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祁连蛇绿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80
1
作者 冯益民 何世平 《岩石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125-140,142-146,共22页
在北祁连广泛出露早中奥陶世蛇绿岩。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玉石沟、大岔大坂、塔墩沟和老虎山四个地区的蛇绿岩。这些蛇绿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中的基性岩类都接近MORB;它们的上地幔源区属亏损型;玉石沟、大岔大坂、... 在北祁连广泛出露早中奥陶世蛇绿岩。本文较详细地研究了玉石沟、大岔大坂、塔墩沟和老虎山四个地区的蛇绿岩。这些蛇绿岩的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蛇绿岩中的基性岩类都接近MORB;它们的上地幔源区属亏损型;玉石沟、大岔大坂、塔墩沟和老虎沟蛇绿岩分别生成于弧前盆地(或小洋盆)、弧间盆地、近弧的弧后盆地和近陆的弧后盆地的扩张脊环境。早中奥陶世时该区曾出现一个具沟-弧-盆体系的成熟大洋,在大约460Ma时由于洋内剪切引起的向北俯冲作用导致俯冲杂岩和岛弧的形成以及弧后扩张。玉石沟蛇绿岩是一个外来移置体,其余3个蛇绿岩则属原地或准原地岩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祁连山 早中奥陶世 蛇绿岩 生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镜铁山式”铁铜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因探讨 被引量:30
2
作者 刘华山 李秋林 +1 位作者 于浦生 邬介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5-35,共11页
探讨了镜铁山桦树沟矿区铁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岩成矿的演化过程,阐述控制铁铜矿带在水平和垂向分带变化的地质特征。根据线性构造与火山喷发沉积关系,着重探讨“镜铁山式”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并运用δ34S、δ18O、δ13... 探讨了镜铁山桦树沟矿区铁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和成岩成矿的演化过程,阐述控制铁铜矿带在水平和垂向分带变化的地质特征。根据线性构造与火山喷发沉积关系,着重探讨“镜铁山式”铁铜矿床的成因机制,并运用δ34S、δ18O、δ13C测试成果,确立含铁铜硅质岩建造,建立上铁下铜结构分带。认为该类型矿床是与海相火山作用有关的喷气沉积成因矿床,具有与块状硫化物矿床共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铜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秦岭元古宙西乡群大陆溢流玄武岩的确定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5
3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513-522,共10页
中元古代西乡群火山岩是南秦岭元古宙最老的火山岩系,以其大面积分布、具浅海-陆相火山岩组合、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大陆板内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大的基性侵入体共生等特点,可确认其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西乡群火山岩具有较... 中元古代西乡群火山岩是南秦岭元古宙最老的火山岩系,以其大面积分布、具浅海-陆相火山岩组合、属大陆拉斑玄武岩系列,具大陆板内火山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与大的基性侵入体共生等特点,可确认其属大陆溢流玄武岩系。西乡群火山岩具有较高的值及低-中等的(^(87)Sr/^(87)Sr)_i值,可判定其源区为与洋岛玄武岩相似的软流圈地幔柱源,在岩石圈较大程度的拉张作用下,上隆的地幔柱减压熔融,产生岩浆。扬子克拉通北缘南秦岭广泛发育中-晚元古代大陆裂谷火山岩系,显示在中-晚元古代该区有大规模大陆张性拉伸作用,晚元古代晚期至早古生代,这种张性拉伸作用发展为陆壳碎裂直至形成洋盆。西乡群大陆溢流玄武岩与扬子克拉通北缘的破裂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秦岭 西乡群 大陆溢流 玄武岩 地质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车路沟英安斑岩的年代学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4
作者 宋忠宝 李智佩 +3 位作者 任有祥 杨建国 栗亚芝 谢春林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5-19,共5页
车路沟英安斑岩产于北祁连山西段, 由大小不同的12个斑岩岩体组成,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利用锆石U-Pb法测得车路沟英安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27.7±4.5) Ma,成岩时代属加里东晚期.从区域构造演化看,北祁连山西段大部分花岗质岩体的形成... 车路沟英安斑岩产于北祁连山西段, 由大小不同的12个斑岩岩体组成,属于钙碱性系列岩石.利用锆石U-Pb法测得车路沟英安斑岩的形成年龄为(427.7±4.5) Ma,成岩时代属加里东晚期.从区域构造演化看,北祁连山西段大部分花岗质岩体的形成都与祁连山造山作用中的俯冲造山作用和碰撞造山作用有关,表现为多数同位素年龄都集中在440~380 Ma间.鉴于车路沟金矿床产于车路沟英安斑岩与凝灰岩的接触带,属于石英脉型,因此推断英安斑岩侵入体很可能是车路沟金矿床早期成矿作用的热源.同时北祁连山西段发育有较多的中酸性岩体,车路沟石英脉型金矿床的确定对于该区金矿的进一步勘探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安斑岩 成岩时代 北祁连山 车路沟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牛头山新近纪碱性玄武岩中地幔岩包体内硫化物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岳可芬 赫英 刘文峰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4-119,113,i003-i004,共9页
福建牛头山一带新近纪碱性玄武岩中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这些地幔岩包体内普遍存在有硫化物。硫化物按产状和成因分为两类:1)分布于寄主矿物内部,未与裂隙相连,是地幔岩浆作用的产物;2)分布于颗粒内或颗粒边部,在裂隙上或与裂隙相... 福建牛头山一带新近纪碱性玄武岩中含有尖晶石二辉橄榄岩包体。这些地幔岩包体内普遍存在有硫化物。硫化物按产状和成因分为两类:1)分布于寄主矿物内部,未与裂隙相连,是地幔岩浆作用的产物;2)分布于颗粒内或颗粒边部,在裂隙上或与裂隙相连,是地幔流体交代作用的产物。电子探针分析表明,15个硫化物测点中,除2个黄铜矿、1个硫铜铁矿外,其余为不同Ni/Fe(mol比)比值的铁镍硫化物:6个测点为富镍镍黄铁矿,其Ni/Fe=0.98~2.79,(Fe+Ni)/S=1.03~1.08;2个为针镍矿,其Ni/Fe=5.5,(Fe+Ni)/S=1.01;4个测点为富镍磁黄铁矿,其Ni/Fe=0.29~0.49,(Fe+Ni)/S=0.79~0.94。4粒单一硫化物矿物的成份是不均一的,多数表现为自中心到边部Ni含量和Ni/Fe值呈增加趋势,而Fe和Cu含量呈减少趋势。本研究还发现单一硫化物中由中心到边部金与镍大致有相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幔岩 包体 碱性玄武岩 新近纪 岩浆作用 地幔流体 交代作用 磁黄铁矿 铜铁矿 裂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型铬铁矿中固体包裹体矿物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白文吉 李行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04-213,共10页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型(豆荚型)铬铁矿矿床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的蛇绿岩套内的贺根山岩块中。该蛇绿岩块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积岩和基性熔岩组成。铬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相内的纯橄岩脉内,或被薄层的纯橄岩(数厘... 内蒙古贺根山蛇绿岩型(豆荚型)铬铁矿矿床分布于内蒙古-大兴安岭海西褶皱带的蛇绿岩套内的贺根山岩块中。该蛇绿岩块主要由地幔橄榄岩、堆积岩和基性熔岩组成。铬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地幔橄榄岩相内的纯橄岩脉内,或被薄层的纯橄岩(数厘米到数米)外壳包围,矿体成群和成带分布。 在铬铁矿矿石中发现多种固体包裹体矿物,如橄榄石、斜方辉石、单斜辉石、角闪石、韭闪石、硬玉、钠长石、钛钠金云母等。这种特殊的固体包裹体矿物组合反映了铬铁矿矿床的成因或形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绿岩 铬铁矿 矿物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洛南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郭力宇 王树洗 +1 位作者 赵东宏 陈有仓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2-357,共6页
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是一套分布于华北地块南缘的水下碳酸盐岩型重力流沉积,砾岩的形成同商州铁炉子栾川断裂带早期活动性质存在因果关系。通过1∶5万区调填图发现,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从母岩区到砾岩堆积区之间无断陷作用;沉积基... 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是一套分布于华北地块南缘的水下碳酸盐岩型重力流沉积,砾岩的形成同商州铁炉子栾川断裂带早期活动性质存在因果关系。通过1∶5万区调填图发现,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从母岩区到砾岩堆积区之间无断陷作用;沉积基底基本连续;砾岩沉积组构出现有序的横向变化规律,依次为母岩区层状白云岩(α区)、具有垂向张裂隙及流动构造的始滑区白云岩(β区)、具有节状构造的滑移区白云岩(γ区)和砾岩堆积区(δ区)。陶湾群三岔口组砾岩时代厘定为早寒武世晚期至中寒武世,这也是华北地块南缘盆地环境的主形成期,砾岩是在东秦岭洋向华北地块南缘俯冲碰撞构造环境下形成,商州铁炉子栾川断裂带为俯冲碰撞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机制 砾岩 陶湾群 三岔口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先如 杜建国 +3 位作者 戴圣潜 王志海 唐南安 李月琴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81-191,共11页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是一种基性麻粒岩,岩石中富含有大量CO_2、CH_4、H_2S、H_2O流体包裹体,及含子晶多相包裹体。首次在寄主矿物石榴石、透辉石发现有含固相的多相包裹体。经拉曼光谱及电镜分析,固相部分为石榴石,辉石、重晶石和... 大别山北部石榴辉石麻粒岩是一种基性麻粒岩,岩石中富含有大量CO_2、CH_4、H_2S、H_2O流体包裹体,及含子晶多相包裹体。首次在寄主矿物石榴石、透辉石发现有含固相的多相包裹体。经拉曼光谱及电镜分析,固相部分为石榴石,辉石、重晶石和铁的氧化物;气相成分为H_2O、CO、CO_2、H_2S、H_2、CH_4、C_2H_2等,均一温度分别为950℃、975℃。指示着石榴辉石麻粒岩在形成过程中,在还原气氛下曾经发生过局部深熔作用,产生在组成上近于石榴石、辉石的熔体。这种溶体被正在结晶的石榴石,透辉石所捕获。石榴石中早期的含石榴石子晶+CO_2多相包裹体其CO_2密度为0.65~0.626g/cm^3;二相的 CO_2包裹体,CO_2部分的均一温度26~28.2℃,为晚期捕获的低密度CO_2包裹体,密度为0.648~0.688g/cm^3。石英中三相H_2O-CO_2包裹体,Th=331~410℃,CO_2-水合物溶化温度7.3°~8.6℃,是一种低盐度包裹体,CO_2部分均一温度:25.7~28℃,CO_2密度0.65~0.698g/cm^3为早中期捕获的包裹体。整个岩石中未发现高密度CO_2流体包裹体。表明麻粒岩可以形成在低密度CO_2之中。H_2O-NaCl包体均一温度80~475℃,密度0.36~1.026g/cm^3,主要为晚期包裹体,少数高密度H_2O包裹体,为早期捕获的包裹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石榴辉石麻粒岩 大别山 密度 盐度 温度 P-T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乾陵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微观特征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钟堂 甄广全 +1 位作者 马涛 和玲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5,19,共7页
乾陵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微观特征研究杨钟堂(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甄广全,马涛,和玲(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乾陵以其规模宏伟和丰富的陵墓石刻文物而著称于世,堪称"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现存地表的遗存主... 乾陵石质文物风化蚀变的微观特征研究杨钟堂(中国地质科学院西安地质矿产研究所)甄广全,马涛,和玲(陕西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乾陵以其规模宏伟和丰富的陵墓石刻文物而著称于世,堪称"唐代露天石雕艺术博物馆"。现存地表的遗存主要集中在陵园朱雀门外,并以司马道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质文物 微观特征 岩石表面 微生物 石刻 风化作用类型 微构造 化学风化作用 风化侵蚀 乾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西滩金矿床同位素年代学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薛春纪 姬金生 +2 位作者 张连昌 丰成友 杨建国 《西安工程学院学报》 1999年第4期6-10,共5页
东天山西滩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金矿床。它具有较长的成岩成矿过程,石炭纪岛弧火山作用形成了矿体的围岩———安山岩(330 Ma) ,随后,特别是在碰撞造山期岩浆活动形成了英云闪长岩(293 Ma)、二长花岗斑岩(281 ... 东天山西滩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重要金矿床。它具有较长的成岩成矿过程,石炭纪岛弧火山作用形成了矿体的围岩———安山岩(330 Ma) ,随后,特别是在碰撞造山期岩浆活动形成了英云闪长岩(293 Ma)、二长花岗斑岩(281 Ma) 、钾长花岗斑岩(266 Ma) 、流纹斑岩(256 Ma) 等。这种幕式发生的热动力,也导致288 ~285 Ma 青盘岩化及L1 号金矿脉276 Ma、L2 号含金贫矿脉261 Ma、热液爆破角砾岩244 Ma、L3 号金矿脉等成矿( 及相关热液活动) 演化过程( 大约持续44 Ma) 。工业金矿体是成矿流体热动力地质构造三者的最佳耦合。矿床属造山期低温浅成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滩金矿 同位素年代 成岩 成矿幕 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Al_2O_3-Na_2O(K_2O)系列淬火熔体的高温高压合成及其LRM研究
11
作者 王永强 张招崇 +2 位作者 徐培苍 贡伟亮 刘民武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0-45,共6页
本文采用合成溶胶凝胶中间体的技术方法,降低了硅酸盐熔体的熔化温度,并在1750~1850℃和2.0~4.0GPa条件下合成出9个SiO2-Al2O3-Na2O(K2O)系列淬火硅酸盐熔体。淬火熔体中Na(K)/Al... 本文采用合成溶胶凝胶中间体的技术方法,降低了硅酸盐熔体的熔化温度,并在1750~1850℃和2.0~4.0GPa条件下合成出9个SiO2-Al2O3-Na2O(K2O)系列淬火硅酸盐熔体。淬火熔体中Na(K)/Al1,属过铝质硅酸盐熔体。其激光拉曼微探针(LRM)研究表明:随压力增大,T-Onb在高频区(900~1200cm-1)的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频率明显减小;过铝质熔体中存在六配位铝,且随压力增大,铝的配位数可能有从四配位向六配位转化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盐熔体 溶胶凝胶 岩浆熔体 淬火熔体 LR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火山岩—石英角斑岩熔化实验的初步研究
12
作者 彭礼贵 《岩矿测试》 CAS 1983年第2期99-100,I0002,共3页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之一。它赋存于中寒武世分异较好的富含钠质的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矿岩石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其浸染状矿石也就是品位达到工业... 甘肃省白银厂黄铁矿型铜矿床是我国著名的铜矿床之一。它赋存于中寒武世分异较好的富含钠质的海相细碧—石英角斑岩系中。矿床的围岩主要为酸性—中酸性火山岩;含矿岩石为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其浸染状矿石也就是品位达到工业要求的石英角斑岩—石英角斑凝灰熔岩;在矿床附近广布含集块角砾石英角斑岩和酸性次火山岩—石英钠长斑岩,这不仅说明矿床的形成与火山岩活动密切相关,而且是离火山喷发中心较近的部位成矿。因此,研究矿区火山岩的熔化温度和熔化时的各种特征,对于认识岩石、矿床成因将提供一些有益的资料。本文就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资料和认识整理成文,供同志们参考,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灰熔岩 石英钠长斑岩 铜矿床 火山喷发 矿床成因 中酸性火山岩 次火山岩 白银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五代耀州青瓷釉的研究
13
作者 杨钟堂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1992年第2期1-9,共9页
应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以及激光拉曼分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唐代和五代典型耀州青瓷残片釉的显微结构构造以及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众多的微构造参数和化学组分特征对各时代青瓷的烧成温度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应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以及激光拉曼分子探针等测试技术对唐代和五代典型耀州青瓷残片釉的显微结构构造以及釉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依据众多的微构造参数和化学组分特征对各时代青瓷的烧成温度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耀州青瓷的烧成温度均在1200℃以上,唐代的约在1220-1270℃,而五代的则在1260-13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耀州青瓷 釉的微构及其化学成分 烧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206
14
作者 李锦轶 肖序常 +3 位作者 汤耀庆 赵民 朱宝清 冯益民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305-316,共12页
笔者等根据近年研究,认为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演化,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早泥盆世初,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陆壳拉张,分裂成卡拉麦里有限洋盆;早泥盆世晚期,该洋盆开始聚敛收缩,早石炭世初洋盆闭合,两侧陆块连接;陆块... 笔者等根据近年研究,认为新疆东准噶尔卡拉麦里地区晚古生代板块构造的演化,大致分为几个阶段:早泥盆世初,早古生代晚期形成的陆壳拉张,分裂成卡拉麦里有限洋盆;早泥盆世晚期,该洋盆开始聚敛收缩,早石炭世初洋盆闭合,两侧陆块连接;陆块连接带上发育由洋盆转化形成的陆间残余海盆;早石炭世末期,发生强烈褶皱造山运动,把已经连接的陆块最后焊接成一个板块。此后,该区进入板内演化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古生代 板块 构造 特征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分析 被引量:93
15
作者 刘德良 孙先如 +3 位作者 李振生 唐南安 谈迎 刘波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5-161,共7页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类型与碳氧同位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准同生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值重,δ13C介于0.639‰^-2.2‰之间,δ18O值介于-0.2‰^-8.668‰,产生于咸化水体;成岩白云岩的δ13C介于0.9‰^-3.2‰,δ18O介于-1.7‰^-7.607... 对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白云岩成因类型与碳氧同位素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准同生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值重,δ13C介于0.639‰^-2.2‰之间,δ18O值介于-0.2‰^-8.668‰,产生于咸化水体;成岩白云岩的δ13C介于0.9‰^-3.2‰,δ18O介于-1.7‰^-7.607‰,产生于高镁咸化水体;深埋白云岩碳氧同位素值轻,δ13C介于0.580‰^-3.7‰,δ18O介于-6.88‰^-9.97‰,形成于温度较高、盐度较低、含镁亦较低的环境。白云岩中的碳酸盐脉δ13C集中在-1.00‰^-5.66‰,而灰岩中碳酸盐脉δ13C集中在-1.30‰^-8.65‰;碳酸盐脉氧同位素值较轻且变化较小,δ18O介于-10.66‰^-18.91‰,Z峰值集中在100和110,表明碳酸盐脉形成受到淡水淋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氧同位素 白云岩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和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被引量:128
16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徐学义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01-312,共12页
北祁连山系内,分布着一套类型十分齐全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包它括有大陆裂谷火山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火山岩和陆缘被动裂谷火山岩。本文重点介绍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火山岩和弧后盆地火山岩... 北祁连山系内,分布着一套类型十分齐全的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海相火山岩系。包它括有大陆裂谷火山岩、洋脊-洋岛火山岩、岛弧火山岩、弧后盆地火山岩和陆缘被动裂谷火山岩。本文重点介绍北祁连山早古生代洋脊-洋岛火山岩和弧后盆地火山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点,并从地幔动力学角度探讨它们的岩石成因。这无疑对于深入了解地质历史古老增生板块边缘的火山作用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脊-洋岛 火山岩 弧后盆地 火山作用 岩石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石灰沟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岩浆性质的确定 被引量:35
17
作者 夏林圻 夏祖春 +5 位作者 彭礼贵 任有祥 杨静华 张诚 李智佩 王兴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10,共10页
北祁连山石灰沟地区发育一套完整的奥陶纪岛弧火山岩系。中奥陶世始岛弧形成,初期为拉斑玄武质岩浆喷发,尔后以钙碱性火山活动为主,至中奥陶世末岛弧演化成熟,产生橄榄玄武质火山作用。
关键词 火山岩系 岩浆 包裹体 奥陶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峨眉火成岩省:结构、成因与特色 被引量:53
18
作者 侯增谦 卢记仁 +3 位作者 汪云亮 夏林圻 李红阳 国连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885-891,共7页
峨眉火成岩省既有其它大火成岩省(如印度德干火成岩省)的一般特征,更独具中国特色:其形成于全球性重大地质变革——大陆敛合与解体的大背景之下,和板块构造体制向大陆构造体制转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与西部古特提斯... 峨眉火成岩省既有其它大火成岩省(如印度德干火成岩省)的一般特征,更独具中国特色:其形成于全球性重大地质变革——大陆敛合与解体的大背景之下,和板块构造体制向大陆构造体制转化过渡的关键时期;处于东部滨太平洋构造域与西部古特提斯构造域的交汇、叠加与枢纽部位;显示清楚完好的地幔热柱"头冠"与"尾柱"轮廓;火成岩省岩石圈存在异常显著的地幔热—侵蚀作用;火成岩省西部发育三套各具特色的成矿系统。深入研究峨眉火成岩省,不仅可提供中国境内地幔热柱岩浆作用典型实例,而且可深刻理解大陆岩石圈深部作用过程和大陆动力学程式,以及大规模成矿作用的深部约束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火成岩省 地幔 热柱 CFB成因 火成岩省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地区主要金属矿床成矿系列的划分及区域成矿规律探讨 被引量:89
19
作者 陈毓川 王平安 +2 位作者 秦克令 赵东宏 毛景文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89-298,共10页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著名的陆内造山带,也是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本文主要以秦岭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一些重要的外生金属矿床也包括在其中,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划分为21个矿床系列。作者在正文中将这些成矿系... 秦岭造山带是我国著名的陆内造山带,也是一个重要的构造-成矿带。本文主要以秦岭地区的内生金属矿床为研究对象,一些重要的外生金属矿床也包括在其中,并按照成矿系列的学术思想将其划分为21个矿床系列。作者在正文中将这些成矿系列按时代顺序排列。对于每一成矿系列形成的构造环境和主要成矿地质作用进行了简要阐述。根据对成矿系列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秦岭地区的区域成矿规律及其与构造演化的相关性。指出长期强烈的构造运动和构造活动随时-空的差异性是导致该区独特成矿特色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矿床 成矿系列 成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祁连山早古生代弧后盆地火山作用及成矿特点——以肃南石居里沟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例 被引量:17
20
作者 李文渊 夏林圻 +4 位作者 夏祖春 徐学义 杨合群 赵东宏 宋忠宝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047-1053,共7页
呈狭长带状分布于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北坡的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海相火山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火山岩的特点。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熔岩,并有相当数量的火山碎屑岩。弧后盆地型火山岩发育的地段... 呈狭长带状分布于北祁连山走廊南山北坡的中—晚奥陶世弧后盆地海相火山岩,兼具洋中脊玄武岩和岛弧火山岩的特点。以基性火山岩为主,含有一定量的中性、中酸性火山岩;主要为熔岩,并有相当数量的火山碎屑岩。弧后盆地型火山岩发育的地段,即弧后扩张强烈的部位利于富铜(锌)型(塞浦路斯型)矿化,近来在甘肃省肃南石居里沟地区发现的富铜块状硫化物矿床为典型代表。矿体明显受火山机构制约的原生裂隙控制,矿化稍晚于火山作用,为海底热卤水(热液)对流循环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弧后盆地火山作用 石居里沟富铜矿床 火山机构 控矿裂隙系统 北祁连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