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嫦娥六号探测器预选着陆区区域地质特征及演化分析
1
作者 刘力维 韩坤英 +4 位作者 丁孝忠 金铭 庞健峰 王颖 邵天瑞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32-345,共14页
阿波罗盆地是月球南极艾肯盆地(SPA)中挖掘深度最深且直径最大的撞击盆地,是2024年嫦娥六号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预选着陆区。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壳幔的结构和组成、南极艾肯构造区的形成和演化、南极艾... 阿波罗盆地是月球南极艾肯盆地(SPA)中挖掘深度最深且直径最大的撞击盆地,是2024年嫦娥六号开展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预选着陆区。研究该区域的地质特征和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壳幔的结构和组成、南极艾肯构造区的形成和演化、南极艾肯盆地的重力异常等一系列月球科学问题。本文基于多源遥感数据,以GIS为技术平台,对阿波罗盆地及邻区的地形地貌特征、岩石学特征和各种构造要素进行研究。重新划分阿波罗盆地内的玄武岩单元,利用撞击坑大小频率定年法和更新后的月球年代函数模型,获得其绝对模式年龄。此外,厘清区域地质构造演化历史,分析区域的火山活动热演化模式,为嫦娥六号月球探测器采样返回的后续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如下:研究区出露的岩石以亚铁斜长岩套、亚铁苏长岩套和月海玄武岩为主,纯斜长岩和火成碎屑岩零星分布;阿波罗盆地内月海玄武岩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为3.47~2.57 Ga;研究区发育127条坑底断裂和14处火山口,是反映区域热演化的重要构造;研究区经过3次大型撞击,形成SPA、阿波罗和奥本海默盆地;区域火山活动从晚雨海世持续到爱拉托逊纪,至少经历了两期次玄武岩喷发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阿波罗盆地 嫦娥六号 区域地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地质及演化特征 被引量:1
2
作者 邵天瑞 韩坤英 +3 位作者 金铭 石成龙 庞健峰 丁孝忠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19-534,共16页
以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解译,通过地质要素定量统计、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月球背面典型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加加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初步建立了该区地质特征与月球演化过程之间的... 以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解译,通过地质要素定量统计、分布特征与成因分析等研究方法,揭示了月球背面典型区域的地质特征,进而探讨了加加林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初步建立了该区地质特征与月球演化过程之间的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区内发育的全月最长深部断裂的形成为南极艾肯撞击事件与月球热膨胀等内外应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自南极-艾肯盆地向外延伸的多处月壳厚度的线性异常延伸至月球正面各大盆地,说明在月球深部,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的影响范围可以辐射到月球正面单元;月球背面加加林地区撞击坑数量与面积的变化规律与月球所处的地月系及太阳系演化进程有关;撞击坑定量统计结果及玄武岩单元定年结果表明,艾肯纪至雨海纪是加加林地区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活跃时期,雨海纪是其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活跃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地质 加加林盆地 多源遥感解译 地质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金铭 丁孝忠 +5 位作者 韩坤英 刘建忠 凌宗成 许可娟 庞健峰 邵天瑞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3-353,共11页
我国即将完成1∶2 500 000全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为便于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集成共享,需要建立完备合理的空间数据库。本文基于本次编图工作实践,对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和归类。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包括物... 我国即将完成1∶2 500 000全月球数字地质图编制,为便于成果数据存储管理和集成共享,需要建立完备合理的空间数据库。本文基于本次编图工作实践,对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和归类。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要素包括物质要素、构造要素、其他特殊符号、注记共4个大类,在大类基础上细分为13个中类及40个小类,并据此设计了具有可扩展性的要素分类代码。空间要素采用分层的方式进行组织管理,图层名前4位为所属图幅号,第5位为比例尺代码,其后为图层英文名称的缩写。每个要素图层与一张属性表关联,对属性表所有字段的字段名称、别名、类型、能否为空、长度、小数位及单位进行了定义和规范。本文选取月表撞击坑坑物质、月海岩石、撞击断裂及高程点要素详细阐述了其属性表结构。属性表主键为“要素标识号”,用于唯一标识某一个图元,其由图幅号、比例尺代码、要素分类代码、图元顺序码四层14位层次码构成。数据库设计遵循可扩展原则,特定区域或其他比例尺的月球地质图空间数据库建设也可参照执行,本文以月球冯·卡门撞击坑及邻区地质图为例进行了空间数据库设计。科学合理的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建设的前提,将为编图成果存储管理、集成共享与国际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数据库 月球地质图 库表结构 编码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月球佩塔维厄斯幅(LQ-21)数字地质填图与区域地质演化特征 被引量:1
4
作者 许可娟 丁孝忠 +4 位作者 韩坤英 刘敬稳 凌宗成 庞健峰 王颖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54-369,共16页
佩塔维厄斯幅月球地质图(LQ-21)位于近月面与远月面交接位置,又处于月海和月陆的过渡区,周边邻近酒海、丰富海、史密斯海等大型撞击盆地,是月球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一个典型区域。研究该地区的地质发育概况有助于了解月球的发展演化历... 佩塔维厄斯幅月球地质图(LQ-21)位于近月面与远月面交接位置,又处于月海和月陆的过渡区,周边邻近酒海、丰富海、史密斯海等大型撞击盆地,是月球数字地质填图工作中的一个典型区域。研究该地区的地质发育概况有助于了解月球的发展演化历史。本文利用中国探月工程所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和“嫦娥二号”(CE-2)CCD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应用ArcGIS平台,开展月表物质成分、构造要素、地质时代信息的研究和数字填图工作,编制了1∶2 500 000佩塔维厄斯幅(LQ-21)数字月球地质图,总结了该地区区域地质演化历史并建立地质图空间数据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 佩塔维厄斯 朗伦努斯 地质演化 数字地质填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月球薛定谔盆地及邻区地质特征和演化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颖 丁孝忠 +7 位作者 韩坤英 陈剑 刘敬稳 陆天启 王俊涛 石成龙 金铭 庞健峰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25-538,共14页
薛定谔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西南部的盆底与盆缘过渡处,盆地结构较为完整,形成于晚雨海世,是典型的峰环盆地,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峰环盆地的演化过程。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开展... 薛定谔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盆地西南部的盆底与盆缘过渡处,盆地结构较为完整,形成于晚雨海世,是典型的峰环盆地,研究该区域地质演化历史有助于研究月球峰环盆地的演化过程。本文利用多源遥感数据并综合前人研究成果,对研究区开展了区域地质综合分析,主要包括地质地貌特征、岩石类型分布、构造要素以及盆地的演化过程等。与前人相比,使用较新的遥感数据和撞击坑统计年代学模型对盆地内的月海玄武岩进行了分布范围厘定和定年,得到了更精确的年龄,丰富了研究区内的构造形迹数据库,探讨了更具综合性的区域地质演化过程。得到的结果如下:研究区内出露的岩石以亚铁斜长岩套、亚铁苏长岩套和镁质斜长岩套为主,月海玄武岩、纯斜长岩、富橄榄石岩套以及火成碎屑岩零星分布,两块月海玄武岩单元的绝对模式年龄分别为3.26和3.36 Ga,为晚雨海世玄武岩;研究区内9类构造发育,其中坑底断裂、质量瘤和火山口可能是在盆地后续的重力均衡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薛定谔盆地的形成过程主要分为撞击成盆前、成盆期以及成盆后改造期3个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薛定谔盆地 区域地质演化 多源遥感数据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月球智海盆地特征分析及演化模式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金铭 丁孝忠 +5 位作者 韩坤英 陈剑 刘敬稳 庞健峰 王颖 刘力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7-1821,共15页
【研究目的】月海撞击盆地是月表最重要的地质单元之一,其地质演化特征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古老的智海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西北部边界位置,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于认识月球结... 【研究目的】月海撞击盆地是月表最重要的地质单元之一,其地质演化特征受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古老的智海盆地位于月球背面南极—艾肯(South Pole-Aitken,SPA)盆地内的西北部边界位置,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对于认识月球结构与成分、内外动力地质作用演化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从可见光影像、月壤成熟度、地形、坡度、粗糙度等表面特征,布格重力异常、月壳厚度等深部特征以及元素、矿物丰度等物质特征多个维度对智海盆地进行综合解析。【研究结果】智海盆地区域具有极不对称性,其内部地形呈西北高东南低的特征,发育奇特的漩涡月貌,除漩涡与陡峭的盆壁及.撞击坑壁区域外普遍具有较高的月壤成熟度。形成智海盆地的巨大撞击作用引起高密度月幔岩石圈隆起,导致盆地中央表现重力正异常,对应的月壳厚度也最薄。月壳厚度与布格重力异常之间具有线性反比关系,相关系数r为-0.94。盆地内部月海玄武岩充填区相比邻区具有高铁、高钛特征,智海以外区域的物质成分特征普遍与撞击靶区相近。在对智海盆地表面特征、深部特征及物质成分等多个维度特征进行解析的基础上,完成智海盆地区域地质演化模式分析。【结论】智海盆地的地貌与成分受到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综合影响,表现出南极—艾肯地体和长石质高地地体的双重特征,是理解月球早期演化历史的一个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海盆地 月表特征 深部特征 物质成分 地质演化 月球地质调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