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军事地球科学:历史经验与现代挑战
1
作者 张栋 葛良胜 +3 位作者 吕新彪 戚冉 闫家盼 赵由之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19-732,共14页
军事地质学以战争和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实践应用为研究领域,在军事行动、作战环境、战场情报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军事需求应用推动军事地质学向军事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军事地球科学基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解决... 军事地质学以战争和和平时期军事活动实践应用为研究领域,在军事行动、作战环境、战场情报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军事需求应用推动军事地质学向军事地球科学创新发展。军事地球科学基于地球科学交叉学科,致力于研究解决军事活动涉及的多元自然物质属性、多层空间物理特征和多系统环境挑战。总结国外军事地质学应用研究历史经验,归类军事地球科学研究的地学环境影响历史战争、地球科学对军事活动影响、地缘安全利益与资源需求、支持军事活动的地球科学技术等重点领域,建议我国军事地球科学关键问题聚焦理论方法、典型场景和全球议题,提出现代科学挑战:①战场地学空间情报的智能应用;②陌生地域特殊环境隐匿目标的遥感侦察识别技术;③战场侦察的法证军事地球科学;④军事新能源安全保障;⑤现代战争军事地球科学。综述研究成果为提升地质工作服务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学 军事地球科学 地学环境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pGIS10平台的军事地质数据集成建库研究
2
作者 张文华 李娜 +2 位作者 闫加亮 许佳琪 王佳宝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67-874,共8页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 随着现代化战场模式的不断演进,军事地质要素作为战场环境的5大要素之一,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军事地质数据是要素的具体承载方式,获取手段的不断增加促使战场环境的地质数据越来越多,为解决数据多来源、多格式、多比例尺、多类型数据库集成等瓶颈问题,该文以MapGIS10为基础平台,研究了军事地质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源的统一、数据一致性的维护、异构环境下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等问题。该研究对于军事地质要素展开服务保障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事地质 军事地质数据 集成建库 MapGIS10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滇地区公共莫霍界面模型2.0版本构建
3
作者 刘慧杰 王未来 +2 位作者 张龙 蔡光耀 包晶晶 《地球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827-844,共18页
高分辨率公共速度模型是深入开展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基于公共速度模型进一步获得高精度公共莫霍界面模型,可以更好地为地壳结构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基于川滇地区三个新一代高分辨率速度模型建立公共莫霍界面模型,进一... 高分辨率公共速度模型是深入开展地震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基于公共速度模型进一步获得高精度公共莫霍界面模型,可以更好地为地壳结构和地球深部动力学研究提供支持.本文基于川滇地区三个新一代高分辨率速度模型建立公共莫霍界面模型,进一步扩充公共速度模型的适用范围.在模型构建之前,首先采用基于已知波速比的接收函数叠加方法(H_(-κ0)叠加)直观的了解每个台站对莫霍面起伏的影响.通过H_(-κ0)叠加,发现许多台站的接收函数多次波与理论到时拟合较差,获得的地壳厚度与人工测深结果差异较大.从波速比分布图像上来看,三个速度模型的波速比横向变化范围很小,部分区域结果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这会导致莫霍面估算不准确.为获得相对可靠的莫霍面模型,我们分别只基于VP模型或VS模型来进行H_(-κ)叠加.叠加结果表明基于V_(P)模型之间的差异相对较小,获得的地壳厚度结果与人工测深结果变化特征一致,说明VP模型比VS模型更可靠.因此,我们选用基于三个V_(P)模型H-κ叠加得到的莫霍面结果,并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第二版川滇地区公共莫霍界面模型(SWChina CVM-MOHO-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ChinaCVM-2.0 USTClitho2.0 CSES-VM1.0 接收函数 莫霍界面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矿产军事应用与国家安全
4
作者 张志刚 宋志宏 +3 位作者 刘根源 陈彦四 孙康 崔雪梅 《地质论评》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3-740,共8页
大国竞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战略性矿产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在军事应用和国防安全中不可或缺,而且常常受到地缘政治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矿产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支... 大国竞争是当今世界的重要主题。战略性矿产对国家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不仅在军事应用和国防安全中不可或缺,而且常常受到地缘政治的深刻影响。通过研究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战略性矿产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前景,对于研究中国战略性关键矿产,支撑国家安全建设意义重大。针对当前世界冲突频发的情况,笔者等从战略性矿产出发,分别梳理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具有代表性的战略性矿产军事应用领域,针对我国当前情况提出战略性矿产更新及供应链安全建议,讨论战略性矿产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为我国战略性矿产的军事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实现我国中长期矿产资源安全提供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缘政治 战略性矿产 军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detector模型的土壤有机质空间格局及影响因子分析——以辽阳—鞍山地区为例
5
作者 艾晓军 于小健 +6 位作者 陈占生 侯红星 陈雪 龚仓 李子奇 霍东 刘玖芬 《岩矿测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0-435,共16页
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研究有机质分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辽阳—鞍山地区,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壤表层,且研究单因子影响居多,为了系统研究土壤表层和剖面有机质... 土壤有机质是表征土壤肥力的关键指标,研究有机质分布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子,可为国土空间规划和土地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对于辽阳—鞍山地区,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土壤表层,且研究单因子影响居多,为了系统研究土壤表层和剖面有机质分布内在规律及影响因素,本文在辽阳—鞍山地区采集土壤表层和剖面样品,采用重铬酸钾容量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凯氏蒸馏-容量法测定土壤理化指标含量,基于地统计学、相关性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等方法探讨土壤有机质含量特征、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①研究区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范围为1.72~48.4g/kg,平均值为19.9g/kg,变异系数为41.9%,属中等程度变异,整体上呈东南向西北逐渐降低的空间格局,剖面有机质随深度增大而降低,剖面有机质降低与土壤含氧量、根系生物量和微生物活性降低有关;②土壤表层和剖面有机质与全氮、全磷、黏粒和粉粒含量呈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和容重呈负相关(p<0.01),这由有机质与氮、磷协同变化的生物地球化学机制和成土母质与质地的级联效应决定的;③任意两个因子交互作用大于单个因子,全氮与其他16个因子的交互作用解释力在0.80以上,土壤表层有机质空间分异,全氮、降雨量、容重和全磷是空间变异主导因子,同时受多种因素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有机质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影响因子 地理探测器 辽阳—鞍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阳-丹东地区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源解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艾晓军 陈占生 +7 位作者 侯红星 袁国礼 夏锐 赵晓峰 龚仓 李子奇 霍东 刘玖芬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55-768,共14页
辽阳—丹东地区是辽宁省重要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区,以往土壤重金属研究主要集中在200cm以浅,掌握土壤0~500cm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对监测黑土地质量及研究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意义重大。本文采集了1381件土壤表层(0~20cm)、160件土壤中... 辽阳—丹东地区是辽宁省重要粮食与经济作物生产区,以往土壤重金属研究主要集中在200cm以浅,掌握土壤0~500cm重金属分布特征及来源,对监测黑土地质量及研究土壤重金属迁移转化意义重大。本文采集了1381件土壤表层(0~20cm)、160件土壤中层(150~250cm)和75件土壤深层(250~500cm)样品,对其中8种重金属元素和Sc等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探讨研究区土壤重金属在不同层分布规律并解析来源。调查结果显示:土壤表层、中层和深层As、Cd、Cr、Hg、Co、Pb、Sc、Zn和Cu平均含量均未超过污染风险筛选值;通过多元统计,Cd和Hg表层富集明显,Pb和Zn表现一定富集趋势,Cd、Hg和Pb在表层分布不均匀;通过空间分析方法和地累积指数,研究区土壤表层中Cd、Hg、Pb和Zn整体表现为轻微污染,中度污染点零星分布在人员集中和采矿活跃区域;土壤中层Pb元素轻微污染,深层元素均未污染;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和人为贡献率(ACR)揭示Pb、As、Co、Cu、Cr、Sc和Zn主要受自然背景的影响,Pb和Zn局部轻微受人为因素的影响,Cd和Hg则受人为活动的影响显著。研究区需要加强对Hg、Cd、Pb和Zn元素在不同地块富集趋势的监测,中层深度需要关注Pb的富集,同时开展区内不同流域土壤的Cd和Hg在不同层位的迁移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地累积指数 多元统计分析 源解析 ICP-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天山巴里坤塔格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及构造意义
7
作者 路宗悦 余心起 +5 位作者 张峰 胡军 王照翻 曾严 孙康 张伟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0-697,共8页
通过对东天山巴里坤塔格4个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分析,以探讨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年龄在(50±3)Ma~(58±5)Ma之间,明显小于岩体的形成年龄,表明样品均经历了完全退火过程。样品的平均剥露速率为0.057 mm/... 通过对东天山巴里坤塔格4个磷灰石样品进行裂变径迹分析,以探讨该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磷灰石裂变径迹的年龄在(50±3)Ma~(58±5)Ma之间,明显小于岩体的形成年龄,表明样品均经历了完全退火过程。样品的平均剥露速率为0.057 mm/a。热历史模拟结果显示,巴里坤塔格晚白垩世以来的构造抬升作用可划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80~50 Ma)山体快速隆升,是晚白垩世(80~70 Ma)科希斯坦岛弧的增生作用和印度-欧亚板块的初始碰撞作用(~60 Ma)在该地区的响应;第2阶段(50~20 Ma)山体抬升缓慢;第3阶段(20 Ma至今)为第二次快速隆升时期,第2、3阶段均受控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远程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裂变径迹 热历史模拟 巴里坤塔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标山地区地气测量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预测
8
作者 袁伟恒 杨贵才 +3 位作者 耿国帅 王美娟 李娜 王怡璟 《黄金科学技术》 2025年第4期753-763,共11页
标山地区位于内蒙古北山造山带,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带以北,红石山—百合山蛇绿岩带以南,区内成矿作用强烈。为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在标山南测区布设了7条地气地球化学剖面,通过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和元素组合特征,研究区内地气异常特... 标山地区位于内蒙古北山造山带,月牙山—洗肠井蛇绿岩带以北,红石山—百合山蛇绿岩带以南,区内成矿作用强烈。为进一步圈定找矿靶区,在标山南测区布设了7条地气地球化学剖面,通过分析单元素异常特征和元素组合特征,研究区内地气异常特征。结果表明:标山南测区Cu元素异常范围大,异常值高,为本区成矿前景最好的元素,元素组合异常显示,Bi、Sb、Cu、Pb和Zn元素异常规模大,套合性好,说明主成矿元素为Cu,伴生Bi、Sb、Pb和Zn等成矿元素。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圈定了2处综合异常,通过对综合异常进行分析,优选1处异常开展异常查证工作。根据异常检查,揭露铜矿化体1条,取得较好的找矿效果,认为区内具备中—低温热液型铜多金属矿找矿潜力。研究结果证明,地气测量方法是干旱、半干旱覆盖区寻找隐伏铜多金属矿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气测量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标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雄安新区及外围地壳精细结构与构造特征
9
作者 岳航羽 王凯 +2 位作者 王小江 张保卫 张凯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06-115,共10页
作为一种能够精细揭示地球深部地质结构及构造特征的有效手段,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陆及海洋地壳与岩石圈上地幔的探测中,被国际公认为地球深部探测的先锋技术。以横跨河北雄安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研究对象,... 作为一种能够精细揭示地球深部地质结构及构造特征的有效手段,深地震反射剖面技术目前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大陆及海洋地壳与岩石圈上地幔的探测中,被国际公认为地球深部探测的先锋技术。以横跨河北雄安新区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研究区的地壳结构与构造特征。结果表明:(1)该地区地壳可分为上地壳和下地壳两部分,上地壳平均厚度约18 km,下地壳平均厚度约16 km,莫霍面平均深度约34 km。(2)上地壳内,结晶基底以上的沉积地层成层性好、地层反射能量强、结构特征复杂,断裂构造较发育、形态各异、错断深度不同、无深大断裂,主要断裂自SE向NW依次为牛东断裂、牛北断裂、容东断裂、容城断裂、容西断裂以及太行山山前断裂。(3)下地壳内,深地震反射剖面西北部和东南部受到不同构造应力作用,西北部和中部相对“透明”,反映雄安新区整体构造较为稳定;东南部存在较强的“叠瓦状”反射特征,反映下地壳横向非均质性和局部活跃的特征。上述研究为雄安新区总体规划与建设和构建万米“透明雄安”基础平台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雄安新区及外围 深地震反射 地壳 精细结构 构造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