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3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分布和主要地质特征 被引量:34
1
作者 赵一鸣 林文蔚 +1 位作者 毕承思 张轶男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3-203,共11页
夕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常和夕卡岩铜(铁或多金属)矿床共生。它们产生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以及地台内部的深大断裂附近地区。主要控矿地层为石炭-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 夕卡岩金矿床主要分布于中国东部,特别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并常和夕卡岩铜(铁或多金属)矿床共生。它们产生的有利构造环境为地台边缘的拗陷和褶皱带以及地台内部的深大断裂附近地区。主要控矿地层为石炭-二叠纪和三叠纪碳酸盐岩。有关侵入岩为钙-碱性闪长岩、石英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及其浅成相,大多属燕山期。含金夕卡岩以钙夕卡岩为主,镁夕卡岩次之。在夕卡岩及其邻近的围岩中叠加有较强的退化热液蚀变,并常伴有Cu、Au、Fe、Mo、Pb、Zn、Ag等矿化,显示明显的交代分带。总的矿化分带序列为:Fe(Cu)→Cu(Mo)→Cu、Au→Au→Au、Pb、Zn。在许多矿床中,发现有碲化物、铋化物和硒化物。因此,Cu、Au、Te、As、Bi、Pb、Zn、Ag、Se等元素在夕卡岩金矿床中相对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矿床 地质特征 区域分布 金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凤浅成热液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理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陈仁义 芮宗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8,共9页
五凤金矿床是中生代陆相火山环境中的浅成热液型矿床。其典型的蚀变矿物包括绢云母、冰长石、玉髓、蛋白石、浊沸石、水白云母和蒙脱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温度集中于200~240℃,含盐度很低(1.0wt%~1.5wt%NaCl),成矿压力为4.0&... 五凤金矿床是中生代陆相火山环境中的浅成热液型矿床。其典型的蚀变矿物包括绢云母、冰长石、玉髓、蛋白石、浊沸石、水白云母和蒙脱石。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成矿温度集中于200~240℃,含盐度很低(1.0wt%~1.5wt%NaCl),成矿压力为4.0×10~7~6.8×10~7Pa,流体由偏碱性向弱碱性演化;稳定同位素研究结果为,δD=-66‰~-98‰,δ^(18)O_(H_2O)=-3.2‰~-7.2‰,δ^(34)S=1.0‰~2.6‰,δ^(13)C=-6.9‰~-9.4‰。由此推断成矿流体为天水成因的地热水,矿质来自深源。它完全可以同世界上典型的浅成热液贵金属矿床相类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热液 成矿机理 地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首例独立碲矿床赋矿围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银剑钊 陈毓川 +1 位作者 周剑雄 杨百川 《长春地质学院学报》 CSCD 1996年第3期322-326,共5页
大水沟独立碲矿床的直接赋矿围岩为低绿片岩相变质岩。前人认为其原岩为陆源碎屑岩。通过对该赋矿岩系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相学特征与副矿物组合标型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钪的地... 大水沟独立碲矿床的直接赋矿围岩为低绿片岩相变质岩。前人认为其原岩为陆源碎屑岩。通过对该赋矿岩系的地质特征(包括岩相学特征与副矿物组合标型特征)、岩石化学特征、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包括元素钪的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证明其原岩为分异程度较低的幔源拉斑玄武岩,并具有典型岩浆玄武岩的演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赋矿围岩 碲矿床 地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石棉独立碲矿床蚀变岩的地质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银剑钊 陈毓川 +2 位作者 周剑雄 杨百川 郭成远 《西安地质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19-25,共7页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 四川石棉大水沟独立碲矿床堪称世界首例,其矿体两侧的围岩蚀变较窄,且蚀变带与矿脉及未蚀变岩呈清楚而截然的接触关系。主要围岩蚀变为白云石化、白(绢)云母化、云英岩化及电气石化等。这些蚀变作用分别发生于177.7~165.1Ma和91.71~80.19Ma。蚀变作用过程中SiO2大量析出,Al2O3、TiO2、CaO、MgO、K2O、H2O、CO2、Fe2O3、MnO则有不同程度地带入。与此同时,REE在此过程中包集体迁出,Te、Bi、AS等元素的含量则决定于蚀变作用及其强度,而与原岩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矿床 蚀变岩 地质学 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淮北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生成地质环境、分带和流体演化 被引量:24
5
作者 赵一鸣 张轶男 +2 位作者 毕承思 唐开健 孙庆安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10,共10页
世界上的含金夕卡岩大多属钙夕卡岩型,镁夕卡岩金矿床十分稀少。本文介绍我国安徽北部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该区含金(铜、铁)镁夕卡岩主要产于地台断拗区燕山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中上寒武统白云质... 世界上的含金夕卡岩大多属钙夕卡岩型,镁夕卡岩金矿床十分稀少。本文介绍我国安徽北部三铺地区镁夕卡岩金(铜、铁)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该区含金(铜、铁)镁夕卡岩主要产于地台断拗区燕山期石英二长闪长玢岩与中上寒武统白云质大理岩外接触带。岩体内接触带发育钙夕卡岩和钾长石化,局部有辉钼矿化产出。金矿化与铜的硫化物密切共生,属于镁夕卡岩的退化热液交代作用产物。金属矿化分带序列自蚀变石英二长闪长玢岩到镁夕卡岩、蛇纹石化白云质大理岩依次为:Mo→Fe→Cu(Au)→Au(Cu)。矿物共生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交代成矿作用的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①镁(钙)夕卡岩阶段;②铁(镁)氧化物阶段;③碳酸盐(石英)-硫化物和金矿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铜矿床 铁矿床 地质环境 流体演化 含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寒山剪切带型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和成因 被引量:31
6
作者 毛景文 杨建民 +5 位作者 张招崇 吴茂炳 王志良 张作衡 叶得金 左国朝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13,共13页
寒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纪玄武质安山岩类,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分为微晶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 寒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地区新发现的一个大型韧脆性剪切带型金矿床。成矿主岩为奥陶纪玄武质安山岩类,矿化蚀变以强石英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内生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内生成矿期又分为微晶石英绢云母阶段、石英白云母硫化物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第二阶段成矿含有大量黄铁矿等硫化物,为主要金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由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自然金沿风化空洞或裂隙存在。在内生矿化蚀变过程中,大量硅质、碱质、CO2、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带型 金矿床 地质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鹰嘴山金矿床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 被引量:27
7
作者 毛景文 张作衡 +3 位作者 扬建民 张招崇 王志良 叶得金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7-306,共10页
鹰嘴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西段新发现的剪切带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英安质碎裂岩和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等,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原生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次生富集成矿期。原生成矿期又可以分为微晶石英岩矿... 鹰嘴山金矿床是北祁连山西段新发现的剪切带型金矿床。赋矿围岩为粉砂质板岩、英安质碎裂岩和安山质角砾凝灰岩等,蚀变以硅化和绢云母化为特征。成矿作用分为原生成矿期和表生氧化-次生富集成矿期。原生成矿期又可以分为微晶石英岩矿化阶段和脉状石英硫化物阶段,后者为主成矿阶段,表生成矿期硫化物氧化为硫酸盐类,金除了包含在硫化物中外,还以自然金充填石英颗粒之间或石英裂隙。在原生矿化蚀变过程中,硅质、碱质、CO2和REE带入了成矿体系。均一法测温表明成矿主要温度为320~200℃,成矿流体含有大量CO2,其氧同位素显示为岩浆水或深部流体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地质特征 地幔流体成矿 成矿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舍勒铜锌块状硫化物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被引量:34
8
作者 叶庆同 傅旭杰 张晓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97-106,共10页
阿舍勒矿床与早—中泥盆世双峰式火山活动有着成因联系,产于火山洼地中,它在喷气-沉积阶段形成,后又经历了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具有双层结构、很好的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 阿舍勒矿床与早—中泥盆世双峰式火山活动有着成因联系,产于火山洼地中,它在喷气-沉积阶段形成,后又经历了变质改造和岩浆热液叠加。矿床具有双层结构、很好的矿化分带和蚀变分带。成矿流体的温度、压力和酸碱度等物理化学条件变化引起了围岩蚀变和矿石堆积,在海底界面上下形成了具有成因联系的两套矿化。成矿物质既来自深循环的海水,也来自岩浆热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床 锌矿床 硫化物矿床 地质特征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成矿机理探讨 被引量:29
9
作者 叶锦华 叶庆同 +3 位作者 王进 吴益平 杨富全 傅旭杰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63-72,共10页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90年代初在我国南天山西段发现的大型金矿,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具有类似的特点。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成矿与含碳浊积岩有关,矿体受一... 新疆萨瓦亚尔顿金(锑)矿床是90年代初在我国南天山西段发现的大型金矿,其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与乌兹别克斯坦穆龙套金矿床具有类似的特点。通过对该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指出成矿与含碳浊积岩有关,矿体受一组早期为韧性、中晚期为脆性的剪切带控制。成矿与深部的热源的驱动有关,成矿流体成分具有深部来源与浅部来源混合特点,主成矿期为海西晚期—印支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机理 地质地球化学 金矿床 锑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金夕卡岩矿床产出构造环境和地质地球化学评价标志 被引量:20
10
作者 赵一鸣 张轶男 毕承思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81-183,共3页
近十几年来,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批大型矿床,从而引人注目。含金夕卡岩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按其产出构造环境可分为三类,即中(新)生代褶皱带、古生代褶皱带和地盾(台)... 近十几年来,含金夕卡岩矿床的勘查与研究在国内外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发现了一批大型矿床,从而引人注目。含金夕卡岩矿床主要集中分布于环太平洋成矿带,按其产出构造环境可分为三类,即中(新)生代褶皱带、古生代褶皱带和地盾(台)区。控矿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系和三叠系碳酸盐岩,次为第三系和寒武系等。有关岩浆岩大多为浅成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属Ⅰ型;时代以燕山期和喜山期为主,少数为华力西期、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含金夕卡岩绝大多数为钙夕卡岩,只有少数属镁夕卡岩,又可进一步划分为还原型和氧化型。金属矿物组合的特征是常有砷化物、铋化物和碲化物存在,Cu,Au,Ag,As,Bi,Te,Co和Se等元素组合是含金夕卡岩特征性的地球化学标志。矿床(田)常具明显的交代矿化分带,并可构成一定成矿系列,其综合交代矿化分带模式,自岩体向碳酸盐围岩方向依次为:Cu(Mo)→Cu(Fe)→Cu(Au)→Au→Au(Pb,Zn,Ag)。矿物共生组合和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夕卡岩矿物形成于680~320℃,盐度为w(NaCl)=595%~186%,金的沉淀发生在夕卡岩期后的退化热液交代阶段,大致相当于温度为350~153℃,盐度w(NaCl)=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金 夕卡岩矿床 构造环境 地质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岭地区与中生代花岗岩类有关的有色、稀有金属矿床地质 被引量:36
11
作者 陈毓川 裴荣富 张宏良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1期79-85,共7页
南岭成矿区是指东西横亘于湘、桂、粤间的五岭山脉和赣、粤间九连山脉及其邻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比较集中及其成矿作用相似的地区。 该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叉复合部位,是多构造体系的联... 南岭成矿区是指东西横亘于湘、桂、粤间的五岭山脉和赣、粤间九连山脉及其邻区有色、稀有金属矿床比较集中及其成矿作用相似的地区。 该区处于古亚洲构造城、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和滨西太平洋构造域的交叉复合部位,是多构造体系的联合作用地区。区内大地构造的发展历经地槽、地台和大陆边缘活动带三大阶段,包括雪峰、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马拉雅各期运动,其中加里东期和印支期分别结束了地槽和地台的发展历史,燕山期是大陆边缘活动的鼎盛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岭地区 加里 大陆边缘 稀有金属矿 复合部位 构造体系 地台 构造域 成矿区 花岗岩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索尔库都克类夕卡岩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15
12
作者 陈仁义 刘玉琳 芮宗瑶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65-173,共9页
索尔库都克矿床是近年来新疆境内探明的中型铜(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夕卡岩及其分带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之夕卡岩与Д.С.柯尔仁斯基(1955)所划分的类夕卡岩相类似。该夕卡岩是由凝灰砂岩、安山玢岩等变质形成的。... 索尔库都克矿床是近年来新疆境内探明的中型铜(钼)矿床。对其成矿地质环境、矿床地质特征、夕卡岩及其分带的研究表明。该矿床之夕卡岩与Д.С.柯尔仁斯基(1955)所划分的类夕卡岩相类似。该夕卡岩是由凝灰砂岩、安山玢岩等变质形成的。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的研究表明,该矿床是我国特殊的层状夕卡岩矿床,与接触交代夕卡岩矿床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夕卡岩 铜矿床 钼矿床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的实验研究及地质应用 被引量:34
13
作者 李延河 丁悌平 万德芳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82-288,共7页
由于硅在自然界中没有化学价态变化,主要呈硅氧四面体形式存在,因此硅同位素的热力学分馏很小,由此产生的硅同位素变化不大。溶液中SiO_2沉淀过程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是引起自然界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实验测定了溶... 由于硅在自然界中没有化学价态变化,主要呈硅氧四面体形式存在,因此硅同位素的热力学分馏很小,由此产生的硅同位素变化不大。溶液中SiO_2沉淀过程的同位素动力学分馏是引起自然界硅同位素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本文实验测定了溶液中SiO_2沉淀过程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α;并结合所测定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系数对现代海底黑烟囱、太古代条带状磁铁石英岩、风化成因粘土矿物的δ ̄(30)Si值明显偏低;浅海碳酸盐台地中硅质岩的δ ̄(30)Si值明显偏高的现象做了理论上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同位素 动力学分馏 地质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柿竹园矽卡岩-云英岩型W-Sn-Mo-Bi矿床地质和成矿作用 被引量:49
14
作者 毛景文 李红艳 +1 位作者 B Guy L Raimbault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15,共15页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由三个阶段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它们分别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有着成因联系。第一阶段矿化包括含矿块状钙质矽卡岩和含矿退化蚀变岩;第二阶段为云英岩矿化,在空间上叠加于块... 柿竹园钨多金属矿床由三个阶段不同成矿作用复合叠加而形成。它们分别与似斑状黑云母花岗岩、等粒黑云母花岗岩和花岗斑岩脉有着成因联系。第一阶段矿化包括含矿块状钙质矽卡岩和含矿退化蚀变岩;第二阶段为云英岩矿化,在空间上叠加于块状矽卡岩及外部的大理岩;第三阶段为与锰质矽卡岩相伴生的铅锌银矿化。本文详细地描述了前两阶段矿化的地质和成矿地球化学特征,并探讨了其成矿过程。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柿竹园矿床的多阶段成矿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云英岩 矿床地质 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矿质来源 被引量:9
15
作者 余金杰 杨海明 叶会寿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67-76,共10页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为有海底喷气参与的同生沉积作用所形成。区域变质及岩浆热变质作用对矿床改造也极为明显,但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迁移、富集基本限于含矿层中。改造的结果使得矿床的硫、铅同位素产生均... 霍各乞铜多金属矿床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矿床为有海底喷气参与的同生沉积作用所形成。区域变质及岩浆热变质作用对矿床改造也极为明显,但成矿物质重新活化、迁移、富集基本限于含矿层中。改造的结果使得矿床的硫、铅同位素产生均一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床 地质 地球化学 矿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矽卡岩矿床中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1
16
作者 林文蔚 赵一鸣 蒋崇俊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95-207,共13页
通过对我国与Fe,Cu,Mo,W,Sn等主要矿化类型有关的矽卡岩的研究,揭示出不同矿化类型的矽卡岩有其特定的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矿物对的成分特征、含铁率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依据Fe、Al等组分在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间的分配,估算各种矿... 通过对我国与Fe,Cu,Mo,W,Sn等主要矿化类型有关的矽卡岩的研究,揭示出不同矿化类型的矽卡岩有其特定的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矿物对的成分特征、含铁率比值及其变化规律。依据Fe、Al等组分在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间的分配,估算各种矿化类型矽卡岩形成的氧逸度和酸度条件,从而划分出我国含矿矽卡岩的氧逸度—酸度相。不同矿化类型的矽卡岩共生单斜辉石-石榴子石的成分特征、形成环境及其变化规律密切联系于其成矿母岩特征、成因类型和成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矽卡岩 矿床 单斜辉石 石榴子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钨铁矿氧同位素地质温度计及其地质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丁悌平 刘玉山 +3 位作者 万德芳 刘志坚 李金城 张桂兰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48-58,共11页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在350—550℃范围内钨铁矿-水的氧同位素分馏的温度关系。结合已有的石英-水氧同位素分馏方程,求出了石英-钨铁矿氧同位素分馏方程。采用Bigeleison-Mayer函数法,计算了石英-钨铁矿氧同位素分馏的温度关系。得出的... 通过实验研究,得出了在350—550℃范围内钨铁矿-水的氧同位素分馏的温度关系。结合已有的石英-水氧同位素分馏方程,求出了石英-钨铁矿氧同位素分馏方程。采用Bigeleison-Mayer函数法,计算了石英-钨铁矿氧同位素分馏的温度关系。得出的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很一致。最后作者将得到的校准方程用于5个世界知名的钨矿床,结果表明,用石英-钨铁矿对氧同位素分馏算出的温度范围与其它测温结果十分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钨铁矿 温度计 同位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诺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作用 被引量:40
18
作者 张德全 雷蕴芬 +2 位作者 罗太阳 鲍修坡 王胜利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04-216,共13页
内蒙东部的白音诺铅锌矿,是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区的局部隆起环境中的锰钙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于下二叠统大理岩与中生代中酸性超浅成/浅成侵入体接触带的锰钙辉石矽卡岩中,受层问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呈似层状。主要的铅锌矿石形成于... 内蒙东部的白音诺铅锌矿,是产于中生代火山断陷区的局部隆起环境中的锰钙矽卡岩型矿床,矿体主要分布于下二叠统大理岩与中生代中酸性超浅成/浅成侵入体接触带的锰钙辉石矽卡岩中,受层问破碎带控制,矿化体呈似层状。主要的铅锌矿石形成于400—220℃、盐度2.5—15wt%NaCl当量、压力160×10~5-600×10~5Pa、酸性、还原环境。从早期的矽卡岩到晚期的硫化物-硫盐,水热流体的温度、盐度、压力逐步降低,矿液由偏碱性—弱酸性—酸性—弱碱性,介质由氧化—还原,fo_2逐渐降低、fs_2增高,金属矿物按氧化物—硫化物—硫盐的序列依次析出成矿。水热流体具异常低δ^(18)O的特征,表明该矿床属中生代岩浆活化大气降水成矿的矽卡岩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锌矿床 成矿作用 地质 内蒙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与斑岩矿床有关的矿化角砾岩成因类型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2
19
作者 张洪涛 芮宗瑶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65-271,共7页
伴随有各类矿化角砾岩的斑岩矿床是深成源岩在浅成-超浅成条件下侵位-矿化的产物。本文详细阐述了与斑岩矿床有关的各类矿化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分类和识别标志,并从中国独特的构造环境出发,对与矿化角砾岩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作了初... 伴随有各类矿化角砾岩的斑岩矿床是深成源岩在浅成-超浅成条件下侵位-矿化的产物。本文详细阐述了与斑岩矿床有关的各类矿化角砾岩的地质特征、成因分类和识别标志,并从中国独特的构造环境出发,对与矿化角砾岩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作了初步剖析,指出矿化角砾岩的形成从根本上讲是深成岩浆侵位的多旋回性造成的,以岩浆水为主体的热流体是含矿斑岩体系从封闭环境转为开放环境的主要动力条件。因此,矿化角砾岩不仅是金属元素的原始富集条件,而且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我国与斑岩矿床有关的矿化角砾岩的主要成因类型为爆破角砾岩、侵入角砾岩、火山角砾岩等。多种角砾岩的叠加现象十分明显,热液交代角砾岩的叠加作用为矿化过程的指示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岩矿床 矿化 角砾岩 成因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地质背景 被引量:23
20
作者 张洪涛 芮宗瑶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250-262,共13页
本文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研究的3个不同层次:全球成矿系列、区域成矿系列和矿床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不同层次的成矿地质环境。指出,我国斑岩铜矿系列除受聚敛板块边界控制之外,主要受到陆内离散型以及陆块之... 本文提出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研究的3个不同层次:全球成矿系列、区域成矿系列和矿床体系,并以此为出发点论述了中国斑岩铜矿系列不同层次的成矿地质环境。指出,我国斑岩铜矿系列除受聚敛板块边界控制之外,主要受到陆内离散型以及陆块之间活动带的控制,与此相关的前阿尔卑斯基底断裂系和中、新生代盖层以及陆缘新生壳层的断裂系的叠置,控制了浅成超浅成相钙碱性岩浆的侵位和中国斑岩铜矿系列的时、空分布,也导致了成矿作用的多旋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矿 地质背景 中国 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