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空间插值的不规则海洋地质样品测试分析数据聚类算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长高 严镔 陈秋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6-172,共7页
海洋地质调查中获取大量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样品测试分析数据,样品测试分析目的不同导致柱状样数据采样深度不同,由此造成地质取样数据在三维空间上呈现不规则散点状分布。传统聚类算法无法在三维空间上对此类不规则散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 海洋地质调查中获取大量海洋沉积物柱状样样品测试分析数据,样品测试分析目的不同导致柱状样数据采样深度不同,由此造成地质取样数据在三维空间上呈现不规则散点状分布。传统聚类算法无法在三维空间上对此类不规则散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对此,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空间插值的不规则地质样品测试分析数据聚类算法,有效地将三维样品测试分析散点数据降为二维数据后进行聚类分析,本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地质体中试验测试数据的不均衡性问题,为海洋地质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取样 实验测试 聚类算法 空间插值 三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成因探讨 被引量:2
2
作者 袁胜 张伟 +5 位作者 吴庐山 刘鹏奇 王阔 季春生 王力峰 王飞飞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753-2765,共13页
地质调查与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往往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一系列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对海洋工程以及环境气候等产生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基于公开文献成果以及琼东南盆地高... 地质调查与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琼东南盆地赋存丰富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往往地质构造复杂且发育一系列潜在的地质灾害,可能对海洋工程以及环境气候等产生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本文基于公开文献成果以及琼东南盆地高分辨率二维和三维地震等资料,对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相关地质灾害开展研究,梳理了地质灾害的类型以及不同类型灾害的发育特征和识别标志,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发育区海底地质灾害发育模式,并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等地质因素,对各类型地质灾害的成因机制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琼东南盆地充足的物源供给、普遍发育的高温超压、复杂的构造沉积背景以及丰富的有机质是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及相关海底地质灾害普遍发育的主要成因。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赋存区发育多类型地质灾害,各地质灾害因素彼此之间往往共同作用、相互影响,且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复杂,其中海底滑坡与天然气水合物的关系最为密切,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分解与海底滑坡处于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中。最后,针对目前国内海底地质灾害在研究、监测、预警等方面的发展现状,指出了未来海底地质灾害研究中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琼东南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未来的商业化开采与灾害风险评估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东南盆地 天然气水合物 海底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海域海洋深层水细菌多样性 被引量:1
3
作者 陈世喜 陈梅 +2 位作者 李娜 邹远超 袁万安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6373-6382,共10页
中国南海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其生境多样,为各种生物类群提供了有利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环境栖息地,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多... 中国南海与作为海洋生物多样性中心的印太珊瑚大三角区具有一定的环境与生物连通性,其生境多样,为各种生物类群提供了有利的热带和亚热带海洋环境栖息地,具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也是重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资源宝库。海洋细菌在生态系统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南海海洋深层水细菌的探测,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西太平洋和印太交汇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基于参加开放项目获得的南海的深海站点水样,采用高通量测序进行了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分析了南海深海海水细菌群落多样性、菌群构成和多样性特征。该站点南海海洋深层水测定的细菌分属于15门、20纲、24目、86科、140属、150种,表明该区海洋深层水细菌群落丰富。测得优势菌属包括类芽胞杆菌属(Paenibacillus)、芽孢杆菌属(Bacillus)、海旋菌属(Thalassospira)、噬甲基菌属(Methylophaga)、拟杆菌属(Bacteroides)、纤细芽胞杆菌属(Gracilibacillus)、海洋芽胞杆菌属(Oceanobacillus)、海源菌属(Idiomarina)、嗜油菌属(Oleiphilus)、食碱菌属(Alcanivorax),这些属的细菌在生物材料或药物、生物燃料、水处理、降解石油烃等方面均有开发利用的潜力。属内的解淀粉芽孢杆菌(Lenti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施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tutzeri)、柴油食烷菌(Alcanivorax dieselolei)、三浦半岛盐乳杆菌(Halolactibacillus miurensis)、海迪茨氏菌(Dietzia maris)可以具体鉴定到种,这些深海细菌目前已在产抗生素、生物防治、石油降解、反硝化等方面被开发利用。基于高通量测序显示出采样点南海海洋深层水细菌具有独特菌群特征和多样性,有其极为丰富的生物学开发利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海洋深层水 16S rRNA 细菌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南海北部中生界地质目标的宽频高精度准三维处理集成技术 被引量:5
4
作者 陈胜红 钟广见 +3 位作者 吴庐山 王嘹亮 吴其林 邵长高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076-1087,I0004,共13页
南海北部中生界构造地质条件较新生界复杂,常规的二维地震资料成像较差,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目标的落实。针对上述问题,在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A目标区开展了准三维地震处理技术攻关,形成了以自举法τ-p域稀疏反演鬼波压制技术、SWMA+S... 南海北部中生界构造地质条件较新生界复杂,常规的二维地震资料成像较差,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目标的落实。针对上述问题,在南海北部潮汕坳陷中生界A目标区开展了准三维地震处理技术攻关,形成了以自举法τ-p域稀疏反演鬼波压制技术、SWMA+SRME+RADON组合去多次波、匹配追踪傅里叶变换五维面元规则化和基于全波形反演(FWI)断控层析速度建模的高斯束叠前深度偏移(CBM)为核心的宽频高精度准三维处理集成技术。处理结果揭示:A目标区中生界地震资料品质得到显著改善,地层内部反射波组特征和断层发育特征清晰,为A目标区中生界圈闭落实和油气勘探潜力评价奠定了坚实基础。该宽频高精度准三维处理集成技术是一套能服务于南海北部潮汕坳陷复杂海况、复杂构造背景的油气资源调查的实用技术,可望为全球类似海域目标的油气调查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 准三维 鬼波 多次波 面元规则化 叠前深度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宣德环礁东南海域地质灾害特征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梅 夏真 +2 位作者 刘文涛 何健 马胜中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3-111,共9页
宣德环礁作为我国南海诸岛礁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岛礁之一,其周围海域地质灾害对岛礁基础工程建设及人类活动具有重大危害。为适应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8年采集的单道地震数据,对宣德环礁东部斜坡带... 宣德环礁作为我国南海诸岛礁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岛礁之一,其周围海域地质灾害对岛礁基础工程建设及人类活动具有重大危害。为适应南海岛礁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2018年采集的单道地震数据,对宣德环礁东部斜坡带海域灾害地质因素进行综合解释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有海底滑坡、海底陡坎和断层3类地质灾害。海底滑坡是研究区主要灾害地质因素,规模大小不一,海底陡坎和断层为次要地质灾害。海底陡坎根据成因可分为礁体陡坎和滑坡陡坎,礁体陡坎为礁盘形成过程中受海平面上升控制形成,滑坡陡坎为海底滑坡导致。通过分析认为陡峭的地形和峡谷水道的侵蚀搬运作用是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主控因素。这些地质灾害对海洋工程建设及管线铺设均有不利的影响,应尽量避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德环礁 地质灾害 海底滑坡 海底陡坎 断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陆坡30 ka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平原 路剑飞 +4 位作者 夏真 甘华阳 倪玉根 王俊珠 常晓红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4-21,共8页
南海是西太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汇集了周边陆地大量碎屑物质。这些陆源碎屑通过复杂的洋流系统经陆坡大量的输送到南海深海海盆中,使陆坡成为研究深海沉积物源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陆坡区域水深变化大,洋流体系复杂,加之冰期间冰... 南海是西太地区最大的边缘海,汇集了周边陆地大量碎屑物质。这些陆源碎屑通过复杂的洋流系统经陆坡大量的输送到南海深海海盆中,使陆坡成为研究深海沉积物源汇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但陆坡区域水深变化大,洋流体系复杂,加之冰期间冰期海平面升降和季风的变化,使陆坡沉积环境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为了研究陆坡沉积环境的演变过程,本文选用了南海北部陆坡中部和底部的两个重力柱开展元素地球化学方面的研究,探讨陆坡区域近三万年以来的沉积环境特征。研究发现海平面和季风是影响区域沉积环境的两个重要因素:(1)海平面变化是控制陆坡陆源物质/深海钙质碎屑变化的主要因素;(2)研究区域地层发育有“碳酸盐稀释事件”与东亚夏季风在全新世初期(11.5~8.5 kaBP)增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环境 冰期-间冰期 海平面变化 碳酸盐稀释事件 南海北部陆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塔中—顺托果勒地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颗粒滩沉积特征 被引量:2
7
作者 鄢伟 樊太亮 +6 位作者 张光学 高志前 李一凡 张国庆 李福元 孙鸣 吕瑶瑶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87,共12页
塔中—顺托果勒地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已表明该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颗粒滩沉积刻画对于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岩心薄片分析,发现该地区颗粒滩类型主要为内碎屑滩,生物礁体不发育,岩... 塔中—顺托果勒地区油气勘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已表明该区域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而颗粒滩沉积刻画对于沉积环境分析和储层预测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通过大量的岩心薄片分析,发现该地区颗粒滩类型主要为内碎屑滩,生物礁体不发育,岩性主要以亮晶碎屑灰岩为主,部分发生白云岩化作用,并且随着深度增加其作用增强。内碎屑滩通常含有一些鲕粒、藻粒和少量生物碎屑,其中鲕粒较小,见低能环境放射鲕。连井对比分析显示:鹰山组可以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并且能在整个塔中地区进行对比,上升半旋回期间颗粒滩沉积以薄层退积为主,下降半旋回期间则以厚层加积为主,而最大海泛面时期颗粒滩发育规模较小。鹰山组沉积时期,颗粒滩在开阔台地和局限台地广泛发育,但两者沉积特征不同,开阔台地颗粒滩沉积厚度较大,呈团块状沿开阔台地外围分布,而局限台地内颗粒滩一般厚度较小,呈小团块或条带状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鹰山组 内碎屑滩 沉积特征 沉积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oEast解释系统在水合物饱和度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鹏奇 秦敏 +3 位作者 刘康 毛爽 卞华鹏 辛福兵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1期160-166,14-15,共9页
研究区位于中国某海域西北陆缘外陆坡深水区,区内有三维地震资料及海底沉积物取样数据,目的层缺少井资料,未开展过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文中建立了一套仅依靠波阻抗数据实现水合物饱和度评价的方法。针对研究区地质条件,基于波阻抗增大系... 研究区位于中国某海域西北陆缘外陆坡深水区,区内有三维地震资料及海底沉积物取样数据,目的层缺少井资料,未开展过水合物饱和度预测。文中建立了一套仅依靠波阻抗数据实现水合物饱和度评价的方法。针对研究区地质条件,基于波阻抗增大系数法建立了饱和度计算方程,对区内目标层段水合物饱和度进行了定量求取;基于Wood方程及阿尔奇公式,推导了适用于研究区的波阻抗增大系数公式;利用GeoEast解释系统将纵波阻抗数据转换为波阻抗增大系数,进而得到了研究区水合物的饱和度。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可对深水稳定沉积条件下海底浅表层水合物饱和度开展有效预测。与传统速度法相比,该方法可更有效地消除岩性、埋深及孔隙度等因素对饱和度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成果对地质条件相似地区的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预测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 饱和度 波阻抗增大系数 三相介质 Wood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Eye-1和WorldView-2遥感数据的浅海水深反演比较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陆天启 吴志芳 +2 位作者 任潇洒 姚慧敏 邵长高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4-142,共9页
浅海区水深的精确反演对于海洋空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选取南海西沙群岛的羚羊礁海域为研究区,基于GeoEye-1和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别建立了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结果显示,... 浅海区水深的精确反演对于海洋空间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选取南海西沙群岛的羚羊礁海域为研究区,基于GeoEye-1和WorldView-2高分辨率多光谱遥感数据和实测水深数据,分别建立了单波段模型、多波段模型和波段比值模型。结果显示,由绿波段参与建立的水深反演模型相关性普遍较高,同时利用4个波段组合建立的多波段模型精度最高,相关系数分别达到了0.870和0.853。基于该模型的反演结果对GeoEye-1和WorldView-2遥感数据在不同水深范围内的反演精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数据在不同水深范围内的反演误差变化趋势一致,平均相对误差最大值均出现在0~5 m,而最小值均出现在20~25 m。总体而言,WorldView-2影像反演水深的精度高于GeoEye-1影像的反演精度。研究对于热带浅海区的水深反演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海水深 多光谱遥感 模型 定量反演 精度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陆海一体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研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炜 刘西宁 +1 位作者 蔡梦雅 邝晗宇 《海洋测绘》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8-82,共5页
为提升陆海地理信息一体化应用能力,在深入分析陆海统筹测绘地理工作现状和新形势下陆海一体化规划、管理、保护等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陆海一体化产品模型设计、陆海地理信息集成优化、重要要素信息更新、产品规范制图表达为主线的... 为提升陆海地理信息一体化应用能力,在深入分析陆海统筹测绘地理工作现状和新形势下陆海一体化规划、管理、保护等应用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以陆海一体化产品模型设计、陆海地理信息集成优化、重要要素信息更新、产品规范制图表达为主线的总体研究思路,研发了陆海地理信息一体化集成、面向工程的海洋要素综合采集、图库一体化制图表达等主体技术方法,用于研制三亚市海岸带陆海一体化基础地理信息产品。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解决了陆海数据整合集成、更新优化、统一表达等关键技术难题,实现了陆海一体化地理信息产品快速研制和精确制图,研究成果能够在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空间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为陆海统筹地理信息资源建设及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地理信息 陆海一体化 整合集成 更新优化 制图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