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省某石英砂岩矿提纯及尾矿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邵伟华 刘广学 +4 位作者 刘磊 王守敬 曹飞 张潇 彭团儿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6-114,共9页
为了充分利用云南省某石英砂岩矿,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提纯实验研究,并基于提纯后石英尾矿的特性,进行了发泡陶瓷的制备条件研究。通过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石英主要呈中细粒砂状结构,粒度主要分布在0.... 为了充分利用云南省某石英砂岩矿,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选矿提纯实验研究,并基于提纯后石英尾矿的特性,进行了发泡陶瓷的制备条件研究。通过原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的石英主要呈中细粒砂状结构,粒度主要分布在0.1~0.4 mm之间,多数杂质矿物如高岭石、云母和长石等以胶结物形式存在于石英颗粒的边缘和裂隙,锆石和金红石则以碎屑形式存在;部分石英颗粒表面较为纯净,部分石英颗粒表面覆盖有大量尘点、黏土和杂质矿物,还有少量石英颗粒包裹着细粒的金红石和黏土等矿物,去除难度大,影响最终石英产品品质。基于矿石性质,选矿研究进行了各种工艺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在原矿含SiO_(2)98.28%,Fe2O_(3)0.069%、TiO_(2)0.051%,采用“破磨筛分-重选除锆钛-磁选除铁杂-反浮选分离长石云母”的工艺,获得了产率为67.13%,SiO_(2)含量99.87%,Fe2O_(3)含量54μg/g,Al_(2)O_(3)含量0.015%,TiO_(2)含量17μg/g,Cr2O_(3)含量0.6μg/g的石英砂精矿,达到《光伏玻璃用硅质原料》二级品的要求。对石英提纯后的尾矿,进行了原料比例、添加剂用量和烧制温度对发泡陶瓷强度、吸水率和表观密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提纯后的石英尾矿与矿山附近某长石尾矿按质量比4∶6的比例,添加碳酸钠用量7%,造孔剂SiC用量1%,在马弗炉温度500℃中保温10 min后按照5℃/min的速率升温至1200℃,烧制15 min,获得强度为12.46 MPa、吸水率为3.22%、表观密度为1.63 g/cm3、导热系数为0.062 W/(m·K)的发泡陶瓷,可用于建材领域。通过该工艺实现石英砂岩的高效回收,为同类型石英资源的综合利用提供了工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岩 工艺矿物学 提纯 光伏玻璃 发泡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某脉石英短流程梯级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2
作者 谭琦 赵毅 +1 位作者 郭理想 何跃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5,共8页
脉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实现脉石英资源的优质优用和梯级综合利用,本文以新疆某脉石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母、褐铁矿)和杂质元素(Al、Ca、Fe)的赋存状态。... 脉石英是一种重要的具有工业价值的矿产资源,为实现脉石英资源的优质优用和梯级综合利用,本文以新疆某脉石英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中的主要脉石矿物(方解石、白云母、褐铁矿)和杂质元素(Al、Ca、Fe)的赋存状态。通过破碎-磨矿-筛分获得-1.2 mm+0.6 mm、-0.6 mm+0.1 mm和-0.1 mm三个粒级,根据不同粒级的产品定位开展不同提纯工艺研究。针对-0.6 mm+0.1 mm粒级开展了不同磁选方式和磁场强度等条件对脉石英提纯的影响,最终获得SiO_(2)含量为99.52%、Fe2O3含量为0.0094%的光伏玻璃用石英砂产品;针对-1.2 mm+0.6 mm粒级开展了不同盐酸用量对石英砂白度的影响,获得白度达到95.62%的板材石英砂;针对-0.1 mm开展了超导磁选试验研究,获得SiO_(2)含量为98.30%、Fe2O3含量为0.199%的平板玻璃用石英砂配料。该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种类丰富,对脉石英的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石英 工艺矿物学 光伏玻璃用石英砂 梯级利用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渣中铁资源综合回收及利用研究现状
3
作者 王科 刘红召 +3 位作者 王威 柳林 张永康 王洪亮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35,共11页
我国铜渣的产生量及堆存量正在不断增长,难以被大规模消纳处理;铜渣中含有铜、铁、铅、锌等,大多企业采用缓冷-磨浮工艺实现了铜的回收,而选铜尾渣中的铁(含量大于40%)等资源处于弃置状态。很多学者对铜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方法... 我国铜渣的产生量及堆存量正在不断增长,难以被大规模消纳处理;铜渣中含有铜、铁、铅、锌等,大多企业采用缓冷-磨浮工艺实现了铜的回收,而选铜尾渣中的铁(含量大于40%)等资源处于弃置状态。很多学者对铜渣的资源化利用进行了研究,方法主要有选矿富集、湿法浸出、火法处理、直接利用工艺及联合工艺。铜渣中铁元素主要以铁橄榄石和磁铁矿物相赋存,磁选得到的磁选精矿中铅锌含量较高,难以直接用于高炉生产;直接资源化利用是大规模利用铜渣的有效途径,但铜渣成分存在波动,部分研究对铜渣用于建材、水泥、矿体回填材料处理时砷等有害元素的环境释放问题仍存在争议。铜渣中铁回收的关键是破坏分解铁橄榄石结构,碱浸-酸分解、还原/氧化处理可实现铁橄榄石物相的有效分解转变,再经熔分或磁选等处理后可得到铁产品,但处理时应考虑到砷等有害元素对提铁过程及产品的影响。多种工艺结合是实现铜渣中有价组分综合回收及尾渣资源化的有效途径,后续还应持续加强有关铜渣高效回收利用技术理论、装备研发及战略发展路径方面的研究,积极拓宽铜渣综合利用渠道,扩大综合利用规模,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渣 选铜尾渣 铁回收 回收工艺 尾渣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铁矿资源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航涛 吕振福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15-323,共9页
铁矿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保障钢铁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全球铁矿资源禀赋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重点分析我国铁矿资源在开采、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趋势... 铁矿作为全球工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其高效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对保障钢铁产业安全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通过系统梳理全球铁矿资源禀赋特征及开发利用现状,重点分析我国铁矿资源在开采、选矿及资源综合利用领域的关键技术瓶颈及未来发展趋势,为我国铁矿资源的高效开发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资源禀赋方面,全球铁矿资源分布极不均衡,形成生产与消费显著分离的格局,我国储量丰富但资源禀赋较差,2023年矿山开工率较低,中小型矿山数量占比大,资源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开采技术方面,智能化转型取得阶段性进展,但在核心装备自主化和全流程集成方面仍存在差距,深部开采技术的发展需重点聚焦于连续开采、灾害防控及膏体充填等关键技术;在选矿技术领域,当前铁矿选矿技术已形成以联合分选工艺为主导的发展格局,未来选矿技术发展将聚焦联合选矿工艺开发与智能决策系统集成,实现全流程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协同优化;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工艺优化和资源利用率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间,未来需重点开发共伴生元素绿色高效分选技术和尾矿低成本建材制备与高附加值转化技术。我国铁矿资源开发应着力推进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通过优化开发模式,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构建资源高效开发-工艺协同优化-综合利用提升体系,实现资源高效利用与矿业可持续发展,为钢铁工业的绿色低碳发展提供资源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资源 技术发展趋势 开采技术 选矿技术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研究及需求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曹进成 郭威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5-7,16,共4页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大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有段。通过对已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研究,梳理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和成效等已有工作基础,为后...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已成为我国现阶段加快转变矿业发展方式,大力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有段。通过对已有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研究,梳理出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的措施和成效等已有工作基础,为后续加快推进综合利用工作、扩大综合利用规模、量化综合利用水平给予一定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产资源 综合利用 政策研究 政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炭资源供需分析及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6
作者 丁国峰 吕振福 刘航涛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35-343,共9页
分析当前形势下全球和我国煤炭供需情况,展望我国采煤、选煤和煤系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全球和我国煤炭供应情况、消费特征,研判全球和我国煤炭市场发展方向,本文深入分析我国采煤、选煤和煤系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现... 分析当前形势下全球和我国煤炭供需情况,展望我国采煤、选煤和煤系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发展趋势。通过系统分析全球和我国煤炭供应情况、消费特征,研判全球和我国煤炭市场发展方向,本文深入分析我国采煤、选煤和煤系共伴生矿产开发利用现状,总结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在产业结构、理论、技术装备等方面的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在供需方面,当前全球煤炭产量呈显著增长态势,其中亚太地区产量占比近80%,全球煤炭消费再创新高,呈区域分化格局,发展中国家增长明显,发达经济体持续推进煤炭退出进程,未来可能历经短期维持高位震荡、逐渐步入供需平衡、最终走向结构性衰退的发展过程。我国煤炭产业集中度进一步增强,消费量正处于高位震荡阶段,今后我国应着力于保障供需弹性和解决区域供需矛盾等。在开发利用发面,我国采煤和选煤行业面临产能结构失衡、理论创新不足、干法选煤技术亟待突破、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提出应在产业结构调整、理论创新、技术装备研发、工艺体系升级、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加大力度;煤系共伴生矿产资源需解决产业政策不完善、顶层设计不健全、综合利用术不先进等问题,建议在构建全产业链开发体系、加强基础科研攻关、开发精细化综合利用技术、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等方面推动综合利用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炭 煤炭供需 开发利用 煤系 共伴生矿产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钾盐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建议 被引量:8
7
作者 伊跃军 张秀峰 +2 位作者 张利珍 马亚梦 谭秀民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19,共8页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 钾是保证农作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钾盐资源主要用于钾肥生产。作为钾肥消费大国,中国钾资源匮乏,钾盐已经被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对国家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列举了全球和国内钾盐资源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全球和国内钾肥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介绍了中国钾盐资源制备钾肥的主要生产技术,并结合中国钾盐生产现状,对未来中国钾盐行业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持续加快接续资源选区评价、持续关注盐湖卤水品位变化、加强工艺技术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钾盐 资源 钾肥 生产技术 开发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锆废料资源综合利用工艺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孙亚光 余丽秀 陈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8-51,共4页
锆资源及材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含锆废料资源利用是锆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其综合利用技术能对中国锆资源供应紧张局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结合中国含锆废料资源现状,介绍了氯氧化锆副产锆渣(液)、锆宝石... 锆资源及材料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含锆废料资源利用是锆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其综合利用技术能对中国锆资源供应紧张局面产生积极的影响,可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结合中国含锆废料资源现状,介绍了氯氧化锆副产锆渣(液)、锆宝石加工磨削渣、含锆耐火材料废料综合利用等技术。并介绍了锆废料资源产业化处理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料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强标准化促进矿产综合利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军伟 赵恒勤 冯安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6-28,45,共4页
分析了制订和完善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的重要意义,提出了矿产综合利用标准的主要内容,探讨了相关标准制订过程中应注意的先进性、实用性、时效性等问题,强调了矿产综合利用标准的执行效力。
关键词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标准 内容 先进性 实用性 时效性 执行效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低品位磷矿石综合利用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程宏伟 刘长淼 +3 位作者 卫敏 吴东印 吕子虎 赵登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9-104,共6页
青海上庄磷矿石主要组成矿物为透辉石、黑云母、(氟)磷灰石和磁铁矿,还有少量的长石、榍石和方解石。矿石P2O5、TFe和K2O品位分别为3.52%、9.08%和3.77%。黑云母主要呈不规则片状或片状分布,结晶粒度较粗,磷灰石多分布在透辉石、黑云母... 青海上庄磷矿石主要组成矿物为透辉石、黑云母、(氟)磷灰石和磁铁矿,还有少量的长石、榍石和方解石。矿石P2O5、TFe和K2O品位分别为3.52%、9.08%和3.77%。黑云母主要呈不规则片状或片状分布,结晶粒度较粗,磷灰石多分布在透辉石、黑云母和磁铁矿的粒间,一般在0.3~1.5 mm,易于单体解离。透辉石和黑云母的矿物结晶粒度较粗,但是在矿石中相互包裹现象比较普遍。为给该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进行了实验室选矿流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棒磨粗磨(-0.35 mm占78.22%)分级(d=0.35 mm)、粗粒级摇床重选黑云母、细粒级棒磨再磨(-74μm占50.90%)1粗2精1扫浮选磷灰石、浮选尾矿3段磁选磁铁矿(一段磁选精矿磨细至-74μm占94.00%)、磁选尾矿分级(d=45μm)脱泥后浮选分离透辉石和细云母的联合流程,获得了P_2O_5品位为32.01%、P_2O_5回收率为92.85%的磷精矿,K_2O品位为9.58%、K_2O回收率为20.80%的粗云母精矿和K_2O品位为8.38%、K_2O回收率为37.38%的细云母精矿,云母总回收率为58.18%;此外,还可获得TFe品位为64.35%、回收率为33.62%的铁精矿。实验室试验获得了满意的选矿指标,试验在保证磷灰石和磁铁矿回收率的情况下,综合回收了云母和透辉石矿物,实现了矿石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 综合回收 联合流程 云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浮选新工艺研究
11
作者 吕子虎 梁延龙 +4 位作者 赵登魁 王守敬 吕良 吴东印 程宏伟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4-98,共5页
对某微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捕收剂ZHS-3,并采用中矿再磨再选工艺协同强化细粒金捕收,获得了金品位43.70 g/t、回收率74.29%的金精矿及金品位15.60 g/t、回收率4.28%的次精矿,两者合计金品位39.79 g/... 对某微细粒浸染型难选金矿石进行了浮选试验研究。采用自主研发的捕收剂ZHS-3,并采用中矿再磨再选工艺协同强化细粒金捕收,获得了金品位43.70 g/t、回收率74.29%的金精矿及金品位15.60 g/t、回收率4.28%的次精矿,两者合计金品位39.79 g/t、回收率78.57%,相比常规浮选工艺,金品位和回收率均有所提高,实现了微细粒金的高效回收,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微细粒 黄铁矿 浮选 强化捕收 超细磨 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某深层含钾卤水蒸发析盐规律研究
12
作者 张利珍 伊跃军 +3 位作者 时历杰 张秀峰 马亚梦 谭秀民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0,共6页
钾盐是中国关乎粮食安全的一种紧缺战略性矿产,近年来,青海柴达木盆地发现多处含钾深层卤水,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盐田日晒蒸发,对有价组分进行初步分离富集。而卤水蒸发实验和相应体... 钾盐是中国关乎粮食安全的一种紧缺战略性矿产,近年来,青海柴达木盆地发现多处含钾深层卤水,具有良好的开发潜力。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太阳能和风能进行盐田日晒蒸发,对有价组分进行初步分离富集。而卤水蒸发实验和相应体系的相平衡与相图研究是盐田蒸发工艺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针对青海某深层含钾卤水进行了室内蒸发实验,研究该卤水的蒸发结晶路线和析盐规律,确定钾盐分离点的控制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卤水的蒸发结晶行为与依据的四元体系相图Na^(+),K^(+),Mg^(2+)∥Cl^(-)-H_(2)O(25℃)和K^(+),Ca^(2+),Mg^(2+)∥Cl^(-)-H_(2)O(25℃)基本吻合,析盐顺序为二水石膏(微量)、石盐、光卤石、水氯镁石;卤水中主组分K在卤水密度为1.308~1.398 g/cm^(3)时仅以光卤石矿物形式集中析出,K质量分数为9.80%,析出率为86.54%,有利于后续钾的加工利用;在整个卤水蒸发过程中,微量组分B_(2)O_(3)、Br、Li一直在浓缩富集,尤其是B_(2)O_(3)和Br,在最终老卤中的含量可富集至2279.60 mg/L和832.92 mg/L,具有较好的综合利用价值。研究成果为其以后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含钾卤水 蒸发 相图 光卤石 析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设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状况监测指标体系探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5-88,共4页
文章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宏观监测指标和微观监测指标,并结合M atlab数学工具对指标数... 文章对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对目前在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作一概述,提出了建立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监测指标体系的必要性。同时设计了宏观监测指标和微观监测指标,并结合M atlab数学工具对指标数据的采集、处理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 综合 监测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萃取法从废旧线路板酸浸液中回收铜的试验研究
14
作者 柳林 王威 +3 位作者 刘红召 曹耀华 王科 赵俊利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58-162,共5页
针对铜含量为34.33 g/L的废旧线路板酸浸液,采用溶剂萃取法回收其中铜,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时间、萃取相比、萃取剂浓度、萃取温度对铜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D100为铜萃取剂,在萃取相比V_(O)/V_(A)=1∶3、萃取剂浓度60%、室温... 针对铜含量为34.33 g/L的废旧线路板酸浸液,采用溶剂萃取法回收其中铜,考察了萃取剂种类、萃取时间、萃取相比、萃取剂浓度、萃取温度对铜萃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以AD100为铜萃取剂,在萃取相比V_(O)/V_(A)=1∶3、萃取剂浓度60%、室温(25℃)条件下振荡萃取10 min,铜萃取率达96.62%;再采用草酸对有机相进行反萃获得草酸铜,经煅烧可制得氧化铜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固体废弃物 废旧线路板 回收铜 AD100 溶剂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还原法回收某铅锌鼓风炉渣中铅锌的试验研究
15
作者 柳林 刘红召 +3 位作者 王威 方霖 曹耀华 王科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9-93,共5页
某铅锌鼓风炉渣以方铁矿、磁铁矿、斜硅钙石等含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ZnO含量为12.30%,PbO含量为3.31%,铅、锌、铜、铁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为了高效、环保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以焦煤为还原剂,采用高温还原法开展了铅、锌回收工艺... 某铅锌鼓风炉渣以方铁矿、磁铁矿、斜硅钙石等含铁氧化物和硅酸盐类矿物为主,ZnO含量为12.30%,PbO含量为3.31%,铅、锌、铜、铁具有较高回收价值。为了高效、环保开发利用该二次资源,以焦煤为还原剂,采用高温还原法开展了铅、锌回收工艺条件研究,考察了焙烧温度、焦煤用量、焙烧时间对铅、锌挥发率的影响,并结合试验现象推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试验确定的焙烧温度为1200℃,焦煤与矿样的质量比为30%,焙烧时间为1.5 h情况下,铅、锌挥发率分别达到97.12%和97.60%,且砷没有同步挥发,铅锌回收效果良好。焙烧渣中铁、铜的回收工艺条件确定将留待后续进行,拟采用磨矿—磁选工艺回收铁、浮选工艺回收铜,重金属含量大幅降低后的余渣将进行建材化利用,从而实现铅锌鼓风炉渣“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风炉渣 碳热高温还原 铅锌挥发率 综合回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矿矿物学基因特性的榴辉岩综合利用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俊玮 王守敬 +4 位作者 吴会军 李洪潮 刘磊 雷晴宇 赵恒勤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36-41,共6页
为实现不同矿物学基因特性榴辉岩矿中多种有用矿物的高效综合回收,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及预测分选指标,对江苏东海、山东日照及青海乌兰的榴辉岩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评价。三地的榴辉岩矿可分成3个类型,即高磷高硫高钛粗粒型... 为实现不同矿物学基因特性榴辉岩矿中多种有用矿物的高效综合回收,确定选矿工艺流程及预测分选指标,对江苏东海、山东日照及青海乌兰的榴辉岩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研究及选矿试验评价。三地的榴辉岩矿可分成3个类型,即高磷高硫高钛粗粒型榴辉岩矿(江苏东海)、低磷高硫低钛粗粒型榴辉岩矿(山东日照)及高磷低硫低钛细粒型榴辉岩矿(青海乌兰)。原矿中以金红石形式存在的二氧化钛含量决定了金红石精矿富集的难易程度;杂质磷、硫的含量决定了金红石除杂应选用的工艺流程(反浮选、电选或酸浸);主要有用矿物的粒度大小决定了是否需要采用分级分选工艺和能否获得粗粒级精矿产品。金红石单矿物纯度、与其他矿物的嵌布关系是影响其选矿难易程度的主要因素;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的原生粒度、矿物内部碎裂情况是决定能否获得粗粒级石榴子石和绿辉石精矿的关键因素;硫、磷杂质的含量及赋存状态是影响金红石除杂工艺的决定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榴辉岩 金红石 石榴子石 绿辉石 矿物学基因特性 嵌布粒度 选别流程确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马海地区深层卤水室内蒸发及元素行为研究
17
作者 时历杰 张秀峰 +2 位作者 张利珍 伊跃军 谭秀民 《无机盐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1-48,共8页
为开发马海深层卤水钾、锂等资源,首先通过统计并综合对比马海地区深层卤水与潜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参数,确定本实验深层卤水水化学性质介于潜卤水向深层卤水转变阶段,卤水类型为硫酸镁亚型,其水化学特征参数m(KCl)/m(MgCl_(2))数值高达0.5... 为开发马海深层卤水钾、锂等资源,首先通过统计并综合对比马海地区深层卤水与潜卤水的水化学特征参数,确定本实验深层卤水水化学性质介于潜卤水向深层卤水转变阶段,卤水类型为硫酸镁亚型,其水化学特征参数m(KCl)/m(MgCl_(2))数值高达0.519,卤水组成点向KCl组成点靠近,钾石盐段的析出率延长。通过15~25℃室内蒸发实验、阶段液固相组成、固相物相XRD表征等研究,确定实验卤水蒸发路线、水化学特征参数、元素行为等规律。蒸发分为石盐、钾石盐和光卤石3个阶段,钾以钾石盐(KCl)和光卤石(Car)两种物相形式析出沉积,KCl物相的析出量占钾总析出量的61%,光卤石段并伴有泻利盐、水氯镁石的析出沉积。卤水锂、硼、溴等微量元素始终以离子形式赋存于卤水中富集浓缩,老卤中离子质量浓度已达到0.2 g/L以上。实验结果与25℃Na^(+),K^(+),Mg^(2+)//Cl^(-),SO_(4)^(2-)-H_(2)O五元体系介稳相图蒸发理论预测计算对比,两者吻合度较好,相图理论计算能够很好地指导实际马海深层卤水蒸发析盐。研究结果为马海地区深层卤水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层卤水 水化学特征 相图计算 钾盐沉积 元素行为 硫酸镁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工艺矿物学研究
18
作者 郭理想 刘磊 +2 位作者 邵伟华 吕良 刘世博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32-239,共8页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 以新疆哈密牛毛泉铁矿为研究对象,借助光学显微镜、化学分析、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和电子探针(EPMA)等分析测试手段,对矿区岩矿样品开展了工艺矿物学研究,查明了矿石的物质组成及含量、结构构造、有价元素铁和钛的赋存状态及其原生嵌布特征等内容,旨在为该矿中有价元素的综合回收利用提供支撑。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属基性岩浆岩型磁铁矿-钛铁矿矿石,原矿中主要有价元素为铁和钛,铁主要以磁铁矿形式存在,钛主要以钛铁矿形式存在。矿石中磁铁矿与钛铁矿密切共生,部分磁铁矿内部可见赤铁矿和黄铁矿。钛铁矿内部常包裹细粒榍石和金红石,此外还可见钛铁矿与褐铁矿共生。脉石矿物中斜长石、辉石和角闪石等与磁铁矿和钛铁矿共生关系密切,多呈接触共生和包含关系。基于上述工艺矿物学研究,推荐采用重-磁-浮选联合的选矿工艺流程用于有价元素铁、钛的综合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 钛矿 工艺矿物学 赋存状态 矿物自动图像分析系统(MLA) 电子探针(EPM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某硅酸盐型萤石选矿试验研究
19
作者 姜婷 黄俊玮 +2 位作者 张其武 李洪潮 陈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76-284,共9页
河南省某萤石矿主要化学组分为CaF_(2)32.13%、SiO_(2)53.64%、Al_(2)O_(3)6.53%、K_(2)O 2.36%、Na_(2)O 1.17%、CaCO_(3)0.82%等;主要矿物组成为萤石31.82%、石英31.61%、钠长石12.74%、钾长石11.39%、白云母4.22%、石榴子石2.25%、... 河南省某萤石矿主要化学组分为CaF_(2)32.13%、SiO_(2)53.64%、Al_(2)O_(3)6.53%、K_(2)O 2.36%、Na_(2)O 1.17%、CaCO_(3)0.82%等;主要矿物组成为萤石31.82%、石英31.61%、钠长石12.74%、钾长石11.39%、白云母4.22%、石榴子石2.25%、方解石2.34%等。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该矿石矿物组成相对简单,萤石矿物粒度整体较粗,方解石含量较少,这对萤石的浮选提纯较为有利;部分萤石与石英、长石等硅酸盐脉石矿物紧密共生,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比65%时萤石的单体解离度为74.51%,萤石单体解离较为困难,对其分选提纯影响较大。依据该萤石的矿石性质,使用酸性水玻璃和杨梅栲胶作为抑制剂,油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作为组合捕收剂进行系统的选矿试验研究,通过探索试验、条件试验、多流程开路试验、闭路试验等,确定了该矿石合理的选矿工艺流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段磨矿-0.074 mm粒级占比65%,二段磨矿-0.074 mm粒级占比85%的条件下,采用“磨矿-一粗-一扫-粗精再磨-八精-中矿1返回扫选-其余中矿顺序返回”的工艺流程,得到的萤石精矿产率为29.63%,CaF_(2)品位为97.12%,回收率为91.54%,酸性水玻璃和杨梅栲胶的组合可有效抑制硅酸盐脉石矿物和碳酸盐脉石矿物,使用油酸钠和十二烷基磺酸钠组合捕收剂较单一捕收剂可以提高对萤石矿物的选择性捕收能力。本研究可为类似萤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萤石 硅酸盐型脉石 酸性水玻璃 杨梅栲胶 组合捕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某细粒红柱石矿选矿试验研究
20
作者 陈飞 李东晗 +2 位作者 黄俊玮 姜婷 李洪潮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66-275,共10页
针对辽宁省某细粒难选红柱石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辽宁省某细粒难选红柱石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Al_(2)O_(3)含量为19.30%,SiO_(2)含量为59.54%,Fe_(2)O_(3)含量为8.95%,总碳含量为4.17%,有用矿物红柱石含量为1... 针对辽宁省某细粒难选红柱石矿开展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辽宁省某细粒难选红柱石矿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中Al_(2)O_(3)含量为19.30%,SiO_(2)含量为59.54%,Fe_(2)O_(3)含量为8.95%,总碳含量为4.17%,有用矿物红柱石含量为12.18%;主要脉石矿物为石英32.55%、黑云母22.62%、石榴子石12.10%、碳质3.50%等。红柱石矿在-0.074 mm占42.00%的磨矿细度下,红柱石已实现较好的单体解离,单体解离度为86.51%;石英、黑云母、碳质三种脉石矿物嵌布关系紧密,可通过集合体反浮选预先抛除;石榴子石具有弱磁性可通过磁选去除。依据矿石性质,通过工艺流程对比试验和条件试验,最终推荐选矿工艺流程为“磨矿-反浮选除杂(一次粗选,一次扫选)-正浮选红柱石(两次粗选,四次精选,中矿顺序返回)-干式磁选(一粗一精)”。当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比42.00%时,采用草酸+水玻璃组合作为抑制剂、石油磺酸钠+水杨羟肟酸组合作为捕收剂,通过上述工艺流程可获得产率为7.11%,Al_(2)O_(3)品位58.19%,Fe_(2)O_(3)含量0.86%,红柱石矿物含量94.20%,红柱石矿物回收率为55.74%的高品质红柱石精矿产品。红柱石精矿产品达到黑色冶金行业标准中的HZ-56产品质量标准。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细粒难选红柱石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柱石 反浮选除杂 组合捕收剂 组合抑制剂 干式磁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