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黔西古陆相沉积型稀土资源成矿特征与潜力 被引量:1
1
作者 罗香建 覃英 +7 位作者 龚大兴 卢树藩 陈武 黄庆 王彪 田恩源 符宏斌 盘应娟 《古地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1-422,共12页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 贵州西部(黔西)稀土含矿岩系广泛出露于峨眉山玄武岩组(P_(2-3)em)与上覆上二叠统宣威组(P_(3)x)/龙潭组(P_(3)l)接触不整合界面上,地理分布在赫章—六盘水—盘州一线以西。沉积环境整体属于陆相冲积平原相,稀土矿主要形成于物源补给充分的陆相山前湖泊相环境。矿体主要产于含矿岩系中部高岭石伊利石层段,矿体厚0.55~2.83 m,平均厚1.42 m;稀土含量一般在0.19%~0.50%之间,平均在0.37%以上,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点,且富含高价值关键稀土元素镨、钕、铽、镝。稀土资源主要经历了峨眉山玄武岩喷溢物源形成阶段、风化淋滤初始富集阶段、搬运沉积成矿阶段、间歇性暴露淋滤再富集阶段4个成矿阶段过程。矿床形成受古地理、沉积环境、物源补给等条件复合限制,古陆湖沼相是稀土元素富集成矿的优势相区,是下一步该类型稀土找矿潜力所在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西 古陆相 沉积型稀土 成矿规律 成矿特征 资源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搭格架温泉水化学特征及其约束因素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香桂 伍乾富 +1 位作者 伍坤宇 沈立成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57-164,共8页
搭格架地热区温泉水DJ1-DJ116号样品于2009年采集,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ICP-OES法测试,Cl-含量采用滴定法测试,其余阴离子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试。通过对温泉水化学指标的分析,研究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及约束因素。其温泉... 搭格架地热区温泉水DJ1-DJ116号样品于2009年采集,阳离子及微量元素含量采用ICP-OES法测试,Cl-含量采用滴定法测试,其余阴离子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试。通过对温泉水化学指标的分析,研究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及约束因素。其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平均矿化度为1 524 mg/L,具有较高的Na/Cl值,温泉水演化程度较高,为完全平衡水,热储中的水岩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温泉水中PO2极低,PCO2较高;大部分温泉水中玉髓、石英和无定形态SiO2三种硅质热液矿物的饱和度指数大于0。K-Na温标计算热储平均平衡温度为251.36℃;泉水中的Na+、K+离子活度主要受到钠、钾长石的约束。微量元素组合表现出花岗岩源的特征。总体上搭格架地热区温泉水化学特征受到区域地质背景的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泉 水化学特征 地热 约束因素 搭格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型稀土矿区深部三维结构与底板破碎带勘探试验 被引量:4
3
作者 闵刚 舒荣波 +3 位作者 刘康 程蓉 陈书 袁慧玲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833-1843,共11页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的开采模式而言,矿体下方(花岗岩基底)发育的裂隙构造(破碎带)、地下暗河等渗漏通道,会严重降低离子型稀土矿的采收率,同时沿不良地质体流出的浸矿液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调查花岗岩基底破碎带(渗漏通道)的... 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原地浸矿的开采模式而言,矿体下方(花岗岩基底)发育的裂隙构造(破碎带)、地下暗河等渗漏通道,会严重降低离子型稀土矿的采收率,同时沿不良地质体流出的浸矿液体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调查花岗岩基底破碎带(渗漏通道)的发育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针对福建省长汀稀土矿C2勘探区的地层及构造特征,设计了12条勘探剖面来完成高密度电阻率法测量的数据采集,并通过反演计算获得了研究区的深部电性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勘探剖面较好地圈定了花岗岩风化层的厚度以及深部断裂构造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与研究区布置的钻探结果一致。勘探成果对于离子型稀土矿储量评估、渗漏通道封堵及回收巷道的布置等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型稀土矿 高密度电阻率法 电性结构 渗漏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