泥可能性快速判断方法、指标参数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泗顶特长隧道各里程段涌水概率最高为88.1%,发生大型涌水突泥的可能性非常大,实际建设过程中也正是在预测概率最高段发生了涌水突泥。该方法可以为后期类似工程有针对性地开展超前预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顶特长隧道 岩溶 决策树 隧道超前预报 概率 涌水突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示踪试验分析隧道和岩溶泉的水力联系及介质特征——以关山隧道为例
7
作者 姚莎莎 张毅 +4 位作者 王新文 李先恒 许江坤 郭发贵 蒙彦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5-32,共8页
文章以关山隧道入口周围的岩溶泉及落水洞为研究对象,以钼酸铵为示踪剂进行落水洞与下降泉之间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点与两处接收点均存在水力联系,示踪试验浓度曲线显示1#取样点的通道比较单一且与投放点的水力联系较好,2#取样点... 文章以关山隧道入口周围的岩溶泉及落水洞为研究对象,以钼酸铵为示踪剂进行落水洞与下降泉之间的示踪试验。结果表明:投放点与两处接收点均存在水力联系,示踪试验浓度曲线显示1#取样点的通道比较单一且与投放点的水力联系较好,2#取样点的通道比较复杂,与投放点之间的渗流途径较长、水力梯度较大,可能存在小型水池或溶潭;分别利用经验公式和Qtracer2软件计算回收率,两处接收点的回收率结果均较低,投放点与接收点之间可能存在更大的支流或者示踪区存在双层岩溶含水系统,地下水流向了更深层的岩溶含水层;结合隧道高程,判断处于低位的隧道存在涌水风险并有可能对岩溶泉产生不良影响。对比两种回收率计算方法,经验公式简便易算,但在示踪剂浓度低、地下水流量小的情况下误差较大,而Qtracer2软件通过对浓度和体积进行积分,克服经验公式缺点,计算结果更精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示踪试验 钼酸铵 回收率 Qtrace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池市金城江区城西岩溶水源地砷污染来源及途径
8
作者 刘伟威 贾龙 +1 位作者 刘昶 周富彪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54-862,875,共10页
为研究岩溶水源地污染物来源和运移途径,以河池市金城江区城西水厂岩溶水源地为研究区,依据水文地质学分析方法,开展城西水厂砷异常原因调查,利用示踪试验和取样检测等手段,查明砷污染源处于城西水厂水源地准保护区范围外,为三境村砒霜... 为研究岩溶水源地污染物来源和运移途径,以河池市金城江区城西水厂岩溶水源地为研究区,依据水文地质学分析方法,开展城西水厂砷异常原因调查,利用示踪试验和取样检测等手段,查明砷污染源处于城西水厂水源地准保护区范围外,为三境村砒霜厂旧址及其东面岩溶洼地,并评估出砷污染土层方量为55742.5 m^(3),其污染途径长12.25 km,主要通过岩溶管道,经欧洞地下河污染城西水厂,这进而证实欧洞地下河的另一水源方向。建议调整城西水厂水源地准保护区南部边界,以地下水分水岭为界,并适当增设水质长期监测点,以实施污染源风险管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区 地下水 水源地 污染成因 示踪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井中超声波成像的岩溶特征高精度探测和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贾龙 雷明堂 程小杰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53-460,共8页
复杂的岩溶作用经常制约着人类工程建设。为了避让岩溶不良地质体,如何对岩溶发育特征更准确地探测和评价,是岩溶工程地质勘察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利用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高精度刻画钻孔揭露的岩溶现象,并在钻孔线岩溶率的基础上提出... 复杂的岩溶作用经常制约着人类工程建设。为了避让岩溶不良地质体,如何对岩溶发育特征更准确地探测和评价,是岩溶工程地质勘察面临的难题之一。通过利用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高精度刻画钻孔揭露的岩溶现象,并在钻孔线岩溶率的基础上提出“孔壁岩溶率”的概念,将岩溶率的一维空间表达扩展到二维空间,为岩溶区工程建设提供更精细化的基础数据。实例显示,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可弥补岩溶发育区钻探取心低的不足,能够全断面高分辨展示钻孔孔壁的表面特征,高精度探测岩溶现象。利用钻孔超声波成像技术统计的孔壁岩溶率,不但可以精细化定量分析岩溶发育随深度的变化规律,而且可以统计分析岩层不同方位的岩溶发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率 超声波测井 岩溶探测 岩溶发育评价 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孔中雷达反射成像特征的岩溶定量化评价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录娟 贾龙 殷仁朝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1-906,共6页
为准确评价隐伏岩溶区的强岩溶发育特征,采用孔中雷达反射成像技术,利用不同地层的电性差异特征以及探测钻孔孔壁地层岩溶发育情况,并根据岩体中雷达反射波的强度衰减特性,建立钻孔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地层岩溶率的关系,定量推算出地层... 为准确评价隐伏岩溶区的强岩溶发育特征,采用孔中雷达反射成像技术,利用不同地层的电性差异特征以及探测钻孔孔壁地层岩溶发育情况,并根据岩体中雷达反射波的强度衰减特性,建立钻孔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地层岩溶率的关系,定量推算出地层岩溶发育程度。结果表明:孔中雷达反射成像技术可获得钻孔半径10~30 m范围,甚至更远区域的岩溶发育信息。利用钻孔雷达最大探测距离与地层岩溶率的关系,可得到钻孔周边地层岩溶发育的定量化评价,分析各层位不同埋深的岩溶发育情况,可为地质勘察和工程建设提供更详实的基础数据,具有较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率 地质雷达测井 岩溶探测 岩溶发育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